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及其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01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 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2. 依赖于3. 独立、联系4. 做什么、怎么做5. 文件、数据库6. 安全性、一致性、并发性、数据库恢复7. 兼容性强、可靠性高、地域范围广、数据量大、客户数多8. 主属性、非主属性9. 1对1、1对多、多对多10. 1、多11. 1、多12. 记录型、1对多13. 过程、集合14. 元组、属性15. 1、n16. 数据结构、集合运算、独立、数学17. 封装、继承、多态18. 操作系统、开发工具19. 全局模式、外模式、内模式20. 外模式和模式、模式和内模式21. 定义(描述)操纵22. 系统、用户第二章关系运算1.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完整性规则、关系运算2. 域、列名(属性名)3. 1、多4. 候选、属性5. 学生号、非主6. 实体、参照、用户定义7. 空值、主码8. 并、交、差、笛卡尔积9. a1+b1、a2´b210. 选择、211. 4、312. Õ学生号、X、δ课程名=’程序设计’13. Õ课程号(X)、C第三章关系规范化基础1. X→Y、决定因素2. 非平凡、平凡3. 非平凡、完全4. X、Z5. X→(Y,Z)、合并性6. X、候选码7. (A,C)、28. A、19. (A,C,G)、310. 第三、无损连接、函数依赖11. 属性、元组、关系12. 数据冗余、操作异常(更新异常)13. 第一、314. 第一、215. 第二、216. 第二、17. BC第四章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一、填空题1. 视图、基本表2. 非过程化、集合3. KUCUN、LIU4. 列级、表级5. 主码、单值、外码、检查6. primary key、foreign key7. 建立、修改、删除8. 单行(单值)、多行(多值)9. 插入、修改、删除10. 表、建立11. 修改、查找12. 基本表、视图13. 没有影响、有影响14. create view、update、drop view15.投影、连接、选择16. group by、order by17. inner join、left join、right join二、根据主教材第四章所给的商品库和教学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条SQL查询语句写出相应的功能。
《数据库及应用》(自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数据库及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1、实体标识符2、记录(元组),属性(字段)3、表、字段4、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5、可作为键的属性6、对关系逐步分解的过程7、书号8、3NF 、2NF9、 R SR S2=2(R ×S)第二章 Access2000综述1、一、.mdb2、表、查询、报表、窗体、数据访问页3、外面4、打开数据库5、查询1=1第三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1、详细信息、小图标2、关闭Access3、删除、删除4、数据库5、工具、数据库使用工具第四章表与关系1、设计2、导入3、链接4、链接5、like”W?????”“专科”or “本科” or “研究生”>=1000 and <=2000>=#1960-01-01# and <=#2000-01-01#“男” or “女”>=1011 and <=1999>=106、空值、空格7、空、空格8、自动编号9、一个、多个10、空值、升序11、提高查询效率12、参照完整性第五章查询1、1)select 姓名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19 and 年龄<=20 and 性别=“男”2)select 课程名,学时数from course where 课程名=“英语”3)select 姓名,课程名,成绩from student,course,grade where student.学号=grade.学号and course.课程号=grade.课程号4)select 姓名,性别,年龄+1 from student5)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年龄6)select 姓名,课程名,成绩from student,course,grade where student.学号=grade.学号and course.课程号=grade.课程号order by 成绩desc7) select 姓名,性别,年龄,课程名,成绩from student,course,grade here student.学号=grade.学号and course.课程号=grade.课程号and 成绩in ( select max(成绩) from grade )8)select 姓名,性别,课程名,成绩from student,course,grade here student.学号=grade.学号and course.课程号=grade.课程号and 成绩>802、行标题、列标题、交叉点3、姓名like “张*”4、家住北京且姓王的5、统计学时总数第6章窗体1、格式、浏览按钮、否2、左边,当前3、数据操作窗体,控制窗体,信息交互窗体4、数据,记录源5、窗体向导,设计6、设计7、shift8、选种要对齐的控件->格式菜单->对齐->靠左第7章报表1、报表页眉、报表页脚、页面页眉、页面页脚、组页眉、组页脚、主体2、视图菜单->报表页眉/页脚3、视图、排序/分组、排序/分组4、主体节的“强制分页”5、新行/新列6、字段、表达式7、=8、count(* ) 、组页眉、组页脚9、count(* ) 、报表页眉、报表页脚10、两第8 章数据访问页1、外部、HTML、.htm2、独立文件3、交互式报表页、数据输入页、数据分析页4、自动创建功能、向导、设计视图、将现有Web页转换为数据访问页5、设计、页面、网页预览6、设计、页面7、文件菜单->网页预览8、设计视图第9章宏与摸板1、操作2、宏组名.宏名3、显示宏名4、条件5、OpenTable 、OpenReport。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版 王珊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王珊课后习题答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王珊课后习题答案王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最新版)第1章绪论1.尝试描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复:(l)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
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克。
(2)数据库(DB):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易于扩展,可供不同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介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操作和管理功能、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能。
分析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目前,有许多专门生产DBMS及其产品的制造商。
王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王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最新版)第1章绪论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
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绪论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l)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
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克。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解析DBMS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目前,专门研制DBMS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产品很多。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教程课后答案第⼀章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件系统⽤⽂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数据库统⼀存储数据;⽂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件系统⽤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法对数据进⾏管理,数据库系统则⽤DBMS 统⼀管理和控制数据;⽂件系统实现以⽂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存取⽅法进⾏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性?所谓数据的独⽴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程序间相互独⽴,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程序。
数据独⽴性分两级:物理独⽴性和逻辑独⽴性物理独⽴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
逻辑独⽴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
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标识⼀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联系类型:⼀对⼀联系(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1到3章

数据库原理及应⽤课后习题答案第1到3章1.3 习题1.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从数据管理的⾓度看,数据库技术到⽬前共经历了⼈⼯管理阶段、⽂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不保存,没有对数据进⾏管理的软件系统,没有⽂件的概念,数据不具有独⽴性。
⽂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件系统管理数据,⽂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数据具有⼀定的独⽴性。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采⽤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较⾼的数据独⽴性,最低的冗余度,数据控制功能。
2. 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们通过数据来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数据库是存储在⼀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服务;数据的存储独⽴于使⽤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种公⽤的和可控制的⽅式进⾏。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专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控制的功能,它位于⽤户和操作系统之间,是⼀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了数据库后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程序和⽤户构成,即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员构成。
3. 使⽤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答:简化管理,提⾼效率,提供安全。
4.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级映象的特点。
答: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G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A 4.D二、填空题1.有组织的 可共享的2.人工管理 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3.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完整性约束4.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三、简答题略。
习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表 文件2.广义笛卡儿积 选择 投影 连接3.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二、操作题1.PNO (SPJ)π2.PNO SNO 's5'((SPJ))=πσ3.SNO JNO 'J1'((SPJ))=πσ4.SNO JNO 'J1'and PNO='P1'((SPJ))=πσ5.SNO JNO 'J1'COLOR='P1'((SPJ)(P))=πσσ三、简答题略。
习题三参考答案3.U 上的极小函数依赖:SNO →SDEPT SDEPT →MNAME(SNO ,CNAME)f −−→GRADE规范化为3NF:ND(SNO,SDEPT)DM(SDEPT,MNAME)SCG(SNO,CNAME,GRADE)其余略。
习题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客户机/服务器2.注册的服务器对象资源管理器3.停止运行4.F5二、简答题略三、操作题略习题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二进制数据字符型数据日期和时间数据数值型数据双字节数据2.主数据文件辅助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master数据库model数据库tempdb 数据库3.sp_help 表名二、操作题1.Sp_addtype 编号, 'char(8)', 'not null'2.CREA TE TABLE图书(图书编号编号,书名varchar(50),价格int,出版社varchar(50),出版日期datetime,作者varchar(50))CREA TE TABLE 读者(读者编号编号,姓名varchar(50),身份证号char(30),级别char(10))CREA TE TABLE 借阅(读者编号编号,图书编号编号,借书日期datetime,还书日期datetime,是否续借char(10))3.(1)ALTER TABLE 读者ADD 联系方式varchar(50)(2)ALTER TABLE 图书MODIFY出版社varchar(200)(3)ALTER TABLE 读者DROP COLUMN 联系方式4.(1)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及其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0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 信息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存在特征、运动形态以及不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诸要素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进而形成概念。
信息是资源。
数据是对信息的一种符号化表示,即用一定的符号表示信息。
数据是用来载荷信息的。
信息与数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示形式,而同一数据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2.由于现实世界的事物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基于这仪事实,可以从已知数据出发,参照相关数据,进行加工计算,产生出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可以作为某种决策的依据。
上述整个过程,就叫做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维护和传送等各种操作,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是任何数据处理任务必有的共性部分。
3.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维护和传送等操作。
4.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指若干记录的集合,它是操作系统管理数据的基本单位,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
而在数据库中文件是相互联系着的,并在总体上遵循着一定的结构形式,这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最大区别。
5.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起来的,具体是按SPARC数据库三级结构组织的,三级结构从内到外分三个层次,分别称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
(1)概念模式简称模式,是对数据库的整体逻辑描述,并不涉及物理存储,故称DBA视图。
(2)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具体描述了数据如何组织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内模式是系统程序员用一定的文件形式组织起来的一个个存储文件和联系手段,也是由他们编制存取程序,实现数据存取的,故称内模式为系统程序员视图。
(3)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故又称外模式为子模式。
外模式面向用户,是用户眼中的数据库,故称外模式为用户视图。
6.数据库按SPARC公布的标准分为三级结构: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三种模式的关系是: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则是模式的部分抽取。
三个模式反映了对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观念:模式表示概念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总体观;内模式表示了物理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存储观;外模式表示了用户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用户观。
总体观和存储观只有一个,而用户观可能有多个,有一个应用,旧有一个用户观。
7.B,C. 8.C,E,F.9.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支持数据库运行的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等部分组成。
10.数据独立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所谓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数据的组织和存储、存取方法、外部存取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不会影响到逻辑结构,而用户使用的是逻辑数据,所以不必改动程序。
所谓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全局逻辑发生改变时,用户也不需改动程序,就像数据库并没发生变化一样。
数据独立的好处是:数据存储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
11.数据库技术方法管理数据的主要特点(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是存储在磁盘等外部直接存取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它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起来的。
(2)数据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是考虑所有用户的数据需求、面向整个系统组织的。
不同用户使用的数据可以重叠,同一部分数据可以为多个用户共享。
(3)减少了数据冗余:仅管一个数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逻辑文件中,但实际的物理存储只有一次。
(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存储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
(5)用户接口: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提供了数据库定义、数据库运行、数据库维护和数据安全性、完整性等控制功能;此外还支持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并设有专门的数据操作语言,为用户编程提供了方便。
12.名词解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
DBA:数据库管理员,其职责是维护和管理数据库,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DDL:数据描述语言,用来定义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并将各种模式翻译成相应的目标代码。
DML:数据操纵语言,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有四种基本操作命令:检索、插入、删除和修改。
UWA:用户工作区,是用户程序与系统缓冲区交换数据的场所。
用户只能对UWA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其数据是DBMS根据用户的请求装进去的。
DD:数据字典,其中存放着数据库三级结构的描述以及各数据项的类型、值域和关键字等,从结构上对数据的语言和数值范围加以约束。
13.数据安全性主要是指防止未被授权者非法存取数据库,保持数据的安全。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鉴定用户身份、设置口令、控制用户存取权限、数据加密等。
14.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DBMS在建库时,把完整性作为模式的组成部分存入数据字典。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根据字典中存放着数据库三级结构的描述以及各数据项的类型、值域和关键字等,从结构上对数据的语义和数值范围加以约束。
15.并发操作: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由多用户共享,即多个用户同时操作同一数据。
并发控制:并发操作极有可能因破坏数据的正确性而出错,这通常是由于两个进程之间不合理的时差造成的。
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必须加以控制。
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有这种并发控制机制,例如通过“加锁”、“解锁”控制并发作业的进程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作为用户,则应在程序中正确地使用这种并发操作来控制并发事件。
第2章数据模型1.公式DM={R,L}中:DM表示数据模型,是英文Data Model的缩写。
R表示记录类型的集合。
L表示不同记录类型联系的集合。
此公式的含义是表示了数据模型具有描述数据和数据联系两方面的功能,R是对数据的描述,L是对数据间联系的描述。
2.D3.C4.C5.D6.D7.实体和属性是信息世界的术语,而数据世界中对应于记录和数据项(字段)。
8.实体有“型”和“值”之分。
型是概念的内涵,而值是概念的实例。
例如:“学生”这个实体,通过“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和“成绩”等属性表明学生状况,这是实体型;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其中一个学生叫“王成”,他的“学号”是001,“年龄”是13岁,“性别”是男,“成绩”是95分,这一组数字构成了“学生”这个实体的实体值。
而在计算机世界中,在数据库中通常实体用记录来表示,例如书中的表2-4(b)“学生”这个关系的二维表中,表头“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则称为记录型,二维表中的任一行记录,例如:102、李强、男、20则是学生这个记录的记录值。
通常情况下,实体及其联系指的是“型”,而记录及其联系指的是“值”。
9.键有时也称关键字。
所谓键,是指在实体属性中,可用于区别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那个属性或几个属性的组合,称为该实体的“键”。
例1:在书中的表2-4(b)“学生”这个实体中,能作为键的属性可以是“学号”,因为一旦学号有了一个取值,便唯一地标识了学生这个实体集中的某一个体;当然“姓名”本也可以作为键,但如果有时有重名现象,则“姓名”就不能作为键了。
例2:在书中的表2-4(b)“教师”这个实体中,“工号”就可以作为键,当然“姓名”也可以作为键,和“学生”这个实体集中情况相同,如果出现重名现象,“姓名”则不能作为实体键。
这是实体键的概念。
关于记录键的概念,例1:学生这个实体,有属性“学号”、“姓名”、“年龄”,在数据库中对应的一个记录是:102、李强、男、20岁,那么其中“102”则可以是这个记录的记录键,当然“李强”也可以是记录键,但是如果该学生实体集中还有一个重名的“李强”,则这个“李强”则不能作为该记录的记录键。
例2:书中的表2-13中“仓库”这个实体集,有属性为“仓库号”、“地点”、“面积”,其中的一个记录为:A112,景山前街22号,500平方米。
这其中“A112”就可以作为该记录的记录键,当然“景山前街22号”也可以作为记录键,但如果在该地点还有一个仓库,则“地点”就不能作为记录键了。
10.一个实体可以有多个属性,当有多个属性可以作为键而选定其中一个时,则称此属性为该实体的“主键”。
若在实体诸属性中,某属性虽非该实体主键,却是另一个实体的主键,则称此属性为“外部键”。
11.实体中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这叫做属性的“域”。
性别的值域是{男,女};人的寿命的值域是{0,1,2,……,100}。
12. (1) 一个储户只在一个储蓄所存取款。
以上是1:1情况下的E-R图,具体关系模型如下:储户(账号,姓名,单位,余额,储蓄所名,日期,金额,利率)储蓄所(储蓄所名,地址,电话)(2)一个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
以上是1:n情况下的E-R图,具体对应的关系模型如下:储户(账号,姓名,单位,余额)储蓄所(储蓄所名,地址,电话,账号,日期,金额,利率)13.C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1.i. D1的基数是26,D2的基数是26;ii. D1×D2的基数是576;iii. D1×D2的二维表如下:D1 D2A 65A 66A 67┋┋iv. 如果要生成“字母─标准编码”对照表,则从D1×D2中取子集,具体为取D1中的第一个字母和D2中的第一个数字作为表中的第一行,取D1中的第二个字母与d2中的第二个数字作为表中的第二行,以此类推,选出子集,该子集叫做关系R,R叫做D1×D2上的一个关系。
以下为前三个字母对照表:D1 D2A 65B 66C 67┋┋2.将书中所列表改造成关系如下:定货单定货年定货月定货日商品货号商品名商品数量991023 1999 10 23 441 电视机500991025 1999 10 25 505 洗衣机400991030 1999 10 26 601 电冰箱200991040 1999 10 26 701 电饭锅5003.按照表达查询的方式不同,关系DML可分为两大类:i. 用关系代数运算表达查询。
ii. 用关系演算公式表达查询。
4.关系相容是指参加运算的两个关系度数相同并且相应属性取自同一个域。
相容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两关系度数相同,相应属性取自同一个域。
--------------------------------------------------------------------------------以下内容需要花费现金15才可以浏览,您已经购买本帖5.答:(1)A∪B为X Y ZX1 3 T1X2 5 T4X3 2 T3X1 3 T4X2 2 T3(2)A∩B为X Y ZX3 2 T3(3)AˉB为X Y ZX1 3 T1X2 5 T46.答:A B C D EA1 3 C1 4 E1A1 3 C1 6 E3A2 5 C2 6 E2A3 4 C3 6 E37.答:为A B C DB 2 3 D28.填空:主键:在关系中,当有多个属性可作为键而选定其中一个时,则称它为该关系的主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