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颅骨发生断裂、颅内脑组织受损或颅内血肿形成的病理状态。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
针对颅脑创伤的救治需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救治指南,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以期提高对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
一、评估患者情况1. 患者初期救护颅脑创伤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因此在患者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急救十分重要。
救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清除呼吸道、止血、拍打患者双肩以唤醒其意识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得到维持。
2.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需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情况等,以便在后续治疗中能够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3. 评估CT影像医院到达后,患者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
根据CT影像的结果,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调整患者体位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在救治之初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清除吐血、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2. 避免颅内压增加针对颅脑创伤患者,应避免头部下垂,以防止颅内压增加。
需要将患者头部略微抬高,以有利于颅内高压的排出。
三、药物治疗1. 治疗颅高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高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在救治中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也可采取脱水疗法、高渗糖液等手段进行治疗。
2. 抗生素应用在严重颅脑创伤的患者中,由于颅内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通常会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3. 镇痛及镇静颅脑创伤患者在疼痛及不适感较为明显,故需给予镇痛及镇静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 紧急手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当出现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伴有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等情况时,往往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以减轻颅内压,救治颅内血肿等。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规范

附件3: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规范目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4)脑苷肌肽注射液 (6)奥拉西坦注射液 (7)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8)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9)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 (10)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12)注射用复合辅酶 (1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14)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15)注射用胸腺五肽 (16)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17)注射用骨肽 (18)长春西汀注射液/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 (19)依达拉奉注射液 (20)马来酸桂哌齐特 (21)参考资料【1】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成人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2019.57(3):161-165.【2】中国医师协会(CMDA,Chinese Medical Do).婴幼儿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10):785-792.【3】高春锦,葛环等.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1): 72-72. 【4】邵肖梅,张崇凡.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5):327-335.【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7】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8】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5)【9】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中国颅脑创伤病人保护药物治疗指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0):723‐724【10】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治疗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专家共识[J],中国创伤杂志,2010,26(1):6‐8【1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西南药业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诊疗指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4):345-354.【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3】高春锦,葛环等.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1): 72-72. 【4】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参考资料【1】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2】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 版)【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2006).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Chinese Diabetes Society);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MA);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Ⅱ).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3):161-189.【2】2016 ESTES指南:急性肠系膜缺血(中文翻译版).【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
脑保护剂

过敏、严重肾功能损害禁用。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慎用, 必需使用时,须减量;精神 兴奋和睡眠紊乱时减量。
中糖类的利用,对中枢抑制 甲氯芬酯 患者有兴奋作用。
精神过度兴奋、锥体外系症 状患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高血压慎用
分类
作用
药物 代表
注意事项
自由基清 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鼠神经生 长因子
脑蛋白水 解物
注意事项
肾损伤、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过敏 禁用。
过敏禁用 过敏体质慎用
脑保护剂
分类
钙拮抗剂
阿片受体 拮抗剂
神经节苷 脂
作用
药物 代表
注意事项
通过对与钙通道有关的神经元受体和 脑血管受体的作用,保护神经元,改 善脑血流。
能明显地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 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尼莫地平
过敏禁用 低血压慎用 颅内压升高或脑水 肿患者应密切监测
有效阻断急性颅脑创伤后内源性阿片 纳洛酮
尼莫地平过敏禁用低血压慎用肿患者应密切监测阿片受体拮抗剂有效阻断急性颅脑创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异常升高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等纳洛酮过敏禁用神经节苷人体神经细胞膜的天然组成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促进cns损伤的功能恢复可以通过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也有积极的作用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 应作为颅脑损伤的常 规治疗
分类
作用
药物 代表
植物药
使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血浆浓 度,促进血管壁增加PGF2α的分泌,七叶皂苷 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抗炎、抗渗 钠 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 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 长春西汀 循环,保护血管壁的作用
生物制剂 促进神经损伤恢复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ATP-MgCl2冻干粉)产品介绍

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同时予以维生素、改善微循环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100mg+32mg,静脉滴注,1次/d,
治疗时间7-14天
P<0.05
总有 效率 70%
总有 效率 93.3 %
研究说明:联合使用ATP-Mg2+后,视神经挫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且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 (ATP-MgCl2冻干粉)
2016年 1月
目录
产品概况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ATP参与人体所有能量活动
机械能 热能
神经传导 化学能
Na-K泵
P
人体中ATP的实时总量只有大约0.1摩尔。
人体每天所需能量需要水解100-150摩尔的ATP即相当于50至 75千克。人一天分解相当于其体重的ATP,因此每个ATP分子 每天要被重复利用1000-1500次。
• ATP-Mg2+增加组织和细胞内ATP含
量;
• 缺氧状态下直接供能,改变细胞能
量代谢及细胞膜钠泵机制,改善微
循环障碍,恢复脏器功能;
P<0.05
• 同时镁离子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 启动恢复细胞功能。
研究表明:ATP-Mg2+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意
义。
梁远兵等.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2011,39(8).
脑部缺血缺氧造成钠钾泵异常:
Ca2+通道异常开放
脑
钠
组 织 缺 氧
细胞无氧 酵解造成 乳酸积累
钾
泵
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颅脑疾病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颅脑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及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
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水平,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并改善患者术后转归。
由于该领域循证医学证据有限,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本专家共识实施个体化麻醉管理。
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管理目标是既要维持足够的灌注压防止脑缺血,又要控制过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或加重颅内出血风险。
1.术前评估: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等,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如脑动脉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减少,以及后天因素如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
术前常合并颅内出血、高血压、脑水肿、迟发性脑缺血、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癫痫以及心肺功能异常,对上述合并症进展评估有助于指导术中和术后麻醉管理。
早期颅内再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脑缺血、低血容量和颅内压升高均可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风险。
对于术前高血压,建议控制收缩压低于160mmHg〔1mmHg=0.133kPa〕,推荐降压药物包括尼卡地平〔负荷剂量0.1~0.2mg,静脉注射,持续输注剂量:0.5~6.0μg·kg-1·min-1〕、拉贝洛尔〔负荷剂量0.1mg/kg,持续输注剂量:20~160mg/h〕或艾司洛尔〔0.5mg/kg,持续输注剂量:0.05~0.30mg·kg-1·h-1〕,应防止使用硝普钠。
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其可减少迟发性缺血及改善神经功能。
罂粟碱虽能逆转血管痉挛,但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不推荐应用。
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脑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推荐维持正常血容量,而不是预防性高血容量预防迟发性脑缺血。
不推荐经典的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以降低脑缺血风险,根据心肺功能状态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颅脑外伤指南

➢ 非穿透伤
✓ 头皮软组织伤 ✓ 开放性颅骨骨折
➢ 穿透伤——按伤道形态,可分为
✓ 切线伤 ✓ 盲管伤 ✓ 贯通伤 ✓ 反跳伤
精选2021版课件
20
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2)
治疗原则
➢ 休克伤员: 必要时现场输液等抗休克治疗 ➢ 寻找病因: 注意胸、腹内脏合并伤 ➢ 伤口包扎: 脑膨出者禁忌直接加压包扎 ➢ 重点记录: 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运动和呼吸、血
精选2021版课件
25
肺部并发症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NPE和肺部感染 尽早行气管切开 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气正常 定期行痰培养,按药敏使用适当抗生素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发生NPE的病人,除使用呼吸机外、建议使用激素
精选2021版课件
26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 尽早使用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胃肠出血的病人应该禁食
1975年Jennett和Bond提出伤后半年至一年病人恢复情 况的分级。
级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预后
死亡 植物生存,长期昏迷 呈去皮质和去脑强直状态 重残,需他人照顾
中残,生活能自理
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
精选2021版课件
30
颅脑损伤的后期并发症
外伤后:不需要常规预防用抗癫痫药物 外伤性脑积水:
物和坏死脑组织及止血 彻底的闭合伤。24小时内注射TAT 1500U
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
➢ 原则:除严重污染和粉碎颅骨骨折外,一次成形复位
颅骨成形术
➢ 原则:伤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感染伤口>1年
脑脊液漏修补术
➢ 原则:伤后持续1个月以上可以采用手术修补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54例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54例康琳【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银杏达莫为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次20ml,每日2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2~3h滴完,应用10天.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不给予脑保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0天的脑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C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个月时的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24【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重型颅脑创伤;中医药疗法;中成药疗法【作者】康琳【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遂川,343900【正文语种】中文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黄酮苷和双密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
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但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报道较少见。
我院自2010年10月将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对54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并随机选择同期病情基本类似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以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总体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入选标准:选择本科室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①按GCS评分,入院时计分以4~8分作为入选对象,均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部CT诊断明确,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8例 (分为两组,各54例);②治疗组 (银杏达莫治疗组)平均年龄36.2岁,男29例,女25例,受伤后入院时间平均11.5h,手术治疗3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5.8岁,男31例,女23例,受伤后到入院时间平均12.5h,手术治疗35例;③无胸、腹腔器官严重损伤并除外颅底骨折;④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全身性严重疾病,无影响GCS评分的脑卒中后遗症。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外力作用于头颅或头脑结构所造成的一种创伤。
颅脑创伤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工伤、跌倒等意外事件中,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医学中,对于颅脑创伤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
制定一份科学严谨的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对于提高救治质量和效果极为重要。
一、患者的评估和初步处理1、现场处理颅脑创伤患者常常发生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现场的处理工作。
包括稳定患者的体位、保护患者的颈部、避免进一步损伤等。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信息,如患者的年龄、情况、发生地点等。
2、GCS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是评价患者神志状态的辅助工具,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场救治时,可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进行初步评估。
3、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要重点关注颅内压的变化,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及时进行干预。
4、颅内外出血的评估通过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时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外出血,并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5、颅内压的监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可通过颅内压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二、颅脑创伤临床救治的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意识障碍和呕吐等症状,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
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2、控制颅内压颅内压的增高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重患者的病情。
控制颅内压的方法包括降低颅内外脑脊液的产生、促进颅内外脑脊液的排出、改善脑血流灌注等。
3、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出现严重颅内外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的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外血肿、减轻颅内压,阻止脑组织继续受损。
4、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的还要做好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0例病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 3~8分):白蛋白治疗组160 例(69.3%),生理盐水 对照组158例(69.0%)。伤后24个月临床疗效随访结果,214例白蛋白组死亡71例(33.2%), 206例生理盐水组死亡42例 (20.4%)(P = 0.00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146例白蛋白治疗组死亡 61例(41.8%),144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32例(22.2%)(P<0.001)。中型颅脑损伤病人中,50例 白蛋白治疗组死亡8例(16.0%),37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8例(21.6%) (P =0.50).研究发现白蛋 白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
随后,又开展了IV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个医院进行, 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 由于尼莫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和 tSAH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公开未发表)。
缓激肽拮抗剂
缓激肽拮抗剂--Bradycor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在美国的39个中心进行,以ICP作为 主要观察目标,共治疗139个病例。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于该药物 的安全性差,中止了该项目的临床研究。
线粒体功能保护剂
线粒体功能保护剂--SNX-111用于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多中心研究。160例病人治疗 结果令人失望,治疗组病人死亡率为25%,安慰剂组死亡率为15%。 由于给药组的死亡率高 于安慰剂组时,这个试验被停止。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 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 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 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激素: 2. 钙离子拮抗剂: 3.白蛋白: 4. 镁离子: 5.谷氨酸拮抗剂: 6.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营养药物: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 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 果让人震惊。5007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分)伤后8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 基强的松龙总剂量21.2克),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 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显著增加了病人死亡率 (P= 0.0001)。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 染和消化道出血。
自由基清除剂
Tirilazad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它被认为比传统类固醇的抗脑水肿更有效,并且没有糖 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通过美国和全世界对170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它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显著疗效。
聚乙烯包裹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是另一种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美国弗吉利亚医学 院Muizelaar 报道PEG-SOD治疗颅脑损伤病人有效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但随后美国29个中心 的对46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提示其与对照组无差异。目前 还有其他类型自由基清除剂正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有待评价。
白蛋白
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 出相反的结论。
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 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性颅脑损伤、GCS≤13、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 伤。4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 例(50.2%)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4%白蛋白液体治疗28 天或直至死亡;229例(49.8%)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年龄、伤情、 CT扫描)无统计学差异。
说明
由于临床医学不断进步,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I级循证医学证据将不断增加,《中国颅脑损伤脑保护药 物治疗指南》将不断修改完善,我们将及时客观地反映将来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领域最权威的科学结论, 造福颅脑损伤病人。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该与相关药厂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对 照研究(循证医学I级证据),开发治疗颅脑损伤病人有效的脑保护营养药物,确实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治疗 效果。
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 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 行了II期对852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 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 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III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 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
3. 多种肽类脑神经营养药物在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方面,缺乏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建议 慎用;
4. 尽管ATP、 Co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也缺乏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但经过长期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它们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药理作用明确,推荐使用。
鉴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如:国际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对 照研究的药物剂量明显超过我国临床实际使用剂量(连续静脉滴注4%白蛋白液体28天,48小 时静脉滴注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1.2克等)。所以,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该结合颅脑损伤病 人实际情况,依据中国《药典》,合理选择使用脑保护药物。
镁离子
2007年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的一组美国7个医学中心采用硫酸镁治疗499例 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分组:低剂量组(血浆镁离子浓度1.0-1.85mmol/l),高剂量组(1.25-2.5mmol/l)和对照组。研 究结果发现病人死亡率:对照组(48%)、低剂量组(54%)(p=0.007)、高剂量组(52%)(p=0.7)。研究 表明硫酸镁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效,甚至有害。
其他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等多肽类营养药物都未行严格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疗效 尚无法判断。
药物治疗的专家指导意见
1.超大剂量激素、镁制剂和超大剂量白蛋白存在增加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的风险,强烈不 推荐使用; 2.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谷氨酸受体拮抗剂(Selfotel,Cerestat,CP101-606,D-CPP-ene, Dexanabinol)、自由基清除剂(Tirilazad,PEG-SOD)、缓激肽拮抗剂(Bradycor)和线粒体 功能保护剂(SNX-111)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不推荐使用;
谷氨酸拮抗剂
Selfotel是于1988年世界上合成的第1种谷氨酸受体拮抗剂。Ⅰ期志愿者试验时,发现它会引起 精神/心理疾病的副作用;Ⅱ期1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显示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 ;Ⅲ期临床试验对8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 结果证明无效。
Dexanabinol不但是非竞争性NMDA抑制剂,还是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抗α肿瘤坏死因子 致炎作用的抑制剂。 以色列6个神经外科中心进行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 研究。101个病人随机受了不同剂量Dexanabinol或安慰剂。结果显示它能降低颅脑创伤病人低 血压和死亡率,但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