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VAT

C还原液温度: 若40-60℃,许多还原染 料的还原速率提高3-4倍左右。 D颗粒大小:<2μm。 3.还原方法:采用隐色体染色法。 ①干缸还原法(小浴比还原法)P105; 适用于还原速率较低,隐色体溶解性 能较好的还原染料,如还原桃红R。
②全浴还原法:P105。适用于还原速率 较高,隐色体溶解性能较差或在高浓 度烧碱和保险粉条件下易产生副反的 还原染料,如还原大红R、还原蓝 RSN。 4.还原过程中的不正常反应:P106 ①过度还原:超过正常情况下(2个羰基) 4个羰基被还原,氧化后不能回复到原 来染料。
26tex*28tex平布 60kg/卷 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染料全浴还 原(55-60℃,8-10min)→卷 染 (62℃+-5℃,9道;第2、5、8道末补 充保险粉) →过缸冷水洗4道 →氧化 (40℃,5道) →冷水洗2道 →皂洗 (95℃,6道)→热水洗 (80℃以上, 4道) →冷水洗2道→上卷。
隐色体结构中的羟基环烷硫酸脂后,使 其共厄效应和生成氢键的能力减弱。 可溶性染料对棉纤维的直接性大小主要 取决于分子结构的同平面性。共轭双 键的多少以及取代基的性质,硫酸脂 基的数目以及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 例。分子量大,同平面性好,共轭系 统长的染料直接性高。硫酸脂基的数 目越多,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染料的直接性越低。
③对于隐色体较稳定的还原染料,可适 当提高染色温度,增进染料移染。 ④采用悬浮法轧染 或隐色酸染色法是改 善白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 3. 隐色体的染色方法:P108 甲法:采用此法的染料分子结构较复杂, 对纤维的亲和力较大,染料的聚集倾 向大,扩散速率低,染色时温度在60 摄氏度左右,烧碱的浓度较高,不加 促染剂,可适当加入匀染剂。
但缺乏鲜艳的大红色,价格较贵。 5.使用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用烧碱、 保险粉还原处理。 Na2S2O4 H+ 〓C〓O → 〓C-O- → 〓C-OH ∣ ← - ∣ 隐色体 OH 隐色酸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 碳酸钠
400~500g
◦ 浴量
150~200L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所谓悬浮体轧染法就是,由还原染料的超细粉配成 的悬浮体溶液,直接浸轧在织物上,然后经过还原 液,在还原汽蒸条件下使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被 纤维吸附、上染的染色方法。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的缺点,不 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 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 好的匀染性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轧染液
◦ 还原棕BR ◦ 扩散剂N
还原液
◦ 烧碱 ◦ 保险粉(85%)
25.6g/L 1.5g/L
20g/L 34g/L
(三)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的生产实例
3、染色处方 氧化液
◦ 双氧水(30%)
皂洗液
◦ 肥皂 ◦ 纯碱
1g/L
5g/L 3g/L
悬浮体参考处方:
浅色 中色 染料(g/L) 10以下 11~25 分散剂(g/L) 0.5~1 1~1.5 分散剂:分散剂NNO、平平加O等 渗透剂:渗透剂T、渗透剂JFC等 抗泳移剂: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泳移
深色 25以上
1.5
工艺条件
浸轧槽内温度:<40℃ 浸轧方式:一浸一轧 轧余率:60%~70%以下 轧槽容积:30~40L
3、浸轧还原液
还原液中烧碱和保险粉浓度参考处方(干还原补充槽)
浅色 中色
深色
保险粉(g/L) 15~20 20~25 25以上
烧碱(g/L) 15~20 20~25 25以上
干还原时还原槽浓度为上述的70%~80%
各种染料介绍

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
一种阴离子染料。
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染色。
分子中含有磺酸-so 3h、羧酸-cooh 等水溶性基团。
按染色时酸性的强弱分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等。
强酸性染料多用于羊毛染色;弱酸性染料多用于真丝绸及锦纶,为真丝织物印染的主要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
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产酸使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
士林染料又称还原染料,一般用于棉织物的染色,不溶于水,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剂将染料还原后溶解于水而与织物反应,染色后用氧化剂氧化后显示正常颜色,日晒牢度极佳。
被称为永不褪色的染料。
还原染料经还原染料隐色体而后成染色的不溶性染料。
先在碱液中经还原作用变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而为纤维素纤维吸着,再经过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一般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
例如士林蓝等。
主要用棉、涤棉混纺织物印染,维纶亦可上色,在丝绸行业中,用于人丝、人丝·人棉交织,真丝绸拔染印花。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要在碱性的强还原液中还原溶解成为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经氧化后,回复成不溶性的染料色淀而固着在纤维上。
还原染料是染料中各项性能都比较优良的染料。
按其主要化学结构可分为靛类和蒽醌两大类。
它的色谱较全,色泽鲜艳,皂洗、日晒牢度都比较高,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等色有光敏脆损现象,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还原染料染色过程还原染料染色时,可采用浸染,卷染或轧染。
一般纱线及针织物大都用浸染,机织物大都用卷染和轧染,一般都包括下述四个基本过程。
1.染料还原染料的还原过程,也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生成过程,一般都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还原染料的分子结构中都至少含有两个羰基(=C=O),它们在强的还原剂连二亚硫酸纳(俗称保险粉)的作用下,羰基被还原成羟基(-OH)。
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工艺研究

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工艺研究宋淑娟【摘要】文章研究了还原染料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对色拔扎染图案色彩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适合还原染料色拔扎染的最佳工艺条件:保险粉(85%)浓度8.5g/L~13.5 g/L,氢氧化钠(100%)浓度6.5 g/L~13.5 g/L,温度50℃~60℃,时间10 min~20 min,浴比:保险粉∶氢氧化钠1∶30.并创新了扎染的方法,提高了扎染产品的品质,为扎染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The paper studied the vat dyeing method and dyeing process conditions effected on pattern andcolor.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optimize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re sh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sulfite(85%) of 6.5 g/L~13.5 g/L, the concentration of NaOH(100%) of 6.5 g/L~13.5 g/L, temperature of 50 ℃~60 ℃, time of 10 min~20 min, bath ratio: sodium hydrosulfite(85%) ∶ NaOH(100%) of 1∶30.It innovated the method, enhanced the quality,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studying the technology of tie-dyeing.【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年(卷),期】2016(057)006【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还原染料;色拔扎染;多色扎染【作者】宋淑娟【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5扎染虽然历史悠久,图案花纹独特,但色彩单一,不能适应现代人对色彩的追求。
考题染色基本知识

考题染⾊基本知识第⼀章染⾊基本知识1. 什么叫染⾊?它的⽬的和要求是什么?2. 物体为什么会有颜⾊?物体具有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什么叫染⾊牢度?常见的染⾊牢度有哪些?4. 什么叫浸染?什么叫轧染?各适⽤于何种织物的染⾊?第⼆章染⾊基本理论1. 亲和⼒和直接性有何不同?2. 酸性染料染⽺⽑或聚酰胺纤维有⽆饱和值?⽤什么法其求出它?3. 何谓平衡吸附等温线?它分为哪⼏种类型?有何特点,⽅程式如何?4. 什么叫上染?上染过程分哪⼏个阶段?它和染⾊过程是否相同?5. 什么叫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它们在上染速率曲线上各有何特征?6.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染⾊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7.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8. 什么扩散边界层?染⾊时染液的流动对其有何影响?9. 染料在⽔溶液中有⼏种存在形式?染⾊时染料是以何种形式上染⾊?10. 浓度、温度及中性电解质对染料在溶液中的聚集有何影响?11. 在⼀般上染过程中,△H0和△S0为何是负值?根据△H0、△S0和T的关系式,讨论染⾊温度T对平衡上染百分率的影响?12. 试说明某些酸性染料上染蛋⽩质纤维时,△S0为正值,即整个染⾊体系混乱度增加的原因。
13. 什么叫稳态扩散、⾮稳态扩散?写出对应的Fick扩散⽅程式及其物理意义。
14. 什么叫⽆限染浴、有限染浴?它们在染⾊过程中各有何特点?15. 什么叫半染时间?在不同的染⾊条件下,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16. 何谓孔道扩散模型和⾃由体积扩散模型?根据其基本理论简述纤维微结构的差异对染料扩散速率的影响。
17. 什么叫初染率、移染性?染料的标准亲和⼒及染料的扩散性能对其有何影响?18. 为获得满意的染⾊效果,⼀般可通过哪些⼯艺条件来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
19. 什么叫泳移、半匀染时间?第三章直接染料的染⾊1. 直接染料染⾊时加⼊中性电解质的作⽤是什么?说明其作⽤原理。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

1、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 特点
– 浴比大 – 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低 烧碱、 – 还原条件温和
• 应用
–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隐色体溶解度低或在高浓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脱卤 等副反应的染料 – 如:还原大红 、蓝RSN、蓝BC等 还原大红R、 、 等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 (一) 隐色体上染的特点 一 •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类似于直接染料 阴离子染料)染棉。 (阴离子染料)染棉。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 “两高一低” 两高一低”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 染料的结晶性质
–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故染色时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 反应物的浓度
–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 还原时的温度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 靛类:隐色体颜色通常比染料本身浅 靛类: –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吸收波向短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 波方向移动
一、染料的还原溶解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溶解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四、染色后处理
还原染料的染色办法及工艺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10~15min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第六章-还原染料PPT课件

• 可溶性还原染料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 酯碱金属盐,可溶于水。
• 靛族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酯碱金属盐— 溶靛素;
• 稠环酮类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酯碱金属 盐—溶蒽素。
.
49
OSO3Na
Br
C
NH
Br
CC
Br
NH
C
Br
OSO3Na
蓝蒽酮类还原染料异构化倾向较强,而且一旦形成 蒽酚酮异构体而析出,即使加热也难以使其溶解。
对于容易发生异构化的染料应严格控制染液pH值。
.
42
O
NH O O NH
[H ]
正常还原
O-
NH O O- NH
O
O
O
NaOH
不足
NH O OH NH
O
蓝色
蓝酚酮化合 物,紫色
.
43
(4)水解反应
• 在较高的温度和碱浓度条件下,含有酰胺 基(-NHCO-)结构的还原染料会发生不 同程度的水解,生成色泽较深的氨基化合 物,使产品色泽变化,染色牢度降低。
.
14
4. 蓝蒽酮类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亚氨基,并形成吖嗪结构。
O
O
NH O O NH
Cl
NH O O NH
O
还原蓝RSN 耐氯漂牢度差
Cl
O
还原蓝BC 耐氯漂牢度好
.
15
5. 吖酮类 主要为红、紫色,少数为绿、蓝和棕色。
Cl O HN
Cl
CO
O Cl
还原红紫RRK
.
16
6.具有噻唑结构的蒽醌还原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