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个案工作》课程笔记

《个案工作》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个案工作的定义与意义1. 定义:个案工作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它针对个人、家庭或团体,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运用专业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协助服务对象识别问题、挖掘资源、提升能力,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意义:(1)个体层面:帮助个体解决生活中的困境,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
(2)家庭层面:改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功能,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3)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4)专业层面: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实践基础,推动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1. 起源:个案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和美国,最初是为了应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家庭破裂等。
2. 发展阶段:(1)慈善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个案工作主要以慈善救助为主,关注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
(2)科学阶段(20世纪初至中叶):个案工作开始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强调科学性和专业性。
(3)专业化阶段(20世纪中叶至晚期):个案工作逐渐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社会工作教育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4)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晚期至今):个案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3. 我国个案工作的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个案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2)探索阶段(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个案工作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实践。
(3)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我国个案工作理论和实践体系不断完善,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三、个案工作的理论基础1. 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探讨潜意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3)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潜能开发。
(4)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个体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47.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RW100570课程名称:个案社会工作英文名称:Social casework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先修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学分:3总学时:48一、课程简介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层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个案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与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一起同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价值观、知识基础、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与工作技巧;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个案社会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实施模式。
这种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体系的完整性,也兼顾了实用性。
第二部分对实施模式的深入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个案社会工作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认识。
Social casework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level set. As a new professional work, and social group work and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with three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it i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workers and the agent concerned,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help.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ase social work, including cas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social work values, knowledge base, work procedures, work principles and work skills;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in the case of social work have influ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This kind of curriculum system, alread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acticalit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in-depth introduction, learners can have a social work thecase perceptual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了解专业性质、任务及方法的专业基础学科,它是在修完《社会工作概论》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和深化,其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总体把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内容,为以后学习其他各门知识奠定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第六章

转案
社会工作者把自己服务的案主转到同
一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 务的过程。 原因:社会工作者工作变动,社会工 作者能力不足,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 关系发生问题。
二、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
( 一)发展历史:1970年代出现,他提出
了系统化、目标引导的工作框架。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用来解决个人和 家庭和个人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人际冲突、 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 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 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及其步骤
★ 30年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四)20世纪40年代以后 ——社会个案工作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五)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综融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 作视角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一)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现有案主:指当案主前来社会工作服务 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 即成为“现有案主”。 潜在案主:当案主并没有求助,但可 能需要个案中作者的协助,或者是虽还没 于求助但妨碍他人或社会系统功能的正常 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案主”
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
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压力时。就 会发生危机。危机是人的自动平衡状态被 打破或被打乱的状况,是人感觉陷入一种 无助的状态。 埃里克森:生活危机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 历的
(二) 危机与压力的异同
1.危机与压力的比较。危机,不一定有伤害 性,包含“促进成长”可能性,一种短期现 象;压力,长期压迫的感觉 2.危机与压力关系,有联系,同样事件可以 成为危机有可成为压力。压力事件的危机感 觉如失业、丧偶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个案工作》简答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3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个案工作》简答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38)简答题1.简述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答:(1)单向性。
(2)目的明确性。
(3)暂时性。
(4)以案主为中心。
(5)工具性和情感性并存。
(6)涉及机构。
(7)非平等性。
2.简述人本治疗模式中自我概念的含义。
答:(1)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因为他认为人的行为、情绪与心理是由自我概念决定的。
自我概念是一套有组织、连贯的关于自己的观感。
(2)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3)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经验性的自我决定人的行为。
(4)罗杰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对应关系有三种:①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一致。
②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矛盾与冲突。
③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脱节。
3.简述个案工作者现实性反应的来源。
答: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性反应出现在服务过程中,大约可分为四种情况和来源:(1)来自于人性的弱点;(2)来自案主及其问题;(3)来自于工作环境;(4)来自于个人与生活环境。
4.简述萨提亚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认识。
答:萨提亚认为工作者接受技巧训练的过程,同时也应是个人品质成长的过程,因此工作者在治疗中应充当以下几种角色:(1)解释者。
让案主和他的家庭了解在他们中间存在的沟通问题。
(2)示范者。
通过表里一致的沟通形式向案主和他的家庭示范开放、诚实、直接的沟通方式。
(3)引导者。
引导案主和他的家庭成员学习改变、领悟新经验、达到彼此接纳和建立更好的关系。
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定义: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味甘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个案工作的构成要素:①个案工作的实施主体②个案工作的实施对象③个案工作的实施手段和方法④个案工作的实施目标3.个案工作的目标:就是一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4.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①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③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④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二异于他人的。
⑤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假定了个人应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⑥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5.社会工作伦理守则:①一般,道德(即伦理)可分为个人品德、职业伦理和社会公德三个层面。
②社会工作伦理属于职业伦理,其标准体系即伦理守则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对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个人所提出的行为标准和道德理想,集中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是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必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
6.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①萌芽时期②职业化时期③科学化时期④多元化时期⑤整合时期⑥烦死发展阶段7.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过程技巧(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去帮助案主发生改变和成长的技巧)和关系技巧(指个案工作者如何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8.沟通:是双方当事人以言词的方式互相交换观念、感觉和态度的过程。
9.沟通应有的态度:①不能强迫他人与自己沟通,但也不要放弃与他人沟通的希望②人际沟通不能急于求成③保持真诚的态度④防止敌对情绪的出现⑤保持和发展幽默感10.个案工作者的素质:个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功能:沟通解决问题)和文化能力(功能:尊重、沟通、制定工作目标)文化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个案工作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个案工作总结
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体、家庭和
社区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个案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参与了多个个案工作,并且通过这
些工作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个案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首先,个案工作需要耐心和同理心。
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
要的,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客户的情绪所左右。
其次,个案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我发
现很多客户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来解决。
因此,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帮助客户。
最后,个案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资源整合。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很多问题是需
要多方共同合作来解决的,因此我会与其他社会工作者、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帮助。
总的来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工作,我不仅
可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同时也不断成长和进步。
个案工作整理后答案

个案工作整理后答案()的角色要求个案工作者代表案主与其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涉,以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
B()对个案工作者的判断力与分析力方面要求相当高。
B()是个案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也是个案工作者最常采用的传统的治疗方法。
D()是指对案主过去和现在心理因素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纵向分析,以便把握案主问题产生的内在逻辑B“你家中有几个人?”属于开放式问题。
BA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哪几点()。
ABCD埃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是情绪问题的根源。
A埃利斯认为,个案工作者应是一个成熟及身心健康的人,应拥有以下哪些素质(ABCD)。
案主常见的现实性态度与行为反应有哪些()。
ACD案主常见的心理需求有哪些()。
ABCD案主的现实性反应可能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
ABCD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个案工作者身上是指以下哪A案主通常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哪些()。
AD案主系统包含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B班杜拉观察学习的阶段包括以下哪些()。
ABCD班杜拉强调,个体观察模仿行为之后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影响(D)。
病因诊断是从心理结构横向进行现实诊断,以平面的方式诊断案主的现状。
B不断地给予条件刺激后,在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使有机体形成条件反射指的是()。
CC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主要涉及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BCD常见的会谈目标有哪些()。
ABCD常见的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BCD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力,并投入地倾听案主,既不阻止,也不责备的是以下哪个原则()。
B处理案主申请有哪些方法()。
ABC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的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哪些(ABC)。
D当案主到机构求助时,机构将委派几位个案工作者进行接案服务。
B当案主在某种情况下很难自如地直接表述个人观点时,当案主周围的组织与社区资料过于庞杂时,也可以考虑使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
社会工作概论 第六章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的目的
• 协助个人或其家庭处理失衡的情况,恢 复其适应能力 • 协助案主调整具体社会关系、改善所处 环境,解决问题 • 促进成长、引发潜能、增加自信、发挥 自己的能力 • 改善生活质量
个案工作者相信:
• 每个人都有价值和尊严 •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 每个人都有成长、改变和进步的能力
• 每个人都应享有认识自我、发挥自我和改善 生活质量的权利 • 每个人有券享受他该得到的关心和服务 • 每个人都有权参与对自身利益有关的选择
• 《中国台湾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案主 的定义:案主为社会工作学理上对“服 务对象”的通称,系指一目标系统,其 范围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 社区或社会体系及其周遭相关之人。 •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中案 主的定义:“案主”一词既包含个人、 家庭和群体,也包含组织和社区。
自愿与非自愿(voluntary &i通
• • • • • • • 沟通的含义: 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 所传递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 表现形式为符号互动 过程中信息损失的不可避免性
游戏:撕纸/你说我听 非语言沟通:生日线
10 33
1.搜集有关案主及其情况的技巧
(1)探索性的提问
善用开放式的问题 可多用“什么”和“怎样” 例如:“什么事情使你这样气愤?” “你和陈同学的误会是怎样发生的呢?”
建立个案工作关系中的安全感、 信任和尊重的技巧:
• • • • • 真诚、热切、友善的态度 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坐姿自然 尊重以及非批判态度去聆听案主的分享 积极聆听的技巧 运用“同理心”的表达
积极聆听的技巧
• 全神贯注、保持自然眼神接触 • 身体稍微前倾,专注及投入,关心和对 案主以及他的分享有兴趣 • 聆听的过程,保持平静的态度,不时点 头、微笑 • 留心聆听案主分享的内容以及说话的组 织、其语调及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1
15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同感要求工作者能够从案主的语言与非语言 沟通中推断出他内心的感受、信念和态度。
它强调的是对于言语背后所隐藏的信息的把 握,即从案主说话中体悟到言语背后所包含的意 义。
2020/12/11
16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同感的了解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2020/12/11
24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能否达成同感与工作者的人格有很大的关 系。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 人,他在生活中不会因惧怕而逃避,他有较强 的自信心,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并不断成长。
总之,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对自己的人 生感到满足的人,才能真正关心他人,与他人 达成同感。
2020/12/11
28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2、尊重表现为向案主表达身体的关注与心 灵的关注
关注也是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相反,在 工作过程中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随意浏览其 他东西、不耐烦地打断案主叙述,都是对案主 不尊重的表现。
只有当工作者对案主有兴趣,强烈希望给 于案主帮助,他才可能表现出全神贾注的态度, 对案主的一百一行都细加体会。
2020/12/11
27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关怀、看重、重视和喜爱等都是表示尊重 的方式。根据尊重的强度,我们可以分成以下 几个层面:
1、尊重案主,最低限度工作者不能指责、 嘲笑和贬抑案主
案主被看成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 工作者不能嘲笑、贬抑案主。嘲笑与贬抑不仅 会极大损害专业关系,而且是对案主人格的污 辱,将对案主的心理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他们相信不仅是个案工作者,任何为他人 提供帮助的人都需要具有基本条件,才能达成 助人的效果。
2020/12/11
5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2、卡科贺夫的弟子持鲁克萨则用研究证实, 在治疗过程中,只要卡科贸夫的四项条件中出 现两项时,就能产生有效的治疗。
他更提出了三项具有治疗功能的重要条件, 就是真挚、非占有式的温暖以及准确的同感和 了解。
那么,怎样才算正确的同感呢?1961年特鲁 克萨提出了一套量表来测量同感的程度,后来经 过卡科贺夫的修订,形成了一个用来测量工作者 同感程度的五级量表。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个五级量表。在一次会 谈中,案主说了如下一段话:
2020/12/11
19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案主:我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 有担心过会考,就算想到这问题,也只是估计自己 有没有可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唉!想不到居然会不合 格,真是越想越不服气!其实这次考试并不难,班上 成绩中下的也都应付过去了,怎么会想到……老师, 我觉得会考根本就不能正确地评估出一个人的成绩, 况且读书也不应为了考试,所以我也想开了,决定 找份工作,投入“社会大学”,相信这还实在些呢, 对不对?不过,爸爸妈妈却骂了我一顿,坚持会考是 正途,一定要我重读,然后再参加会考。和他们争 执了几天,都没有结果,我真烦死了。
2020/12/11
22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3)、工作者不能充分了解案主时,会作 出不适当的回应,这会影响到案主的自我探 索.由于将他扯离重要的课题,妨碍了案主的 自我了解;
(4)、由于工作者的主观和对案主缺乏了解, 工作者可能会为案主提供不适当的治疗方案;
(5)、当案主觉得工作者对他没有正确的了 解时,很可能以后不再来接受治疗。
个案社会工作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 专业态度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工作者的态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价值理念 的问题,也涉及一些会谈技术的问题,只有使 学生在这两个层面都有效透彻的了解,才能在 个案社会工作实践中贯彻这些态度。 明确具有治疗功能的基本条件,克服避免 在治疗初期工作者易犯的错误。
有些基本条件不仅是建立专业关系所必须 的,而且其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这些条件主要不是一些技巧,而是工作者 的态度。
2020/12/11
4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1、卡科贺夫和贝伦森在《超越辅导与治疗》 一书中认为,治疗的效果主要不在于工作者的 理论取向和技巧,而是能否在专业关系中提供 一定程度的促进条件,这些促进条件包括同感、 尊重、真挚和简洁具体。
O
程废 √
√ O O O
内容 √
√ √ √ O
2020/12/11
21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3、如何达成同感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缺乏同感,就很难达成 助人的目标,其对专业关系的损害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点: (1)、当案主觉得工作者不明白自己时,就 会觉得他并不关心自己,就会感到失望,这样 自我表达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2)、工作者没有同感,往往是因为没有放 下主观的看法,这样就容易对案主作批评,使 案主反感和受伤害,以致破坏专业关系的发展;
2020/12/11
7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4、德莱尼曾经动态地考察工作者与案主之 间的相互影响。
他把“工作者对案主”的态度以及“案主 对工作者”态度的关系揭示如下表:
2020/12/11
8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工作者对案主 同感的了解 温暖和接纳
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关系
案主对工作者 知道工作者明白我的感受 知道工作者尊重我,他很仁慈,一点也不苛刻,是完完全 全地接纳我,所以我不会感到有威胁
2020/12/11
6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3、罗杰期认为在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有 一些条件是必需的这些条件具有治疗功能,可 以促进案主的性格改变。这些具有治疗功能的 基本条件是:(1)、真诚;(2)、正确的同感; (3)、无条件完全地接纳。
罗杰斯所强调的三个基本条件为其他个案 工作者所重视,至今在个案工作领域内仍很有 影响。
对案主的这些话,工作者可以有不同的回应, 但不同的回应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下面五种回 应方式反映了同感的五个层次(见下表)。
2020/12/11
20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同感传达层次
工作者 一
二 三 四 五
同感的层次 5
4 3 2 1
五个不同层次的Leabharlann 体阐述感受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会
2020/12/11
12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同感的出发点是案主的感受,案主的感受就 是案主看事物的眼光。
不管这种看待事物的眼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对案主来说都是实实在 在的,这就是他服中的世界,就是他所真真切切 感受到的。
所以把握住案主的感受是进入案主内心世界 的必要步骤。
因为这四项基本条件不但能促进工作者与 案主之间关系的建立,而且其本身就具有治疗 的功能。
2020/12/11
10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这四项具有治疗功能的基本条件,必须自 始至终地贯彻于整个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否 则就会影响个案社会工作的开展与个案社会工 作的效果。
当然在个案社会工作的不同阶段、面对不 同的案主时,工作者也有必要按个别化的原则 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案主获得最大的益处。
真挚和诚实
专业能力
2020/12/11
知道工作者并不虚伪,也没有戴假面具,而且是表里一致 地和我相交 知道工作者有能力帮助我处理我的问题
9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5、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工作者必须尽力建 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对案主产生治疗性 的效果。
在这关系中,尊敬、真诚、富于同感和表 达简洁、具体等是产生效果的关键。
2020/12/11
29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3、尊重表现在对案主的思想、情感、行为 的接纳上
对案主的接纳是工作者的一种态度,相当 复杂,包括了对案主的尊重,尊重他是一个个 体,尊重他的性格,他的潜能、温暖、仁爱。 同时,无论案主的问题与失败是什么,工作者 都乐意去帮助他。
最重要的是,工作者这种接纳的态度,应 该表现为当自己与案主交往时,不会有批评、 论断和惩罚的一种态度。接纳的态度是非评估 性的、非审判性的和非批评性的,这种态度表 明了对案主人格的尊重。
2020/12/11
26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三、尊重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工作者对案主尊重是 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关键。尊重是工作者的一 种基本态度,应贯穿于个案社会工作的整个过 程中。任何时候工作者丧失了对案主的尊重, 就会导致良好专业关系的破坏。
尊重虽然表现为一种态度,但这种态度是 建立于工作者的人性观与基本的价值观之上的。 工作者只有相信案主作为人的价值与自我实现 的潜能,才可能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始终尊 重案主,而不管案主的具体表现。
2020/12/11
25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以同感的原则与 人交往。同感是一种普遍有效的人际交往的原 则,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人 作出主观批判与责难的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 会很好地与案主达成同感。
因此,工作者有必要在平时与人的交往中, 实践同感的原则,日常生活中的操练,也为工 作者同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练习机 会。
2020/12/11
11
第六章 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
二、同感(同理心)
1、什么是同感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 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 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 达给案主。
同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 传达。当然首先必须有体悟,然后才谈得上体悟 的传达,但能够体悟,并不表示能传达体悟,传 达体悟本身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
工作者在全神贯注地投入案主的内心世界,
与他一同感觉身处的情况,分享他的“主观世界” 的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守自己助 人者的角色。如果在感情上过分投入,把案主的 困扰当成自己的困扰,就无法协助案主了解他的 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