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分布与特点

合集下载

野生植物资源重点

野生植物资源重点

绪论1野生植物资源:就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2野生植物资源学:就是研究野源的种类贮量用途利用方法和持续利用途径的学科。

3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4种植植物:国家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或是重要栽培植物的野生原种或近缘属种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社会价值的植物5环境植物/生态植物:在环境保护培肥地力和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

6时间性;是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及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7空间性:是指植物在其分布区域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利用价值的差异。

一,研究野源的意义?1)野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2)野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3)野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4)野源是新型无污染生物农药开发的热点5)野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和净化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重要野生物种库6)野源的研究是寻找进口或短缺植物原料的替代品发现自然界中新化合物及其用途的重要途径,并可通过化学技术改造和合成该化合物。

7)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保护天然林资源调整林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野源的主要研究内容?1)野源分类系统的研究2)野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3)野源有用成分的研究4)野源驯化栽培的研究5)野源综合利用的研究(重要内容)6)野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7)野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8)野源保护管理与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论本书用野源分类方法分为17种1)药用植物资源2)果树3)野菜4)芳香油5)色素6)纤维7)油脂8)淀粉9)树脂10)树胶11)鞣质12)观赏13)农药14)甜味剂15)皂素16)经济昆虫寄主17)木栓1垂直地带性:植被和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有规律的变化现象。

2能源植物:指能量富集型的植物将太阳以化学能的形式储藏在植物中。

我们将其分为三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可得到生物柴油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能源植物--------植物能源的最佳来源3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类与植物直接作用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4仿生栽培:是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野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常见野生植物及其作用

常见野生植物及其作用

秃疮花【药材基原】以全草入药。

春夏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

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

【用法用量】3~5钱。

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鲜草捣烂,投入污水中,可杀孑孓灭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备注:五一营期间在凤翔县马村见到很多绣球小冠花【功效】:强心利尿。

【主治】:用于心悸、心慌、气短,水肿。

【性味归经】:苦,寒。

心经。

备注:五一营在东风水库土坝一侧见到过绞股蓝【绞股蓝】又叫白味莲、遍地生根、甘茶蔓、公罗锅底、公锣锅底、绞服蓝、绞股兰、七叶胆、五爪金龙、五爪龙、小苦药【来源】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

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药用部位】全草【功能与主治】补虚,清热,解毒。

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夏至草【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茶所【性味归经】 中药味微苦,性平。

有小毒。

养血,调经。

蒙药味微辛,性寒。

利尿,退翳。

入脾经。

《陕西中草药》: "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

用于贫血性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消炎、利尿。

用于翳障沙眼,结膜炎及遗尿症。

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射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

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煎服或熬膏。

中药6—9克,水煎服,或熬膏服用。

蒙药多入丸散剂。

【药材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全草。

【药材采收】夏至前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残根及老梗,喷淋洗净,沥干,稍闷,切片,干燥。

夏枯草夏枯草,又称铁色草、大头花、棒柱头花、羊肠菜、锣锤草、六月干、棒头柱等。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以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

种质资源的分类及特点(作物育种技术课件)

种质资源的分类及特点(作物育种技术课件)
次级基因库(GP-2)属于这一类的各种材料, 与初级基因库间基因的转移是可以的,但必须克 服由生殖隔离所引起的杂交不结实、杂种不育等 困难的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材料。如大麦中的球 茎大麦和普通大麦。
二、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3.三级基因库(GP-3)与初级基因库间亲缘关系 更远的类型,彼此间相互杂交困难,杂交不实和 杂种不育的现象十分严重,相互之间的基因转移 困难。
类玉米(大刍草)
类玉米(大刍草)
一、按照来源分类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通过各种方法 , 如杂交、诱变等 , 产生的各种突变体、
育成品系、基因标记材料、引变的多倍体材料、非整倍 体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一切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作用:是培育新品种或进行有关理论研究的宝贵材料。
二、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一、按照来源分类
3.野生种质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包括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及其它野 生种。 特点:具有一般栽培种所不具备的一些重要性状 , 如抗逆性、适应 性、抗病 性及品质。 作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的重要材料
国 家 种 质 广 州 野 生 稻 圃
小佛手小麦
野生稻
野生稻
类玉米(大刍草) 发芽了出苗过程
品种)和当地长期推广种植的改良品种。 特点:对本地区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 抵抗力和
忍耐能力好 作用:是育种的基础材料。可作为系统选择、
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的材料。
一、按照来源分类
2.外地种质资源 外地品种资源:包括国外或外地区引入的种质资源。 特点:具有本地种质资源没有的优良性状 作用:是改良本地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材料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作物育种技术 》 ——种质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2016.02.28
目录 CONTENTS

第一二章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总论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二章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总论详解演示文稿
第六十四页,共104页。
中华猕猴桃
• 绿色食品猕猴桃被誉
• 为“中华奇异果”富含
• 人体所需的17种氨
• 基酸和黄铜类物质及
• 硒,锌,VC等元素
• 。VC含量居水果之
• 首。

长期食用可提高
• 人体SOD(超氧化
• 物歧化酶) 活性,增
• 强体质,延缓衰老。
第六十五页,共104页。
西洋参
• 西洋参俗称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1714年由加拿大 传教士拉费脱根据中国人参的有关资料及其标本,雇人在国内 四处寻找。1716年,终于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的蒙特利尔森 林中发现了与中国人参同属的植物,以后在美国东部与南部也 相继发现,便称为西洋参。随之为我国医籍《本草从新》、 《本草拾遗》中均有记载。且在清代应用较多,如慈禧太后常 有脾虚挟湿之患,太医考虑调补气机不可燥烈,故用香砂六君 丸时,以西洋参取代温燥之人参;患外感风热兼气阴虚少时, 也使用西洋参;患咽干口燥、胃中大热、烦渴者,需用人参白 虎汤时,也以西洋参代替人参,均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二章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总 论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04页。
优选第一二章野生植物资源开 发总论
第二页,共104页。
第一章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
•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 •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第三页,共104页。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青海
第三十七页,共104页。
陕西
第三十八页,共104页。
宁夏
第三十九页,共104页。
西藏
第四十页,共104页。
贵州
第四十一页,共104页。
云南

野生蔬菜资源(共55张PPT)

野生蔬菜资源(共55张PPT)

切的现实意义。
〔二〕野菜植物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2、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 野菜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使之安康、 稳定、可继续开展,有必要组织生态学 家、栽培专家和育种专家进展野菜人工 栽培及种类选育研讨,野菜工厂化育苗、 野菜药用价值研讨及食疗配方开发研讨。
〔二〕野菜植物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野菜栽培的“原始化〞

这里所说的“原始化〞是指经过栽培措施,
特别是现代技术的运用,建立起根本上坚持野菜
原有“野味〞的近似野生形状环境,以及野生形
状的栽培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应该包括野生
生态环境的发明与模拟建立野菜之间或野菜与普
通蔬菜种间互作的种群;低肥高营养调控技术的
运用等。野菜栽培“原始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
常见野菜简介
• 6、蕨菜:效果是清热、利尿、益气、养 阴,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 利等。
常见野菜简介
这类野菜在•煮食前7,、务必鬼要在清针水里草浸泡:两小时又以上名进展一解毒处把置。针、粘身草、刺针草、盲肠 草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温,味苦,无 应提倡多渠道、多技术层次开发采后加工处置,以顺应市场的需求,如酱菜系列产品;
5、野菜开发产业化
• 野菜产业的开展方向是逐渐构成产、加、销一体化。 产业体系应该包括野菜原种基地、野菜采种基地、 野菜种苗消费基地、野菜栽培示范基地、野菜产业 化消费基地、野菜产后处置厂、各种野菜加工厂以 及野菜贮藏与运贮等产业。与普通蔬菜消费不同, 野菜更适宜于专业化消费,不仅方便企业或经销商 建立消费基地,也有利于开发产品,联网销售。因 此,虽然野菜产业兴起时间不长,但只需组织得好, 产业化的开展进程有能够加快。为了加快野菜产业 的开展,产学研的协作,各地消费的协作,产业体 系内务产业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建立起特殊的销售 网络都非常必要。

长白山野生植物垂直分布特点

长白山野生植物垂直分布特点

长⽩⼭野⽣植物垂直分布特点2019-08-07摘要: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很多世界罕有的野⽣植物资源。

本⽂主要分析了长⽩⼭各垂直地带主要植物种类及分布特点,以明确各种类、群落之间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关键词:长⽩⼭;野⽣植物;垂直分布;探讨基⾦项⽬:“⼗⼆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2012BAD22B0401)中图分类号: Q948 ⽂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49长⽩⼭在《⼭海经》中以不咸⼭命名,是东北第⼀⾼⼭。

长⽩⼭脉从西南向东北⾛向,长度达上千公⾥。

长⽩⼭⾃然环境⽐较复杂,⽣态系统⽐较完整,⼭上⽓候变化多样,野⽣植物种类丰富。

长⽩⼭海拔⾼度约2700⽶,垂直依次分布着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和针叶林带。

本⽂主要介绍这些地带野⽣植物分布特点,总结分布规律。

1长⽩⼭⾃然环境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在中国和朝鲜交界处,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主要发源地。

长⽩⼭海拔差异⾮常明显,整个⼭脉从上到下环境差异梯度显著,⾃然野⽣植物多样,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明显呈垂直分布。

历史上长⽩⼭多次经历⽕⼭爆发,但并没有对长⽩⼭的植被造成影响,长⽩⼭野⽣植被物种⾮常丰富。

2长⽩⼭野⽣植被垂直分布情况长⽩⼭野⽣植被分布以海拔为分界,可分为5个地带。

在海拔500~800⽶地带,温度在3℃左右,这⼀地带⼟壤为棕⾊森林⼟壤,年降⽔量⼤概700毫⽶左右,属于分布着含有针叶树在内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在海拔800~1100⽶地带,温度在2℃左右,这⼀地带⼟壤为暗棕⾊森林⼟壤,全年⽆霜期为130天,属于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在海拔1100~1800⽶地带,温度在2℃以下,这⼀地带属于⾼峰区的斜缓地带,长⽩⼭经常被云雾所笼罩,属于寒温针叶林带。

在海拔1800⽶以上地区,由于地势⽐较陡峭,地表主要为各种⽕⼭喷发物组成。

在海拔1800~2000⽶地带,是由缓坡向⼭顶过度地带,属于寒温针叶矮曲林带。

了解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与分布

了解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与分布

了解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与分布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与分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些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地球上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对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植物资源的定义动植物资源指的是在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包括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以及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等等。

这些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材料等,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地球上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特点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不同地区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繁多。

而极地地区由于环境恶劣,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此外,不同地域的山地、草原、湖泊等生态系统也孕育了各自特有的动植物种类。

2. 物种适应性差异不同动植物种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的气候,而草地上的牛群则适应开放的环境。

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多样化,形成了独特的物种组成。

3. 迁徙与迁徙性物种部分动物具有迁徙的习性,如北极燕鸥、角鸮等。

它们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与资源变化进行长途迁徙,以求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这种迁徙性物种的存在,使得动植物资源分布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流动性。

三、对地球上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对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捕捞,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维护生态平衡的稳定。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自然界最为重要的财富之一,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

学号:20080074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正文: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

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

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

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

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

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二)组织器官的再生性
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人为损坏后仍
能得以恢复和再生。
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
杜仲。
茎和叶片具有发达居间分生组织的植物,
收割利用后仍可向上生长。韭菜。
植物组织培养。
属终年高温的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 年平均温度为21-26℃,1月平均温度在 12℃以上,7月平均温度29℃,年温差较 小,绝对低温一般都在0℃以上,极少数 地区冬季有寒流侵袭时可能降到0℃以下; 年降雨量1600-1800mm,部分地区可 达2000mm以上。 地表切割破碎,典型植被为常绿的热带 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 林。土壤为砖红壤和砖红化红壤。
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野生植物资源比 较丰富,是我国地道植物药材“北药” 的基地。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药用植物资源, 果树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 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树脂、树胶 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
华北区
包括辽宁西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除 外)、山西、陕西(北以长城为界,南 以秦岭为界)、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 山东、河南和安徽淮河以北、江苏黄河 故道以北、北京和天津。 包括四个副区:辽东、山东半岛落叶阔 叶林,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冀 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草原和黄土高 原森林草原干草原。
所以,要保护好植物资源,既要增强 科研队伍建设,又要增强群众的自然保护 意识,努力保护好现存植物,特别是一些 有用植物和将来大有前途的植物种类,加 强防范意识,使之不致于在还没有“物尽 其用”之前湮没、绝种。
具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夏热多雨,冬季 晴朗干燥,春季多风沙。年平均温度为9 -16℃,1月平均温度为-2--13℃,7月 平均温度为22-28℃,绝对最低温度为30--20℃;降雨量一般在400-700mm 之间,沿海个别地区可达1000mm。土 壤为棕壤,沿海、河谷和较干燥的地区 多为冲积性褐土和盐碱土,山地和丘陵 为棕色森林土。
内蒙区
包括内蒙古中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 (长城以北)、河北北部(张家口地 区)。 属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年 均降水量150-350mm,自东向西递减, 东部边缘可达400mm左右,北部地区干 旱而严寒。
青藏区
包括西藏和青海全境、四川的甘孜和阿 坝、云南北部的迪庆、甘肃甘南及祁连 山以南和新疆昆仑山以南。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 地球的“第三极”,我国地势的第三级 阶梯。
西北区
包括内蒙古西部、甘肃祁连山以北、新 疆大部即昆仑山北部地区。 包括四个副区:阿拉善高原温带荒漠、 准噶尔盆地温带荒漠、阿尔泰山及天山 山地草原和针叶林、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荒漠。
属内陆干旱气候,日照丰富,内陆流域
面积广大,以山地冰川补给为主,典型
的荒漠景观,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相对
湿度最低,蒸发量最大的干旱地区。
属亚热带温热季风气候,陆地水资源丰 富,农业发达,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是 我国地道药材“浙药”和“南药”的主 产区。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果 树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 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树脂、树胶植 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
华南区
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 南部、福建福州以南的沿海狭长地带及 台湾、海南全部和南海诸岛,位于我国 最南部。 包括五个副区: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 林,南亚热带、热带台湾岛常绿林和季 雨林,琼雷热带雨林季雨林,滇南热带 季雨林和南海诸岛热带雨林。
第一章 野生植物资源分类、 分布与特点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简史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简史
分类方法:按植物分类学系统分类;按 植被类型分类;按植物资源用途分类。
分类简史: 东汉:《神农本草经》 明代:《本草纲目》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 1935年:工业用植物资源、农业用植物资源、 绿化和改造自然的植物资源。 1942年:《苏联野生和有用植物》 1946年:格罗斯盖姆 1960年:《中国经济植物志》 1983年: 1989年:《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 1994年:《植物资源学》
是我国最冷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寒 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冬季 严寒而漫长,夏季从太平洋和亚洲边缘 海洋上吹来比较湿润的季风,年平均温 度在-4℃左右,1月平均温度常低于20℃,7月平均温度一般不高于24℃,绝 对最低温度为-30--40℃,有的地方可 达-50℃;雨量集中在6、7、8月,年降 雨量在350-700mm之间,长白山东南可 达1000mm,相对湿度70%-80%。海 拔高度从东北平原的120m到长白山白云 峰的2691m。
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植被,农业发达, 人类活动影响深刻,是苹果、梨、桃、 枣、山楂等暖温带水果的主产区,是我 国地道药材“北药”的主产区。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果 树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 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树脂、树胶植 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
华中区
包括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旧黄河河道以 南、河南东南小部分地区、浙江、上海、 江西、湖南、湖北东部、广西北部、广 东北部、福建大部。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 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广大亚热带地区。 包括三个副区: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 原混交林、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 常绿林和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常绿林。
易受威胁性
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 值的,受到经济利用的驱使,长期以来许 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 胁。
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
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
品。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
物种。
植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 具有可解体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 的干扰,可以退化、解体甚至毁灭。 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有470多科,3700 多属,约3万多种,占世界种数的10%。其中 1200属是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珍稀古 老孑遗植物,并有200多个特有属约1万多个特 有种。然而,由于多年来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没 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乱砍滥伐,杀鸡取卵,盲 目开垦,无计划地采集挖掘,不仅使植物资源 急剧减少,而且严重破坏了物种赖以生存的环 境。
我国是乌桕的原产地,据估计年产柏籽 约1亿kg左右,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分析加 工技术落后,每年收购的桕籽仅占总产量的 1/3左右。其经济损失约数千万元。 同时有研究表明,利用桕脂可制取类可
可脂。如果能积极地利用和开发乌桕资源,
还将改善我国巧克力工业部分原料进口的局
面。
猕猴桃,产地在我国,现在却成了新 西兰的出口资源。所以,要积极利用植物 资源的再生性,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抚育管理开辟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积极 引种栽培,变野生为家生,人为地、有计 划地扩大植物(森林)覆盖率,为子孙后代造 福。
具有亚热带高原盆地的特点,且受印度 洋气流影响,多数地区春温高于秋温, 春旱而夏秋多雨。 年平均温度为14-16℃,有些地方可高 达20-22℃,1月平均温5-12℃,7月 平均文的28-29℃,各月平均温度多在 6℃以上,除极少地区外,月平均温度都 未超过22℃。年平均降水量900- 1500mm,绝大部分降在湿季。 高原常绿林植被,在四川西部山地有硬 叶常绿林分布,垂直变化明显。土壤为 红壤、黄壤和黄棕壤。
本区面积虽小,但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 富,仅西双版纳就有高等植物3000- 4000种,海南岛也有高等植物约4000种。 本区是地道药用植物“广药”的主产区。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果 树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 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树脂、树胶植 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
西南区
包括云南、贵州高原北部、广西盆地的 北部、四川盆地、陕西南部(秦岭以 南)、湖北西部及甘肃和河南南部的小 部分地区。 本区属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 较大,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多数地面海 拔在1500-2000m之间,最高可超过 5000m。
年降水量一般不足200mm,有的地区少
于25mm。
区内植物垂直分布明显,除荒漠外,还 有山地森林、灌丛、草原和高山植物。 主要植物种类以蓼科、禾本科和菊科为 主,板有豆科、蔷薇科、毛莨科等植物。 植物资源比较贫乏。
主要野生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果 树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 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树脂、树胶植 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
温暖湿润的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冬季气温较低,但不严寒。 年平均温度15-22℃,1月平均温度均在 0℃以上,7月平均温度在20-28℃之间, 自北向南,自冬向西递增,绝对最低温 度-5--15℃。年平均降水量在800- 1600mm之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土壤主要是黄棕壤、黄壤和红壤。黄棕 壤分布于本区北部北亚热带地区,红壤 和山地红壤分布于长江以南海拔500- 9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区,黄壤则散见 于较高山地。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可以不断地自然 更新、繁殖和扩大。这种能力为我们长期 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可能。 比如:水杉、银杉、银杏、金花茶的 人工引种,人参的人工栽培等都可以使一 些罕见、渐危、濒危的植物资源得以再生 和利用。
目前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保护及利用 还存在不足。比如:乌桕是我国特产的木本 油料植物,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都有分 布。乌桕种子(桕籽)富含固体脂(柏脂)和液倦 油(梓油),故有“绿色原子弹”之称。 从4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开始对中国乌桕 各器官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美国、印度、巴 基斯坦、英国、日本、巴西等国对中国乌桕 开发利用极为重视。据悉,美国桕籽产量每 4×103m2超过3732kg,总脂肪产量大于“世 界油王”──油棕,有变成世界性栽培作物的 可能。显然,对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它是 一种理想的再生性能源树种。
第二节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