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中,我最为欣赏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通过学习和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尊重自然规律。

我参观过许多中国古代建筑,被它们的建筑布局所吸引。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喜好采用“三进”的布局,即由一个庭院和两个厅堂组成。

这种布局既符合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庭院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而厅堂则可以提供栖息和休息的空间。

而且,中国古代建筑的布置也常常考虑到了风向和光线的因素,使得建筑能够自然通风,在夏天的炎热时节带来清凉的空气。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善于运用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大气。

刚才提到的庭院和厅堂的布局,会在中间设置一个水池或者假山,形成景观。

通过适当布置花木和石头,以及围墙和门窗的设计,使得庭院和厅堂之间的景色连贯起来,形成有层次感和变化的环境。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观赏性,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有一种叫做“对称”和“离心”的设计原则。

这种原则强调了建筑的平衡与和谐。

在建筑的门窗、柱子和墙壁上,常常会出现对称的图案和装饰,给人一种整齐和平衡的感觉。

而在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上,有时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和离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群显得有层次和丰富。

这种对称和离心的设计相辅相成,再加上精心雕刻的细节,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美感。

总之,通过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其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精心的布局和丰富的装饰而独树一帜。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深深地被中国传统建筑所吸引,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的一些介绍:一、古建筑的艺术特点1.整体性:中国古建筑注重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2.实用性: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体现了这种实用性。

3.多样性:中国古建筑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装饰性:中国古建筑注重装饰性,通过雕刻、绘画、彩绘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二、古建筑的赏析1.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它占地广阔,建筑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富丽堂皇。

2.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山水为背景,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3.寺庙:中国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其中以佛教寺庙最为突出。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重。

三、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传统。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丰富的哲学、艺术和工程技术。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赏析和特点:
1. 传统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常采用木质结构,特点是梁柱交叉、斗拱飞檐、重檐歇山等,以及屋顶独特的瓦片覆盖。

建筑结构追求平衡、稳固和谐调。

2. 气韵生动:古代建筑注重“气韵生动”,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通过布局、色彩、雕刻等手法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

3. 风水理念:古代建筑常受风水思想影响,选址、布局、建筑朝向等都考虑到了风水的影响,以追求吉祥和平衡。

4. 雕刻和装饰:古代建筑的雕刻工艺精湛,常以石头、木材等为材料,雕刻出精美的装饰图案、神兽、花鸟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5. 园林建筑: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山水、植物和建筑的有机结合,营造出雅致的环境和景致。

6. 代表性建筑:代表性建筑包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黄鹤楼等,它们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世界建筑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的智慧,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古建筑广泛分布于江南水乡、北方平原、西南山脉等地,形态各异,风格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1、寺庙与道观寺庙与道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它们以静谧的氛围和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如北京的灵光寺、杭州的灵隐寺等,它们以高大的殿堂、雄伟的塔楼和精美的壁画著称。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2、古城与城墙中国古代的城池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防御意识的深厚积淀。

如西安的明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等,它们通过高大厚实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巍峨的城门,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权威。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仍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3、园林与庭院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南方园林最为著名,如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

这些园林以巧妙的构造、精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在园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如诗词、书画、雕刻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4、宫殿与庙宇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规模和魄力的代表。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而对外宣誓牢固的防务使国家除了在内外因素都非常和平稳定。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些建筑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威和奢华,庙宇建筑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仪式感。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5、民居与茶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另一独特形态,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如四川的木构建筑、南方水乡的白墙黑瓦、北方平原的院落等,它们以简洁、实用和环境融合为特点。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感悟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感悟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感悟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有幸选修了一门建筑艺术赏析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建筑的历史、风格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建筑作品,如何从中感受到建筑所传达的文化和情感。

首先,建筑艺术赏析课程让我对建筑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学习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现代建筑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作品,我了解到建筑风格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建筑以其宏伟壮观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则更注重对人文精神和理性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

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建筑艺术的发展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变迁密不可分的。

其次,建筑艺术赏析课程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建筑作品中感受文化和情感。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在课程中,老师引导我们从建筑的外观、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去感受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比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代表了古希腊人对理性和秩序的追求,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则体现了宗教信仰和情感的奔放。

通过对不同风格建筑的赏析,我学会了如何从建筑作品中读懂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建筑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

最后,建筑艺术赏析课程还让我对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工程技术。

在课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

通过学习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我了解到建筑艺术是建立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的。

只有掌握了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通过这门建筑艺术赏析课程的学习,我对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建筑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对建筑的历史、风格和技术的学习,我了解到建筑艺术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变迁密不可分的。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课程类别:课程属类:艺术类课程学分:3学分计划课时:40教学组织:适用范围:全院学生先修课程:课程部门:教研室:制订人:批准人:第一部分前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历史,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世界,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建筑艺术这个窗口,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汲取灵感,创新未来。

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艺术赏析》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院定选修课,它是一门将艺术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建筑艺术自身的发展历史与风格嬗变,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建筑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建筑艺术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建筑艺术赏析能力,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的人文品位、艺术修养和情感的陶冶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建筑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视理论联系赏析实际。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建筑艺术赏析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4、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建筑艺术的赏析能力。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要求确定能力模块。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精品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精品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学时数:2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艺术赏析》是面向一门选修课,它是一门将艺术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建筑艺术自身的发展历史与风格娉变,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建筑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建筑艺术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建筑艺术赏析能力,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的人文品位、艺术修养和情感的陶冶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建筑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视理论联系赏析实际。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建筑艺术赏析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4、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建筑艺术的赏析能力。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要求确定能力模块。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建筑艺术与人类文化史、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建筑文明的交流融合、世界建筑文化、世界建筑艺术作品的赏析等。

四、课程目标(-)总目标了解或掌握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赏析方法等,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和赏析能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分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了解建筑艺术与人类文化史的关系。

2)掌握主要风格特征建筑艺术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具有一定的赏析建筑艺术作品的能力。

3)运用建筑艺术审美经验迁移,提高学生对生活、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认识建筑艺术赏析的基本过程、方法和技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建筑艺术作品,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层次。

2)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建筑艺术的学习,积极探索建筑艺术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3)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诠释。

《建筑艺术赏析》——02如何欣赏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赏析》——02如何欣赏建筑艺术

在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且完成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中,“巴洛克”建筑生动
活泼、随意不拘的丰富变化,表露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和自由民主意愿迸发的喜悦(见图
2-4);
图2-4 罗马西班牙广场
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建筑反映了加速发展的物质 文明和竞争法则(见图2-5);
图2-5 法国马赛公寓
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后现代主 义建筑反映了高科技带来的社会
天坛祈年殿藻井(见图2-18)利用木结构特点,将逐渐扩大的圆环 与辐射两种要素交织,形成了完美的图案。
图2-18 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
此外,重复是可以不断变化着的重复,从而产生了各种韵
律,这也是当代各种曲线建筑和变异软体建筑的源头。美 国建筑师盖里设计的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见图2-19), 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四、对比和相似
图2-14 柏林舒泽大街综合楼
柏林舒泽大街综合楼(见图2-14)是二战后市中心街区里 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意大利设计者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秉承《城市建筑学》的思想,认为旧建筑不应被拆 毁而应作为一个新单元纳入综合体中。如此一来,不同历 史时期的建筑立面形式就在这栋综合楼里表现出了对比和 相似关系。
“多样”是建筑创作中的必然现象。但如果对“多样”不进行处理,建筑甚至一个城市必将混乱
杂陈。混杂不可能产生艺术,只有经过“统一”的整合,才能让建筑和城市具有艺术感染力。
图2-8 北京故宫
我们只要从空中俯瞰一下北京故宫(见图2-8),
就可以发现故宫建筑群是一个主从分明、
协调统一的伟大艺术作品。它采用左右对称
图2-12 “模数”体系
现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借助于
黄金分割与人体尺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模数” 体系(见图2-12)。由于这些矩形都因为黄金分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姓名:惠邻岭
学号:20142110113
授课老师:杨小川
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是我们专业的限选课,所以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

虽然开始很无奈,但收获颇多。

在老师认真的讲授下,我认知到很多的建筑,它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出自不同的建筑家之手,建筑风格也迥然不同。

在这些建筑的身上,我感受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状况。

这门课让我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更好地解读了建筑本身的魅力以及背后的含义。

现在,就随着我的笔尖走进这门课堂。

选修课是每周两节课,总共十六周,所以一学期有三十二节来学习这门课。

老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建筑,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角斗场等等。

这些建筑的建立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的背后都映照着整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

现在,就根据老师讲的知识对以上三个建筑进行简单的赏析。

古希腊的神庙
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

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

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七十多座,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它相当于一座四十多层的摩天大厦。

据说有十万人在烈日曝晒和监工的皮鞭下劳动,用了十年的时间修筑石道和地下墓穴,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才砌成塔身,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多年。

一般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罗马的角斗场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罗马角斗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

角斗场建于公元72-79年,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作劳役,用工8年完成。

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

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
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场的建筑。

以上三个建筑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也是建筑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现在,我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对一个我喜欢的中国古代建筑——长城,进行详细的建筑赏析。

长城
我现在21岁,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机会爬过长城,没有一睹它的风光。

小时候就听一个长辈说他去过长城,还时常说:“不登长城非好汉”之类的话,虽然我是一介女流之辈,可我也很想登上长城去一览它的风光,看看半个中国是怎样在它的怀抱中蜿蜒盘旋。

念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
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先秦长城根据防御对象,大致可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

修建起来的长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具有军事意义,它具有了更多的作用与意义。

长城带动了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古代使其成为农牧商品的交易市场,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沿线的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长城的修建更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一墙之隔而疏远,
反而因长城的修建和戍守更加团结。

长城也具有文化意义,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

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

在现代,长城也是外国了解中国的切入点。

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长城还具有象征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意志与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的长期传唱,使长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升华为民族精神和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可是,现如今,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旅游的压力等破坏,长城已经慢慢的削减。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道:长城现在正在经历“缓慢而看似无害的破坏”。

现代世界的压力让长城在我们的眼下慢慢消失,完美的东西却没有得到好的保护。

我们难道真的甘心中国古代人类的智慧和结晶毁于我们之手吗?我们难道不该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吗?现在,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保护长城,保护建筑遗址,保护文化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