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九菊:镇江节能报告

合集下载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6•【字号】镇政发[2012]80号•【施行日期】2012.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镇政发〔2012〕8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加快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低碳重点行动,构建低碳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业态和品质,着力建设低碳镇江、美丽镇江。

基本原则: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强化行政推动,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企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创新、循序渐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低碳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逐步推进;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广泛开展宣传示范活动,发动全民参与低碳行动。

二、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构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效农业为主体的低碳产业体系,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化成效显著,市民生产和生活中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2019-202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建立低碳产业体系,确立有镇江特色的低碳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把镇江建设成“特色鲜明、品质高雅、业态领先、令人向往”的现代化低碳山水花园城市。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确保下降19%,力争下降20%;2020年比2010年下降22 %。

江苏镇江将进入低碳发展 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江苏镇江将进入低碳发展 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江苏镇江将进入低碳发展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纯电动仿古铛铛车,6 分钟就能快速充电,新型被动房,利用自然界的阳光、风力、气温就能使室内温度达20 摄氏度以上,一项节能新技术可将矿物质废渣变成产品27 日,2017 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在江苏镇江闭幕,吸引国内外近300 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展示低碳领域的先进成果,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表明低碳发展正成镇江新风尚。

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说,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战,将城市重新放入大自
然,是他们的目标,也是正在进行的实践。

本次大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江苏省发改委、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围绕技术创新、共享低碳的主题,设置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建
筑、绿色金融等板块。

在会上,镇江分别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美能源合作项目、阿特斯、
天合光能、中船重工等机构和企业,签署了9 个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低碳能源、生态环保、低碳小镇建设规划等领域开展合作。

此外,总投资突破300 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3D 打印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等13 个低碳产业项目正在启动落户。

各辖市区还开展了8 场路演,签约项目51 个,签约总投资额429.16 亿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可持续发展机制项目主管尼克拉斯- 斯文宁森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受到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的
国家之一,而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改善行动,正为全球公民和公司带来更
多机会,有助于世界其他地方走上低碳之路。

镇江将政策、企业、能源放在一
起考量,这不仅能够实现气候变化应对的目标,还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04•【字号】镇政办发[2008]121号•【施行日期】2008.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镇政办发〔2008〕121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省有关通知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六月四日镇江市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依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和《江苏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苏政发〔2007〕143号),特制定本办法。

一、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象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

二、评价考核办法(一)评价考核内容:评价考核指标分为2类: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指标(30分)、节能降耗措施落实指标(70分),计分方法见附表。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否决性指标,以市经贸委会同市发改委分解下达的年度目标为准。

只要未达到计划目标值即为未完成目标考核等次。

节能降耗措施指标为定性评价指标,根据指标的完成率或有关工作完成情况计分。

(二)评价考核程序:各辖市(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在上年度本地区万元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数据经市统计局审定后20日内,向市政府提交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同时抄送市经贸委。

市经贸委会同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部门组建评价考核工作组,对各辖市(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节能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和调研评估,根据评价考核工作组的评价和调查,完成对各地政府的综合评价考核报告,于当年8月底前报市政府审核后,向社会公告。

镇江市建筑节能工作初探

镇江市建筑节能工作初探
、 符台 国家或行业 质量标 准的本市 或外地 企业 墙材产 业 服 务

2 - 4
维普资讯
结构 内表面的最高温度 , 隔热途 径上 采取 的综合性 在
措施不足 。
表 1 非 承 重 型
() 3 对照超过全 国平 均水平 的镇 江市经济发展速 度 ,可以看出,我市 在建 造节能建筑 的数量与质量 上

压价购买厅外低劣产品 , 否则市墙改办将不予反 是要把新 型墙材展示厅 和墙体材 料市场 融为 级 、

体, 使之既是推广新型墙体应用的窗 口, 又成为墙 退 墙材专项基金 ” 对于选购展示厅 内的新型墙材并 ;
市墙改办 体材料的交 易场 所 。除吸收新型墙材 生产厂 家人厅 与供货企业签订 正式 合同的建筑施 工单位 ,
策上 , 颁布 出台了 《 镇江市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规定 宅 I , 试点 , 在材 料的选用上 , 面比较 窄, 几乎全部采用 P 多孔砖 , 对其他墙材的选用还未能开展。对 了经 申报批准 立项的市级 以上试点节能 建筑可享受 的是 K :
的优惠政策 , 极大地调动了建设单位的积极性 。节能 照《 镇江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技术要点 》 墙体仅考虑 , 建筑 占新型墙 材建筑应 用面积的 比例逐 年提高 .从 采用 K . P 多孔砖而没有其他措施 ,西 、 北墙面显然不 0 19 年 的4 3 %提 高到 20 96 、2 0 0年的 2 % , O 节能建筑的 能达到节能 5 %的 目标要求 档次也得到 了提升 ,从最初仅 考虑外 围护 结构采用 f} 2 民用建筑 的隔自行研 制的粉煤 我市节能住宅 的应用技术研究 工作 早在 “ 八五” 料选用 K . 期间就 已启动。19 年进行了第一幢节能住宅试点 , 灰保温砂浆 , 面采用欧文斯科宁挤塑板、 96 屋 坡屋顶 , 同 实现了我市节能住宅零的突破 。随后 , 围绕节能建筑 时考虑 1门窗等其他部位的隔热保温效果 ,年试点节 r 这一主题 , 先后开展了若干课题研究 , 从科研人手 , 逐 能建筑面积也从几千平方米增加 到 2万 m 左右。 步推进应用。重点进 行了对节 能建筑 的热工测试 , 编 2 建筑节能 工作 中的薄弱之 处 制《 镇江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开展太 阳能 , f》 总结几年来建造 的节能建筑 , 1 由于多是在住 集中供热的研究 , 对节能建筑的研究一 步步深入 、 政

关于镇江市市区居民小区能源利用及节能意识的调查

关于镇江市市区居民小区能源利用及节能意识的调查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型专题调查优秀成果参评论文(2009)申报单位:江苏大学喻久亮关于镇江市市区居民小区能源利用及节能意识的调查为了了解镇江市居民的能源利用情况和老百姓的节能减排意识,并积极宣传家庭节能计划,为老百姓讲述正确的节能途径和节能小方法。

2009年6月26号到28号,江苏大学能动学院热能工程专业和工程热物理专业的三年级学生组成的一支“镇江市能源利用及节能减排调查小分队”对镇江市区小区居民进行抽样式调查:一、生活用电情况的调查从2005年到2008年四年间,镇江城市居民平均生活用电从2005年的449千瓦时每年猛增长到2008年的716千瓦时每年,2004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0.06%而在对150户居民的调查中显示有63.4%的居民电费在10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个月用电量低于200度。

而有的家庭的电费的缴纳数额达到了800元,相当一个月耗电1540度。

根据平均生产每度电耗煤300克计算,1540度电相当于烧掉0.5吨煤。

若月月如此一户人家一年就要消耗6吨优质煤,且不论能源紧缺,单单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就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

特别到了夏季,空调的使用使得城市耗电量急剧增加,在某些大城市空调消耗的电量能占到整个城市耗电的30%甚至更高。

若把空调的设定温度从25℃调高到26℃,每小时能省0.08度电。

以下便是我们对150户家庭的空调设定温度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有30%的家庭将空调的温度调至低于26摄氏度,而更有少数家庭空调的设定温度低于了20摄氏度。

其实每将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的省电量不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从27℃提高到28℃和从18℃提高到19℃,后者省的电更多。

所以应该更积极的鼓励“低温家庭”调高空调设定温度。

而在对于家用电器待机状况的调查中显示:有70.5%的家庭不会注意到家用电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仍然长时间的通电,而当中大多是当代的“新三口之家”。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苏发〔2008〕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我市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且产业结构长期偏重,化工、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增长较快,污水处理厂、城乡治污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持续好转。

二、科学制定工作目标。

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是:至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达到0.819吨标准煤/万元;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控制在1400万吨标准煤以下;全市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控制在0.285吨标准煤,第二产业下降到1.13吨标准煤,第三产业控制在0.29吨标准煤;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9%,控制在4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0%,控制在7.5万吨以内,其中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4万吨。

钢铁生产流程的节能分析

钢铁生产流程的节能分析

5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o.=52.5 e∞=431.7 eo,=35.8 e04=106.2
第27卷
图4某钢铁企业2004年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
Fig.4
The standard flows
diagram for

real删acturing
process
表2各股物流的单位增减对吨材能耗的影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耗;以为第i道工序的钢比系数.由吨钢综合能耗 表达式可知,影响吨钢综合能耗的大小取决于两 个方面:一是各工序的工序能耗,二是各工序的钢 比系数. 1.2工序能耗及其能流图 工序能耗,是指企业中的各工序生产一吨合 格产品直接消耗的能量与回收并外供的能量两者 的差值.图1是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工序或生产工 序的能量流图.按照能量流的来源、去向和作用的 不同,工序的能量流图中可能存在以下6股能量 流:①输入能量流:来自上一道工序伴随原料带入 本工序的能量G一1,包括化学能、热能和动能等; ②输出能量流:由本工序产品带走的热能和化学 能等G,;③#b/Ji能量流:从外部供给本工序的燃 料、电力、蒸汽等能量&一f;④损失能量流:本工 序散失的以及物料在工序间输送过程中损失的能 量gy—f;⑤回收自用能量流:本工序回收自用的 燃料、蒸汽、热能、动力等能量gs—f;⑥回收外供 能量流:本工序回收并供给其他工序的燃料、蒸 汽、热能、电力等能量gr-;.为了降低各工序的工 序能耗,首当其冲的是依靠技术进步减少各道工 序的能源投入量,其次是及时、有效地回收生产过 程中已经产生的各种余热和余能.因为凡是用转 换方式回收的能量都将使被转换的余热余能贬 值,所以对于回收的余热余能而言,最好先用于本 工序或下一道工序,就地或就近使用.
钢铁联合企业指包括炼焦、烧结、炼铁、炼钢、 轧钢等工序在内的高炉一转炉长流程钢铁生产企 业.长流程的钢铁生产过程也是铁一煤化工过 程,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铁素 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钢铁企业能源消 耗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国外得到迅猛开展,大多数 研究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节能方向优先考虑的是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 耗【卜7|.中国钢铁工业90年代的节能技术是80 年代节能观点的继续。80年代的节能技术措施主 要是从单体设备的节能技术和加强管理的“扫浮 财”人手,而90年代以来的节能措施主要是从系 统节能人手.国内陆钟武院士提出系统节能理论 是以“载能体”和“系统”两个概念为基础,强调节 能工作既要考虑节约能源,又要考虑节约非能源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镇政发[2017]33号【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7.14【实施日期】2017.07.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镇政发〔2017〕3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全面落实产业强市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根据《镇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镇政规发〔2016〕2号),在推荐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公示基础上,决定授予李国权等2人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予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2016年度镇江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授予“大容量中压直流断路器”等68个项目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40项。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争创更大佳绩。

全市各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个人学习,深入贯彻全市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高树苏南标杆,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在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作出更大贡献!附件: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镇江市人民政府2017年7月14日附件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一、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李国权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2.许文林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二、2016年度镇江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1. 江苏仅一包装技术有限公司2.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三、2016年度镇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的评价指标(吨钢能耗、工序能耗),没有品质的评价标准,更缺少 合理的价格定位。
现有的理论、分析、评价和调控方法不足以满足未来 钢铁企业节能的需要。
一定要从能源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分析、评价企业用能
的合理性,挖掘节能潜力,开发节能新技术。尤其在研究余热资源的回 收利用时,不仅要看热量的“数量”损失,还要看热量的“质量”是否 遭到贬值。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6
第二10年:1991-2000年,以物质流优化为主的系统节能阶段
节能的着眼点从注重单体设备节能和工序节能转向企业的整体节能, 既节约能源又节约非能源,通过平炉改转炉、模铸改连铸、多火成材改为 一火成材等一系列生产结构调整和“以连铸为中心”的工艺流程优化,使 钢铁制造流程逐渐趋于连续化、紧凑化、减量化。大型钢铁企业的吨钢可 比能耗,10年间共下降236kgce,占30年总节能量的40%。
——未来钢铁企业节能的研究命题之一 建立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两大定律,充分发挥钢铁联
合企业在能源高效转换和有效利用方面的企业优势,重点研 究余热余能的产生、回收、利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着力开
发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关键共性技术。把生产过程的
富余能量要及时有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用在工艺过程 本身。
-20.4
55.14 -16.6
-107.7
54.12 -91.3
-38.3
57.16 -28.7
-10.0
41.67 -14.0
-357.2
直 60% -237.8
30.56
36.52
.33
间 40%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1
30年间直接节能、间接节能的贡献率及其变化
第三10年:2001-2010年,以能量流优化为主的系统节能阶段
强化钢铁企业的“能源转换功能”,开发推广CDQ、TRT、转炉煤气 干法除尘、余热余能回收发电、煤调湿、蓄热燃烧、热装热送、脱湿鼓 风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能量流网络优化技术,建立了企业能源管理中 心。大中型企业的吨钢可比能耗,10年间能耗共下降91kgce,占30年总 节能量的15%。
吨钢可比能耗 变化比例 %
-179.0 30.08
-89.0 14.96
-37.0 6.22
-199.0 33.45
-67.0 11.26
-24.0 4.03
-595.0 100.0
因工序能耗 变化比例 其 %
中 因钢比系数 变化比例 %
-124.3
69.44 -54.7
-56.5
63.48 -32.5
第二项是因各工序能耗变化(即各生产工序节能)获得的节能量,
称为直接节能量。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0
1980~2010年吨钢可比能耗的变化及其节能量比较 (电折标系数统一为0.404)
kgce/t钢
项 目
“六五” “七五” “八五”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九五” 1996~2000 “十五” “十一五” 30年吨钢 2001~2005 2006~2010 节能量合计
1
钢铁企业能源节约与指标管理
东 北 大 学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蔡九菊 2012年7月12日 江苏省镇江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2
目 录
一、中国钢铁工业节能30年 二、企业节能方向与途径 三、能耗指标及管理 四、结论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中国钢铁工业节能30年
3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钢铁工业 的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和节能减排。 自1980年起,我国钢铁工业厉行节能30年,创造了举世瞩 目的生产能力,也创造了与时俱进的生产模式,节能﹒降耗 ﹒减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吨钢能耗大幅度下降: 全行业的吨钢综合能耗(1980~2000年) 2.040——1.180 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1980~2005年) 1.646——0.741 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可比能耗(1980~2005年) 1.285——0.714
9
吨钢能耗的变化——
E pi i piei e
ei pi pi piei ei
i i
式中,两组括弧内的差值分别代表统计期始(上角标′)末(上角
i
i
标″)某工序的钢比系数和工序能耗的改变量。
等式右侧的第一项是因钢比系数变化(即生产结构调整)获得的节 能量,称为间接节能量,它将生产结构的节能定量化了。
受干熄焦技术的启发,凡赤热的烧结矿、 球团矿,都有可能像干熄焦那样用散料床气 固强化热交换的方式进行强化换热。即用 CDQ式散料床气固热交换装置,取代现有的 烧结矿环冷机。在冷却烧结矿的同时,最大 限度回收烧结矿显热(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ZL20091018738.1),实现物质流冷却工艺 与能量流回收利用的相互统一与协同运行 。
单体设备 行业
“系统节能”
所谓系统节能,即在充分考虑 外部环境的前提下,研究图中五个 不同层次上的节能问题,以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的、全面的 节能。
“设备节能” 设备部件
系统节能的五个层次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5
2.1 节能方向
依据载能体的概念和 e-p 分析结果,钢铁企业的节 能方向有三: (1)降低各生产工序原料、溶剂料、零部件和耐火材料 等非能源物质的单耗及其载能量。各生产工序一定要重视 本工序的原料消耗,尤其是主要原料—烧结矿、铁水、废 钢的消耗,这是节能工作的基础。 (2)降低各生产环节燃料、电力、氧气、蒸汽和工业水
E cj g j cj g g g
g j h j j j
固定用户消耗第 j种能源的数量, 单位/t钢 缓冲用户消耗 第j种能源的数 量,单位/t钢

f j

生产每吨钢第j 种能源的放散 量,单位/t钢
以一吨钢为计算基准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8
2.2 余热余能的高效回收与利用
(2)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0.68%
(3)
0.4
六五 0.2 0 1975 1980 1985
(1) 七五 八五
十二五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年 份

吨钢能耗下降曲线每隔15年出现一次周期性变化,图中前后两条能 耗下降曲线的形状相似、趋势相同,均呈现为“滑梯式”下落规律。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节能空间也将越来越小,吨钢能耗下降曲线能否出现第三次较大幅度的 下落,完全取决于新一轮节能理论、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支撑。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4
二、钢铁企业的节能方向与途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陆钟武院士 将冶金工业节能划分为“五个层 次”,主张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 联合企业 法研究冶金工业较高层次的节能问 题。提出了“载能体”、“直接能 耗”、“间接能耗”、“产品能 生产车间(厂) 耗”、“产品能值”等一系列概念 (如今已是耳熟能详的专业术语), 创立了“系统节能的理论和方法”。
51%
降 305 年 吨 公钢 斤能 标耗 煤下 15
13
49%
降 290 年 吨 公钢 斤能 标耗 煤下 15
2.96%
2.05%
0.45%
4.34%
0.68%
下下 降一 多个 少 ?年
15
1.78%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2011~2025 ?
十五年 下一个十五年
十五年

下一个15年(2011~2025),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难度将越来越大,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7
1.3 吨钢节能量的变化 吨钢能耗的定义式:企业总能耗除以合格钢产量
吨钢能耗(E)=
P1e1 + P2e2 + …… + Pnen
统计期内的合格钢坯产量
= p1e1 + p2e2 + …… + pnen
式中: e1,e2 …… en— 各道生产工序的工序能耗,kgce/t实物产量; p1,p2 …… pn— 各道工序的钢比系数,t/t。 钢比系数 = 统计期内各生产工序的实物产量 统计期内的钢产量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公斤标煤/吨钢
8
吨钢能耗的解析式——所属各生产工序的工序能耗 (e)与钢比系数(p)乘积之和:
E
p
i 1
11
i
ei
由e-p分析法得出,影响吨钢能耗的直接因素有两大类: 各工序的钢比系数,如烧结矿钢比、球团矿钢比、焦钢比、
铁钢比、连铸坯钢比、材钢比等。
它将吨钢能耗和企业的生产结构联系起来。 各工序的工序能耗,燃料+动力消耗及其载能量。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以往用“静态”、“平衡”的观点和方法,计划、管 理、调控二次能源的生产与使用是不科学的。节能,必须 用“动态”、“非平衡”的观点和方法。 为了生产每吨钢,不仅要研究各道工序的能源消耗(工序
17
能耗,吨钢能耗e - p分析法),还要研究对各种能源介质的
消耗,即分门别类地研究能源介质的生产、转换、储存、分 配、使用、缓冲、放散等问题(吨钢能耗的 c - g 分析法)
等能源动力的单耗及其载能量,这是节能工作的重要方向。
(3)回收生产过程中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6
节能必须以热力学第一、第二两大定律为基础,用科学 用能和系统节能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
长期以来,钢铁工业节能是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注
重能量的“数量”,不太注重能量的“品质”和“价值”。能源只有数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CDQ式烧结矿余热回收技术
20
正因为现有的环冷机是为冷却烧结矿服务的,所以风量 大、料层薄、冷却快、漏风等弊端不可避免!无法满足高效 换热和取热的要求。为了达到既要冷却烧结矿又要回收余热 的双重目的,对环冷机的结构设计与热工操作务必进行彻底 改造(不是小打小闹)。否则,不会取得满意的节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