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护理 PPT

三、放疗中的护理
➢放射性面颈部水肿:由于面颈部组织受照射后淋巴回流不畅,深部毛细血管水肿闭 塞,微循环受阻引起面部、颌下部、颈部水肿。
➢护理措施: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放射后4-6个月可自行消退,若水肿较重并诱发感 染,引起急性蜂窝织炎时则应积极处理,最好静脉给予大剂量抗菌素。重症时同时 给与消水肿药,激素口腔清洁剂及对症处理。
• 套管口盖双层湿润的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 ,并可改善空气湿度。
• 套管系带松紧适宜,以放入一指为宜,结扎要牢固, 防止外套管脱出。
• 鼓励病人咳嗽,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或 糜蛋白酶或氨溴索套管内滴入,防止痰痂形成。
三、放疗中的护理
➢放射性脑反应 ➢放射性眼损伤 ➢放射性鼻损伤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张口困难和颈部强直 ➢放射性喉头水肿 ➢放射性面颈部水肿 ➢放射性皮肤损伤 ➢放射性骨髓抑制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功能锻炼
三、放疗中的护理
➢功能锻炼: •第一节:叩齿运动,最大程度张口、闭合,同时配 以听宫、听会、翳风穴位按摩。 •第二节:咀嚼运动,口唇闭合,上下臼齿对合,用 力咬合,同时配以颊车穴位按摩。 •第三节:磨牙运动,上下门齿交替侧向和前伸。 •第四节:转头运动,头部左右旋转,配以天容、天 窗、完骨穴位按摩。
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痛觉异常、下肢活动障碍、 失语症、偏盲、复视等症状。 ➢放射性脑反应: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护理措施: 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
三、放疗中的护理
➢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过度放电。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按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 ➢注意事项: •保护舌头应抢在患者出现先兆症状前,将一块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患者 的上、下磨牙之间,以防阵挛期将舌头咬破。 •如果发现患者有先兆症状时,应迅速让患者平卧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 地方。 •患者强直期头多过度后仰,下颌过张,可造成颈椎压缩性骨折,或下颌脱 臼,阵挛期患者四肢肌肉收缩,易造成关节脱臼和四肢擦伤。 •癫痫大发作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培训课件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6
四 注意事项
放疗前准备
明确病理诊断、改善病人de一般情况(贫血、感染、合 并疾病)、龋齿、有无妊娠、心理,放疗计划de制定等
放疗中观察
定期检查血象、肿瘤消退情况、放疗副反应、及时调整 计划等
放疗后随访
二年内尽量不拔牙及放疗部位手术、随访记录等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7
第二节 鼻咽癌de治疗
病史,症状,体征 鼻咽病理检查(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CT、MRI VCA-IgA (敏感度高,准确度低,滴度>一:八零,动态观察)
EA-IgA(敏感度低,准确度高) 其他检查:胸片、腹部B超、ECT、PET-CT等
鼻咽活组织检查是确诊鼻咽癌de依据,可能需要数次.为 了解病变范围,还需进一步影像学等检查以便分期,为制 定治疗方案做准备.
【一】茎突前间隙:V三神经在此通过.
【二】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三】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2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3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第一节 总论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
一 概述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de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de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de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de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de美容和中枢神经.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主要手段之一 , 超
手术治疗缺点
过100年历史,手术
1 根治性手术通常导致外形改
治疗与放射治疗的
变
综合成功为许能多保病种全性治2 疗影响尤重要为器重官的要功能,如语言
的标准治疗模式
、吞咽、咀嚼等
3 晚期疾病局部和远地失败率
很高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
诱导化疗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单纯放疗(RT)及同期 放化疗(RCT)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率 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Day 1
5-FU 1000 mg/m2/d x 5 days
Every 3 wks for 4 cycles (n =
181)
OS
Follow-up every 3 mos Surgery for residual disease permitted 3 mos after RT
TPF
Docetaxel 75 mg/m2 IV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IV x 4
days Every 3 wks for 3 cycles (n = 280)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CI x 5 days
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PPT课件

前言
HNSCC 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肿瘤,每年全世界新发约 有500,000例。大多数患者都为疾病晚期并且经过了多学 科的治疗。放疗、化疗和手术经常被联合应用以求得最佳 的治疗效果。对于疾病复发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来说,治 愈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化疗是主要的治疗。虽然最近的 进展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和使 用,但是很晚期的局部复发或转移的 HNSCC 总生存率仍 然很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人体会利用一些检查点来抑制免疫反应,并通过这种方式 减少了正常人体组织的破坏,否则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会发 生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免疫检查点, 抑制T细胞激活,从而逃避免疫杀伤,生长不受控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这些正常的免疫调节途径,增 强T细胞激活,从而加强免疫监控和肿瘤细胞清除。
另一例I期的临床研究, 38 名复发或转移的 EB 病毒相关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四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后, 进行六次的自体 T 细胞输注。虽然通过这个单臂研究很难 分析出在这一过程中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相对优势,但值 得注意的是,过继性细胞疗法后,五例患者超过34个月不 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化疗。
免疫系统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免疫系统和肿瘤发生的最新进展也促进了 HNSCC 在免疫 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有效并且低毒性的治疗方案。 很多的方法正在研究当中,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 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这里我们将总结HNSCC在免疫治疗 的最新领域异性免疫治疗:目前正在开发针对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的细胞,使其产生细胞免疫,清除现有的人乳头状瘤 病毒,消除已经存在的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病变,并 防止新病变的形成。
《2023 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判断,确立诊断标准。
分期评估
依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 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进
行临床分期评估。
预后评估
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 型、分期等因素,评估患者的预 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04
治疗方案选择及优化策略
手术、放疗、化疗等单一治疗方式优缺点比较
手术
优点在于可以直接切除肿瘤,快速缓解症状;但手术风险较高,且 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评价与随访观察
了解疗效评价标准,加强随访管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研发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实现 精准分型与治疗。
针对特定靶点,开发新型免疫治疗和靶向 药物。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强化外科、放疗、化疗等多学科协作,提 高综合治疗效果。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与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死亡率
头颈部肿瘤死亡率较高,早期发 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 要意义。
危险因素分析
吸烟
吸烟是头颈部肿瘤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 吸烟可增加患病风险。
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头颈部肿 瘤的危险因素,与口腔 黏膜损伤和癌变有关。
的发生风险。
避免职业暴露
加强职业防护,减少有害物质 的接触,降低患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头颈部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病变,提高生存
率。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体系
临床表现及分型
头颈部肿瘤常见临床表现
包括局部肿块、疼痛、出血、功能障碍等。
头颈部肿瘤分型
分期评估
依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 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进
行临床分期评估。
预后评估
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 型、分期等因素,评估患者的预 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04
治疗方案选择及优化策略
手术、放疗、化疗等单一治疗方式优缺点比较
手术
优点在于可以直接切除肿瘤,快速缓解症状;但手术风险较高,且 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评价与随访观察
了解疗效评价标准,加强随访管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研发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实现 精准分型与治疗。
针对特定靶点,开发新型免疫治疗和靶向 药物。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强化外科、放疗、化疗等多学科协作,提 高综合治疗效果。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与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死亡率
头颈部肿瘤死亡率较高,早期发 现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 要意义。
危险因素分析
吸烟
吸烟是头颈部肿瘤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 吸烟可增加患病风险。
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头颈部肿 瘤的危险因素,与口腔 黏膜损伤和癌变有关。
的发生风险。
避免职业暴露
加强职业防护,减少有害物质 的接触,降低患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头颈部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病变,提高生存
率。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体系
临床表现及分型
头颈部肿瘤常见临床表现
包括局部肿块、疼痛、出血、功能障碍等。
头颈部肿瘤分型
头颈肿瘤治疗 PPT课件

方法
HFX Standard RT (70Gy)
5-y LC
52%
P = 0.001
18%
Standard RT HFX AFX with split course AFX Concomitant Boost Rt
better LC for HFX and boost RT (p = 0.045, 0.050)
RTOG 73-03
Purpose: Which one is prefer? Preoperative RT or Postoperative RT?
Materials Hypopharynx carcinoma Resourse: France Gustave Roussy Cancer Institute Results: 4yr OS
P
0.08 <.01 <.02
2yr 59% 5yr 55%
2yr 84% 5yr 70%
.05
2yr 81% 5yr 49% 2yr 73% 5yr 58%
NS
LF: local failur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6
结论
术后同步放化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不增加放射并发症
头颈部肿瘤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头颈肿瘤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以上三者的综合治疗 生物反应调节剂 分子靶向治疗 中医中药
手术治疗
主要手段之一 , 超过100年历史
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的综合 成为许多病种的标准治疗模式
手术治疗缺点
局部复发多发生于化放疗组。 2/3患者可通过化放疗保留喉的正常功能。
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精品PPT课件

5
颈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 巴管瘤、血管瘤。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颈淋巴结炎及颈淋巴结增生
6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发结节,可出现压 迫症状。
甲状腺瘤:临床多见女性,单发结节,与单发结肿难区别。 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见甲状腺肿痛,血沉增快,甲功异常,治疗用泼尼松。 甲状旁腺肿瘤
上海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89.7%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90% 我院:诊断恶性符合率90.75%
诊断良性符合率77.98% 发现恶性征象敏感度:57.47%
1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有经验的医 院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其中假阴性率小于5%。FNA对大小在1~4cm 病 灶诊断准确率最高,但如肿物过小(<1cm)或过大(>4cm)都因不利于 取材而造成诊断准确率下降。在欧美国家及香港细针穿刺检查已代替术中冰 冻检查。我院开展细胞学检查较早,但甲状腺器官的穿刺病理学很少。国内 同样开展的不多。
分区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择区颈淋巴结清除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17
按手术适应证划分
根据淋巴结临床检查结果无转移(cN0)或有转移(cN1-cN3)来决定手术方 式。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术)。
巴
要的是分区的解剖
结
分界。
的
分
区
16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经典颈淋巴结清除术(Classical neck dissection)。 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功能颈淋巴结清除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颈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 巴管瘤、血管瘤。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颈淋巴结炎及颈淋巴结增生
6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发结节,可出现压 迫症状。
甲状腺瘤:临床多见女性,单发结节,与单发结肿难区别。 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见甲状腺肿痛,血沉增快,甲功异常,治疗用泼尼松。 甲状旁腺肿瘤
上海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89.7%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90% 我院:诊断恶性符合率90.75%
诊断良性符合率77.98% 发现恶性征象敏感度:57.47%
1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有经验的医 院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其中假阴性率小于5%。FNA对大小在1~4cm 病 灶诊断准确率最高,但如肿物过小(<1cm)或过大(>4cm)都因不利于 取材而造成诊断准确率下降。在欧美国家及香港细针穿刺检查已代替术中冰 冻检查。我院开展细胞学检查较早,但甲状腺器官的穿刺病理学很少。国内 同样开展的不多。
分区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择区颈淋巴结清除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17
按手术适应证划分
根据淋巴结临床检查结果无转移(cN0)或有转移(cN1-cN3)来决定手术方 式。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术)。
巴
要的是分区的解剖
结
分界。
的
分
区
16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经典颈淋巴结清除术(Classical neck dissection)。 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功能颈淋巴结清除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手术方式 全喉切除 全喉+单颈清扫 全喉+双颈清扫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手 术 组 34/65 52.3 41/66 62.1 20/27 74.1 手术+放射 22/36 61.1 18/32 56.2 5/8 62.5
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 张有望 胡超苏
恶性肿瘤治疗历史
100多年历史 手术、放疗、化疗 外科治疗--1894年 Halsted 乳腺癌根治术
,降低复发率
放射治疗发展史
1895年 Rontgen 发现X线 1898年 居里夫人 发现镭 20年代 X线治疗喉癌 镭治疗宫颈癌 50年代 钴-60和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 70年代 CT应用肿瘤诊断和治疗
脑星形细胞瘤的疗效
3年生存数 % 5年生存数 % P值
术后放疗 42/70 60 32/70 45.7
<40Gy
6/13 46.1 4/13 30.8
>40Gy 34/57 59.6 28/57 49.1 <0.005
全切除 40/70 57.1 40/70 57.1
大部切除 20/70 28.6 20/70 28.6 <0.005
X线模拟定位机应用 80年代 MRI应用肿瘤诊断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应用
化学药物治疗发展史
40年代 氮芥治疗白血病 已烯雌酚治疗乳癌、前列腺癌
50年代 氮芥衍生物Thio-Tepa、A139、 溶肉瘤素、放线菌素-D
60年代 CTX、MTX、VLB、VCR、 5-FU、 ADM、MMC、BCNU、PCB等药物出现
治疗方式
单纯手术 术前放疗
天津肿瘤医院 5年生存率 %
手 术 组 34/65 52.3 41/66 62.1 20/27 74.1 手术+放射 22/36 61.1 18/32 56.2 5/8 62.5
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 张有望 胡超苏
恶性肿瘤治疗历史
100多年历史 手术、放疗、化疗 外科治疗--1894年 Halsted 乳腺癌根治术
,降低复发率
放射治疗发展史
1895年 Rontgen 发现X线 1898年 居里夫人 发现镭 20年代 X线治疗喉癌 镭治疗宫颈癌 50年代 钴-60和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 70年代 CT应用肿瘤诊断和治疗
脑星形细胞瘤的疗效
3年生存数 % 5年生存数 % P值
术后放疗 42/70 60 32/70 45.7
<40Gy
6/13 46.1 4/13 30.8
>40Gy 34/57 59.6 28/57 49.1 <0.005
全切除 40/70 57.1 40/70 57.1
大部切除 20/70 28.6 20/70 28.6 <0.005
X线模拟定位机应用 80年代 MRI应用肿瘤诊断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应用
化学药物治疗发展史
40年代 氮芥治疗白血病 已烯雌酚治疗乳癌、前列腺癌
50年代 氮芥衍生物Thio-Tepa、A139、 溶肉瘤素、放线菌素-D
60年代 CTX、MTX、VLB、VCR、 5-FU、 ADM、MMC、BCNU、PCB等药物出现
治疗方式
单纯手术 术前放疗
天津肿瘤医院 5年生存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较少剂量一日多次照射可提高晚反应组织的耐受量, 可加大部分早反应肿瘤的损伤
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 处于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
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 比例增加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 生存率分类比较
• 病理类型
– >90%头颈肿瘤为鳞状细胞癌 (SCCHN)
•第6我版 流国行头病学颈电子部版 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人 民瘤卫的生 出1版0社%
头颈部肿瘤治疗概况
• 手术治疗从扩大根治转向保留器官或器官 功能保护,如半喉切除
• 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和改变分割照射 方法则使放疗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得到了 提高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49% 19%
73% 24%
65% 34%
超分割照射(%) p值源自63% 57%p=0.06 p<0.004
91% 57%
p =0.08 p =0.009
78% 63%
p =0.14 p< 0.001
2年未 常规分割 超分割 加速超分割+间隔 后加速超分割
n=268 n=263
n=274
n=268
局/区 46.0% 54.4%
47.5%
54.5%
控制率
ρ=0.045
ρ=0.050
无病 31.7% 37.6%
33.2%
39.3%
生存率
ρ=0.067
ρ=0.054
总生存率46.1% 54.5%
46.2%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放射治疗技术的变迁
过去20年中肿瘤放疗领域的主要进展 非常规分割放疗(altered fractionation) 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断层放疗(tomotherapy)和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及靶向治疗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何侠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部肿瘤概况
• 发病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 -40%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500万,2/3为Ⅲ、
Ⅳ期
– 头颈肿瘤的死亡率约50%
1.1~1.2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加速 先1.8~2.0
5
24
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超分割照射的理论基础
1.哺乳动物细胞受幅射线照射后的亚致死损伤修复约 2-4小时,若两次放疗间隔大于4小时,则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大于正常细胞
• 有效化疗药物在局部晚期SCCHN综合治疗 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分子靶向药物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 供了更多选择途径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肿瘤治疗选择
• T1-2期头颈部肿瘤
– 喉癌、口腔、口咽、下咽癌等(鼻咽癌放疗首选) – 放疗 vs. 手术
• 疗效相近 • 功能保留放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后加速超分割 58.8% 37.2% ρ=0.0001
*口腔、囗咽粘膜炎,唾液腺的急性反应在后加速超分割组更明显
K.K.Fu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改良(大小野)加速超分割照射方法
• 常规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隔6-8小时,照射野不变 (BID)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割放疗的不同模式
1.放射治疗分割方法变化
包括:分次剂量、分割次数、总剂量
2.总的治疗时间改变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放疗分割、分次方法
分割方法 剂量Gy/次 周分割数(次) 治疗间隔(小时)
常规
1.8~2.0
5
24
超分割
• 器官保留和功能保护,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的避免 和处理
•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佳平衡点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进 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放射治疗近年来进展的基础
1. 影像学的不断拓展 2.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 3. 放射技术不断改进 4. 放射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5. 放射生物学的不断认识
• 靶向药物治疗:能够做到对肿瘤与正常组织产生 不同作用,目前仍在临床试验中
• 提高局控、减少转移、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 是寻找头颈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方向。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选择
• 最佳联合治疗模式包括非常规分割放疗、适形精 确放疗、化疗药物的选择和靶向药物的最佳联合 方式等的寻求
• 局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势
• 恶性程度高 • 易有邻近结构侵犯 • 颈淋巴结转移多见 • 肿瘤对放疗较敏感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肿瘤治疗手段的缺陷与展 望
• 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大,功能器官保护差 • 放疗与化疗:不能做到对肿瘤和正常组织产生不
同的作用;提高疗效的同时就要付出增加急、慢 性毒性的代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加速超分割目的
抑制快增殖细胞再群体化
提高局控率但早、晚期反应增加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理论基础
肿瘤干细胞在受幅射线照射4周左右时,加速再增殖可能最 为明显,故采用后加速超分割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2年疗效比较
50.9%
K.K.Fu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7-16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早反应比较
分割方法 比
3级 3级+ 急性反应
常规分割
35.0% 26.8%
超分割
54.5% 28.0% ρ=0.0001
加速超分割+间隔 50.4% 27.6% ρ=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