翻译中的增词和减词教学提纲
汉译英增词和减词

▪ 添加注释性的词语:
▪ 1.班门弄斧
▪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 Show off one’s skills with the axe before an expert carpenter.
▪ 2.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 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We must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roa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and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your account for July purchases has not yet been settled.
Omission
▪ 一、省译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 1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 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 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
▪ 二、为了保证译文意思更加明确。
▪ 文中暗含的意思:
▪ 1.大家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
▪ Everyone knows that life on the Korean battlefield was rather hard.
▪ 2.要提倡顾全大局。
▪ W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taking the whole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
增词法与减词法在英汉互译中运用相当广泛,但无论增词还是减词,增减的是词,不是意。
一、增词法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合乎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从意义、修辞和句法上需要在译文中适当增添一些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词。
增词译法不是凭空想象,必须增之有道,补之有理。
必要的增词对一个句子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准确、通顺和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避免语义模糊。
例1:Packing together with packaging is designed not only as a form of protection but also a form to facilitate handling, storage, to prevent pilferage and what's more to help promote the sales.译文:包装和包装方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商品,也是为了便利搬运和库存、防止盗窃,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销。
解析:“protection”此处译作“保护商品”,加了“商品”两字,显然比译作“保护”更好。
1.增加原文中省略的部分英语中有省略现象,译为汉语时往往要根据句法需要补出英文中省略的成分,主要包括回答中的省略、动词的省略及比较句中的省略等;另外,为表示态度、逻辑关系等,也需要加词。
(1)增补回答句中省略的词语1例2:—He doesn’t know, does he?—Yes, he does.译文:——他不知道吧?——不,他知道。
例3:—Did you enjoy your time in Beijing?—Yes, I did.译文:——你在北京过得愉快吗?——是的,我过得很愉快。
(2)增补并列结构中省略的词语例4:On average, the economy performs less well in a president's second term than in his first.That pattern probably does not apply to Mr Obama. Since his first term was so difficult, the next, by rights, ought to be better.译文:一般来说,美国总统第二个任期内的经济不如第一任期。
第4讲_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和减词法(2014)解析

1.1 语法的需要(英汉差异) 1.2 语义的需要(意义表达)
1.3 语用的需要(修辞、文化)
1.1 语法的需要(英汉差异)
1.1.1英语中的名词为复数形式时 (1) I saw bubbles rising from under the water. 译文:我看见一个个水泡从水下升起。 (2)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945. 译文:第一批电子计算机于1945年投入使用。
1.2 语义的需要(意义表达)
1.2.3 不定式作目的或结果状语
We made transistors by different means only to get the same effect.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制造晶体管,结果得到相同的效 应。 当动词不定式和不定式短语表示目的或结果状语时, 通常就可在其前面加:“为了”,“要”,“以 便”,“就”,“从而”,“结果”等词。
逻辑上的混乱:
既然“那件事没有发生过”,又怎么谈得上 “令人吃惊”呢?
What hasn’t happened in the past is a former FBI agent that is charged with colluding with the wise guys in a murder. That doesn’t happen and that’s shocking.
Marry的宾语也可以不直接是人: She married a fortune. “她嫁了个有钱人”,(颇有点“傍大款”的意思。) She married into purple. “她嫁到了一个显赫之家”。
Unit 3 增词法和减词法

Men and women,old and young in the village,all like shopping in this small supermarket.
4.我妈妈来了,我得回去了。
My mother has arrived, so I have to leave now.
文中暗含的意思:
1.大家都知道xx战场是艰苦些。
Everyone knows that life on the Korean battlefield was rather hard.
2.要提倡xx。
W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taking the whole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添加注释性的词语:
汉语中有许多没有主语的句子,英语则一般需要主语;另外汉语中很多名词前都没有代词,需要增补。
1.大作收到,十分高兴。
I have very glad to have received yourwriting.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He whomakes n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s no right to speak.
一、重复出现某词(排比句中)
1.俘虏望望沈明,又望望其他的人,没有说下去。Looking at Shen Ming, then at the others, the prisoner of war fell silent.
The prisoner of war looked at Shenming and then the others.He did not keep on talking.
英汉翻译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随着语料库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这些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更加客观、准 确地揭示增词与减词的规律和特点,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减词适用场景
当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在目标语言中显得冗余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时,可以通过减词来简化译文。例如, 在翻译某些过于详细或具体的描述时,可以适当省略一些次要信息,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增词与减词的互补关系
增词和减词在翻译过程中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通过适当运用增词和减词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加符 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阅读体验。
在某些情况下,增词和减词甚至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当原文中的某个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无法找到直接对应时,可以通过增 词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而如果该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显得冗余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时,则可以通过减词的方式将其省略。这种 转化可以使译文更加自然、地道。
增词与减词在翻译实践中的
05
应用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03
范畴词汇
英语中常使用范畴词汇来对事物进行分类或描述,而汉语则可能使用更
具体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概念。在翻译时,可以省略范畴词汇,使译文
更加具体、生动。
减词实例分析
要点一
原句
We must take action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from further damage.
英汉翻译中的增词与 减词
目录
• 引言 • 增词技巧及应用 • 减词技巧及应用 • 增词与减词的对比研究 • 增词与减词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翻译的重要性
翻译方法之增词法与减词法

翻译方法之增词法与减词法一、增词法1.增补代词和名词在翻译中,为了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需要增加和补充做主语的代词、名词。
例一:要有把握,就要有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准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二:许多年轻人响应了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到西部去创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增补连词例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增加介词例四:我们应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增加表示具体概念的词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意义明确,将意思概括性变为具体补充性概念。
通常使用在注释性用语中如:典故、谚语、术语及简化说法在翻译时作补充说明。
例五:班门弄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六:四世同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增加范畴词、原文暗含的词、注释性的词为了使翻译更加能明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使翻译的意义更加明确。
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一些范畴词、原文暗含的词、注释性的词等。
例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八:全国人民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句分别添加了表示范畴的part 和暗含意义的词stage。
二、减词法减词法是把中文中出现的词语,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需要的词语进行省略的方法。
这种省略一般是由于译文中语意已经涵盖了可省去的部分,或是由于汉英语法、修辞或习惯表达法上的差异。
但是省略绝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略去不译。
减词法分为以下几种:1.省略中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例一:经济全球化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汉英翻译中增词减词

不少大学毕业生响应政府的号召到西藏和 边疆地区参加工作。
增词一般是根据以下几种需要—— 由于英语语言结构和上下文的需要 由于意义上或语气上的需要(补充语境) 平衡双语词汇的不同负荷
由于英语结构语言和上下文的需要
增补代词或名词——由于汉语里无主语句 较多,译成英语时就必须补足主语。
从他的演说中,可以看出,他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喜欢什么,痛恨什么。
“Is there anyone in the county who doesn’t know him?” retorted Old Wang.
(虽然上文中的汉语是个“道”字,但从这部小 说的故事情节来看,这儿的“道”却有“反驳道” 的含义,因此,译者在这里译为“retorted”,既 符合原文的语气,又使译文更加生动)
减词翻译法
减词决不是将原文的内容删掉不译, 而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虽未译 出来,但从上下文中已可看出其含义。 减掉一些可有可无的词或那些违背译 文习惯表达法的词语,既可避免译文 用词显得累赘、臃肿,又可使译文更 加简洁、流畅。
删减原文中重复的词语
我们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We should develop our ability to
师生关系愈好,就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 高。
The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more chances for improving teaching.(省去“质量”未译, 如译成“the quality of teaching”则不符 合英语的习惯用法)
翻译技巧:加词法和减词法

翻译技巧:加词法和减词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翻译技巧(二):加词法和减词法加(增)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法不尽相同,有些词在英语中可以省略而不会影响全句意思的完整表达,但译成汉语后就可能出现意思不够明确的语言现象;还有些词虽然在原文中意义明确而完整,但译成汉语后文字却不甚通顺流畅。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增词译法。
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照意义、修辞或句法上的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使得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三方面都对等起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S y n t a c t i c a l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从句法结构上考虑的增词)This kind of amplification includes: amplification by supplying such kinds of words as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dverbs, numerals, category words, generalization words, and the plural forms of nouns.(1) 增加量词(classifier)英语中数词与可数名词往往可以直接连用,不用加量词。
而汉语往往要加量词。
It was a nova!这是一颗新星!The sun rose thinly from the sea.一轮红日从海边淡淡升起。
A stream was winding its ways through the valley into the river.一弯溪水蜿蜒流过山谷,汇到江里去了。
(2) 增加表达复数的词(convey the concept of plurality)汉语中的名词没有复数概念,也没有词形上的变化,很多情况下不必表达出来;而英语中的名词有词形的变化,但没有量词,所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根据情况增加重叠词、数词或其他一些词来表达复数的概念,以达到修辞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中的增词和减词
有人误以为,所谓合乎翻译标准,就是在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时,做到“不增不减”。
翻译实践告诉我们,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翻译时往往都是“既增又减”。
这种根据各自语言特点,在具体上下文中适当地“增、减”,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翻译技巧。
词量增减,是指根据原文上下文的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时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的词,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语言表达用不着的词。
必须指出的是,词量增减必须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添枝加叶,任意发挥;二是避难就易,肆意裁割。
1、增词
增词,从理论上说可以增加任何词,但在什么时候增加什么样的词,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超出一定界限,则需要悉心体会。
下面试分析几个译例:
1)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
译文一:一本书,紧紧合上,只是一叠纸。
译文二: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译文三: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废纸。
译文四:闲置之书只是一叠废纸。
上面同一个句子四个译文,可以体现翻译不同层次。
译文一,与原文似乎丝丝入扣,但却显得支离破碎、关系不清、语意不足;译文二,增加了“如果……不读”,意思明白无误,只是觉得言犹未尽;译文三,又增加了一个废字,这可是点睛之举。
能否译出这个废字,是翻译这个句子的关键。
一个废字,说话者语意才得以充分表达。
译文三不足之处,就是行文拖沓累赘;而译文四则简明扼要,笔酣墨浓了。
2)Success is often just an idea away.
译文一:成功往往只是一个念头的距离。
译文二:成功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译文三:成功与否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译文一让人看后莫名其妙;译文二改变说法,但仍让人似懂非懂,而译文三只是简简单单增加了一个“与否”,但却使人豁然开朗!原句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同文学翻译一样,经贸文字翻译增词现象也是千变万化。
下面实例可供学习者体会增词原理和技巧。
1)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
(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
2)It's more expensive than it was last time but not as good.价钱比上次高,但质量却比上次差。
(增补原文省略部分,原句后半句完整形式应该是:...but it's not as good as it was last time.)
3)The application of plastics in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increase of the consumption.塑料在汽车工业上的使用大增加了塑料消费量。
(增补原文省略部分,以使意思更加清楚。
)
4)Commission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of goods ordered.佣金多少取决于订货量大小。
(增词以使译文语意完整,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
2、减词
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翻译时如果一字不漏地照搬,往往会显得累赘、拖沓、冗杂、或不合行文习惯,甚至产生歧义。
采取减词译法可以使译文言简意赅。
涉外文书翻译常有以下几种减词情况:
(1) 减去代词
这种情况尤见于外贸信件翻译,例如:
1)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我们保证立即处理此事。
2)You are kindly requested to let us have your best quotation for the canned fish.请报鱼罐头最惠价。
(2) 减去陈腐或不必要套语
We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form you that we are now in position to make prompt shipment of the merchandise.兹奉告,该商品可即期装运。
(译文比原文大为简明,除减去了"take this opportunity"这一陈腐表达外,还省略了三个代词,并用一个“可”字代替了原文中"in a position"这样的繁复表达方式。
)
(3)、减去不言而喻或冗杂词语
1)Any expenses accruing from this credit inquiry will be gladly paid on receipt of your bill.对此信用咨询所需任何费用,在接到账单后即付。
2)On condition that you sign this receipt, I will pay the money.你在收据上签字,我就付款。
(原文是通过连词来表示“条件”,而汉语则是通过从句和主句前后顺序来表达这一关系。
)
3)The price of the products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pr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should be fixed by the two parties at a level that will bring profit to both.产品价格应该根据国际市场价格,由双方共同商定,须照顾到双方利益。
(译文看似没译"at a level",但字里行间却含有其意。
)
4)Part-time waitress applicants who had worked at a job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应聘兼职女服务员者,有工作经验优先录用。
(如果不省略,译成“应聘兼职女服务员者,有工作经验,比没有工作经验,优先录用”,其中“比没有工作经验”就属多余了。
)
5)男女老少咸宜。
Suitable for men, women and children.
6)互通有无 the exchange of needed goods(试比较:the exchange of what one has for what one needs)
(来源:牛津英语网,英语点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