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0篇)
重阳节敬老活动心得体会(精选)

重阳节敬老活动心得体会(精选)重阳节敬老活动心得体会一、引言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
每逢重阳节,人们以亲情之心,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走入敬老院、福利院,与老人们共度美好时光,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孝心。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重阳节敬老活动,与一群可敬的老人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在这次活动中,我终于体会到敬老的重要性以及对老人温情的责任。
在与老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也收获了很多。
现在,我将我的体会和感悟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二、活动过程重阳节敬老活动于重阳节当天上午开始。
我们先来到了一家位于郊外的养老院。
鲜花盛开的院子里,老人们早已等候多时。
我们进入院子后,老人们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大家互相握手,亲切地寒暄着。
然后,老人们先到了室内的餐厅,我们帮助他们就座。
随后,我们为老人们准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有小品、舞蹈、歌曲等多种节目。
老人们或微笑、或喝彩,相信他们一定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下午,我们还陪老人们一起散步,一起参观校园,让他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
最后,我们和老人们合影留念,听老人们讲述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三、敬老活动的意义重阳节敬老活动是对老人们的一种关心和关爱,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敬老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其次,活动可以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和关怀。
老年人是祖国和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辛勤的付出,所以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通过敬老活动,我们可以表达对老人们的敬重和感激之情,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此外,活动还可以增进不同代际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老人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思维方式。
四、与老人相处的体会在与老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可敬之处。
重阳节心得体会怎么写

重阳节心得体会怎么写重阳节被视为老人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特别关注和照顾老年人,重阳节心得体会大家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年重阳节心得体会怎么写(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重阳节心得体会怎么写(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这一天,我给奶奶洗脚,捶背,洗碗,扫地,拖地。
奶奶最喜欢我的`是扫地拖地。
做完作业后,我开始扫地。
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扫进簸箕。
扫完地,带了拖把,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奶奶把衣服拿回来,看到地面多么干净!奶奶高兴地对我说:“你真棒!”晚饭后,我还帮忙洗碗。
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我把碗堆成一堆,放在厨房里。
我把热水倒进锅里,洗干净,然后把碗放进去。
我用丝瓜布把碗里里外外洗了一遍,然后又用热水洗了一遍。
奶奶进来看见后,高兴地对我说:“瑶儿,你真能干!”今天我用自己的行动给爷爷奶奶送了最好的节日礼物。
在此祝天下老人重阳节快乐!重阳节心得体会怎么写(篇2)秋高气爽,今天又是一个喜庆的季节,——重阳节。
早在唐代,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重阳节的诗,其中我们学习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一句话叫“佳节倍思亲”,至今广为传颂。
在今天尊老爱老的日子里,我要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奶奶送一份特别的礼物。
来到外婆家,第一眼看到她做饭。
我想恭喜她,没说出口就收回了。
我有点尴尬。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外婆正在上菜。
我鼓起勇气说了那句话:“奶奶,今天是重阳节。
祝你和你爷爷节日快乐!”“谢谢!”奶奶笑着说。
我走过去扶住奶奶,让她坐下,准备给她做人工按摩。
我卷起袖口,捏了捏奶奶的肩膀。
当我摸着奶奶肩膀上突起的骨头,看着我胖乎乎的小手,我感到羞愧。
因为奶奶平时很辛苦,每次弯腰都是为我们担心的见证。
这时,我心里暗暗说:奶奶,您放心,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不只是今天。
其实我知道我真的.很关心老人,不仅仅是从表面上,更是从真诚的问候,简单的祝贺,简单的行动,都能让他们开心。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0篇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0篇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延续30多年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举行,250多围酒席宴请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党政代表,酒席之多、参与面之广,创下了历年之最。
独树岗村传来阵阵欢笑声和碰杯声,村前灯光篮球场和广场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亲和政企代表齐聚一堂。
20名长者坐在主席台上,接受少先队的献花和政府部门的祝福。
今年103岁、村中最长寿的老人蔡月桂脸上笑出层层皱纹。
一直以来,独树岗村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千叟宴。
老干部蔡可平依然记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发组织千叟宴,“当时只在村中古庙摆几十席〞,如今,筵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创下历史新高,并参加了各种文艺表演。
过去老人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的开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芒的业绩,吃尽了千辛万苦。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父母所处的年代和带儿女的辛苦人人知道。
现在老了又不愿打搅儿女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就像满文军在歌里唱的“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真实的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父母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儿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在这里我想说点:作为儿女应该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没时间等我们有时间,为父母尽尽孝心,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多吃几顿团圆饭,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们,象照顾孩子那样呵护他们,让我们的父母愉快的度过晚年。
2024年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

2024年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节日,每年的九月初九都是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庆祝这个节日,一起感受尊老敬老的美好氛围。
在2024年的重阳节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重阳节使我意识到尊老敬老是孝道的重要表现。
在这个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去看望了长辈,为他们祈福和献上一些礼物,表达我们对长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个过程,我明白了尊老敬老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礼节,更是体现亲情和孝道的重要方式。
而尊老敬老的表现并不仅限于重阳节,我们应该时刻怀着敬老之心对待长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履行孝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重阳节让我意识到老年人的价值和智慧。
在陪伴长辈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长辈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处事的方法,往往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蕴含着人生的真理和智慧,我们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陷入信息过载和短期利益的追求,但在和长辈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取长补短的重要性。
从长辈们身上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再次,重阳节还让我明白到年轻人应该承担起尊老敬老的责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许多人和我一样,陪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欢度节日。
这让我深深感到年轻人身上肩负着尊老敬老的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尊敬和关心长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尊重。
除了陪伴长辈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对长辈的爱心和敬意,例如尽可能地经常给他们打电话,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
通过这些细小的行动,我们能够让长辈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也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的精神。
重阳节敬老爱老心得体会(精选15篇)

重阳节敬老爱老心得体会(精选15篇)重阳节敬老爱老心得体会(精选15篇)重阳节敬老爱老心得体会篇1重阳节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正式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节日的意义,组织开展了登山和为老人们服务等活动,对于我来讲,这个节日与其他任何一个的感受都不同,重阳节这一天,我的心是异常的暖。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也会重点教育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尊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实曾经的我并不是很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准确来说并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够体现这样的精神,但渐渐地我似乎懂了,“尊老”并不需要我们去做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留意平常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比如在遇到步履阑珊的老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过马路;在他们迷路时,帮助他们指明方向;亦或是当我们在家时,可以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洗个脚等等,就是这样会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其实都是“尊老”精神的体现,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跟随着学校的步伐,走进敬老院与爷爷奶奶们谈心,虽然我们的年纪小,但是我们可以以我们的方式与他们沟通,逗得他们开怀大笑,我也不由得开心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在那一刻他们就是我的爷爷奶奶,虽然相处的时光是短暂的,但是我却深深地感受到爷爷奶奶们的慈祥,在临别之时,他们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说出这句话时,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因此我的内心也坚定了这一信念。
我们的第二项活动就是登山,说实话,这是学校第一年举办这项活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期待。
在正式登山之前,老师叮嘱我们检查好自己的装备,并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紧接着我们便开始了此次的登山之旅,在中段之前的路程还算是比较轻松,但随着体力的消耗,在后半段时,我们开始感觉到了“抬不动腿”,但挺着大家的相互鼓励,我们还是一步步地迈着步伐向山顶走去,在快要登顶时,秀丽的景色逐渐地拉开了帘幕,我们也不由得发出感叹,在那一刻全身的力气瞬间拉到满值,就这样我们在山顶领略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景象,何其美好!重阳节的活动带给我的不止是放松,还有理解节日真正的意义,最后祝愿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重阳节敬老爱老心得体会篇2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心得体会(30篇)

关于重阳节的心得体会(30篇)关于重阳节的心得体会(通用30篇)关于重阳节的心得体会篇1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秋霜渐浓,黄叶满地,时节昭示岁月,一年已进入收获之后。
人生,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在收获中感受到“老”字。
现代人好像有些“惧老”。
不喜欢别人打问自己的年龄,说那是“隐私”;不停地把青年老年的界限往后推,说四十五岁还是青年;不想承认老的事实,总愿意听人们说“你不像这个岁数”。
其实,老也没有那么可怕。
放眼看看那满树黄叶,是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才留下来的呀!有多少叶子,早已消失在春雨、夏风中!一个“老”字何其耐人寻味,一幅“老”景又何其令人向往!老之将至“老”其实是人生最美的归宿。
一个人如果没有走到老年就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称之“夭亡”,那是人生悲剧。
“尽天年”“享人寿”是对人生最美好的祝愿。
几十年岁月,风霜雨雪,天灾病祸,要活到“老”,并不容易!“老”是生命最后一个阶段,某种程度看,也是一种境界。
人之到老,并非忽然而至。
“老”是在人们的准备中到来的。
什么时候算老呢?按照孔子的划分,大概要从“知天命”算起,人们就该迎接老年了。
知天命,其实是一个警示,告诉你时间是会终止的。
人生行进在时间长河里。
青年勃勃生机,中年奋发前进,都很少体会到时间的有限性。
所以,青年人敢拍着胸脯说“有的是时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走错了可以从头来。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在“青春逆反”期,很多人都有着无所不能的张扬;三十而立,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四十不惑,认识到心无旁骛才能有所作为。
当我们走到四十岁尽头的时候,迎面写着三个大字:“知天命”!这其实是对人生的提醒:时间有终点,某一天你就得“止”!天命难违,所以,“老之将至”。
知天命,不是消极地等待和退缩。
这三个字实际要告诉人们,干事情的时间已很有限,抓住这最后一段光阴,不要东张西望,集中精力去干自己该干的事、能干的事。
知天命,是知止而惜时,知止而奋力。
面对“老”这个人生阶段,惧怕没有用,躲避也不可能。
重阳节关爱老人的心得体会(精选篇)

重阳节关爱老人的心得体会(精选篇)重阳节关爱老人的心得体会一、关爱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有着“有敬畏之心,何愁不孝顺”的传统美德。
我们自古就有“孝顺父母”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而将这种美德体现在重阳节,成为一种习俗,也显示了国人对于年长者的尊重和关爱之心。
在重阳佳节,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敬重与关怀,人们会给自己的父母或者祖辈们祭拜祖先,还有以包粽子、登山等活动来庆祝。
二、重阳节与开展志愿活动相结合重阳节是关爱老人的好时机,不仅是我们孝敬父母的时候,也是我们向社会老人表达爱心的良机。
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每年都会在重阳节期间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助老岗、义务献血、参观送温暖等等,这些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和老年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也使我们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懂得他们的需求。
三、组织活动增进老人间的交流重阳节期间,许多社区、福利机构会组织各种活动,以增进老人之间的交流。
这些活动包括庆祝晚会、文艺演出、猜灯谜、健身比赛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老人可以在一起交流、互动,增进友谊,找到归属感,减少孤独感。
同时,这也是机会让老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之中。
四、倡导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重阳节是在属于所有年长者的一个节日,它不仅是给我们孝敬父母的机会,更是一个时刻提醒我们关心社会其他老人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应当倡导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让这种关爱老人的行为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不仅在节日里,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和尊重对老人提供服务和关怀的组织和个人,为他们的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五、弘扬关爱老人的精神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这一特殊的节日中得到了弘扬和传播。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把关爱老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要切实关心老人的生活和健康,为他们提供实际帮助,不仅停留在节日的祝福和关爱上,还要通过日常行动和关怀来呵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重阳节孝敬老人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重阳节孝敬老人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孝敬老人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孝敬老人的心得体会1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流中,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留的,心中顿时有一丝丝暖流缓缓的淌过。
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时常会想起他们,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常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
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
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重阳节孝敬老人的心得体会2金秋十月,天气转凉,树叶也随着阵阵的微风左右摇晃着着飘落下来,在这样令人神清气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每每到这个节日我的内心都会多一份温暖,因为这是我们对老人们表达祝福的日子。
为了迎接重阳节的到来,我们学校准备了演讲比赛和主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眼睛不时就会湿润,因为这些话说到了我们的心里,更是体现了我们对老人们深深的敬意,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每一道褶皱都是一段经历,每一丝银发都有着他们的故事,年岁带走的只是他们的容颜,封藏住他们年轻时的热情,而我们晚辈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时光并未苍老,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永远年轻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0篇)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1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延续30多年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举行,250多围酒席宴请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党政代表,酒席之多、参与面之广,创下了历年之最。
独树岗村传来阵阵欢笑声和碰杯声,村前灯光篮球场和广场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亲和政企代表齐聚一堂。
20名长者坐在主席台上,接受少先队的献花和政府部门的祝福。
今年103岁、村中最长寿的老人蔡月桂脸上笑出层层皱纹。
一直以来,独树岗村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千叟宴。
老干部蔡可平依然记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发组织千叟宴,“当时只在村中古庙摆几十席”,如今,筵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创下历史新高,并加入了各种文艺表演。
过去老人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吃尽了千辛万苦。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父母所处的年代和带儿女的辛苦人人知道。
现在老了又不愿打扰儿女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就像满文军在歌里唱的“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真实的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父母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儿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在这里我想说点:作为儿女应该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没时间等我们有时间,为父母尽尽孝心,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多吃几顿团圆饭,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们,象照顾孩子那样呵护他们,让我们的父母愉快的度过晚年。
不要找借口说原因,免的以后心里悔恨自己。
老人节,想起我的双亲已离我远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父母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轻的笑脸,许多许多……我们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沉淀着金秋的丰硕,感受了生活的温馨!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2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更有脍炙人口的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来思乡情更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过重阳节当然是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在校园的闲散生活里,同学们总是要找各种借口,聚会游玩,正好刚入学不久,想家很强烈的时候,赶上重阳节,见当地人相当的重视,还有登高转运之说,于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晚上带上饮料和食品,登山赏月,南方在这个季节,气候正是好时候,凉爽怡人,站在山顶观月,那弯新月更清澈皎洁,于是我们在山顶上放声高歌起舞,在清风里,吟诗作赋,抒怀着青春的快乐、忧伤。
毕业后,回到家乡,可重阳节却深深烙在心上。
今天又是一度重阳节,当然要陪妈妈过节日,虽不能陪老人登山,却可以请妈妈吃饭,坐在童年曾坐过的秋千上吃烤肉,别有一番情趣,看着妈妈新奇的眼光,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年轻时妈妈的笑脸,许多许多……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沉淀着金秋的丰顷,感受了生活的温馨。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只有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才会真心懂得去爱别人。
今年中秋节前的一则新闻震惊了我,中秋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洛阳市却发生一件令人揪心的事:9月18日晚,一对空巢夫妇被发现死在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而他们有三个儿子。
这本是“常回家看看”入法之后首个团圆假,老人的过世给那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提个醒:要常回家看看。
我从来都看不起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同这些人做朋友,试想,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能会真诚的对待别人。
在基层工作处理家长里短的事儿时,一遇见有人不赡养老人,我就生气。
特别是听到有人为自己的不孝找借口:或小时候父母偏心不亲自己,或因父母没给自己看孩子,或是弟兄多,怕自己出力多吃亏等等,理由不一而足,反正是父母对不住自己,他们老了不该自己管。
我更是大声斥责他:“没父母会有你,不亲你你会长大,不求你回报他们多少,只求你能给母亲买点好吃看看他,还她十月的怀胎苦,多陪父亲说说话,还他教你牙牙学语情。
”我拿我父亲的事例劝解他们,父亲弟兄三人,爷奶一直由父亲赡养,奶奶去世后,十一年前父亲患喉癌动手术失声,即便如此,他也没想着让爷爷在三兄弟家轮流管,用父亲的原话:“你爷年纪大了,跟着咱家,已熟悉他的生活规律,来回折腾,容易生病。
”可不是,九十岁高龄的爷爷,被自己是病人,还需他人照顾的父亲伺候得身体很好,能到处走动,这个大家从没因照顾老人的事生气,父亲赢得一大家子的爱戴和全村人的尊重,我们小辈们也都学会爱护老人们。
我劝告不孝的子女时常说:“一对老人可以养活起三四个孩子,而几个孩子难道抚养不了两个老人,弟兄中只要一个人带头孝敬父母,会带动其他人的,孝敬老人不亏,人在做,天在看,是行善积德,何况还是给后辈树立榜样呢?”因在儿子小时候时详细解读和背诵过《弟子规》,我拿里边写的“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给他们听:双亲疼爱我,我孝顺他们没有什么难的。
如果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得上“贤”。
如果他们有了过错,我们也要想办法让他们改正。
只有发自内心,做到和颜悦色,劝勉时注意尊重,肯定可以感动父母。
人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有仁慈之心。
有仁慈之心的人,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如果我们今天不孝敬我们的父母,上行下效,将来我们老了,下辈子孙同样也不会孝敬我们。
常是尽自己微薄之力,用苦口婆心的规劝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劝醒了一部分良知未泯的儿女们。
爱老人,从现在做起,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要再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痛,父母年轻时抚养教育儿女不易,年老身体不好却也不愿麻烦子女,他们不为索取,不求回报,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动,也教会我们怎么做好父亲母亲。
其实我们的孝,可以体现在点滴小事中,电话中几句暖心的话,回家一包小小的糖果,孩子们一个亲吻,甚至是你多吃一碗饭,拿走他们亲手种的蔬菜,都会让父母高兴好长时间,他们不是在意你回家买的东西多不多,贵不贵,在意的是你过的好不好,身体棒不棒。
这种爱像春日的阳光,暖暖的,暖暖的、、、、、、。
爱老敬老,从我们做起,付出真心、真爱和真情,将尊老、爱老、孝老发扬下去。
重阳适逢周日,姐妹们回家看老人去。
我爷爷小时候苦,不知他的生日,我家把重阳节定为他的生日,在此祝九十高龄的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也祝天下老人节日快乐,长命百岁!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4在国庆假日中,我和妈妈出去逛街,发现路旁有很多老人在乞讨,这时我在想: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要尊老、爱老、敬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老人流落街头呢?老人的一辈子就像一片雪花从空中飘下,悄声无息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默默地贡献,不求回报,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操劳、辛苦了一辈子,最后不带半点怨言回到了大地。
我想作为晚辈,在老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应该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烧几道家常菜,聊聊天,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干一些家务活,陪他们散散步,让他们在有生的日子里多点微笑多点幸福感。
想到这里,我就和妈妈说:“妈妈,马上重阳节了,我该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呢?”妈妈笑着说:“小宝长大了,知道要敬老了,回家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吗?”我点点头。
到了家我让爷爷奶奶坐下,然后为他们捶背,揉肩,并告诉他们等我长大后一定会孝敬他们,不会让他们感到寂寞孤单的。
爷爷奶奶听了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妈妈也笑了。
怎么样老人是不是很容易满足啊,只要我们有心,他们一定会感到幸福的。
所以我倡议,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吧,带去你们的关爱,留下你们的微笑。
最后祝愿所有老人平安、快乐、健康、幸福!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5今天,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是我进入中学以来做的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虽然以前也参加过这我喜欢的社会实践,但还是抑制不住我心中的好奇,控制不住我想要快点到达敬老院这个神秘的目的地的心情。
敬老院以前给我的感觉是黑白的,无色彩的,它永远都笼罩着一种暗淡悲伤的气氛,可是这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宁静的,清新与安宁,绿色也较多,很像一家疗养院。
虽然怀着很大的热情,也充满信心,但参加这次活动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成功在那里,失败与不足又在哪里,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还更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许多东西都急需吸收与提高。
对我来说。
我与个别老人的交谈能力是有的,而且和他们交谈时我会察言观色,不同的时候能及时应付,也给老人们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可是,最大的缺点是忽视了组织每一个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搞些热闹的气氛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心意,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我还非常欠缺组织能力,也非常欠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能力。
这次活动,在众多参加者的参与下,我们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让我认识到,做每一件事,我们都要用心,用心用爱去左每一件事,让自己无悔,让温暖和爱与人分享,让自己在爱中茁壮成长。
重阳节尊老敬老心得体会6虽然我去过徐汇教工敬老院两次了,但总觉得这一次去敬老院的感触没有前两次那么深。
不过还是有感触的,在这里我就写一下这一次去敬老院的一些心得和感触吧。
这一次我们大队部组织了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活动。
首先是活动前的准备,我们去买礼物,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要考虑经费还有质量问题,所以我们就问了很多间店的价格,然后再决定在哪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