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汪立;陈佳佳;于子优;韩凌华;孙笛;罗毅;刘宁飞【期刊名称】《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2)003【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治疗盆腔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
方法自2011年起,收治76例盆腔肿瘤根治术后的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其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70例,直肠、前列腺癌手术后的男性6例。
按照健患侧下肢周径的差异,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24例,重度组22例。
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20天 d)的CDT治疗,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和肢体周径测量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肢的水肿明显减轻,组织内水分比率显著减少(P<0.01),周径比率显著缩小(P<0.01)。
3组中,中度组和重度组的水分下降更为显著,重度组的周径缩小最为显著。
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是治疗盆腔肿瘤根治手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治疗适用于各期手术后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包括重度淋巴水肿。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 (CDT)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related to pelvic malignant tumor. Methods Since 2011, 76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low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radical operation of pelvic tumors were treated, composed of 70 wome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endometrial cancer, ovarian cancer and 6 me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rectalcancer and prostate cancer. According to the circumference of ede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mild in 30 cases, moderate in 24 cases, severe in 22 cases. Each group accepted 1 treatment course (20 days). The result of CDT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with measurement of circumference of extremities and Multiple-frequenc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Results After 1 treatment course, all patients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ircumference of the edematous limbs (P<0.01) and edema fluid in tissue (P<0.01). The patients in severe group and moderate group showed more efficacy in water reduce. The patients in severe group showed more efficacy in circumference reduce. Conclusion 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to treat low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radical operation of pelvic tumor. It is also applied to each period of secondary lymphedema of lower limb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severe lymphedema.【总页数】3页(P186-188)【作者】汪立;陈佳佳;于子优;韩凌华;孙笛;罗毅;刘宁飞【作者单位】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相关文献】1.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 [J], 鞠伶伟;陈雷;刘兆喆;谢晓冬2.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J], 陈佳佳;汪立;韩凌华;孙笛;高敏哲;刘宁飞3.肌内效贴结合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J], 李婧;夏文广;4.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对下肢2期淋巴水肿患者的疗效 [J], 毛朝琴;金毕;肖喜玲;吴中文;范澄5.探讨肌内效贴联合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对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疗效 [J], 毛朝琴;周国俊;冯彦超;李文菠;应伟;冷政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

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水肿的患者,均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统计治疗效果。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患肢水肿情况明显改善,组织内水分比率明显降低,周径比率明显缩小(P<0.05)。
结论: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改善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盆腔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盆腔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术式为根治术,但术后比较容易并发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治疗难度较大,诸多疗法在改善肢体淋巴水肿方面效果均不明显[1]。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均为常见的盆腔恶性肿瘤类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盆腔部位淋巴结进行清扫,并将淋巴管予以结扎,术后需要经过评估配合放疗治疗,但放疗过程中会对淋巴管造成损害,如未能及时修复,将会对下肢淋巴回流造成影响,这也是导致淋巴水肿的重要因素[2-3]。
早期发生淋巴水肿往往症状较为轻微,如未经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脂肪沉积、皮下组织纤维化等不可逆性损害,严重还可导致患肢皮肿甚至残疾。
本次研究分析了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对于改善下肢淋巴水肿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水肿的患者,其中9例为子宫颈癌术后、5例为卵巢癌术后、6例为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4-73岁,其中12例为左下肢,8例为右下肢。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首先依据机体淋巴系统分布,采取手法按摩,将淋巴引流区交通支打通,促进患侧淋巴以交通支形成方式自检测淋巴分布回流,自足部即肢体远心端开始,运用手法驱使淋巴液流动至近心端,通过腋窝淋巴系统以及健侧腹股沟淋巴系统的有效回流,疏通组织内滞留的水肿液并予以排出,在手法淋巴引流后,患者多自觉患肢有明显的变松软感,患肢体积也明显缩小,手法引流后采用低弹性压力绷带实施压力梯度包扎,每次治疗时间1.5h,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0d,在绷带包扎患肢期间需要指导患者避免进行踢腿、散步等活动,同时加强对皮肤的清洁。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最新进展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最新进展在临床上,目前对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早期治疗,以预防病变的发展,而对晚期病例的治疗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
西医治疗下肢淋巴水肿以对症处理为主,局部可用弹力绷带包扎,中医治疗下肢淋巴水肿以中药辨证论治为主,配合物理疗法。
对于下肢淋巴水肿的整个疾病过程,目前临床治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故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治疗。
[Abstract] In clinic,the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s mainly focused on early treatment,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lesions,but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ases is not a satisfactory result.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s mainly symptomatic treatment,and it can be bandaged with elastic bandage.TCM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s mainly based o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ombined with physical therapy.For the whole disease process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there is not a unified standard in clinical treatment at present.Therefore,we need to summarize in clinical work to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Limb lymphedema;Treatment;The latest progress淋巴水肿是指因淋巴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组织肿胀,主要是淋巴管阻塞和发育异常。
1例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

1例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科1例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综合消肿治疗后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综合消肿治疗,患者术侧上肢淋巴水肿得到明显缓解。
结论:综合消肿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肢淋巴水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239-02前言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虽然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需要对乳腺周围包括腋窝浅部和深部、胸大肌及胸小肌间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腋窝是上肢血管及淋巴管及大量神经汇合的主要部位,因此术后损伤较大,极易导致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受限,手臂无法自主活动,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
有研究报道,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0%~30%[2]。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会造成诸多问题,如上肢疼痛、外观异常、反复感染、肢体活动受限和诱发上肢淋巴肉瘤等[3]。
目前,国际淋巴水肿协会确认治疗淋巴水肿物理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消肿治疗CDT技术,推荐综合消肿治疗作为治疗乳腺疗效果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同[4]。
我科于2017年7月对一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乳腺癌术后4年因左上肢淋巴水肿于2017年7月3日来我科门诊治疗。
患者于2013年8月16日在我科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辅助放疗及化疗5个疗程。
2014年11月经常抱小孩,1个月后左侧上肢开始肿胀,并且逐渐加重,严重时局部已大于健侧约10CM,不能自己穿内衣,日常生活受影响,但未进行规律治疗。
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在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在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3-04-25T11:29:36.4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月24期作者:蔡荣熠[导读]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在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蔡荣熠(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在临床上对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展开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干预,分析其影响效果如何。
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本院60例进行医治的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这一期间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由随机法选取)。
此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受试者,淋巴引流术为具体的治疗干预措施,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为试验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
结果 治疗操作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下肢肿胀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 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治疗干预措施投入临床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医治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发生下肢肿胀的几率。
关键词: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下肢淋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作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疾病之一[1-2],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病症痛苦,为改善这一情况,需及时展开积极的治疗干预。
淋巴引流术作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下肢水肿的情况,为加快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将60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0例研究对象,选择淋巴引流术联合康复指导投入临床治疗中,干预措施实施后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本院60例进行医治的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这一期间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由随机法选取)。
对照组试验对象,年龄:26岁-68岁,其均值为(45.49±4.03)岁,共计男性患者:16例,共计女性患者:14例;试验组试验对象,年龄:25岁-67岁,其均值为(45.51±4.17)岁,共计男性患者:17例,共计女性患者:13例。
研究徒手淋巴引流手法改善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

37No.33 Issue, Vol.6, November, 20202020年11月第6卷第33期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健康科学·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徒手淋巴引流手法改善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熊菊花(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实施徒手淋巴引流手法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本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康复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对比两组的疗效、肢体周径与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达到100.0%,对照组仅70.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小腿周径缩短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
结论 采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能够显著改善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加速肢体的恢复,让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可见该疗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下肢创伤;淋巴水肿;徒手淋巴引流本文引用格式:熊菊花.研究徒手淋巴引流手法改善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33):37-38.Application Effect Research of Freehand Lymphatic Drainage toImprove Postoperative Lymphedema of Lower Limb TraumaXIONG Ju -hua(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ujing, Qujing, Yunnan ,65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freehand lymphatic drainage for lymphedema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Methods We chose 6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lymphedema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November 2019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with randomized double-blind grouping.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3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freehand lymphatic drainage. Compared curative effect, limb circumference and life quality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and control group was only 70.0%,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calf circumference reduction valu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and life quali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reehand lymphatic drainage can improve lymphedema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significantly, speed up recovery of limbs ,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Lower limb trauma; Lymphedema; Freehand lymphatic drainage0 引言下肢淋巴水肿主要是由术后损伤、外伤等因素所导致的,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

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下肢淋巴水肿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它的治疗方法。
由于下肢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体内存在太多的湿气导致的,所以我们建议可以多进行体育熬炼。
然而,我们想要治疗下肢淋巴水肿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采纳体位引流或者加压包扎等方法去除水分。
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此未能简洁有效,但作用不长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帮助淋巴回流。
弹力绷带松紧应相宜。
也可用间隙加压器(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pumps)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肯定疗效。
文献报道国外目前采纳淋巴加压器(lymha-press)一种更为先进有效的加压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分9~12块,每块可以单独充气加压,加压从肢体远端渐渐向近端进行,一个循环周期为25少。
这种淋巴加压顺较其他简洁加压装置的充气加压时间大大缩短(简洁加压充气装置循环周期100秒左右),同时可产生较高压力达15.6~20.8kPa(120~160mmHg),比外科手术和单纯弹力袜在消肿方面更为有效。
但它的使用较简单,也不能削减组织间隙中的蛋白成份,只适用于急性期及术前预备等短期治疗。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g/d,以削减组织钠、水潴留。
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
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4.预防感染: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掌握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削减细菌入侵途径。
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协作卧床休息,乐观掌握感染。
火龙罐联合综合消肿治疗双下肢Ⅲ期合并外阴部Ⅱ期淋巴水肿1例的护理PPT课件

定期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包括水肿消 退程度、皮肤颜色及质地改善情况等 ;根据患者反馈及评估结果调整康复 计划。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皮肤破损及感染
由于淋巴水肿导致皮肤张力增加 ,容易发生破损,进而引发感染 。危险因素包括水肿程度重、皮
肤护理不当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
火龙罐的温热刺激和红外线辐射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和代谢环境,促进水肿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综合消肿治疗方法选择
01
中药熏洗
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进行熏洗,如红花、丹参、泽
泻等,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02
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加强心理 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开展淋巴水肿健康教育,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
THANKS。
手法按摩
采用轻柔的手法按摩患肢,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症状。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பைடு நூலகம்加重水肿。
03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以增加组织间隙的压力,促进
淋巴回流,减轻水肿。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适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
环和过松无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本次治疗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总结
• 护理团队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 疗效果。
本次治疗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总结
不足之处 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控制不够理想,需进一步优化疼痛管理方案。
对于外阴部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尚需完善,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 巴水 肿安 全且 有 效 的 保 守 治疗 方 法 , 包 括 手 法 淋 巴引流 、 低 弹性绷 带包 扎 、 皮 肤护 理及 功 能锻炼 。 2 0 1 6年 1 1 月 沈 阳军 区总 医 院 肿瘤 科 成 功 为 1例 双 下肢 淋 巴水 肿 患 者 进 行 手 法 淋 巴 引 流 综 合 消 肿 治 疗, 取得 了满 意 临床 疗效 。现报 道如 下 。
网, 造成 淋 巴液 在 淋 巴 管 中 回 流 不 畅 , 滞 留于 下 肢
利用手法按摩 , 根据淋 巴在人体体表的分布及淋 巴
回流 方 向依 次 按 摩 。按 摩 顺 序 : ( 1 ) 先 上 部 躯 干 后 下部 肢体 。( 2 ) 先 按 淋 巴结 区域 。耳 部 , 颈部 , 锁 骨 上, 腋窝 , 腹股 沟 。( 3 ) 远 心 端 到 近 心 端 。 打通 各 个 体表 淋 巴引 流 区之 间 的 交 通 支 , 驱 使 淋 巴液 向 中央
成 象皮 肿 甚 至 导 致 残 疾 。淋 巴水 肿 患 者 不 但 要 忍 受 由此带来 的外观 异 常 , 同 时 患者 的 生 活也 会 受 到 限制 , 对其 生 活质 量 造 成 严 重 的影 响 。 临床 上 对 于
淋 巴水肿 的 治疗 比较 棘 手 。 目前 , 没 有 较好 的治
1 临 床资 料
度 要 适宜 , 强 压 会 导 致 淋 巴管 痉 挛 , 每 次 按 摩 持 续
时间≥1 s , 每个部位需要重复 5~ 7次 I 。治疗后
患者 在绷 带包 扎 的 情 况 下进 行 散 步 、 爬 楼 梯 等 功 能 锻炼 , 同时需 要 保 持皮 肤 的 清 洁 护 理 。经 过 1个 疗 程 的治疗 , 双侧下肢水 肿均较 治疗前好 转 , 两 侧 下
患 者男 性 , 4 O岁 , 身高 1 7 6 c m, 体质量 1 0 5 k g ,
于2 0 1 6年 1 1 月 1 4 日因双 下 肢 淋 巴水 肿 人 院 。患
肢周 径 相差 不大 , 两侧 下 肢踝 上 1 0 c m 处 下 降最 明 显, 患 者 自信心 明显 增 强 。见表 1 。左下 肢治疗 前后 周径分别为 ( 4 8 . 8 7 ±1 5 . 1 6 )e m 和( 4 4 . 6 3±1 4 . 2 0 )c m,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右年 3月 因左 下 肢外 伤 出现 左侧 下肢 水 肿 ,
1年后 右 侧下 肢 出现水 肿 , 未 系统 治 疗 。 近 2年 , 双
下 肢水 肿 加 重 , 由 大 腿 部 逐 渐 蔓 延 至脚 趾 , 自诉 无 发热 、 疼 痛 等 症 状 。既 往 无 其 他 疾 病 。人 院 时 查 体: 双下 肢 肿 胀 明显 , 测 量 双下 肢 同一部 位 周径 。
关键词 : 下肢淋 巴水肿 ; 综合 消肿疗 法 ; 手法淋 巴引流
K e y wo r d s : L o w e r l i mb l y mp h e d e ma; C o mp l e x d e c o n g e s t i o n t h e r a p y ; Ma n u a l l y mp h a t i c d r a i n a g e
淋 巴 系统 回流 。在 这 个 过 程 中手 法 要 轻 柔 , 避 免 过
皮肤 及 组 织 中 而 引起 的 软 组 织 非 凹 陷 性 水 肿 。 其 主要 病 因与 术 后 损 伤 、 外伤及 放疗等 因素相关 , 并
且水肿长期 不易消退 , 易形成 皮肤组织 纤维化 , 使 病 情逐 渐 严重 。如 果 早 期 没 有 得 到 治 疗 , 晚期 可 形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5 6 1 ( 2 0 1 7 ) 0 2 - 0 0 8 8 - 0 3
DOI : 1 0 . 1 6 0 4 8 / j . i s s n . 2 0 9 5 — 5 5 6 1 . 2 0 1 7 . 0 2 . 0 7
下肢 淋 巴 水 肿 是 由 于手 术 过 程 中破 坏 淋 巴 管
・
8 8・
创 伤与急危重病 医学 2 0 1 7年 3月 第 5卷 第 2期
T r a u ma a n d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Me d i c i n e Ma r . 2 0 1 7 V o 1 . 5, N o . 2
・
淋 巴水 月 中 ・
疗 方 法使 水 肿 的 肢 体 完 全 恢 复 。 淋 巴水 肿 综 合 消
肿疗法 ( c o mp l e x d e c o n g e s t i o n t h e r a p y , C D T ) 是 治 疗
除, 患肢变得 松 软, 体 积 随之 缩小 , 达 到消 肿 的 目 的 。患肢 整个 治 疗 过 程 约 6 0 m i n , 每 日 1次 , 2 0次
度用力 。手法引流结束后在患肢穿上弹力袜 , 并在 弹 力袜 外 面 缠 绕 一 层 棉 垫 , 增加穿着 的舒适 性 , 随
后 采用 低 弹 性 的绷 带 对 双 侧 患 肢 进 行 梯 度 压 力 包 扎 。绷 带 包 扎 使 肌 泵 作 用 增 强 , 防 止 水 肿 液 逆
流 j 。经过 治疗 , 滞 留的组 织水 肿 液得 到 疏 通 和 排
手 法 淋 巴 引 流 综 合 消 肿 疗 法 治 疗 双 下 肢 淋 巴水 肿 1 例
鞠 伶伟 , 陈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辽宁 沈 阳
雷 , 刘 兆 拮 , 谢 晓 冬
1 1 0 0 1 6
1 1 0 0 4 7 ; 2 .沈 阳军区总医院 全军肿瘤诊 治中心 肿瘤科 , 辽宁 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