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长安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课
单位名称章

车辆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市政工程
科学技术哲学
工程机械学院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水利工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机械电子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机械设计及理论
产业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法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
联系人
邮编
电子邮箱
网址
硕士
产业经济学
地质工程
公路学院
会计学
地质灾害科学与工程
岩土工程
技术经济与管理
资源与环境遥感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资源与深部地球物理
桥梁与隧道工程
物流工程与管理
环境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企业管理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行政管理
自然地理学
交通工程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联系人
邮编
电子邮箱
网址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行政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水文学及水资源
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工程力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应用化学
固体力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应用数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环境科学
外国语学院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单位名称(章)
主管部门
单位性质
单位详细地址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082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优化等。
它服务于区域及城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与工程,以及航运、铁路等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
本学科的研究重点为区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现代运输物流技术、道路工程和交通安全理论及应用。
学科在高等级公路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运工程与航运物流及经济,区域及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得数十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尤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综合技术方面获江苏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学科目前有硕士生导师6人,兼职导师3人。
近2年来,在各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出版交通类专著多本,并受交通部委托出版专著一部。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教学及相关领域科技研究与开发、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交通设施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现代运输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
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计算机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阅读外文资料、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
掌握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能熟练应用基础和专业理论以及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对理论与应用问题开展有成效的研究,具有解决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中规划管理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区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交通信息与控制3、现代运输物流技术4、道路工程5、交通安全理论及应用三、学制和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电动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动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某某(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的今天,电动自行车以节能、轻便、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大、中城市中选择电动车出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加,电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电动车出行的安全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电动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中心,探讨交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
关键词:电动车;交通事故;对策0 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城市的扩张,人们的平均出行距离大大增加,甚至超过了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出行范围。
然而,交通出行的机动化和小汽车大规模的家庭普及也带来了很多的城市交通问题,如交通拥堵、停车难、尾气污染和能源的短缺。
电动车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承担着城市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交通出行。
因此,有必要对电动自行车的行车环境进行规划、管理,解决电动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电动车出行环境。
1 电动自行车的交通问题目前电动车在我国属于非机动车,在各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巨大,由于电动车速度较快再加上骑车人的安全意识较低,致使电动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
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交通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
1.1 电动自行车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电动车机动灵活,加速度较大,在交叉口极易闯红灯、随意变道、走快车道、路口与机动车抢道。
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发生交通事故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很大。
1.2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营运电动车自行车非法载客主要集中在汽车站、公交站点、大型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在上下班机动车交通高峰期,选择乘坐电动自行车的人较多。
在西安市,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营运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在小寨、东大街、南大街等商业圈。
经实际调查乘坐电动自行车的大部分是27以下青年,而且女性居多。
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营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道路交通拥挤,混合交通流状态下,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课程介绍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李铁柱电话:83790839E-Mail:litiezhu@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它是在学习了“运输工程学”“交通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后学习的课程。
主要学习城市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客运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并通过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要求: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3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系统规划与设计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5.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设计66.常规公交总体规划与设计7.其他城市客运系统发展规划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概述了解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史、城市客运系统发展影响因素和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特征。
了解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及类型、公共交通及个体交通发展战略。
了解客运交通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了解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含义及发展模式。
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分类、系统构成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给功能不同类型轨道交通发展概了解快速公交发展背景、构成及功能定位。
了解地面常规公交系统主要要素:包括车辆、运行车道和公交场站等。
了解城市出租车、自行车和小汽车等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及发展趋势3.客运枢纽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客运枢纽的定义及基本内涵,熟悉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
客运枢纽的功能等级划分了解客运枢纽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及需求预测方法。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掌握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般原则及方法,熟悉枢纽布局评价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单体客运枢纽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典型枢纽设计案例。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体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选择线网合理规模研究及线网综合评价体系。
交通小区的理论分析和划分方法研究

职务项目经理材料员施工员
姓名性别
男
职称
工程师
助工高志春
尚文琴
吴小茹
男
男助工
安全员质检员专职安全
员雷明录
范雄飞
男
男
助工
助工郝卫星男技术员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财务部办公室
工程项目部技术
质量
部
计统
预算
部
材料
设备
部
专职安全员专职质量员
施工作业班组
作者:宋亮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被引用次数:2次
1.吴昊灵国外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我国交通规划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 2010(04)
2.马超群,王瑞,王玉萍,严宝杰,陈宽民基于区内出行比例的城市交通小区半径计算方法[期刊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1)
3.李晓丹,杨晓光,陈华杰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小区划分方法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05)
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严禁水管出现跑、冒、滴、漏象,临时用水及消防平面布置见附图。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3.1工期目标
本工程我们经仔细研究,并结合我单位实际,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用180日历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并争取提前竣工。
3.2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按我单位较成熟的项目法管理体制,建立规范化的项目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法施工,对本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施工、监督六项基本职能,配备有力的管理层,选择能打仗、并有大型建筑施工阶段组成作业层,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
本科专业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4), 799-808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4123本科专业知识图谱框架设计——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李 博1,2,胡大伟1,2,朱 彤1,2,朱文英1,2,马壮林1,21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2教育部交通运输专业虚拟教研室,陕西 西安收稿日期:2023年3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5日摘要针对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科学确定问题,论文提出了专业知识图谱的概念。
通过分析领域知识图谱、学科知识图谱和专业知识图谱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了专业知识图谱概念的内涵。
参照领域知识图谱和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制定了专业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
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知识图谱框架,为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知识图谱,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The Framework Design of Knowledge Graph in College Majors—Taking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Bo Li 1,2, Dawei Hu 1,2, Tong Zhu 1,2, Wenying Zhu 1,2, Zhuanglin Ma 1,21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2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an ShaanxiReceived: Mar. 8th , 2023; accepted: Apr. 14th , 2023; published: Apr. 25th, 2023AbstractIn view of the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training progra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major know-ledge graph. By analyzing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mong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graph, dis-cipline knowledge graph and major knowledge grap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ajor李博等knowledge graph is clarifi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graph and discipline knowledge grap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ajor knowledge graph is formulated. Taking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nowledge graph framework of transportation major,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specialty cultivation programme for undergraduate transportation major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KeywordsKnowledge Graph, Transportation Major, Specialty Cultivation Programme, Curriculum System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谷歌公司在2012年首次提出了知识图谱的概念,认为“知识图谱是一种用图模型来描述知识和建模世界万物之间关联关系的技术方法”,并首先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改善了搜索引擎核心。
“两性一度”一流课程“思考训练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收稿时间]2021-07-22[基金项目]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交通特色高校经管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融通’的培养路径改革与实践”(2021020029);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课题2022年“立德树人框架下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TYB20-11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面上项目“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培育路径研究”(2020MSA415);长安大学202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资助项目“基于‘3+x ’的双创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300103102313)。
[作者简介]孙启鹏(1976—),男,陕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通经济运输与管理、教育管理。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标准,即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
基于此,文章提出“思考训练式”教学体系,以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运输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创新设计了“四级制”课程内容设置、“独立、协同双思考训练”教学方法、“多循环、交互性”的教学反馈和评价三个教学环节,以期探索出一条实现“两性一度”一流课程要求的途径。
[关键词]“两性一度”;一流课程;课程改革;运输经济学;“思考训练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1-0063-03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1]。
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一流课程建设“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的基本原则。
在“两性一度”要求中,高阶性指课程要坚持知识、素质、能力有机融合的目标,课程内容要兼具广度和深度,突破传统课程说教模式;创新性要求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挑战度指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加大学习投入,增加让学生在学习中“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挑战等。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代码:(0823)英文名称:(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一、学科简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面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开展研究,研究对象是交通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科特色鲜明,1979年、1990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6月入选985学科优势平台,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国内公路交通领域配套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包含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国家级二级学科和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本学科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攻克了特殊地区及环境公路修筑、客车运行安全、汽车新能源、车辆智能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学科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未来交通发展,重点开展多年冻土等复杂条件以及跨江入海、翻山越岭等高难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智能、新能源及无人驾驶汽车,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运输体系等领域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二、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品德高尚、学风正派,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独立解决本学科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方面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
能够承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能主持和组织科研与开发,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设计小时交通量及作用
2、运行车速及作用
3、交通量预测及作用
4、信号相位及作用
5、噪声声压级及作用
二、简述分析题
1、交通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时空现象,正确的认识其时空特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请根据所学的交通知识,认真分析图一,回答以下问题。
①1、2、3分别为三辆车的行驶轨迹,试比较其车速大小,比较t3、t6时刻的时间平均车速大小
②说明车辆1和车辆3在t3时刻A点的交通含义。
③试分析t5至t7时间段内,车辆2和车辆3的车头间距是如何变化的?
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它涉及的内容有哪些?交通冲突点控制的思路是什么?
3、试阐述将数学模型应用于交通需求预测的建模过程中的优缺点。
4、如何理解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随机的且可控制的系统?
三、计算分析题
1、选择你熟悉的某一特大城市的主要道路,评估该城市主要道路早晚
高峰的服务水平,指出该水平交通流运行状态,如果不拥堵请提出如何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如果拥堵,请提出你能想到的缓解拥堵的可行措施,并分析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2、车流在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上畅行每车道通行能力为1860辆每小时,速度V=80km/h,,高峰时流量为4500辆/h(单向),路上有一处维修施工,占用了两条车道,此处减少到双向4车道通行(上下行各两条车道),施工区车速降至25km/h,请判断该施工区是上游还是下游将出现车流波,其方向是向前还是向后,并求其波速。
3、某三级公路长25公里,日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年事故率为100次/亿车公里,年死亡率为30人/亿车公里。
如果将该公路改建成二级公路,则通车里程可减至20公里,日平均交通量为8000辆/日,年事故率和年死亡率可分别降至30次/亿车公里和10人/亿车公里。
问:改建后这条公路可减少多少次交通事故?少死亡多少人?改建后这条公路是否为危险路段(假设该区域路网年事故率为20次/亿车公里,取常数
K=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