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章《安塞腰鼓》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阅读理解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阅读理解及答案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阅读理解及答案课外阅读理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2分)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2分)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
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5,画波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2分)① ;②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分)7,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4分)【答案】1、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
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动静相衬,更衬托出后生的飒爽英姿,人和鼓的沉稳正是为下文的火爆场面蓄势。
【初中阅读指导】《安塞腰鼓》课后习题答案

【初中阅读指导】《安塞腰鼓》课后习题答案一、这篇文章运用大量短句,来营造激越的气氛。
反复朗读全文,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出文章的气势。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特点。
朗读时要注意文一、这篇文章运用大量短句,来营造激越的气氛。
反复朗读全文,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出文章的气势。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特点。
朗读时要注意文章中排比(句与句、段与段),要感情激昂。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提问括号中的问题。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必须“逃脱”“冲破”“冲出”什么?就是什么“束缚”“羁绊”“架空线”了“那么一股劲”?)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穷生活的农民,哪里去的那么强悍的力量?)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踢严禁这样的腰鼓?)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见这样的“鸡啼”?)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1、“那么一股劲”必须超越人们身上层层柔软的外壳,使生命发泄在天地间,使人“遗落了一切粗陋”,“爽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并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2、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
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3、江南流水更多地整体表现妩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须要贯穿这样完整、硬朗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三、本文大量采用了修辞手法和反反复复的修辞学方法,语言气势丰沛,节奏独特,感情猛烈。
修辞手法,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序出来,以进一步增强语势,增进感情。
刘成章《桃花鼓声安塞》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成章《桃花鼓声安塞》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20分)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
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
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
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乘车去安塞。
去安塞路不好走。
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
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
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
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
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
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
路的两侧,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
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
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
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
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
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
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
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
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
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
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
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
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一:练习题及阅读答案第6课同步练习同步评价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 á然而止()耳pàn()磅bó() tóng仁()元气淋lì()飞jiàn()震hàn() miǎo远()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晦暗: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羁绊:⑶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⑷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戛然而止:3.下列语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组是()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4.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⑵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⑶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的风姿。
6.下面是一组图片,结合课文,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的印象。
二、同步解读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初二(下)期中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共14分)学校要开展“所学课文知多少”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①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②。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兽脊(jí)模样(mú)B.兽脊(jí)模样(mó)C.兽脊(jǐ)模样(mú)D.兽脊(jǐ)模样(mó)(2)文段①②处选填词语和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弥漫②篷____________B.①弥散②蓬C. ①弥漫②蓬____________D.①弥散②篷(3)根据文意解释画线句“……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中“浓”的意思。
(____________ )2.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小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精练精析(含答案)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它震撼.( )着你,烧灼.( )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 )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 )的能量!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排解搏击闭塞严竣B.山崖颤栗骤雨束缚C.羁绊纷飞副射蓦然D.思绪淋漓舞恣挣脱3.选词填空。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安静和沉稳)。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2)耳畔是一声(缥缈渺远渺茫)的鸡啼。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
答:(2)【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
请根据课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
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
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
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
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
答: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8~17段(从“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至“好一个安塞腰鼓”),回答6~8题。
6.“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描写了怎样一幅情景?答:7.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答:8.文段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三、美文品读(2013·日照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新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
只因漫长、曲.折,坎.坷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
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启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陟。
每一步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雨露的润泽,需要阳光的照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曲.折坎.坷(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余秋雨《信客》)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安塞腰鼓》)C.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冯骥才《俗世奇人》)D.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 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4.诗文默写。
(10分)(1)关关雎鸠,。
(《关雎》)(2)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
他的精神正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所说:“,。
”(5)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
刘成章《安塞腰鼓》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二(23分)安塞腰鼓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他们身后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起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使舔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贱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吭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使人想起:晦暗了天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山涯上,山涯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地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腰鼓!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它震撼着你,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震动很大)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啊!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二(23分)
安塞腰鼓
刘成章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他们身后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起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使舔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贱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吭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使人想起:晦暗了天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山涯上,山涯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地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它震撼着你,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震动很大)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8.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晦暗()颤栗()蓦然()冗杂()
②根据括号里的解释在文中空白处填写一个成语。
()
③下面句子中找出四个错别字,然后改正过来()()()()
使舔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贱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吭奋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山涯上。
19.本文“看!——”后面几大段描写打安塞腰鼓的情景,着重表现了哪些方面(写出4点。
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答:
20.这篇散文中,(1)作者写安塞腰鼓,为什么要写黄土高原的厚土(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1)
(2)
21.“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这一段是写安塞腰鼓的高潮,其语言有些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试写出两点并略加分析。
(4分)
答:(1)
(2)
2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本文的材料是按照打腰鼓前——打腰鼓的过程——停止之后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B.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意即听了安塞腰鼓,使人想起千军万马急行军的情景。
C.“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意即观众在欣赏安塞腰鼓艺术时专心致志,抛弃了一切世俗杂念,灵魂得到升华。
D.“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意味着安塞腰鼓的沉重鼓声可以催发新生命的诞生,这个新生命就是中国的现代化。
E.“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简直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写出了经过强烈音响刺激之后,猛然静下来的真实感受。
答案:
18.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晦暗()颤栗(zhàn)蓦然(mò)冗长(rǒng)(4分)
②根据括号里的解释在文中空白处填写一个成语(惊心动魄)(1分)
③下面句子中找出四个错别字,然后改正过来(恬)(溅)(亢)(崖)(4分)19.示例:热烈的舞姿。
巨大的力量。
沉重的鼓声。
强烈的震撼力(4分)
20、(1)说明安塞腰鼓的豪放雄奇有其地域原因。
(2)反衬黄土高原才能产生这样的艺术(4分)
21.(1)“痛快”“蓬勃”采用使动用法,既与前面句式保持一致,又突出了腰鼓的作用。
(2)反复与排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交织!旋转!……”一连用七个双音节词语独立成句,并列起来,既突出了鼓点的作用,又显示了节奏的急促繁密,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本题任选两点即可)(4分)
D(C项,这里只是专心致志,还谈不上灵魂的净化;D项说这个“新生命就是中国现代化”有些拔高,牵强附会)(2分)
我长大了(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