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分析
2022年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式P2P网贷行业的进展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宽阔的空间,估计在将来一段时间,这个行业仍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当然,同时应当看到,在行业监管仍未落地,基本法律存在缺失的状况下,这个行业的进展还远未成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互联网金融的热度已变得超出任何人的想象,P2P网贷尤其引人关注。
任何政策面的风吹草动,都会掀起一番波澜。
2022年我国P2P网贷行业进展趋势分析如下文所述。
继央行等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进展的指导看法》后,互联网保险监管细则已领先落地,针对网贷行业的监管细则也呼之欲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眼下风起云涌的P2P平台有望呈现“强者更强,弱者将死”的趋势,不排解今年年底之前就掀起一波“大洗牌”,退出行业的平台数会大幅增加。
P2P网贷平台退出速度加快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1814家,在新增521家平台的同时,消失问题平台已达400多家,超过去年全年同期总和。
拍拍贷CEO张俊表示:“就现实状况而言,在国内不合规经营的风险特别大。
在最近颁布指导看法的基础上,银监会即将出台的监管细则会更严格,届时会有大量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机构,或者要想方法去达到要求,或者选择退出这个市场。
”事实上,目前可能面临风险或倒闭的平台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不合规的网贷公司将面临投资人撤走资金、业务量萎缩的风险,属于会被市场筛选掉的平台;部分原来不合规的平台将被动寻求转型,但同时就要面对转型失败的风险;原本缺乏风控实力的平台也会遭受正常的竞争淘汰。
“今年年底之前,网贷平台退出的速度会加快,另一方面进入行业的门槛也将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接下来行业会呈现玩家越来越少的状态。
”张俊猜测,五年以后,线上P2P平台应当不会超过十家。
市场占比方面极有可能是某一家独大,行业老二占20%至30%的市场份额,其余七八家也许占10%至20%的市场份额。
更多最新P2P网贷行业进展趋势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P2P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讨论报告》。
网络借贷调研报告

网络借贷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本文旨在对当前网络借贷行业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背景和定义:介绍了网络借贷行业的起源、定义和发展背景。
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用户规模、平台数量等方面的增长情况。
3.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对网络借贷市场规模进行调研和预测,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
二、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与挑战1. 投资风险:分析网络借贷投资的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信用风险、平台运营风险等。
2. 违规风险:探讨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的违规问题,如不合规运营、高息诱导等。
3. 监管风险:总结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政策的现状和趋势,探讨监管对行业的影响和挑战。
三、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政策1. 监管政策概述:概述了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包括监管机构、监管框架等。
2. 监管政策的影响:研究监管政策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影响,如合规要求的提升、平台准入条件等。
3. 监管政策的挑战:分析监管政策对行业的挑战,包括平衡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等。
四、网络借贷行业的未来发展展望1. 行业趋势和前景:展望网络借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市场格局的变化、发展方向等。
2. 技术创新及应用:探讨技术创新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影响,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3. 未来风险与挑战:预测网络借贷行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综上所述,本文对网络借贷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并展望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中国P2P平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P2P平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P2P平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P2P平台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P2P平台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P2P平台行业产业链分析 (5)第四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现状 (7)第五章、中国P2P平台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第六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0)第七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1)第八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3)第九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分析结论 (15)第一章、P2P平台行业定义P2P(Peer-to-Peer)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自2005年在英国诞生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与发展。
它通过线上平台连接资金需求方(借款人)和供给方(投资者),打破了传统银行作为中介的角色,实现了直接融资。
截至2020年底,全球P2P市场规模已达到约6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P2P市场之一。
1.1 行业背景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P2P平台得以快速成长。
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P2P平台数量从不到100家激增至超过2000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行业一度陷入野蛮生长状态,导致大量问题平台出现,直至2016年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1.2 运作机制P2P平台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借贷双方匹配:1. 注册认证:用户需提交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2. 发布借款需求:经审核后,借款人可在平台上发布借款项目;3. 投资选择:投资者根据自身偏好挑选合适的借款项目进行投资;4. 资金流转:一旦借款满标,平台将筹集到的资金划转给借款人;5. 还款管理:借款人按约定时间分期偿还本金及利息;6. 收益分配:扣除服务费后,平台将剩余收益返还给投资者。
我国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我国网络借贷行业自2007年开始起步发展,经历了近15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以下是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的现状。
首先,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络借贷行业注册备案平台数量超过10000家,累计放贷余额接近8万亿元人民币。
网络借贷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
其次,行业监管趋严。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对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借贷的监管要求。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见》,对网络借贷行业进行了整改和规范。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违规平台进行了多次整顿,大量违法违规平台被清退出市场,有效遏制了行业乱象,保护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再次,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诞生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新模式,如P2P借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
这些新模式的出现,为投资人和借款人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最后,风险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
一方面,部分平台违规经营,存在资金池、庞氏骗局等问题,给投资人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信心缺失;另一方面,行业内监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使得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合适的融资服务。
因此,继续加强对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融资便利,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网络借贷市场,为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借款人和投资人,实现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
这种形式的借贷在过去几年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2P网络借贷市场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扩大。
据数据显示,全球P2P借贷行业的交易量从2015年的约98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2300亿美元。
这显示出人们对P2P网络借贷的需求不断增加。
2. 行业监管不断完善:由于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特殊性,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以保护借款人和投资人的权益,防范金融风险。
3. 风险事件引发关注:P2P网络借贷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问题。
近年来,一些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跑路等问题,导致投资人的资金损失,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监管机构的介入。
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行业更加注重合规和风险管控。
4.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P2P网络借贷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创新。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安全,智能合约的引入简化了借贷过程,更多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行业的发展。
5. 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这个行业中,参与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个人,还包括机构投资者。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的进一步完善,P2P网络借贷有望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借款人和投资人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借贷选择。
网络贷款的发展现状

网络贷款的发展现状网络贷款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借贷活动的一种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贷款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一环。
网络贷款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贷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网络贷款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网贷平台上申请借款,吸引了大量的借贷机构进入市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次,信用评估技术不断提升。
在网络贷款中,借贷机构需要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以判断其还款能力和风险水平。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消费记录、社交网络等多维度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从而提高借款的成功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再次,金融监管政策趋严。
由于网络贷款的快速发展和风险暴露,监管部门纷纷加强对网络贷款市场的监管力度。
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络贷款市场进行了全面规范。
此后,监管部门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加强了对网络贷款的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要求,促使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最后,风险应对能力提高。
在网络贷款中,借贷机构需要面临各种风险,如借贷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为了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借贷机构不断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预警机制,增加资本储备和风险分散。
同时,借贷机构也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联合贷款、风险分担等方式来降低自身的风险。
总的来说,网络贷款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网络贷款行业需要继续创新,加强风险控制,提高透明度和规范性,以保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网络借贷调研报告

网络借贷调研报告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新型金融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简便、快捷的借贷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然而,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网络借贷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该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网络收集信息:通过对网络借贷平台官方网站、相关报道、行业研究报告等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参访实地调研:前往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的办公地点进行访问,与平台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其运营模式、风控措施等;•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3. 网络借贷市场现状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行业蓬勃发展。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网络借贷行业的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2019年,我国网络借贷市场交易额达到了XX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在用户规模方面,网络借贷平台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X月底,网络借贷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超过X亿人,平均每月新增用户数为XX万人。
4. 问题与挑战尽管网络借贷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4.1 风险管理不足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管理问题。
许多平台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导致资金链断裂和借贷风险增加。
同时,平台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也不够,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平台的运营状况。
4.2 利益冲突问题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同时扮演着借款人和投资者的角色,很容易产生利益冲突。
某些平台为了追求高回报率,可能会降低风险评估标准,将高风险借款标的推向投资者,导致投资者的损失。
4.3 法律监管不完善网络借贷行业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监管缺位导致了行业乱象的出现。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网络借贷平台也缺乏合规性,对于监管要求未能充分履行。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P2P网络借贷是指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以个人或小型企业为主体,进行直接借贷或相互担保借贷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和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P2P网络借贷业务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业的热门领域。
本文将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历史背景、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
一、P2P网络借贷的历史背景P2P网络借贷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2005年左右开始兴起。
我国P2P网络借贷则较晚起步,始于2011年。
当时,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尝试在民间借贷市场中运用互联网科技,推出了一些简单的借贷平台。
这些平台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由于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比较松散,很多平台存在操作不规范、风险较大等问题。
直到2013年6月,我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互联网借贷业务的指导意见》,P2P网络借贷开始逐渐步入规模化、正规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201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达到巔峰时期,平台数量超过3000家,累计注册用户过亿,成为了我国新兴金融市场的骄傲,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二、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状况1、行业规模据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总量为2450家,累计借贷余额达到2.2万亿元,注册用户数超过5670万。
其中,2016年是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高峰期,平台数量超过3000家,借贷余额超过1000亿元。
2、风险事件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诈骗、跑路、恶意投资等风险事件也随之增加。
仅2018年,就有452家平台出现异常情况,涉及资金超过2000亿元。
因此,监管部门开始加强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整顿行业。
3、规范管理从2013年起,我国领导就开始推出一系列相关措施,规范P2P网络借贷的市场秩序。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时对P2P网络借贷进行了全面的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分析运用经济统计学方法,基于网贷之家等数据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对中国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认为中国的网贷行业由于定位模糊和平台经营不善等问题,严重侵蚀中国中小投资者的资产。
基于这些问题,中国应着手建设完善的网贷平台征信体系,用出台法律法规等手段来清晰行业的定位,为网贷行业的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标签: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监管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541 引言2015年年末,受e租宝事件的影响,网贷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e租宝打着网络金融的旗号虚构交易项目,通过许以投资者9%-14.6%的高年化收益率,在一年半内非法集资500余亿,90万直接受害投资人遍布中国31个省市区;此外,大大集团、三农资本等在e租宝事件之后相继出现平台危机。
三农资本在官网公告里直接将平台的兑付危机导火索归结为受e租宝事件的影响。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首家提出关闭P2P交易平台,随后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相继跟进,关闭P2P接口。
据统计,2015年的12月和2016年1月也成为了自2013年起首次出现的连续两个月网贷平台总数下降的月份。
此次事件使得人们对网贷失去信心,网贷平台流失大量的投资者,间接导致多家网贷平台的倒闭;银行接口的关闭,也使得平台线上线下推广的难度和成本迅速上升。
纵观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银行贷款多面向大企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融资问题,而P2P网贷恰恰满足了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因此,客观审慎地对网络平台进行审查,既有利于识别P2P网络借贷风险,推动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又能发挥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丰富融资体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状况的研究,深入分析其潜在风险,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效建议。
2 网贷平台现状分析中国网贷平台主要分为国资系、银行系、民营系和上市公司系四大类。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本文选取了排名在前100名中的、数据完整的97家作为样本(由于有三家平台的数据不完善),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
在对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网贷平台发展现状。
2.1 机构数量持续增长自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截止到2016年5月31日,在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平台已经达到4080家;平台注册地覆盖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其中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元的达1492家,1000万到3000万元之间的达到1220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平台达平台总数的80%;银行系9家,上市公司系90家,民营系1802家,国资系102家。
然而随着2015年末我国对P2P网贷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大,行业门槛的提高以及市场的发展渐趋平稳,我国P2P平台数量的增速也在逐步放缓。
2.2 平台交易量创新高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5月运营平台总成交量为1629.72亿元,其中民营系成交量为842.92亿元,风投系为303.41万元,上市公司系为222.5万元,国资系为134.81万元,银行系为126.08万元。
2016年5月的成交量较2016年4月环比上升了344%,是2015年5月成交量的2.43倍,单月成交量再接再厉刷新了历史新高。
截至2016年5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了20361.35亿元,成功实现了第2个万亿元。
P2P网贷行业于2015年10月实现了第一个万亿元,用时超过7年之久,而第二个万亿元仅仅用了7个月时间,体现了近一年来P2P网贷行业飞速发展的事实。
在3199家平台中,选取的97家平台2016年4月的平均成交量为71594.03万元;最大交易量为868996.56万元,最小交易量为1084.65万元,交易量的中位数为30204.41万元。
3 网贷平台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网贷市场的平台数量持续走高、交易量也逐年递增,但是由于网贷行业定位模糊和平台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大量的平台出现跑路等状况,严重侵蚀了投资者的资产,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1 网贷平台经营不善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5月新增问题平台数86家,其中9家提现困难,56家停业,20家跑路,经侦介入的1家,问题平台中经营不善的占比超过50%,而究其原因则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部分平台特别是民营系的平台缺乏产品设计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为了吸引投资者而盲目的提高利息率,或出现期限错配等问题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最后造成无法偿还的结果。
其二,为了降低成本、简化流程或由于员工专业性经验不足等,部分平台对借款人的审核力度不够,导致平台没有建立完善的风控部门、没有使用第三方资金托管等,进而吸引了较多的高风险客户。
这种方式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贷款人由于多种因素限制而不能完全的获知进款人的真实信息,导致网贷平台上的信息不对称,一些信用等级低、融资困难的借款人可以通过掩饰真实的不利信息等手段虚假调高个人信用等级,投资人无法正确识别借款人信用的前提下傾向于选择利率较高的投资,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险。
其三,平台采用本公司或相关联的公司为投资担保或保理,通过保证投资人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本息的偿还,以吸引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这种方法会让平台松懈对借款人和借款期限的风险评估,而平台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借款人,平台也将会承担相应的机会成本。
这三种运营模式都会导致公司积累较多的潜在风险,一旦公司无法再承担这些风险,平台将面临危机。
3.2 网贷行业定位模糊我国网贷行业缺少清晰合理的定位,这使得我国P2P 网贷行业出现一种爆炸式、大幅度的发展状况。
这种发展虽然使得交易数据看似光鲜,仅2016年5月成交量就达到1480.17亿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28075亿,却使网贷行业在没有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源于我国网贷市场成立初期很直接地受到美国Lending Club的影响。
由于行业定位的模糊,网贷行业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体,相关部门很难判断网贷市场与银行业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也使政府在制定网贷行业监管体系时遇到较多阻碍。
2014年3月,“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政府逐步确立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分工,P2P划归银监会管理,第三方支付归央行管理,并由央行牵头“一行三会”制定《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自此,拉开了对P2P 监管的序幕;2014年4月,银监会提出了“四条红线”,即明确平台的中介性,平台自身不得担保,不得自设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14年11月,央行行长提出了“四项原则”,即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和创新监管。
2015年1月,王岩岫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八大建议”。
虽然自从网贷模式进入中国,国家就积极的出台监管政策,但是其监管力度相比于西方国家仍然较为落后,且仍处于动荡期。
中国政府仍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与细则,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监管者也面临着系统性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风险,导致一些频繁发生的问题仍未得到及时的控制,监管机构无法有效的行使职权。
所以行业监管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尽管法规细则的颁布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国家也应尽快出台相应对策,以帮助该行业尽快走上正轨。
同时,行业定位模糊也会给行业自律性的确立带来负面影响。
监管和行业自律是维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因素,目前我国的网络借贷市场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不仅监管制度不完善,良好的行业自律性也没有形成。
主要体现在行业缺乏正规的自律组织,而自律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定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已是目前各方的共识。
行业自律性有限导致很多平台在经营过程中采用违反行业秩序的手段来获得高额收益,进而危及到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如e租宝等平台就是典型的非法经营平台,在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和行业自律性的市场条件下毫无顾忌的非法融通社会资金,挥霍投资者的资金,导致投资者出现大额资产损失和对行业的不信任,严重影响行业形象和发展。
在这种状态下,我国急需对网贷行业进行精准的定位,以完善的经营模式与经营体系使网贷行业尽快完成中国化的进程。
4 结论及建议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平台内、外部因素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问题在于行业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外部监管不够严格,相关法律需要健全完善。
由此,提出两点建议。
4.1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12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现,给网贷行业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初步确定了标准,在其定稿后还需要快速落实,大力加强行业监督,淘汰劣质平台。
中国应明确网贷行业监管主体,由银监会对网贷平台进行监管,通过出台相关法规,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责任。
此外中国应通过出台相关各项禁止性行为的相应具体惩罚措施,对行业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拥有法律的标尺。
4.2 建立行业协会可参考英国和美国监管的做法,进行政府与协会的双重监督,增强政策实施效果。
因此应建立全国性网贷行业协会。
协会的作用应从信息沟通、数据发布、行业风险和信用体系四个方面分别考虑,为会员与行业构建沟通的渠道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对相应的优劣行为进行奖惩,达到行业自律的作用。
《办法》也提到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发挥市场自律作用,创造透明、公开、公平的网贷经营环境。
第一,建立协会会员间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开展会员间的业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制定统一的统计报送规则,建立联网运行的业务管理和信息数据系统,汇总分析和定期发布相关行业数据信息。
第三,推动建立网贷平台资产转让和行业自救机制。
第四,推动组织建立网贷平台诚信制度以及网贷平台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体系,加强诚信监督,协助推进网贷平台信用体系建设。
如此一来,不仅网贷行业的自律性得到了提升,也同时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刘绘,沈庆劼.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1).[2]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改革,2015,(2).[3]王长江,杨金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5,(4).[4]刘洪彬,郑超丹.P2P网贷信用风险的产生机制、识别与防控文献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5,(12).[5]董妍.P2P網贷平台风险控制研究[J].兰州学刊,2015,(4).[6]林蔚.完善P2P网贷平台风险防范的法律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傅彦铭,臧敦刚,戚名钰.P2P网络贷款信用的风险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4,(21).[8]宋琳,郝光亮.委托代理视角下P2P网贷平台风险防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