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谐激光器_开题报告(3)
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氨气近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氨气近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联合光学和声学技术的光谱分析方法,该技术主要利用激光脉冲的光热效应,产生声波信号来探测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振动和转动状态,并通过获得的声波信号,实现对样品组成的准确分析和检测。
近年来,氨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氨气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家庭环境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存在,如果排放量过高,其不仅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而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对氨气污染进行准确、快速和实时的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近红外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气体成分分析技术,在实时性、精度及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本文将探索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氨气近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旨在提高氨气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度,为氨气的实时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 基于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氨气的声学模型和数学模型。
(2) 利用可调谐激光器产生近红外光谱,采用声光光谱技术获取氨气的谱图。
(3) 利用数据拟合算法对氨气的光谱进行分析,实现其浓度的定量测量。
(4) 设计和制作氨气近红外光声光谱检测系统。
(5) 对气体成分进行实验验证,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6) 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本研究旨在研究和开发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氨气近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探索一种新型的气体监测方法,提高氨气检测的精度和实时性,从而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设计和制作氨气光声光谱检测系统,包括激光器、探头、声学传感器等。
(2) 建立氨气的声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探究其声波信号特点及相应声学参数。
(3) 实验采集氨气的近红外光声光谱数据,采用数据拟合算法进行谱线分析。
(4)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氨气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氨气的实时浓度测量。
(5) 对气体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统计和分析数据,优化系统参数和算法。
可调谐激光器

关键词可调谐激光器波分复用光传输1引言光通信领域传统的光源均是基于固定波长的激光器模块,随着光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及应用推广,固定波长激光器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随着DWDM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波长数达到了数十甚至上百,在需要提供保护的场合,每个激光器的备份必须由相同波长的激光器提供,这样导致备份激光器数量增加,成本上升;另一个方面由于固定激光器需要区分波长,因此激光器的类型随着波长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管理复杂程度和存货水平;再有如果要支持光网络中的动态波长分配,提高网络灵活性,需要配备大量不同波长的固定激光器,但每只激光器的使用率却很低,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这些不足,随着半导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成功地研制出可调谐激光器,即在同一个激光器模块上控制输出一定带宽内的不同波长,且这些波长值和间隔均满足ITU-T的要求。
这样,通过使用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备份,一个激光器就可以对几个波长甚至整个波段的波长进行备份,从而降低备份成本;由于可调谐激光器不再区分波长,以及其有通用性,从而简化了存货管理和对资金的占用;通过在光网络中部署可调谐激光器,可以根据网络中波长使用的具体情况,动态地选择信号波长,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动态的波长分配和使用,提升光网络的灵活性;此外,具有很调谐速度的可调谐激光器能够支持未来的光分组交换,等等。
因此,鉴于可调谐激光器人有以上诸多优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调谐激光器不久将会取代固定波长激光器在光通信领域的地位。
2原理及特点可调谐激光器从实现技术上看主要分为:电流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等类型。
其中电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实现波长的调谐,具有ns级调谐速度,较宽的调谐带宽,但输出功率较小,基于电控技术的主要有SG-DBR(采样光栅DBR)和GCSR(辅助光栅定向耦合背向取样反射)激光器。
温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激光器有源区折射率,从而改变激光器输出波长的。
该技术简单,但速度慢,可调带宽窄,只有几个nm。
可调谐激光器市场分析报告

可调谐激光器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能够通过调节其输出波长来实现特定光谱范围内输出的激光器。
它具有灵活、高分辨率、高输出功率等特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光通信、医疗、材料加工等。
本报告旨在对可调谐激光器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从定义、原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概述,文中将讨论可调谐激光器市场的分析报告,包括可调谐激光器的定义和原理、市场现状分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此外,引言部分还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对可调谐激光器市场的深入了解。
最后,引言部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供了一个整体的预览。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可调谐激光器的定义和原理,并分析该市场的现状。
接着预测可调谐激光器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探讨市场机会和挑战,并对整个市场进行综合的总结,为读者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展望。
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市场分析报告。
1.3 目的: 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全球可调谐激光器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调谐激光器的定义、原理和市场现状。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读者了解可调谐激光器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机会与挑战。
同时,本报告旨在为相关行业决策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参考意见,促进可调谐激光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1.4 总结文章总结:本文对可调谐激光器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通过对可调谐激光器的定义和原理进行了解释,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在市场现状分析部分,我们从各个方面对全球可调谐激光器市场进行了研究,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部分,我们对可调谐激光器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谐光滤波器设计开题报告

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谐光滤波器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依赖
于光信号传输。
在光传输技术中,光滤波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件,它
可以确保光信号经过滤波器后,符合特定的波长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
高精度、可调谐的光滤波器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一维光子晶体在
光滤波器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一维光子晶体光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构调整方便、滤波精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光滤波器设计领域的研究
热点。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次课题将主要研究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谐光滤波器的设计。
首先使
用软件(如FDTD解析、Lumerical等)进行仿真和优化,优化出最佳的
周期和腔长。
其次,采用纳米压印、侵蚀刻蚀等方法制备光子晶体。
最后,使用光谱仪对制备的光子晶体进行测试,验证其光滤波的性能和可
调节性。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次课题将设计出一种可调谐的、精度高、性能优异的一维光子晶
体光滤波器,为光通信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
本次研究将为光子晶体在其他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
步拓展了光子晶体在光电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
关于光通信用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探讨

关于光通信用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探讨摘要:随着人们对通信网络传输容量需求的加大,可调谐激光器技术在光通信用的应用不断增加。
本文主要对可调谐激光器的现状做了相应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
总结了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光通信;可调谐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1.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现状随着通信市场的逐步好转,可调谐激光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这项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信设备供应商们不仅在寻找更新设备的技术,而且还在寻找一种可以降低网络长途通信成本的技术。
一种远程和都市通信都需要的快速高效的通信网络。
这种网络拥有实时开关、快速高效等特性。
而具有高输出功率,窄线宽、低噪声、高边模抑制比的新一代的可调谐激光器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目前,可调谐激光在通信市场上的份额还比较少,但有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
可调谐激光器最厉害的还是属于德国的Two Chip Phootnic公司。
该公司主要生产电泵浦和光泵浦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二者相比虽然光泵浦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比电泵浦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高,但科学家们相信,尽管电泵浦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甚至比不上具有边发射器的激光器。
但由于它拥有连续,单模无模跳跃调谐等优点,低输出功率不会影响它的通信中的应用。
2.可调谐激光器的原理及分类2.1 可调谐激光器的原理可调谐激光器由相位调谐元件、模式选择滤波器、两个激光器谐振腔端面和半导体增益带组成,如下图。
可调谐激光器的调谐波长范围满足:(2.1)可调谐激光器波长调谐是通过调谐折射率、选择纵向模式、改变腔长来进行相应调谐,小范围内的波长调谐能通过调谐折射率和改变腔长完成,而在大范围内的波长调谐则需要用到模式选择滤波器。
依照上述的调谐原理用不同的元件,就可以组成各种结构的可调谐激光器。
2.2可调谐激光器的分类目前所研究的可调谐激光器基于材料上的不同可区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光纤可调谐激光器和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
MOEMS垂直腔可调谐光电器件的理论模拟及关键工艺的探索的开题报告

MOEMS垂直腔可调谐光电器件的理论模拟及关键工艺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光通信成为了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
垂直腔可调谐光电器件(VCSEL)作为光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光源,具有高速传输、低功耗、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VCSEL 的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和关键控制工艺的设计和实现。
因此,对VCSEL的理论分析和关键工艺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VCSEL的理论模拟与关键工艺的探索。
具体来说,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 VCSEL的理论模拟对VCSEL进行理论模拟,建立模型,并对VCSEL进行数值计算和优化设计。
具体来说,将把调制区、上共振镜和下共振镜的设计参数作为自变量,在考虑互连和材料参数等因素的同时,分析调制区的反射系数、调制效率等指标,并寻求最优解。
2. 关键工艺的探索固定VCSEL的关键参数后,通过探索关键工艺,为VCSEL的制造提供可能的方案。
探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工艺对VCSEL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将探讨制备高质量上共振镜、下共振镜、调制区、金属电极等过程中的制备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对关键工艺进行优化。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对VCSEL的性能和制造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理论模拟可以为VCSEL的设计提供指导,优化VCSEL的调制效率、反射系数等性能。
其次,通过探索关键工艺的方式,可以提高VCSEL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为VCSEL的大规模制造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构建VCSEL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
2. 根据VCSEL的理论模拟结果,实验制备VCSEL样品。
3. 通过测试样品的光电性能和电性能等指标,评价VCSEL的性能。
4. 发现VCSEL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进一步的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进行优化。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光纤激光器是一种基于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
它具有体积小、功率稳定、光束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许多应用场合中,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如光谱分析、光通信、生物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具有可以通过调节激光器的工作模式来改变激光发射波长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实现波长调谐,希望能够提高激光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了解其在不同应用中的应用性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设计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并进行优化设计。
2. 确立光纤激光器所需要的实验平台,并设计相关的实验系统。
3. 利用光纤光学、激光物理学等知识,对光纤激光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理论计算。
4. 利用实验系统对可调谐光纤激光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激光器内部器件的参数来实现波长调谐,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 针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性能评估,并对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应用性能进行分析。
四、预期研究成果
1. 成功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结构。
2. 理论分析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并实现波长调谐。
3. 分析和评估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应用性能,并寻找其优化空间。
五、研究意义
1. 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其在更广泛的应用场合中提供更好的支持。
2. 该研究可以推进光学仪器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3. 对于光通信、生物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铯原子钟驱动源——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的开题报告

铯原子钟驱动源——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钟是现代精密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铯原子钟作为目前最为常用的钟之一,在精度、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地球物理等领域。
铯原子钟的准确度对其它技术的准确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铯原子钟需要使用准确稳定的光源来驱动,以保证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是驱动铯原子钟的一种理想光源,可以在较高的频率精度和长时间稳定性下提供高质量的激光光源。
因此,在854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驱动铯原子钟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可调谐光纤激光器驱动铯原子钟的原理、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其输出功率、频率精度和长时间稳定性等性能指标,为铯原子钟的实际应用提供更为稳定和精准的驱动光源。
3. 研究内容(1)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驱动铯原子钟的原理和机理探究(2) 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设计、制备和测试(3) 分析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在驱动铯原子钟中的性能指标,包括频率精度、输出功率和长时间稳定性等(4) 基于实验结果,对驱动铯原子钟的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进行性能优化4. 研究方法(1) 理论探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阅读光纤激光器和铯原子钟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进展。
(2) 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制备与测试:选择合适的光纤材料和光谱分析设备,制备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并进行频率、输出功率和长时间稳定性等性能测试。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将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与铯原子钟连接,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连续运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性能指标。
(4) 性能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852n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进行性能优化设计,以提高频率精度和输出功率、减小相位噪声、提高长时间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研究意义(1) 提高铯原子钟的精度和稳定性,为现代通信、导航、地球物理等领域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时间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1. 对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的学习与理解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是新一代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以及全光网络中光子交换的关键光电子器件,它的运用使得光纤传输系统容量大大增加,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增强,目前已经实现了宽波长范围的连续或准连续调谐,并有相应的产品投放市场。
随着以光纤为基础的大容量、长距离光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密集波分复用(DWDM) 技术甚至波分复用(WDM) / 光学时分复用(OTDM) 系统的研制以及实用化已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不仅可用作DWDM 光源,而且还可用作分组交换网络结构器件、接入网波长路由器等[1] 。
2. 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的综述
(1)可调谐激光器发展现状
世界各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推进可调谐激光器的研发工作,在这一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可调谐激光器的性能不断完善,成本不断降低。
目前可调谐激光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和可调谐光纤激光器[2]。
半导体激光器是目前光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光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效率高,省电等特点,便于与其他器件实现单片光电子集成。
可分为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器、分布布拉格反射镜激光器、微电机系统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作为增益介质的掺杂光纤工艺的成熟以及作为泵浦源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光纤激光器的发展。
可调谐激光器是基于掺饵光纤80nm的增益带宽,在回路中加入滤波元件来控制激光器的激射波长,实现波长的调谐。
国际上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十分活跃,进展也很快。
随着可调谐激光器在成本和性能方面与固定波长激光器的逐步接近,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通信系统,并在未来的全光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3]。
(2)可调谐激光器的特点
可调谐激光器从实现技术上看主要分为:电流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等类型。
其中电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实现波长的调谐,具有ns级调谐速度,较宽的调谐带宽,但输出功率较小,基于电控技术的主要有SG-DBR(采样光栅DBR)和GCSR (辅助光栅定向耦合背向取样反射)激光器。
温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激光器有源区折射率,从而改变激光器输出波长的。
该技术简单,但速度慢,可调带宽窄,只有几个nm。
基于温控技术的主要有DFB(分布反馈)和DBR(分布布喇格反射)激光器[4]。
机械控制主要是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完成波长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可调带宽、较高的输出功率。
基于机械控制技术的主要有DFB(分布反馈)、ECL(外腔激光器)和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等结构。
(3)可调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主要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具有有源增益区和谐振腔的二极管光源;改变和选择波长的可调谐装置;稳定输出波长装置。
多电极结构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典型电调谐的波长可调谐激光器,也是国际上研究最
多的一类可调谐激光器。
按其基本结构可分为可调谐分布反馈激光器和分布布拉格反射器激光器。
调谐过程如下:首先向有源区注入电流,以获得激射,然后向DBR区注入电流,改变Bragg波长,最后向位相调整去注入电流,改变纵模波长,这样便可实现DBRLD的波长调谐。
光纤光栅半导体激光器利用一端镀增透膜的普通二极管管芯和光纤光栅耦合形成的布拉格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不仅具有很好的动态单模特性,而且利用布拉格波长随应力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特性,还可以制作出激射波长可精密调谐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5]。
如图所示,光纤光栅相当于一个外反射镜对特定波长实现反馈,通过拉伸或压缩改变光纤光栅的周期便可以改变反射峰值,从而实现不同的纵模振荡。
拉伸光纤光栅的同时改变了外腔长度,细致改变布拉格波长和外腔波长,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连续调谐[6]。
(4)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展前景
可调谐激光器的类型比较多,一般都是在各种单一波长激光器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波长调谐机构发展而成的,目前国际上已有部分商品供应市场。
除了研制连续光可调谐激光器外,具有集成其他功能的可调谐激光器也已经有了报道,如VCSEL 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成的可调谐激光器,取样光栅布拉格反射器与半导体光放大器、电吸收调制器集成的激光器等,最近报道了同时集成有放大器和调制器的取样光栅布拉格反射器,目前的工作还集中在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实现波长稳定、输出功率大、高边模抑制比等静态特性,同时对
可调谐激光器调制特性进行研究[7],以满足DWDM、光电集成(optoelect ronic integrated circuit ,OEIC) 及光子集成(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IC) 的需要。
由于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出现的各种结构的可调谐激光器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系统,各有优缺点。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由于输出功率大,波长连续可调,因而可用于精密测试仪器中的宽带可调光源。
从光子集成以及满足未来全光网的角度来看取样光栅DBR ,超结构光栅DBR 及与调制器、放大器等集成的可调谐激光器也许可成为最有前途的可调谐光源。
光纤光栅外腔可调谐激光器也是很有前途的一类光源,其结构简单、线宽窄、易于光纤耦合,如果腔内可集成EA 调制器还可以作为高速可调谐光孤子源[8]。
另外,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近年来有相当大的发展。
可以预计,在光通信光源中可调谐激光器性能将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占有份额将逐渐加大,具有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邓小波,赵华凤,俞涛,何熙,周开军.电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波长控制系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
系,北京100084) [J]. 《半导体光电》 2005年第26卷第6期:570 - 571
[2]Jung-Hyung Moon ; Ki-Man Choi ; Sil-Gu Mun ; Chang-Hee L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IEEE An Automatic Wavelength Control Method of a Tunable Laser for a WDM-PON /Publication Year: 2009 , Page(s): 325 - 327
[3]徐庆扬,陈少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及进展(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国家
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J] .《前沿进展》2004年 33卷7期:508-510
[4]H. Cai, A. Q. Liu, X. M. Zhang, J. Tamil, D. Y.Tang, J. Wu and Q. X. Zhang, “Tun able dual-wavelength laser constructed by silicon micromachining”[C]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year 2008.
[5] W. M. Zhu, W. Zhang, H. Cai, J. Tamil, B. Liu, T. Bourouina and A. Q. Liu A .“MEMS DIGITAL
MIRROR FOR TUNABLE LASER WAVELENGTH SELECTION”[C]. Transducers Denver, CO, USA, June 21-25, Publication Year 2009,page(s): 2206-2209
[6]徐斌,邱怡申,徐惠真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调谐机理及进展[J]. 闽江学院报2006年10月第
27卷5期:48-49.
[7]F. Kano, Y. Yoshikuni, and H. Ishii, “Frequency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of broadly tunable SSG-DBR lasers”[C]. in Proc. Opt. Fiber Commun. Conf.,2002, pp. 538–540.
[8] 王思劼,刘俭辉,李世忱 ,国内外通信用可调谐激光器研究进展[J].光器件进展与应用 ,2003年
第四期:38-40.
3。
根据任务书的任务及文献调研结果,初步拟定的执行(实施)方案(含具体进度计划)第一、二周:熟悉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展现状。
第三、四周:了解可调谐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准备开题报告。
第五、六周:查阅可调谐激光器相关中外文文献,并翻译外文文献。
第七周:中期检查。
第八、九周:研究各部分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
第十、十一周:测试可调谐激光器的各项相关参数,绘制测试曲线,并对相关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第十二周:撰写报告,完成初稿。
第十三周:完成报告,准备答辩。
第十四周:毕业论文答辩。
文献调研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
教师
批阅
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