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在文学理论史上,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的学说是【】A.独立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正确答案:B解析: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2.提出“寓教于乐”的是【】A.贺拉斯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A解析: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开西方实用说的先河。

3.李清照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使用的辞格是【】A.借代B.对偶C.反讽D.借喻正确答案:D4.在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象、意三层面说的是【】A.扬雄B.王弼C.刘大樾D.姚鼐正确答案:B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文学形象具有【】A.哲学属性B.科学属性C.观念属性D.审美属性正确答案:D解析:文学形象必须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蕴,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

因此是否具有审美属性,便成了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

6.朱熹的《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集中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A.哲理性B.意象性C.荒诞性D.求解性正确答案:A7.故事中的事件就是人物的行为及其【】A.原因B.细节C.动机D.后果正确答案:D解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事件可大可小,但都必须要与人物行为有关。

事件就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

8.文本中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是【】A.故事情节B.人物描写C.叙述标记D.叙述声音正确答案:D解析:叙述声音是指那种能体现叙述者的叙述动作的口气或情感态度。

它是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

9.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叙事艺术的第一个要素是【】A.情节B.性格C.主题D.修辞正确答案:A10.首次对“审美情感”做出阐释的是【】A.柏拉图B.黑格尔C.克莱夫·贝尔D.鲁道夫·阿恩海姆正确答案:C解析:黑格尔曾经提出过“审美的情感”这一范畴,可惜语焉不详。

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2(总分72,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美学应当划归于【】SSS_SINGLE_SEL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学科D 实证科学分值: 2答案:C解析: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他认为真正的美是【】SSS_SINGLE_SELA 意识B 理念C 事物D 想象分值: 2答案:B解析:“真正的美是理念”不仅仅是一个美学的判断,也是柏拉图最为基本的哲学本体论判断之一。

答案为B。

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位置的是【】SSS_SINGLE_SELA 审美需要B 审美经验C 审美趣味D 审美理想分值: 2答案:D解析:审美理想是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使自己的审美体验不断升华,从而形成的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追求。

因此,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答案为D。

4.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SSS_SINGLE_SELA 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 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 艺术的产生D 审美意识的确立分值: 2答案:B解析: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答案为B。

5.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的说法,属于审美形态的众多代表性观点中的哪一类【】SSS_SINGLE_SELA 审美类型B 审美范畴C 审美风格D 人生境界说分值: 2答案:C解析: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

答案为C。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这种审美形态是【】SSS_SINGLE_SELA 崇高B 悲剧C 伟大D 荒诞分值: 2答案:A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的这些境界从外在形式上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彩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 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叮叮小文库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B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B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 自然科学B 人文学科C 实证科学D 逻辑学科答案:B2.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 艺术美B 社会美C 自然美D 科技美答案:D3. 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 乐而不淫B 化育万物C 化性起伪D 消融渣滓答案:D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A 王国维B 蔡元培C 梁启超D 朱光潜答案:B5. 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A 审美教育B 寓教于乐C 娱情悦性D 趣味教育答案:A6. 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 席勒答案:B7. 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A 理性主义B 经验主义C 存在主义D 实证主义答案:C8. "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 悲剧B 荒诞C 丑D 喜剧答案:D9.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答案:B10. 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B 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C 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D 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答案:D11. 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答案:B12. 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 超越性B 直观性C 非理性D 非功利性答案:A13. 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2016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意境所升华的是______A.意象B.拟象C.物境D.情境下一题(2/20)单项选择题第2题“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______A.起源B.本质C.功能D.特质上一题下一题(3/20)单项选择题第3题在形式美的原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规律是______A.整齐划一B.对比调和C.均衡对称D.多样统一上一题下一题(4/20)单项选择题第4题马克思指出:“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______A.他律性B.有限无功利性C.自律性D.最高功利性上一题下一题(5/20)单项选择题第5题原始人在身体上刻痕、刺纹、穿耳、穿鼻等装饰活动,属于______A.固定装饰B.自我装饰C.自我修饰D.非固定性装饰上一题下一题(6/20)单项选择题第6题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实质上都揭示了审美对象的______A.实体性B.非实体性C.开放性D.非开放性上一题下一题(7/20)单项选择题第7题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______A.柏拉图B.康德C.黑格尔D.马克思上一题下一题(8/20)单项选择题第8题古希腊的悲剧常被称为______A.人生悲剧B.命运悲剧C.性格悲剧D.社会悲剧上一题下一题(9/20)单项选择题第9题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形成于______A.古代社会B.中世纪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上一题下一题(10/20)单项选择题第10题喜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___A.暴露与歌颂B.滑稽与嘲笑C.讽刺与幽默D.揭露与批判上一题下一题(11/20)单项选择题第11题审美理解的特点是______A.直观性B.随意性D.多义性上一题下一题(12/20)单项选择题第12题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______A.情感B.想象C.理性D.感知上一题下一题(13/20)单项选择题第13题现代阐释学认为,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人类无限延伸的______A.艺术作品中B.审美对象中C.社会生活中D.审美经验中上一题下一题(14/2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在生成意象全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是______A.感受力B.想象力C.观察力D.表达力上一题下一题(15/20)单项选择题第15题最早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划分艺术形态的美学家是______A.雅克·德里达B.苏珊·朗格C.阿尔贝·加托D.克莱夫·贝尔上一题下一题(16/20)单项选择题第16题“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______A.先在结构B.心理结构C.无意识结构D.潜意识结构上一题下一题(17/20)单项选择题梁启超认为,美育就是______A.人格教育B.艺术教育C.趣味教育D.道德教育上一题下一题(18/20)单项选择题第18题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______A.教育活动B.道德活动C.艺术活动D.审美活动上一题下一题(19/20)单项选择题第19题在儒家的美育观中,实质上更强调______A.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道德教化D.才艺培养上一题下一题(20/20)单项选择题第20题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A.诉诸感性B.化性起伪C.理性直观D.陶养性情上一题下一题(1/5)多项选择题第21题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包括______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内在意蕴层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上一题下一题(2/5)多项选择题第22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的某种本能的学者有______ A.德谟克里特C.达尔文D.弗洛伊德E.柏拉图上一题下一题(3/5)多项选择题第23题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划分艺术类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A.艺术与现实的关系B.艺术与作者的关系C.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D.艺术的起源E.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上一题下一题(4/5)多项选择题第24题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他认为要体现这一原则,文艺就必须具有______A.真实性B.形象性C.理解性D.想象性E.情感性上一题下一题(5/5)多项选择题第25题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对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有______A.蔡元培B.王国维C.梁启超D.宗白华E.李泽厚上一题下一题(1/4)名词解释题第26题审美体验上一题下一题(2/4)名词解释题第27题荒诞上一题下一题(3/4)名词解释题第28题有意味的形式上一题下一题。

全国自考美学 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 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吉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2017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3)交感现象的发生使审美理解成为一种双向交流。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3/4)名词解释题
第28题
悲剧_________
参考答案:(1)悲剧这种审美形态是随着悲剧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2)悲剧产生的根源是由人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有价值的食物的毁灭。
(3)悲剧艺术通过对生活中的悲剧的表现,让人体会到了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
(1/4)名词解释题
第26题
审美理想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2/4)名词解释题
第27题
交感思考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4)名词解释题
第28题
悲剧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4)名词解释题
第29题
寓教于乐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5)简答题
第30题
简析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____________
C.非理性
D.非功利性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3/2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4/2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感
简述美育的怡情养性功能。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2)论述题
第35题
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阐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题下一题
(2/5)多项选择题
第22题
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具有()。
A.庄严伟大的思想
B.强烈深厚的热情
C.符合修辞格的藻饰
D.高尚的措辞
E.庄严宏伟的结构
上一题下一题
(3/5)多项选择题
第23题
下面美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有()。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主义
D.解释学
A.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B.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
C.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
D.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哲学
B.神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上一题下一题
(12/2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8/2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悲剧
B.荒诞
C.丑
D.喜剧
上一题下一题
(9/2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A.积极的快乐
B.消极的快乐
C.游戏的快乐
D.想象的快乐
上一题下一题
(10/2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4)名词解释题
第26题
审美理想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2/4)名词解释题
第27题
交感思考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4)名词解释题
第28题
悲剧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4)名词解释题
第29题
寓教于乐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5)简答题
第30题
简析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____________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自然科学
B.人文学科
C.实证科学
D.逻辑学科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上一题下一题
(3/2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乐而不淫
B.化育万物
C.化性起伪
D.消融渣滓
上一题下一题
(4/2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梁启超
D.朱光潜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答案解析: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艺术美
B.社会美
C.自然美
D.科技美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3/2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乐而不淫
B.化育万物
C.化性起伪
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超越性
B.直观性
C.非理性
D.非功利性
上一题下一题
(13/2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上一题下一题
(14/2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感
E.分析美学
上一题下一题
(4/5)多项选择题
第24题
下面美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有()。
A.现象无比丰富
B.标准和规则多变
C.价值尺度不确定
D.功能判断多元
E.无法定义
上一题下一题
(5/5)多项选择题
第25题
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
A.他律性
B.科学性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E.意义的确定性
上一题下一题
上一题下一题
(2/5)简答题
第31题
简述崇高的审美特征。_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3/5)简答题
第32题
简述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的区别。_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4/5)简答题
第33题
简述游戏与艺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5/5)简答题
第34题
简述美育的怡情养性功能。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1/2)论述题
第35题
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阐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下一题
(2/2)论述题
第36题
以李商隐的诗《锦瑟》为例,分析通过艺术想象创造艺术意象的过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第17题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
A.自我表现
B.形式创造
C.符号概括
D.理念传达
上一题下一题
(18/2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追阀艺术怎样存在,属于()。
A.艺术认识论
B.艺术价值论
C.艺术本体论
D.艺术接受论
上一题下一题
(19/2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在艺术意象的创造、凝定和重建这一中心线索中,“凝定”涉及的是()。
B.文化
C.艺术
D.自然
上一题下一题
(15/2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
A.宣传
B.审美
C.教育
D.娱乐
上一题下一题
(16/2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从艺术意象的角度来说,与中国的“隐秀论”相近的嚣方理论是()。
A.有意味的形式论
B.集体无意识说
C.表现论
D.符号论
上一题下一题
(17/20)单项选择题
2017年10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自然科学
B.人文学科
C.实证科学
D.逻辑学科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杨振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艺术美
B.社会美
C.自然美
D.科技美
A.艺术创作
B.艺术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鉴赏
上一题下一题
(20/2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A.意象的生成
B.情感的表现
C.对象的再现
D.形式的创造
上一题下一题
(1/5)多项选择题
第21题
审美是一种()。
A.高级的人生境界
B.功利的人生境界
C.道德的人生境界
D.诗意的人生境界
E.自然的人生境界
A.审美教育
B.寓教于乐
C.娱情悦性
D.趣味教育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上一题下一题
(7/2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A.理性主义
B.经验主义
C.存在主义
D.实证主义
上一题下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