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 2007
油田水水处理及注水系统管理规定PPT课件

地面建设管理处 二〇一二年七月
9/17/20192009-03-10
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模式分类导则
1
按照油田开发基础年“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 水”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近年来地面系统突出工作重点,采 取加大地面工艺改造力度、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强化运行管 理等措施,水质达标率、注水系统效率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为油田开发转变发展方式,夯实生产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为“构建精细注水常态化机制”,勘探与生产公司组织规划 总院编写完成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系统地面生产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9/17/2019
•19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共4节14条,对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生产管理岗位及其职责 2★制度管理 3★水质管理 4★生产运行优化管理
9/17/2019
•20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生产管理岗位及其职责
油(气)田公司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生产岗位设置分四 级,第六条到第十条分别列出了岗位设置的要求及其职 责,工作要求。
的进一步深入,水处理和注水技术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
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9/17/2019
•8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
四是重油轻水观念改变与过程管理薄弱的矛盾。 三年油田开发基础年活动工作,各油田提高了对注
水工作的重视,重油轻水观念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组织 和制度不健全,药剂投加、管线清洗、滤料更换、水罐 排污等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考核。部分油田为节省运行费 用,对设计明确要求投加的化学药剂少加或不加,少排 泥或不排泥,造成污水恶性循环、水质变差。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介绍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脱水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从油井中产出的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油和水。
采出水处理是指对分离出的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或实现再利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油田脱水工艺技术1. 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最常用的油田脱水工艺技术之一。
油水混合物经过沉箱或旋流器,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通过重力分离使油和水分离出来。
分离效果受到温度、压力和物料性质的影响。
2. 机械分离机械分离是利用机械设备,如离心机、油水分离器等,将油水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来实现脱水。
机械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能够处理大量油水混合物,但也存在设备成本高和能耗大的问题。
3. 化学脱水化学脱水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油水混合物的表面性质,使其易于分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表面活性剂、絮凝剂等。
化学脱水能够提高脱水效果,但需要考虑药剂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1. 沉淀过滤沉淀过滤是将采出水通过沉淀池,利用重力沉淀固体颗粒,然后通过过滤器将固体颗粒从水中去除。
这种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大颗粒固体污染物,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有限。
2.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通过将采出水经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颜色。
活性炭吸附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污染物和含色采出水,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
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采出水中的固体颗粒、有机物和溶解物质分离出来,实现高纯度的水的回收利用。
结论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选择工艺技术时,需要考虑分离效果、成本、能耗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常用的脱水工艺技术有重力分离、机械分离和化学脱水。
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选择适合的工艺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2004– 11 –04 发布2005 – 03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GB 50183-2004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 年3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8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3-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1)(2)(3)、3.2.2、3.2.3、4.0.4、5.1.8(4)、5.2.1、5.2.2、5.2.3、5.2.4、5.3.1、6.1.1、6.4.1、6.4.8、6.5.7、6.5.8、6.7.1、6.8.7、7.3.2、7.3.3、8.3.1、8.4.2、8.4.3、8.4.5、8.4.6、8.4.7、8.4.8、8.5.4、8.5.6、8.6.1、9.1.1、9.2.2、9.2.3、10.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关于印发“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在对《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进行修订基础上编制而成。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开采规模的日渐扩大,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和回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对大量采出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先进地面工艺技术对采出水进行处理和回注已成为我国油田开发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的问题。
一、油田采出水的特点油田采出水的特点是具有高含盐量、高含油量和多种杂质的特点。
如果这些采出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因此,需要对这些采出水进行处理。
当前,油田采出水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采取一些物理学原理,如过滤、沉淀、膜分离等方法进行水处理的方式。
目前,油田采出水的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过滤:过滤是一种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介质对采出水进行过滤的方法。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沉淀物,但对溶解物和微生物没有去除作用。
(2)沉淀:沉淀是利用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水底部的原理,将悬浮颗粒和沉淀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颗粒浓度较高的采出水。
(3)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调整压力差或电场等参数对不同大小或电性的物质进行分离。
膜分离可以去除水中的颗粒、沉淀和某些离子,但不能去除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改变水中化学成分来达到清洁水的目的。
目前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沉淀法:沉淀法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提高沉淀的速度,促使沉淀颗粒尽快沉淀下来,以达到分离水中的颗粒物和沉淀物的目的。
(2)氧化法: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对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分解,将其转化为短链化合物或无毒化合物,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通过利用半透膜对物质的分离作用,利用膜材料和组合膜结构按某种规律对水中杂质进行分离,以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用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
第五章 油田污水处理

(二)采出水治理方法续 物理化学治理法 加混凝剂的浮选法、离子交换法、反 渗透法和电渗析法; 生物治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好氧治理 法和厌氧治理法。
四、采出水治理设施
( 一 ) 立 式 除 油 罐
( 二 ) 过 滤 罐
DFX双流双滤料过滤
SFX 多滤料过滤
反冲洗操作过程
Nutshell胡桃壳过滤器
污水含油的危害
二、净化采出水的回注与排放
(一)净化采出水回注 目的是保持油藏压力。 注水开采的优点: 含有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油功能; 注入的含盐净化采出水与油层的泥土 接触,不降低油层渗透性。 提高井底压力; 较高温度的净化采出水具有洗油功能; 防止地表污染。
(二)净化采出水的要求 化学组分稳定,不形成悬浮物; 严格控制机械杂质和含油; 有高洗油能力; 腐蚀性小; 尽量减少采出水处理费用。
六、采出水处理站流程举例
混凝沉降重力处理流程
四采出水治理设施一立式除油罐二过滤罐dfx双流双滤料过滤sfx多滤料过滤反冲洗操作过程nutshell胡桃壳过滤器三油水旋流分离器五采出水的防垢缓蚀杀菌和密闭一防垢
第八章 油田采出水处理
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设施
一、污水来源
含油污水或原水:油水分离后污水。 洗井水:注水井反冲洗产生的污水。 油井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水,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 采出液的含水量会更高。油田综合含水率达90% ,陆上油 田3.96亿吨/年。这些含水,将在原油脱水和集输过程的其 他环节中脱出。在脱出的含水中,由于含有原油等主要污染 物,因此脱出的水通常称为油田含油 外排。但回注油层的含油污水,必须达到油层要求的质量标 准;外排的含油污水,必须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质量标准。 因此,在污水的同注或外排前,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第六章 原油及水处理系统

4、脱出水的含油率
5、最佳用量
6、低温脱水性能
• • • •
• •
•
破乳剂脱水的优缺点 优点 1、在系统内较早注入可防止乳状液的形成; 2、可在较低温度下脱水,节约燃料,降低 原油蒸发体积损失以及因原油密度增大的经 济损失。 缺点 1、注入破乳剂剂量过多时,可生成新的、 稳定性更高的乳状液; 2、若破乳剂量较大时,仅靠其脱水费用过 高。
3、乳化剂
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的物质 作用: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吸附层
( 1)使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下降,减少了剪切水相变为小水滴所需 的能量,也减小了使水滴聚结、合并的表面能; ( 2)若吸附层具有凝胶状弹性结构,在分散相液滴周围形成坚固、 有韧性的膜,阻止水滴碰撞中的聚结、合并、沉降 ( 3)若乳化剂为极性分子,排列在水滴界面上形成电荷,使水滴相 互排斥,阻止水滴合并沉降。
• 油水乳状液类型的判别方法
鉴别方法
染色法
说明
往乳状液中加入油溶性染料,轻轻搅动,若乳状液呈 现染料的颜色,则外相是油,乳状液是W/O型;若分散液 滴呈染料颜色,则分散相是油,为O/W型。 将两滴乳状液分别滴在玻璃板上,然后将形成该乳状 液的油和水,分别滴在两滴乳状液中,轻轻搅拌,易于和 油混合者为W/O型;易于和水混合者为O/W型。
剪切速率 27 81 27 81 81
6 7
40 40
27(加药) 81(加药)
四、石油生产中乳状液的生成和预防
1、原油乳状液的生成 原油中含水,并含有足够数量的天然乳化剂,一
般生成稳定的W/O型原有乳状液。
原油中所含的天然乳化剂:
胶质、沥青质、环烷酸、脂肪酸、氮和硫的有机
物、蜡晶、粘土、砂粒、铁锈、钻井修井液等。 另外,原油生产中使用的缓蚀剂、杀菌剂、润湿 剂和强化采油的化学药剂都是生成乳状液的乳化剂。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油田采出水处理是指对从油田井口采集到的含油、含固体和含化学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处理等。
物理处理是将采出水进行初级处理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筛分和气浮等。
其中,沉淀是利用颗粒物体因其比重较大而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的过程,通过添加沉淀剂可加速颗粒的沉淀速度,从而去除悬浮物。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砂等)来去除颗粒物体。
筛分是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离,常用的设备有振动筛和旋流器。
气浮是利用气泡在水中附着悬浮物质并使其浮起的过程,通过控制气泡尺寸和浓度来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化学处理是对采出水进行除碱、除硬水、除铁、除锰、除硫和除重金属等处理的方法。
除碱是将采出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硫酸钠和石灰一起反应生成钙、镁盐沉淀的过程。
除硬水是通过添加鞣剂将钙、镁离子与鞣酸形成难溶性的鞣盐,从而使水中的硬度物质减少。
除铁、除锰是利用泡沫法或氧化法来处理采出水中的铁、锰物质。
除硫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使采出水中的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和硫酸氢盐,并形成沉淀物。
除重金属是通过添加络合剂、还原剂或沉淀剂来将重金属离子与其形成沉淀物。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过程。
常见的油田采出水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COD和氨氮等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是将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并降解,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水质的净化。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在碎石、滤棉或塑料填料等载体上附着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
人工湿地则是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对油田采出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同时能提供风景、生态等功能。
膜分离处理是利用半透膜对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循环水处理标准GB50050-2007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释义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要实施了,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与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1.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精品文档,超值下载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
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
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
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
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规范号:GB 50428—2007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3 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要求,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会同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及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制而成的。
???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的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全国各油田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技术科研成果和生产管理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多个油田进行了现场调研,多次组织会议研究、讨论,反复推敲,最终经审查定稿。
???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分委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给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康路6号,邮政编码:16371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陈忠喜?王克远?马文铁?杨清民?杨燕平?? ?????????????孙绳昆?潘新建?高?潮?赵永军?舒志明??? ????????????李英嫒?程继顺?夏福军?古文革?徐洪君??? ????????????唐述山?杜树彬?王小林?杜凯秋?任彦中??? ????????????何玉辉?刘庆峰?张?忠?李艳杰?刘洪友??? ????????????张铁树?何文波?张国兴?于艳梅?王会军??? ????????????马占全?张荣兰?张晓东?张?建?裴?红??? ????????????夏?政?周正坤?祝?威?洪?海?郭志强??? ????????????高金庆?罗春林附录A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A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建(构)筑物最小水平间距(m)建(构)筑物墙壁外缘或突出部分外缘有门窗3.0无门窗1.5场区道路1.0人行道路外缘0.5场区围墙(中心线)1.0照明或电信杆柱(中心)1.0电缆桥架0.5避雷针杆、塔根部外缘3.0立式罐1.6注:1 表中尺寸均自管架、管墩及管道最突出部分算起。
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外缘算起;道路为公路型时,自路肩外缘算起。
???2 架空管道与立式罐之间的距离,是指立式罐与其圆周切线平行的架空管道管壁的距离。
附录B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之间平行的最小间距表B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之间平行的最小间距建(构)筑物名称通信电缆及35kV以下直埋电力电缆(m)管架基础(或管墩)外缘(m)电杆中心线(m)建筑物基础外缘(m)道路路面或路边石外缘(m)边沟外缘(m)管道名称污油管道2.01.51.52.01.51.0污水管道2.01.51.52.01.51.0压缩空气管道1.01.01.01.51.01.0热力管道2.01.51.01.51.01.0消防水管道1.01.01.01.51.01.0清水管道1.01.01.01.51.01.0加药管道1.01.01.01.51.01.0注:1 表中所列净距应自管壁或保护设施外缘算起。
2 管道埋深大于邻近建(构)筑物的基础埋深时,应采用土壤安息角校正表所列数值。
3 有可靠根据或措施时,可减少表中所列数值。
附录C 过滤器滤料、垫料填装规格及厚度表C-1 核桃壳过滤器料填装规格及厚度序号名称粒径规格(mm)填装厚度(mm)1核桃壳滤层0.6~1.21200~1400表C-2 纤维球过滤器滤料填装规格及厚度序号名称粒径规格(mm)填装厚度(mm)1纤维球滤层30±51000~1200表C-3 重力单阀过滤器滤料、垫料填装规格及厚度序号名称粒径规格(mm)填装厚度(mm)1石英砂滤层0.5~1.2700~8002砾石垫料层1~2503砾石垫料层2~41004砾石垫料层4~81005砾石垫料层8~161006砾石垫料层16~32200注:采用滤头配水(气)系统时,垫料层可采用粒径为2~4mm的粗砂,其厚度宜为50~100mm。
表C-4 石英砂压力过滤器滤料、垫料填装规格及厚度序号名称粒径规格(mm)填装厚度(mm)1石英砂滤层0.5~1.2700~8002砾石垫料层1~21003砾石垫料层2~41004砾石垫料层4~81005砾石垫料层8~161006砾石垫料层16~322007砾石垫料层32~64至配水管管顶上面100表C-5 双层压力过滤器滤料、垫料填装规格及厚度序号名称一次滤料规格(mm)二次滤料规格(mm)填装厚度(mm)1石英砂滤层0.8~1.20.5~0.8400~6002磁铁矿滤层0.4~0.80.25~0.5400~2003磁铁矿垫料层0.8~1.20.5~1.0504磁铁矿垫料层1~21~21005磁铁矿垫料层2~42~41006磁铁矿垫料层4~84~81007砾石垫料层8~168~161008砾石垫料层16~3216~322009砾石垫料层32~6432~64至配水管管顶上面100附录D 埋地通信电缆与地下管道、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表D 埋地通信电缆与地下管道、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地下管道及建筑物最小水平净距(m)最小垂直净距(m)电缆管道直埋电缆电缆管道直埋电缆给水管道75~150mm200~400mm>400mm0.51.02.00.51.01.50.150.150.150.50.50.5天然(煤)气管道压力≤0.3MPa0.3MPa<压力≤O.8MPa1.02.O1.01.O0.15①0.15①0.5O.5电力线35kV以下电力电缆1OkV及以下电力线电杆0.5②1.00.5②0.5②0.5②建筑物散水边缘无散水时基础?1.5?0.51.00.6——绿化高大树木小型绿化树1.51.0———地下管道及建筑物最小水平净距(m)最小垂直净距(m)电缆管道直埋电缆电缆管道直埋电缆输油管道—2.0—0.5热力管道1.02.00.250.5排水管道1.01.00.150.5道路边石1.0———排水沟—0.8—0.5广播线—0.1——注:①交越处2m内天然(煤)气管道不得有接口,否则电缆及电缆管道应加包封。
???②电力电缆加有保护套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附录E 通信架空线路与其他设备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条文说明1 总则1.0.3油田采出水处理后主要是用于回注到地下油层,其他用途目前主要是指稠油油田采出水处理后用于蒸汽发生器给水。
当采出水经处理后用于其他用途或排放时,对以原油及悬浮固体为主的预处理(以下简称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4各油田产生采出水的时间不同,有的油田开发初期不含水,有的油田因初期水量小而用于掺水或拉运至其他采出水处理站处理时,采出水处理工程可以缓建。
2 术语本章所列术语,其定义及范围,仅适用于本规范。
本章所列术语,大多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工程建设基本术语》SYJ 4039和现行国家标准《给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 125的名词解释确定的,并结合油田采出水处理生产发展的实际做了适当完善和补充。
2.0.9采出水处理站外部来水是指原油脱水系统来水、洗井废水回收水、分建采出水深度处理站反冲洗排水回收水等。
不包括采出水处理站内部回收水,如反冲洗排水、污泥浓缩上清液、污泥脱水机滤液的回收水等。
2.0.13、2.0.14 除油罐和沉降罐是利用介质的密度差进行重力沉降分离的处理构筑物,因此同属一种类型,以去除水中原油为主要目的,习惯上称作“除油罐”。
事实上采出水中不仅含有原油,也含有较多的悬浮固体,悬浮固体的去除远比去除原油困难得多,油田注水水质标准对悬浮固体的要求也比对原油的要求严格。
在沉降分离构筑物中只提出“除油罐”这一术语,不符合采出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本规范提出“沉降罐”这一术语,是为了适应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要求,它本可代替“除油罐”这一术语,但考虑到“除油罐”这一术语在油田使用多年,在采用两级沉降分离构筑物的处理流程中,第一级往往是主要去除水中原油,所以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本规范保留“除油罐”这一术语,并对该术语进行重新定义。
除油罐或沉降罐有立式和卧式两类,卧式多为压力式。
2.0.16回收水罐(池)主要是接收储存过滤器反冲洗排水的构筑物,也可接收储存其他构筑物能够进入的自流排水,如检修时构筑物的放空排水等。
3 基本规定3.0.1采出水处理工程是油田地面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原水来源主要是原油脱水,其次是洗井废水和其他污水。
因此采出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必须与原油脱水工程相适应。
建设规模适应期宜为10年以上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油气田地面建设规划设计规范》SY 0049的规定,并与现行国家标准《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 50350相一致。
采出水处理工程建设最终规模应以“油田地面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是否分期建设,应根据油田生产过程中原油综合含水率的上升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确定。
3.0.2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应适应油田开发的要求,积极慎重地采用经过试验和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工艺、设备和新的科研成果。
同时根据采出水性质、注水水质标准和油田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出水处理工艺。
3.0.3本条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 50350规定的,但各油田可根据采出水水质特性、集输工艺及生产管理情况制订相应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