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情完整版分析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分析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分析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

默认分类2008-04-21 14:22:20 阅读827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

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简称晋。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

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

550公里,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00万人,辖11 个市、

119个县(市、区)。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是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

以上在我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

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壁画、运城关帝庙、永济普救寺、洪洞广胜寺、黄河壶口瀑布等驰名中外。

山西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20 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

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

山西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山区、丘陵区约占80 %,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省城太原有对外航线42 条,可直通全国30 个城市和香港。山西工业经济属资源导向的重型结构,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重工业产值、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70% 。

山西矿产资源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

120 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是世界年产1 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储量2600 多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六五” 期间,国家将山西确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

目前已初具规模。全省煤炭年产量3 亿多吨,占

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煤炭调出量为2亿多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总量的五分之四。铝矶土

储量约5亿多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铝工业发展速度较快,

可望成为我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山西的煤炭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

誉,远销日本、朝鲜、泰国、英国、法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原煤、焦炭、电石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洗精煤居全国第三位,铁矿石、硫铁

矿居全国第四位,生铁、铁合金、矿山设备居第六位,合成洗涤剂居第七

位,铜、变压器居第八位,发电量、钢居第九位。

素有煤都”美称的山西省,尤其以煤炭而闻名于天下。境内主要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河东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等六大煤田。且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地好、埋藏浅和易开采等特点。其中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原煤、焦炭、电石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洗精煤居全国第

三位。山西的煤炭在国际帀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远销日本、朝鲜、

泰国、英国、法国、美国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铝矶土储量也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此 外,居全国首位的还有芒硝、耐火粘土、珍珠岩和镓;居第二位的有 石灰石、错、长石、铜、钻等。铁矿石、硫铁矿居全国第四位,生铁、 铁合金、矿山设备居第六位,合成洗涤剂居第七位,铜、变压器居第 八位,发电量、钢居第九位。硅、金、银、钼、石膏、硫铁矿、石墨、 金红石、石棉等矿产也都有综合开发价值,开发前景十分诱人。花岗 岩、大理石、云母等储量也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山西水资源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 水系。其中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 965公里。境内 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 道长度在150余公里以上的有8条(不包括黄河)。其中汾河源于 管涔山麓至河津注入黄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全长 500余公里。 山西河流,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和漳河。黄河流域

占全省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积59133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38%。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但以季节性河流为主,

故形成夏季排洪、旱季断水的局面。山西境内河流由于受多山地影 响,河道自然落差一般较大,尤其在河流出省境地段,理论上的水力 资源比较丰富,在山西境内的面积有97

138平万公里,

但由于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因而水力资源的利用率不大,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以小型为主。以储量和开发比较,清漳河、沁河、滹沱河、浊漳河的条件较为优越,水能储量占到全省的80-

90% 。山西省的主要水资源是河川径流,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当地降水,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文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42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约93.1 亿立方米,但可采水资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在全国各省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5,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4.3% ;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的9.3% 。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省可分为三类区:腹部盆地高开发区,东部山地中开发区,西部沿黄低开发区。集中,用水量大,水资源程度最高。这里由于地下水的高强度开采,盆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除局部地区尚有零星开发潜力外,盆地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已基本枯竭。1984 年,本区域之河川径流利用程度已高达67.5 %,其中汾河上中游区及桑干河区分别高达75.4 %和71.7 %,临汾及运城盆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高达80%。东部山地中开发区:包括阳泉、长治、晋城、忻定等地区。区域内工农业有一定的基础,水资源也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潜力较大。

1984年,全区河川径流利用程度仅有12.6 %,其中滹沱河为39%, 漳河为18.2 %,沁河、丹河最小,仅为2.71 %,全区岩溶大泉开发利用程度仅有7.2%。西部沿黄低开发区:包括晋西、晋西北山区。该区域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水资源贫乏,大部分河流系源短流急的山区季节性河道,难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1984年仅为9.86 %,当地岩溶泉水基本上尚未开发。

山西省已建成842座(大中型58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有汾河水库,册田水库、漳河水库、关河水库、后湾水库、文峪河水库等,塘、坝、池、泊数以万计,总库容量达42.6亿立方米,控制

全省地表径流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能调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可灌溉农田400余万亩。新建和扩建万亩自流灌区108处(其中大型6处);建成万亩机电灌站74处(其中大型6处);配套机电水井9.09万眼。加上分布在各地的小型水利设施,全省水浇地面积已发展到1666.6万亩。

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途径偏关、平鲁、朔州、

神头,宁武、静乐、娄烦、古交8个县(市、区),穿过吕梁山区.万家

寨引黄工程经过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水系的偏关河、县川河、朱家

卄人工-

川河、汾河和海河水系的恢河。引黄工

程由总干线(万家寨大坝向东至偏关县下土寨分水闸)、北干线(下土寨

分水闸向东和向东北至大同市赵家小水库)、南干线(下土寨分水闸向南至宁武县头马营)和联接段(头马营向南至太原呼延净水厂)组成。总干线引水总量12亿立方米,其中由南干线向太原市供水6.4 亿立方米,由北干线向大同市、朔州市供水 5.6亿立方米。万家寨

水利枢纽为引黄工程的起点,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主要任务是供水, 发电、防洪、防凌。万家寨水库总库容为8.96亿立方米,每年向内蒙供水2亿立方米,向山西供水12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80 万千瓦。主要解决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型引水工程。

全省目前发现的矿泉水共200余处,计350余个出露点,经过勘查评审通过的矿泉水产地100处左右,投产的有20余家。以锶、偏硅酸型矿泉水为主,还发现有锌、锂、碘、硒、溴矿泉水。批准矿泉水储量约3万立方/日,约合0.1095亿立方/年。

山西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较多,但多数种属的个体数量很少,分

布范围狭窄。只有87种分布较广泛,近80的种属个体数量已很少, 或在深山密林中有很小的种群,如大鲵、猕猴等。

山西省动物区系组成非常丰富。现已发现的陆栖动物已达

380多种,其中兽类79种,鸟类280种,两栖爬行类25种,大

都分布在山西北部。大型动物有金钱豹、雪豹、梅花鹿、

狼、野猪等。在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7 种,二类保护动物

14 种,三类保护动物24 种。除国家保护的各类动物外,还有许多经济

山西省情2

山西省情 自然地理 一、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 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 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 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 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一、省名由来 山西以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前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借助数据对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玉米播种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组织及个人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同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7) 一、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

几乎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 (1)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广东省,全国第二。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自北向南依次有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七个滨海地级市。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是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山东海岸大都由地壳断裂上升或海积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处的岸线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此地多滩涂,成三角至岚山头,以曲折的岩岸位置,间杂沙质海滩岸线。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2)山东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海、渤海之滨,省会济南。辖济南、青岛等17地级市,章丘等31县级市和61县。面积1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9079。沿海有岛屿290多个。地形以平原丘为主,可分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胶莱平原等四部分。 主要河流黄河、大运河,湖泊有微山湖、昭阳湖等。绝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矿产和海洋资源占优势。煤、石油、黄金等储量较大,石油以胜利油田为重要产地。海盐资源和沿海湖区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工业较发达,以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机械工业中济南机床、青岛铁路机车、家用电器、烟台钟表等产品驰名全国。食品中啤酒、花生油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优势。是我国农业发达省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水果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薯类、棉花等居全国前列。温带水果和浅海滩涂殖的对虾、贝类、海带均闻名于世。 山东别称齐鲁,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故乡,又有山、泉、湖、海等众多旅游资源;曲阜、聊城、临淄等6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等3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并辟有黄河口、崂山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岛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沂蒙山区有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市有台山庄抗日战争纪念馆。特产海鲜和温带果品,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即墨老酒、潍坊风筝、淄博陶瓷等享誉全国,鲁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3)山东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省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

山西省省情完整版 默认分类2008-04-21 14:22:20 阅读8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 阅 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简称晋。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00万人,辖11 个市、119个县(市、区)。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是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我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

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壁画、运城关帝庙、永济普救寺、洪洞广胜寺、 黄河壶口瀑布等驰名中外。 山西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 之一。 山西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山区、丘陵区约占80%,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省城太原有对外航线42条,可直通全国30个城市和香港。山西工业经济属资源导向的重型结构,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重工业产值、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70%。 山西矿产资源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储量2600多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六五”期间,国家将山西确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全省煤炭年产量3亿多吨,占

山东省省情和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简介

山东省省情简介 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区位】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人口9475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山东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气候】 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1—14℃,平均降水量680—950毫米。 【资源】 海洋资源。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00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卤水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等600余种,产量居全国前列。 矿产资源。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在已发现的150种矿产中,石油、煤炭、黄金、石膏、石墨、石灰岩等55种储量居全国前列。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兖矿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生物资源。山东省生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7处、森林公园36处、地质公园6处。全省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9个、旅游景区900余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58家(其中,5A级景区6家,新增3家;4A级景区109家,新增3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23个、旅游星级饭店912家、旅行社1816家、旅游星级餐馆273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0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6亿美元,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2915.8亿元,增长25.1%。接待游客总人数3.5亿人次,增

山东公务员考试应知应会常识: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省况(一) 一、山东概况 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二.行政区划 1949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 济南市、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青岛市于1987年9月12日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批准为对外经济贸易实行计划单列,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青岛市省级的经济财政管理权限。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三.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平阴玫瑰、金乡大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

(完整版)山东省情及精选试题

省情省况试题 1.【单选题】山东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下列选项不属于山东名人的是()。 A.蒲松龄 B.奚仲 C.鲁班 D.徐霞客 【答案】D。解析:徐霞客是江苏人。 2.【单选题】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试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A.青岛 B.日照 C.东营 D.滨州 【答案】A 3.【多选题】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括那些城市()。 A.济南 B.淄博 C.日照 D.威海 【答案】ABD。解析: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同意济南、青岛(含青岛西海岸片区)、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 6 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4.【单选题】自 2017 年起,将每年 6 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山东省境内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有()处。 A.0 B.1 C.2 D.3 【答案】B。解析:目前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有 4 处,分别为: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山东只有一处,即泰山。

5.【单选题】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古为齐鲁之地,东隔()与朝鲜半岛相望。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答案】A。解析:山东省地理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古为齐鲁之地。西部连接内陆,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6.【单选题】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首批 7 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山东唯一城市()入选。 A.章丘 B.肥城 C.莱阳 D.寿光 【答案】D。解析: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7 个城市榜上有名。 7.【单选题】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自 2017 年 1 月 1 日施行。对省内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作出具体规定。规定流动人口需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个工作日内持有效证件向居住地派出所申报登记,并且强调对违反登记制度的处罚。 A.2 B.3 C.4 D.5 【答案】B。解析: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省内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作出具体规定。《办法》自 2017 年1 月 1 日施行。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县(市、区)居住3日以上的人员。流动人口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由公安派出所发放居住登记凭证。 流动人口在宾馆、酒店、旅店等旅馆业内住宿,在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在学校、培训机构寄宿就读以及在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住宿、住院、入学或者救助登记的,可以不办理居住登记。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应当在流动人口入住后 24 小时内登记其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基本情况,并在 3 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派出所报告,督促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流动人口终止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应当自流动人口离开之日起 3个工作日内报告公安派出所。 用人单位聘用流动人口,应当自聘用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组织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与流动人口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报告公安派出所。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房屋出租人告知的承租房屋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在 3 个工作日内报告公安派出所,并督促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 从事房屋租赁的中介机构和从事职业介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自介绍成功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将房屋出租人、承租房屋的流动人口或者雇主、受雇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报告公安派出所。

山西省情知识

省情知识: 1、山西发展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2、山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是能源重、化工轻;二是采冶重、制造轻;三是生产重、服务轻;四是材料重、加工轻。 3、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 4、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5、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是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这是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 6、所谓工业新型化,从趋势上讲,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粗放能耗型增长到集约节能型发展的工业化;从驱动上讲,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工业化;从产业上讲,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从形态上讲,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工业化;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的工业化;从目标上讲,是落后生产力得到淘汰,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业化。 7、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所以我们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8、工业新型化的七条路径:路径之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路径之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路径之三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路径之四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路径之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路径之六是围绕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路径之七是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 9、做大做强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要做到: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 10、农业现代化: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农业之长在特色。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要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要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 11、市域城镇化: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一核一圈三群”的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

山东省情情况之交通概况.docx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网的通车里程超过5000 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省内多数城市之间可在半日互达。预测到 2020年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为6200公里,使之形成“五纵四横一环八连”大通道。 山东省高速公路表1 简称编号起点终点京沪高速G2北京上海 京台高速G3北京台北 沈海高速G15沈阳海口 日兰高速G1511日照兰考 长深高速G25长春深圳 济广高速G35济南广州 荣乌高速G18荣成乌海 青银高速G20青岛银川 青新高速G2011青岛新河 青兰高速G22青岛兰州 济南绕城高速G2001济南济南 山东省高速公路表格2 简称编号起点终点济聊高速S1济南聊城 烟海高速S11烟台海阳 蓬栖高速S17蓬莱栖霞 龙青高速S19龙口青岛 新潍高速S21新河潍坊 潍日高速S23潍坊日照 滨莱高速S29滨州莱芜 泰新高速S31泰安新泰 济徐高速S33济南徐州 德商高速S39德州商丘 滨德高速S12滨州德州 高邢高速S14高唐邢台 荣潍高速S16荣成潍坊 威青高速S24威海青岛

莱泰高速S26莱芜泰安 阳安高速S28阳谷安阳 山东省高速公路表 3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青岛流亭机场高速S61东营港疏港高速S7201烟台莱州港区疏港高速S7401烟台西港区疏港高速S7402 青岛前湾港区 1号疏港高速S7601青岛前湾港区 2号疏港高速S7602 青岛前湾港区 3号疏港高速S7603日照石臼港区疏港高速S7801威海连接线高速S81济南顺河高架连接线高速S82枣庄连接线高速S83德州连接线高速S84境内铁路 国家铁路主干道有京沪高铁 ( 含京沪铁路 ) 、京九铁路、胶济铁路 ( 含胶济客运专线 ) 、济郑高铁,省际有新兖石铁路、石德铁路、烟德铁路、蓝烟铁路、桃威铁路、枣临铁路、张东铁路、邯济铁路、磁莱铁路、胶新长铁路等。 航空机场 主要机场有: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烟台莱山国际机场、烟台潮水国际机场( 即将通航 ) 、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临沂机场、济宁曲阜机场、 德州平原机场 ( 正在建设 ) 、东营永安机场、潍坊南苑机场、日照机场( 在建 ) 、蓬莱沙河口机场等。临沂机场为山东省最早的民用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是山东第一个年吞吐量突破千 万的机场。新建设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 山东省最大的对外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八大国际空港枢纽。。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已 有台北、桃园、花莲、首尔、仁川、台中、法兰克福、高雄、洛杉矶、大阪、曼谷、香港、 新加坡、釜山、东京、福冈、名古屋、大邱、等众多国际航线。 水运港口 主要海港有:青岛、威海、烟台、日照、东营、龙口、潍坊、滨州。河运主要有京杭运河、 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主要内河港口有:枣庄、峄城、济宁、台儿庄、微山。 隧道 青岛海底隧道 临沂三河口隧道 轨道交通 青岛地铁 3号线已全面开工建设,2014年初通车试运营。 2号线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初通车试运营。

山东省情省况(整理版)

2007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 [ 财富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16189769.html, 2007-5-10 15:00:40 文章录入:cf15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山东省情省况 一、山东概况 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山东社会历史简况 (一)行政区划

(完整版)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第三篇:省情省况 第一章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 自然地理 一、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2015年山东事业编制考试考前冲刺公共基础知识省情省况山东时事新闻.docx

我省一批重大项目和规划获国家批复 高铁、硅谷、优惠 !中东西各迎利好 2015-01-23 ◆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获得国家批复 , 今天召开建设动员会 ◆《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批复,将建滨海生态科技新城 ◆聊城、菏泽和泰安东平县获准享受国家中部地区优惠待遇本报济南1月 22日讯今天下午,省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报会, 向媒体通报 ,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近日获得国家批复, 项目控制性工程即将启动。 1 月 23 日, 我省将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济青高铁新客站西咽喉区召开济青高铁建设 动员会。 据悉 , 济青高铁全长 307. 8 公里 , 途径济南、滨州、淄博、潍坊和青岛 5 市, 预计 2019 年建成 , 届时济青之间将实现 1 小时生活圈。作为我省今后几年最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 济青高铁项目全省上下高度关注 , 而这也是以我省为 主出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济青高铁贯通山东半岛 , 连接济南、滨州、淄博、潍坊、青岛等多个中心 城市 , 构筑起我省“三纵三横”客运网主通道。项目建成后 , 实现济南至青岛 1 小时直达, 是济南与胶东地区客运交流的快捷通道;与青荣城际、青连铁路等衔接 , 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山东沿海烟台、威海、日照各中心城市 , 形成省内的“ 2 小时”交通圈。 又讯省发改委新闻通报会透露 , 去年 12 月 16 日,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 5 部委联合批复了《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批复要求 , 将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海洋文化教育先行区、海洋新兴产业引领区、滨海生态科技新城。蓝色硅谷规划范围包括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的部分区域 , 陆域面积 351 平方公里 , 海域面积225 平方公里。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蓝色硅谷建设将按照“一区一带一园的”总体开发格局展开。蓝色硅谷将实施五大推进工程 : 一是科技研发机构集聚工程。二是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三是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四是着力建设我国北方

山西省情(1)

山西省情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一、基本情况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依吕梁山、南依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一)行政区划 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二)人口 2014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647.96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居住人口占53.79%;乡村居住人口占46.21%。 (三)民族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2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35%。全省共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仅缺塔塔尔族);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全省11市118个县(市、区)有少数民族;有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50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和100多个相对聚居的居民社区。 二、历史沿革 “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东魏、北齐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2007-04-27 11:42:50) 转载 标签: 关于山西植被 一、自然条件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侧,黄土高原东缘。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省境四周山河环绕,东和东南绕太行山和河北、河南相邻;西、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长城与内蒙古相毗连。疆界轮廓约呈一由东北向西南华侨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界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界于东经110°14.6′~114°33.4′之间。总面积156 266平方公里。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制约植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地貌 山西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川、盆地占19.7%,最高五台山,海拔3058米,最低垣曲黄河谷地,海拔185米,其最大高差2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东侧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和西侧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河峡谷两岸的高原相比,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起的地形。 在整体隆起的高原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一连串断陷盆地,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 中部的断陷盆地将整个高原分割成东西山地。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而南,包括六棱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米以上。西部以吕梁山为主,由北向南,包括七峰山、洪涛山、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黑茶山、关帝山、石千峰及龙门山,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南北长550公里;管涔山以南统称吕梁山。 晋西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以西,北起内长城,沿黄河东侧与吕梁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地面覆盖着10~13米厚的黄土层,局部地区黄土层厚达70~80米。由于长期流水冲刷,把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晋西北高原是一个凹陷的沉降区,起伏较和缓,为一高原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为省境内的高寒区。

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家庭户总户数,八人户户数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 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现状 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家庭户和八人户户数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家庭户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家庭户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家庭户总户数同全国家庭户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八人户户数指标分析 (7) 一、山东省八人户户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八人户户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八人户户数占全国八人户户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山东省八人户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山东省八人户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八人户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山西省情介绍

山西省情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一)、历史位置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有千峰万壑的吕梁山为脊,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93.3万人,辖11个地级市,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地带,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和中国古代文明、灿烂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二)、地形面积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全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但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三)、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100平方公里的有 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 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70种。煤层气、铝土矿、珍珠岩、镓、沸石、金红石(含钛矿)、镁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