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汇总1、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的原则,拿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小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大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2、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重核裂变3、对惯性的理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

C、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

这句话是错的。

惯性只跟质量有关D、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

(1)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植物类型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用途代表植物藻类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生殖药用和食用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无根,只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孢子生殖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墙藓、葫芦藓蕨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形成煤的主要植物肾蕨、满江红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3、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4、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筛管在木质部(外),导管在韧皮部(内),中间是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植物茎长粗。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6、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中考生物易考易错初中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易考易错初中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易考易错知识点总结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1.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

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

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4.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绿色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均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七下考点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易混易错】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最关键时期。

×纠正: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我们身体的发育都是受遗传的影响。

×纠正: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影响。

3.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正常现象,不需要解决,顺其自然。

×纠正: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才能健康成长。

4.独立思维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让别人说去吧。

×纠正:独立思维不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有自己独到见解,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意见。

5.批判就是否定。

×纠正:批判不等于一味否定,6.创造要敢于打破常规,想怎样创造就怎样创造。

×纠正:创造要敢于打破常规,但必须以遵守法律和道德为前提。

7.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就是生理差异。

×纠正: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除了生理差异,还有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差异。

8.性別刻板印象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

×纠正:性别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

9.对青春期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任其发展。

×纠正:对青春期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10.同性交往是友谊,异性交往就是恋爱。

×纠正:异性感情是正常现象,不是爱情。

11.自信可以让我们更自强。

×纠正: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12.只要我们有知耻之心,就能做到“行己有耻”。

×纠正:行已有耻不仅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力,还需要树立底线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13.我们在尝试中成长,不必在乎知耻之心;×纠正:青春有格,需要有知耻之心;14.“止于至善”是大善,要做大事才能行大善;×纠正: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易混易错】1.我们每个人都只有喜、怒、哀、乐这四种基本情绪。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在复习过程中,各科都存在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易错点,能够让我们在考试中少丢分,提高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各科的易错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考试中,字词的读音和书写常常容易出错。

比如“字帖(tiè)”这个词,很多同学会误读成“字帖(tiě)”;“剽(piāo)悍”容易写成“慓(piào)悍”。

还有成语的使用,“首当其冲”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其实它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病句也是一个易错点,常见的语病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句话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阅读理解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关键语句。

作文方面,要注意审题清晰,避免跑题。

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标点使用正确。

数学数学中的易错点也不少。

在代数部分,分式方程的分母不能为零,解完方程后一定要进行检验。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清楚对称轴、顶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在几何部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容易混淆,要牢记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圆的相关知识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需要特别注意,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的处理,避免粗心导致错误。

英语英语学科的易错点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上。

时态是易错点之一,比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很多同学容易用错。

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规则要牢记,不规则变化的名词更要加强记忆,如“child children”“foot feet”等。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用法也容易出错,比如“good better best”“bad worse worst”。

介词的用法比较灵活,如“in”“on”“at”在表示时间和地点时的不同用法。

中考易错词语知识点归纳

中考易错词语知识点归纳

中考易错词语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失分。

以下是一些中考易错词语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注意这些细节。

首先,我们要明确词语的词性,因为不同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同的。

例如,“和”既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其用法和意义会随之改变。

其次,要注意词语的搭配。

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搭配不当,就会造成语病。

例如,“提高水平”是正确的搭配,而“提高水平”则是错误的。

再者,要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之间虽然意义相近,但往往有细微的差别,需要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例如,“坚强”和“坚定”都表示意志坚强,但“坚定”更侧重于信念上的坚定。

反义词则是指意义相反的词语,如“成功”和“失败”。

另外,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词语带有褒义或贬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恰当选择。

例如,“聪明”是褒义词,而“狡猾”则带有贬义。

最后,要注意词语的语法功能。

不同的词语在句子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语法角色,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正确使用词语的语法功能,可以使句子更加通顺。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强对易错词语的掌握,同时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从中学习词语的正确使用。

结束语:词语的正确使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提高自己在中考中词语辨析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

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

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文1. 词语辨析经常给学生出一些词语辨析的题目时,总会发现一些学生是饱受折磨。

如果把“如何、怎么”、“弄错、搞错”、“虽然、尽管”等这类词语组合加以整理归类,让学生牢牢记住,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一定会有所帮助。

2. 成语搭配成语是语文的一个重点,但是让学生要全面把握学生是非常困难的。

全面掌握成语的拼音、释义、用法,是值得鼓励的。

并且,可以控制一些重点成语,注意加以区分,通过一些常见、简单的中考成语搭配,帮助学生融入进去。

3.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掌握文言文是一个难题,但是通过对某些重点、中高频率的文言文进行一个快速、简洁的翻译,可以掌握文言文一部分,逐渐可以使学生愉快地走入文言文的世界中。

4. 古诗词积累对于古诗词的记忆主要是为学子积累。

适当增大古诗词的学生量,可以逐渐增加学生的学识,使学子积累出来的这部分课文,能够铸成学子的诗词底蕴。

5. 句式变换句式变换作为重点的句子改写,可以概括成:词性变换句型、语序变换句型、虚拟语气句型、时态变化句型和语态转换句型这5部分内容。

这5部分内容,不仅对于指代句子基础的学生,也对于写作和理解能力进行的提高都有很大作用。

6.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全面测试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题型。

阅读理解是全面性的,涉及逻辑推理,细节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般无法都能指望通过阅读理解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能力测试,但是针对重难点,可以适当加大重点知识点和难点知识点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数学1.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

学生要认真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注意加深学生对因式分解公式的理解,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因式分解方法。

2. 角、线、平面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概念就是角、线、平面,尤其是学生在碰到一些立体图形的识别和计算的问题时,很容易忽略对角、线、平面的正确运用。

要重点加强这些名词的概念性认识。

3. 判断题选项关于判断题选项的解答,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不够理解深入的话,常常会出现误解。

中考化学100个常考易错知识点或考点

中考化学100个常考易错知识点或考点

化学100个常考易错知识点或考点1.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2.铝制品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3.形成红色或蓝色溶液:也可以考虑石蕊溶液或酚酞4.区别甲烷和一氧化碳:不可点燃(因为都是蓝色的火焰)5.导致溶液所配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所用砝码生锈②仰视读数③向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6.铁炼钢的原理:降低生铁的含碳量7.碳酸盐很多都不溶8.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9.金刚石:“刚”不要写成“钢“”10.出现太阳能的人工合成:相关方程式的条件记得加上“光照”11.若气体有毒不选排空气法12.用水灭火原理:降温至着火点以下13.铁丝燃烧现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4.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5.将活塞向内推动,松开后活塞可以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16.没有棉花就是KClO3制取氧气17.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加有孔塑料板控制反应的速率:分液漏斗18.氢氧化钙就看作为可溶物19.对液体试剂进行加热处理: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20.洗涤剂:蒸馏水21.滴加稀盐酸可以判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No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也能生成气体)22.溶液中的溶质为CaCO3:No,它都不溶怎么是溶质23.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金属材料: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复合材料:钢筋混泥土、碳纤维、玻璃钢24.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5.絮凝剂:明矾26.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C60是由分子组成的27.蜡烛由低到高逐渐熄灭28.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29.除杂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靠点燃:一点点一氧化碳点不燃30.C、CO和CO2相互转化(除CO2变成CO是高温外)都要点燃31.还原氧化铁和氧化铜(除氢气还原氧化铜)都要高温32.AgCl、BaSO4、KNO3、NaNO3不可能作为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33.读数仰小俯大;体积仰大俯小;浓度要看题目是量溶剂(仰小俯大)还是量液态溶质(仰大俯小)34.燃烧气味:蚕丝、羊毛——蛋白质——烧焦的羽毛气味棉线——烧纸气味合成纤维——反正跟上面的不一样就对了35.某些图像不能从原点开始36.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37.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38.通过灼烧法区分人造纤维和棉花39.乙醇是可再生能源40.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

中考英语语法易错易混知识点

中考英语语法易错易混知识点

中考英语语法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1.可数名词表示能够用数目表示的名词,常常可以用单数或复数形式来表示,其前可以加"a"或"an"。

例句:I have a book.(单数)/ I have two books.(复数)2.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能用数目清楚地表示的名词,只能用单数形式,前面不能加"a"或"an"。

例句:I have some milk.(不可数名词)二、形容词与副词1.形容词修饰名词,用来描述或限定名词。

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的前面。

例句:She is a beautiful girl.2.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例句:He runs fast.三、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叙述真理或客观事实。

例句: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真理)/ He often plays soccer on weekends.(习惯性动作)2.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句:I am watching TV now.(正在进行的动作)四、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1.一般过去时表示已经结束的过去的动作。

例句:I finished my homework yesterday.(过去的动作已经完成)2.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其中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句:They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at 7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过去其中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五、定冠词与不定冠词1.定冠词"the"用来特指已经提到过或可唯一确定的名词。

例句:I saw the boy in the park.(特指已经提到的男孩)2.不定冠词"a"或"an"用来表示泛指或不特指的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易错易考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l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
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ⅱ、装置气密性不好;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注意事项: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六、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uSO4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七、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

PH=14时,碱性最强。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7、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8、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铁;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钛。

19、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八、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九、化学反应现象
1、镁条燃烧: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烟
2、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铜丝加热: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变蓝的液体(水)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
4
8、白磷燃烧: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斑斓
9、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10、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1、镁条放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12、CO还原氧化铁: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蓝色沉淀生成。

14、C O点燃:蓝色火焰
15、C和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17、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18、CO2通入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21、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湿法炼铜、镀铜
22、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镀银
23、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24、黑色CuO放入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25、BaCl2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26、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27、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28、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33、NH4Cl 与NaOH混合研磨(或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