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 PPT课件

一、 营养不良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 消瘦型营养不良
1岁以内婴儿比较常见,早期表现是体重不增长,之后,体重逐渐下降。
一、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有许多小孩子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幼儿的生长 发育十分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各种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故易 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的疾病。
从世界范围来看,营养不良是引起儿童死亡和健康状况差的首要原因之一。
一、 营养不良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2 水肿型营养不良
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可见于 1~3岁幼儿。 由于水肿,不能以体重来评估其营养状况。水肿表现为足背的轻微凹陷直至全身,有的毛发稀疏,易脱落。
一、 营养不良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介于上述二型之间。这种病儿常同时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A、B等缺乏,所以症状可能十分复杂。 因免疫力低下,也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肠炎等往往非常严重,特别是重度营养不良,因全身衰竭, 有时一个翻身即可引起死亡。
患儿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肤干燥、苍白、面部皮肤皱缩松弛、头发干燥易脱落、四 肢可有挛缩。皮下脂肪层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皮下脂肪层厚度 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营养不良患者会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食欲差,腹泻、便秘交替。皮肤凹 陷性浮肿、皮肤发亮,严重时可能破溃、再感染形成慢性溃疡。重度营养不良甚至会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儿童营养与常见病

脂肪 45-50%
二、蛋白质
婴儿生长迅速,需要更多优质蛋质。
①l-10岁蛋白质总量随年龄而增加,
②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达50%,对儿童
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③进食多种食物,可达到蛋白质的互补; ④注意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随而脂肪的摄入 增加。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增加肾脏负担,儿童的 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蛋白质,还需要有其他微量营 养素。
。
五、矿物质
1.钙 是骨骼中矿物质的主要成份。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供给量标准
0—6个月:
400mg 7个月—3岁: 600mg 3岁以上: 800mg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000—1200mg 成年人: 500—600mg 牛奶是钙最好的来源,此外,芝麻酱、虾皮等也富含 钙。
神经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铁、牛磺酸、碘、锌、必需脂 肪酸、维生素等。
第二讲 营养性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 缺乏症。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1、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烦躁不安;
由于汗液刺激,经常摇头擦颈,形成枕 秃或环形脱发。
的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起重要作用。 脑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脂肪,以类脂为主。 必需脂肪酸对促进脑发育起了重要作用。下面 介绍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A)和亚麻酸 (ALA)。
三、脂 肪
1.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同属必需 脂肪酸。LA及AI,A是大脑和视网膜发育 所必需的物质。亚油酸在体内可以转化 为花生四烯(AA),亚麻酸可转化为二十 二碳六烯酸(DHA)。可以维持脑细胞 和视网膜的正常结构、流体性、通透性 以及促进大脑功能网络的形成和视觉功 能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介绍

一、前言0到3岁婴幼儿时期是对人的一生健康影响最大的一段时期,此时期儿童患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其当前的体魄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增加成年时期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影响成年后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此时期内婴幼儿易患的营养缺乏病及其预防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原因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的原因营养物质摄入不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和对营养物质需求量之间具有彼此矛盾。
比如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食物的供给不足,疾病引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婴幼儿抚育行为不合理,婴幼儿自身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体魄发育方面不完善。
三、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常见的婴幼儿营养缺乏病主要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病、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病、碘缺乏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或能量不足,身体逐渐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婴幼儿体重和或身高增加缓慢或不增加,乃至下降,主要有三个表现。
轻度蛋白质缺乏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高及体重低于正常儿童,若是蛋白质缺乏能量尚可为夸希奥克病,若是蛋白质与能量同时缺乏则为营养不良性消瘦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的原因,第一长期食物摄入量不足,例如战乱、灾荒、贫困等原因造成儿童长期饮食量不足与质量的低下,或婴幼儿在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营养丰硕的辅食,致使能量与蛋白质摄入都不足。
第二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拒食肉、蛋、奶豆类等,使能量与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长期供给不足。
第三,疾病及其他的原因,如消化道先天畸形各类慢性胃肠道疾患,结核病、肝硬化严重心肾疾病等使婴幼儿的食欲下降,且消耗增多,影响营养素的摄入。
从而致使营养不良,其他的原因胎儿先天储蓄不足者,诞生后需要知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若是所需的营养素不能及时补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包括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体重下降,皮肤弹性降低,正在成长中的婴幼儿开始时体重停止增加,随后体重下降。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及参考答案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的能量消耗是婴幼儿特有的。
2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主要包括()和儿童单纯性肥胖。
3 .6月龄内婴儿完全依赖母乳满足所需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需要的喂养方式称为()o4 .碳水化合物也称(),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能量物质。
5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般分为()型、()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
6 .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周”。
7 .满()月龄起需要给婴儿添加辅食。
8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数量及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又称()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在正确表述的括号内填写“V”,在错误表述的括号内填写“X”。
)1一个好动的婴幼儿比一个喜欢安静的婴幼儿消耗的能量多。
()9 .产能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10 婴儿若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出生数月的婴儿。
()11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几乎没有一项生命活动能离开蛋白质,因此婴幼儿应该只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12 铜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13 膳食纤维本质上属于碳水化合物,它是指在人体小肠内所有未被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
()14 辅食添加应从富含钙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最终达到食物的多样化。
()15 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应将水果放在蔬菜之后添加。
()16 如果婴幼儿是过敏体质,可先喂深水鱼肉泥。
()17 .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18 .学龄前儿童年龄还小,小时候营养素供给不足没有关系,长大了补上就可以了。
()19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是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20 .食育,简而言之就是饮食教育。
()21 .托幼机构实施食物不能传承中华饮食文化。
()22 .托幼机构食育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婴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请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

(二)症状
(1)轻症开始时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微咳、 咽痛、头痛等,患儿多于3—4天内自愈。如果病 变范围较广,这些症状更明显,并伴有发烧,病 程可延长至1周以上。有时患儿颈部淋巴结和扁桃 体肿大,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2)重症者在起病时突发高热,3岁以下小儿可因 高热出现抽风。患儿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 不安,咳嗽厉害,咽部充血。如果患儿高烧持续 不退、咳嗽有增无减、出现喘憋等症状,应考虑 并发肺炎,需要及时诊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症状
轻者一日泻数次,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 正常或低热、不影响食欲。重者一日泻10余次或几 十次,大便呈黄色水样,有粘液,尿量减少或无尿, 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机体丢失大量水分而 发生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口唇干裂,精神萎靡、 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危及生命。
三、护理与预防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由于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普通感 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名称, 也可通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一)病因
由于以各种病毒或细菌为病原体的侵犯,以及因 营养不良、缺乏锻炼、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等造 成的机体防御能力的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另 外,护理不周、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此病。
牙齿结构
牙本质:牙齿的主要物质 牙釉质(牙冠部分):白色、人体 外包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的 钙、磷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骨 骼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一)病因
1、接触日光不足 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除一小部分 由食物中摄取外,主要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 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阳光中紫外线到达地 面的多少,与季节、大气中烟雾的多少等有很大关系。 在寒冬季节较长的北方,由于白昼很短,加之玻璃窗 密闭,衣着很厚,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量很少,因此, 易患佝偻病。 2、生长过快 早产儿、双胎、先天储存在体内的钙 少,并且生后生长速度快,容易患佝偻病。
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疾病的定义营养性疾病指由于营养物摄入不当,(不当包括摄入不足、摄入过多或摄入比例失调)所造成的疾病。
营养物包括食物(如粮食、肉、蛋、油等)和药物(如维生素A、D)两大类。
(1)摄入不足造成的疾病一般称为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指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及利用障碍、消耗量增加及饮食单调、偏食等。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2)摄入过多造成的疾病一般常见:单纯肥胖症、维生素A过多症和维生素D过多症。
(3)摄入比例失调性疾病①维生素A或维生素D比例失调。
过去浓缩鱼肝油比例失调,已经停售。
目前使用伊可新(维生素A2000单位、维生素D700单位),贝特灵(维生素A1800单位、维生素D600单位),已经满足两种维生素的预防量,不致中毒。
②过多补充铁剂,可以造成维生素E缺乏。
③食物中,乳儿糕的主要成分为谷类淀粉,蛋白质成份很低;麦乳精主要成分为炼乳、蔗糖、麦芽糖和可可粉,蛋白质仅7%;母乳中维生素B1和铁含量不足。
二、营养性疾病的护理1.营养性疾病的原因、特征(1)营养性疾病的原因。
由于食物(如粮食、肉、蛋、油等)进食量不足;喂养不当,蛋白质摄入不足;使婴幼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
(2)营养性疾病的特征①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身高、体重、胸围大大低于同龄儿。
②个子矮小、消瘦。
③严重时皮肤发亮。
④毛发稀疏、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
⑤食欲减退,抵抗力低,极易患病。
⑥大便不好,有时拉稀,有时便秘。
⑦情绪不稳定,哭闹烦躁、对周围事物或哄逗无反应。
⑧血色素低,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肝脾肿大。
⑨智商低下,其中语言发育影响最甚。
经常合并缺乏铁、锌等多种维生素。
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1)合理安排饮食。
选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满足婴幼儿身体中的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奶类(牛奶、羊奶)、畜肉(牛、羊、猪肉、禽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及鱼、虾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和果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
012 - 育婴师: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护理

尽量不要让婴儿过久的哭闹,避免吞入空气引 起胀气,每次吃奶后可轻拍婴儿背部。
给孩子以抚慰,减低环境噪音,可用热水袋捂 在婴儿腹部,或让婴儿俯趴在成人腿上,同 时轻抚背部,促进排气。
持续哭闹。伴呕吐等其他症状,必须立即送医 院诊治。
肠绞痛
肠绞痛的苦恼一般发生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一般在生后2-4周发生,5个月好转,可能与 过度喂养,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二)气管炎、支气管炎
当婴幼儿感冒发热治疗不愈而又出现了咳嗽加 重时,要警惕是否发生了支气管炎、起初为 刺激性干咳,之后带有痰咯声咳嗽,年龄大 些咯出黄色脓性痰。
(三)肺炎
病因多为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 表现为口吐白沫、精神萎靡、呕吐及呛咳等 症状。
(四)支气管哮喘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多 数患儿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史。
课后思考
婴幼儿感冒发热治疗不愈时,又出现( )时,要 警惕发生了气管炎,支气管炎。
A、高热 B、咳嗽加重 C、呼吸急促 D、有痰
婴儿突然大哭,难以安抚的啼哭,哭时面部潮红 腹部膨胀,双腿屈曲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排便而终 止。多见于( )
A、肠痉挛 B、急性肠胃炎 C、 嵌顿疝 性阑尾炎
D、急
处理:热敷腹部,按摩脐周,注意与肠套叠, 肠梗阻辨别。
大孩子的肠痉挛腹痛,常为缺钙,但要注意 与肠蛔虫相鉴别。
腹痛的护理
婴幼儿腹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胀痛、绞痛、 疼痛轻重程度与病情病不一致。如疼痛剧烈, 婴儿哭闹不止,过一会儿又完好如初,可能 是得了肠道痉挛,痉挛解除,疼痛即刻缓解。
用热水袋进行热敷,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 肠绞痛,特别是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肠 道痉挛,减轻疼痛。
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病例样片(2岁)
2岁幼儿正常腕部干骺端临时钙 化线清楚
2岁佝偻病幼儿腕部干骺 端临时钙化线模糊
逐渐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
诊断
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
血生化: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X线: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 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2mm
咀嚼功能
✓ 后天学习建立,咀嚼吞咽学习的敏感期 在4~6月。
✓ 有意训练7月左右婴儿咬嚼指状食物、 从杯咂水,1岁断离奶瓶;9月学用勺自 喂,均有利于儿童口腔发育成熟。
思考:添加辅食关键期?
婴儿喂养方法
授课教师:秦越
2)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
①含丰富的SIgA ②细胞成分 ③含较多乳铁蛋白、 溶菌酶、补体 ④ 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 ⑤ 其他因子:双歧因子,低聚糖(与上皮细胞粘
水 Water
婴儿可从乳汁中获取充足水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 量相对较多,为100~150ml/(kg·d), 以后每3岁减少约25ml/(kg·d)。
挤压反射
新生儿至3~4月小儿对固体食物出现舌体抬 高、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反射或“厌新”。如果小 儿在愉快的情况下,有足够机会反复尝试新食物 (可能需8~10次接触),婴儿最初的对新食物 的抵抗可通过多次体验改变。婴儿最初的这种对 新食物的抵抗可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功能,其意 义是防止吞入不宜吞入的东西。
单糖:葡萄糖、双糖 碳水化合物
多糖:主要为淀粉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