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初一年级调研试卷语文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冯梦龙村东靠漕湖产业园,西邻望亭镇,北(zhěn)_____望虞河,是明代杰出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故乡,也是冯梦龙历史文化的发详地。

灰瓦白墙,前屋后舍_____,走进冯梦龙故居,仿佛穿越时光的长河,与幼时的冯梦龙飞花对令,感受冯氏诗书传家的氛_____围。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冯梦龙故居尽可能地还原了冯梦龙年少时的生活场景,探寻冯梦龙青廉为官品质的思想渊源……一方水土(zī)_____养一方文学,唤醒沉睡于土地中的文化种子,冯梦龙村正不断擦亮文化旅游新“名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北(zhěn)_____望虞河②前屋后舍_____ ③氛_____围④(zī)_____养(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3)结合上下文,说说“修旧如旧”在句子中的含意。

2. 同学们对相关古诗进行了收集,请你完成填空。

诗中风光无限。

它有①______(诗人)“深林人不知,②__________”(《竹里馆》)的清幽之境;也有韩愈笔下“草树知春不久归,③__________”(《晚春》)的盎然生机。

诗中情韵无穷。

它有李白“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中对故土的万千思念;有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中思亲与报国不能两全,最终振奋精神告慰家人的复杂情感;更有木兰身跨战马,奔赴战场“⑧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

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jī xíng)B. 拂拭(fú shì)C. 谬论(miù lùn)D. 悠然(yōu r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B. 由于天气太冷,我们取消了今天的户外活动。

C.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D.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都没有办法解决。

3.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B.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C.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D. 鸡犬升天(jī quǎn shēng tiān)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画龙点睛C. 拔苗助长D. 水滴石穿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B. 这本书很有趣。

C. 小明很聪明。

D. 我们要努力学习。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好,工作努力,为人正直。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C. 这里的风景很美,空气清新。

D.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B.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

C. 这里的水清得可以看见鱼儿在游动。

D. 她笑得像一朵花。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拔苗助长C. 风和日丽D. 水滴石穿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太阳升起来了。

C. 这本书很有趣。

D. 小明很聪明。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1.(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概峭瘁巅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读着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我们感受到一位古代巾帼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gài______;读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翻越qiào______壁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一星” 而鞠躬尽cuì______,死而后己;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听到诗人站在高山之diān______,向黄河母亲唱出的豪迈颂歌,这些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4分)2.(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旦偏离了方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3.(2分)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境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①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廓、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一诗- -般的语言。

①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变得含情脉脉。

①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①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三、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4.(8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士别三日,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古人常在诗中表达思乡思亲的感情。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Y)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5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闭卷考试,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使用答题卡时,请认真阅读答题须知,并按要求去做。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为鼓励同学们品读文学经典、领悟家国文化,校小荷文学社特别为大家策划了“传承经典共沐书香”的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天下国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却鲜()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徵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qiè()而不舍钻研古代典jí()的闻一多……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

1.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

(2分)国:______ 家:人在屋廊下祭祀祖先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鞠躬尽cuì()鲜()为人知qiè()而不舍典jí()3.请根据语境,仿照句式,将句子补充完整。

(2分)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

【任务二】吟咏诗文4.文学社小语和小文对最近所学的诗歌做了梳理与总结,请帮助他们补全对话。

(8分)小语:诗中有景。

“①______,②______”(《木兰诗》)中有边塞军营之夜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

小文:诗中有情。

那清净的幽篁里,“③______,④______”(《竹里馆》王维)是隐士独享与明月作伴的无限惬意;那西行的漫漫长路上,“⑤______,⑥______”(《逢入京使》岑参)是征人远赴边塞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寂静的夜色中,“⑦______,⑧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听到“折柳曲”,勾起游子的无尽乡思。

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页 共4页初中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4(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一、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入下列方框内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1.....A .濒.危(b īn) 恍.惚(hu ǎng) 天堑.(qi àn) 殷.红(y īn) B .摒.弃(b ìng) 恣.情(z ì) 觅.食(mì) 浩瀚.(h àn) C .摩挲.(s ōu) 淋.漓(l ín)咫.尺(zh ǐ) 剔.透(t ī) D .珊瑚.(h ú)诅.咒(zh ǔ) 驯.良(x ùn) 挑.衅(tiǎo) 2.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1月1日起开始实施。

B .法院要根据当前的新形式、新情况、新特点,在加强民意沟通方面有所创新。

C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感就是这么容易产生。

D .你是喜欢性格温和的老师,还是水平高却严厉的老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脑中。

B .房租、油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C .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攀比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了。

D .我家这个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B .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

C .我们的班主任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D .G20峰会后,国际媒体感慨中国为了争取国际金融秩序话语权,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东.游(到东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子) 发.箧视之(打开) B .少习.吏事(熟悉)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最好的) 园中无他奇.(特殊的) C .四闼.霞敞 (门)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卧房槛.外 (栏杆) D .返憩于.此(到) 卒用其.人(那) 俱以.假山显 (因为)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来到了海边,________________,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感受到了,大海,这就是大海。

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纤夫(fú)沉鱼落雁(yàn)雅俗共赏(yǎ)B. 拂袖(fú)眉清目秀(móu)纸醉金迷(zhuì)C. 突兀(wù)倾国倾城(qīng)琳琅满目(láng)D. 憔悴(cuì)雕梁画栋(diāo)雕虫小技(cháo)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后生可畏。

B. 那个演讲者口若悬河,把在场的观众都吸引住了。

C. 这位画家笔下的山水画,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D. 他平时大大咧咧,关键时刻却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很受孩子们喜爱。

B. 经过老师耐心讲解,我明白了这个公式的运用方法。

C.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白云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那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曹雪芹。

C.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D. 《西游记》是一部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神话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的拼音依次是:(1)书()、(2)翠()、(3)壮()、(4)绚()。

7. 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是:()。

8. 下列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

9. 下列词语出自《庄子》的是:()。

10. 下列词语出自《史记》的是:()。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6分)1.(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澎湃.(pài) 祈祷.(dǎo) 亘.古(gènɡ) 锲.而不舍(qiè)B.校.对(jiào) 默契.(qì)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òu)C.嫉.妒(jì) 哺.育(bǔ)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D.愧怍.(zuò) 污秽.(huì) 殷.红(yān) 扑朔.迷离(shuò)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草率抱歉取谛心不在焉熟能生巧B.斑斓奠基厚道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胸膛烦锁卓越妇孺皆知言外之意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深恶痛决3.(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

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①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①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①“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①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二、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4.(4分)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逢人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儿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5.(4分)名著阅读。

初一下期中考试测试卷语文及答案

初一下期中考试测试卷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琢磨(mó)珍惜(zhēn)拮据(jié)B. 奋进(fèn)豁达(huò)珍惜(zhēn)倾盆(qīng)C. 憔悴(tiáo)精湛(zhàn)拮据(jié)拙劣(zhuō)D. 恣意(zì)珍惜(zhēn)精湛(zhàn)豁达(hu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里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表演着各种节目。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他为了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每天都熬夜到很晚,导致身体非常虚弱。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 下列诗句中,用词最生动形象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春风送暖入屠苏,酒香不怕巷子深。

D.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六雁行浮绿水。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展现了丰富的神话传说。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英勇事迹为主线。

5.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 上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联:山青水秀花红秀,鸟语花香草绿香C. 上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下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下联:夜泊牛渚怀古恨,日暮乡关何处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7. 《卖油翁》中,卖油翁为什么能够“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8. 《醉翁亭记》中,醉翁的“醉”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9.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春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3分)1.古诗文名句相关知识默写(10分)(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京入使》)(3),患不知人也。

(孔子《论语》)(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5)当窗理云鬓,。

(《乐府诗集》)(6),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8)《春夜洛城闻笛》中传达出诗人李白的满腹乡思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zhì( )痛的热爱。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zhì( )痛呻吟.(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3)解释“泛滥”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B.显而易见的是,商场并不担心卖不出去,即使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品牌。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领导请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淮剧发源于江苏盐城,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喜爱。

C.中央电视台开展“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5.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1)那时候我们在.干校。

(2)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3)新四军战斗在.盐阜大地。

(4)我们只有在.这深山里露宿了。

A. 动词介词副词介词B. 动词副词副词介词C. 介词动词副词介词D. 动词副词介词介词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⑤①④②③7.名著阅读。

(5分)到了距离这鲸科动物还有几百米远的时候,小艇就慢慢地走.桨没有声息地放到平静的水中去。

A拎鱼叉,站在小艇前端。

我站起来很清楚地看见加拿大人的对手。

这海马又名为B,很像海牛。

它的长方身体后边是拉得很长的尾巴,它两侧的鳍尖端就是指爪。

它跟海牛不同的地方是它的上颗有两枚很长很长的牙齿,作为分在两旁的防御武器。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国籍。

(3分)(2)文段中A处的人物是,B处应填的内容是。

(2分)8.综合性学习。

(5分)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

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

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3分)(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

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

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2分)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__,推荐理由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9-10题。

(4分)贾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商隐孟浩然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描写的洞庭湖有何特点?。

(2分)10.2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陈谏议教子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旦,父谏议①入厩②,不见是马,因诘圉人③,乃曰:“内翰④卖之商人矣。

”谏议遽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蓄此?是移祸于人也!”亟⑤命取马,而偿其直,戒终老养焉。

【注释】①谏议:谏议大夫,官名,是给皇帝提建议的。

②厩(jiù):马房。

③圉(y ù)人:养马的人。

圉,养马的地方。

④内翰:即翰林学士,这里指陈尧咨。

⑤亟(jí):急迫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2)康肃笑而遣.之()(3)蹄.啮伤人多矣()(4)是.移祸于人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3.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为什么“卖之商人”?(2分)14.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7分)①“仅仅为消灭它们而追打,有什么好处!“尼摩船长回答,“我们船上这么多鲸鱼也没有什么用。

”②“可是,先生,”加拿大人又说,“在红海中您却准许我们追打海马!”③“那时是要给我们的船员们获得新鲜的肉,所以才那样做。

现在是为杀害而杀害罢了,我知道这是人类的特权。

不过我不允许做这类残害生命的消遣,去毁灭这些善良无害的南极鲸鱼,像普通白鲸一般,兰师傅,您的同行那样做,是一种受谴责的行为,他们就是这样把整个巴芬湾都弄得没有一条鲸鱼了,他们就是这样消灭了整个有用的一纲动物了。

放过这些不幸的鲸鱼类动物吧。

就是你们不参加进去,它们已经有不少的天然敌人,像北方的大头鲸、狗鯊鱼和锯鲛之类。

”④当船长谈这此大道理的时候,大家很容易想到加拿大人的脸孔是什么样。

拿这类的话来对打鱼人说,简直是白费口舌。

尼摩船长看着那一群鲸鱼类动物,对我说:“我说的是对的,就是除开人类不算,长须鲸有不少的天然敌人。

这一群鲸鱼不久就要跟强大的敌人碰着了,阿龙纳斯先生,您见在下边六海里海面上那些正在行动的灰黑点吗?”⑤“鹦鹉螺”号变成为“一支厉害的鱼叉,由船长的手来挥动。

投向那些肉团,一直穿过去,穿过之后,留下那怪物的两半片蠕动的身躯。

大头鲸厉害的尾巴扑打船的侧边,它一点也不觉得,大头鲸冲撞它,它也没有感觉。

打死了一条大鲸,它立即转过来又跑去打另一.条,不肯放走它的猎物。

它向前、向后,完全听掌舵人的指挥。

大头鲸沉人深的水层,它就潜下去追,大头鲸浮到水面来,它也跟着上来,或正面打,或侧面刺,或切制,或撕裂,四面八方,纵横上下,就用它那可怕的冲角乱刺乱戳。

⑥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屠杀一直持续了一小时,那些大头怪物是不可能躲开的。

好几次,有十条或十二条齐联合起来,想拿它们的重量来压扁“鹦鹉螺”号。

在玻璃上,我们看到它们的排列着牙齿的大嘴,它们的可怕的眼睛。

加拿大人简直压制不住自己了,威吓它们,儿骂它们。

我们觉得它们抓住了我们的船,就像在树丛下狗咬住小猪的耳朵一般,死也不放。

“鹦鹉螺”号催动它的推进器,战胜它们,拖拉它们,或把它们带到海水上层来,不顾它们的巨大重量,不管它们的强大压力。

15.尼摩船长为什么反对捕杀长须鲸?(1分)16.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我们觉得它们抓住了我们的船,就像在树丛下狗咬住小猪的耳朵一般,死也不放。

17.第⑤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8.尼摩船长反对捕杀长须鲸,而猎杀大头鲸,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3分)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

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