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2.造纸印刷、胶片生产:粘纸 套印不准、数张不齐
3.橡胶、塑料:吹膜无法进行;吸尘 4.水泥:钢球表面吸尘
除尘效率降低、粒度不均 5.电子工业:尘埃积聚
极间短路、元件被击穿失效
四、静电危害-静电发电
1.造成人体打击(一般不会致命,但有二次灾害。 人体电阻:105-7欧,电容-100 pF) 2.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条件:放电火花、可燃气 体或粉尘爆炸、高于最小点火能) 3.产品损害:尤其对静电敏感电子产品 4.电磁干扰:EMP或电磁杂波影响电子设备功能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优选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提纲
一、静电基本概念和现象 二、静电产生方式 三、静电效应 四、静电危害 五、静电防护 六、事故案例
绪论
加气站的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永 远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明火易防、静电难 挡,已成为共识。随着电子设备使用增多、静 电敏感材料的广泛使用,静电的危害也变的越 来越突出。从黄岛的输油管线爆炸、阿尔及利 亚的LNQ储罐大爆炸等事故来看静电对LNG/CNG 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威胁十分严重,必须引起我 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下静电的危害即LNG/CNQ加气站对静电防控 的问题。
火花放电
两极间气体被击穿形成无分支通路; 电极有明显的放电集中点,有光和爆裂声; 能量集中,危险性最大。
三、静电效应
易发生火花放电:
油品、LNG鹤管装车时,如果车体不接地,带电的车体与接 地的金属体会发生火花放电。 带电的人体与接地导体接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 罐内的孤立导体带电后与罐壁接触时,会发生火花电。 用蒸汽清洗油、气槽车时,蒸气胶管前端的金属管若没有 接地,金属管带电后与接地的槽车接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 储罐采样时,如果采样绳为绝缘绳,当采样器带电后就会 与油罐采样口处的接地体发生火花放电。 用金属桶接油时,如果金属桶不接地,当金属桶带电后就 会与接地体发生火花放电。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电击
静电放电可能会对人员造成电击伤害。特别是在半导体行业中,由于高电压静电的产生和 放电,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电击伤害。
影响产品质量
静电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例如,在印刷、纺织、电子等行业,由于静电的存在 ,可能会导致物料吸附、产品缺陷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静电危害的事例
在石油行业中,由于管道中物料流动产生的静电无法及时消 除,导致静电积累并放电,最终引发火灾。
静电预防技术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变生产环境等措施,预防静 电的产生和积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静电防护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静电防护领 域的话语权。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新型防静电材料 和技术。
开展国际交流
举办国际静电防护学术会议,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 静电防护技术的进步。
熟悉工作现场的静电防护要求和规范
对员工进行定期教育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静电防护培训 ,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静电防护
知识和技能
根据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等的 变化,及时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
培训和教育
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静电防 护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对于需要从事高风险静电作业的人员,需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能 和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导
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后,由于它们之间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体会
失去电子并带上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则获得电子并带上负电荷。
静电放电的危害
引发火灾和爆炸
静电放电可能会引起火灾和爆炸。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中,由于物料在管道 中流动或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静电,就可能引发火灾 或爆炸。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积累的一种电荷现象,常见于干燥的环境中。

虽然静电本身对人体来说一般并不危险,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和防止静电累积,可能会引发诸多安全问题,例如引发火灾、破坏敏感设备等。

因此,了解静电的产生和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摩擦:当两个物体擦拭或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两物体带上相反的电荷。

2. 分离:某些物质会通过分离过程产生静电荷,例如塑料薄膜在剥离时会带电。

3. 电离:当空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形成离子,使空气带电。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静电会造成人体不适,如皮肤干燥、刺痛感等。

同时,在静电累积较高的环境中,人体接触某些敏感设备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电击。

2. 火灾危险:静电可以通过火花引发可燃物的爆炸或火灾。

当静电发生放电时,如果接近易燃气体或可燃性液体,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3. 设备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设备对静电非常敏感,高强度的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这些设备。

三、静电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1.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去除物体表面电荷的装置,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包括离子风机、离子风枪等。

2. 定期清洁和保湿: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地面、设备和工作台面,减少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同时保持工作环境湿度适宜,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3. 使用防静电设备:有一些衣物、鞋子、手套和地板是专门用于防静电的,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4. 接地保护:在工作环境中,合理使用和连接接地装置,将静电释放到地球中,减少电荷的累积。

5. 避免直接接触敏感设备: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能会受到静电影响的敏感设备,如计算机芯片、电子元件等。

对于需要处理敏感设备的工作,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在医疗行业中,静电防护对于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和 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静电放电会影响医疗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设 备故障和患者受伤。
交通运输行业
静电防护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主要涉及车辆的防爆防静电措施和机场的静电防范。
在车辆的防爆防静电措施中,静电会导致可燃性气体或液体的燃烧甚至爆炸,对 车辆和乘客的安全构成威胁。
改进防护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需要,及时改进防护措施,提高静电防护效果。例如增加防 静电手环数量、更换防静电包装材料等。
05
静电防护常见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
什么是静电? 如何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静电防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问题解答
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的相互接触、摩擦或分 离而产生的电荷,通常出现在干燥的环境中,如 衣物、纸张等。
对产品或设备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
模拟静电放电
使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对产品或设备进行放电,检测产品或设备的运行状态, 评估其抗静电放电能力。
产品或设备性能检测
在静电放电模拟器中对产品或设备进行静电放电,检测产品或设备性能下降 情况,评估其抗静电放电能力。
对静电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
检查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包括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包装等, 确保其有效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防静电工作区
区域划分
将工作区域按照不同的静电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静电工作台面
使用防静电材料铺设工作台面,以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 。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
培训教育
对工作人员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通过静电防护可以消除静电带来的各种危害,保障生产安全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提高产品质量
防止静电损伤电子元件和影响生产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静电防护是其中之一。
02
静电防护措施
接地措施
设备、管道及其附 件应按规范要求接 地。
不同系统、不同金 属材料、不同规格 的管道应分别设置 接地装置。
05
检查与维护
静电防护设备的检查
静电防护设备外观检查
定期检查静电防护设备的外观,确保设备无破损、无明显磨损或 腐蚀现象。
静电防护设备性能检查
通过专业仪器或静电检测设备,检测静电防护设备的性能参数, 如电阻、电容等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静电防护设备安装位置检查
检查静电防护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位 置。
静电防护安全知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 静电防护措施 • 静电防护应用场景 • 静电放电的防护 • 检查与维护
01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静电的起因
1 2
摩擦起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一个物体 会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从而形成 静电。
感应起电
当一个导体置于磁场中时,导体的不同部分会 感应出不同的电荷,从而形成静电。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也容易产生静电,为了防止静电引起危险,需要进行静电 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涂料、防静电行李带等。
04
静电放电的防护
防静电电击的措施
01
防止静电电击的措施应覆盖人体与静电接触的所有区域,包括 手部、脚部、躯干、头发和面部。
02
限制人员进入高静电区域,特别是在干燥的环境中,如数据中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伤害:静电会导致人体不适,如电击、感觉刺痛等;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损坏,导致设备失效;3. 对环境的威胁: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1. 控制湿度: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其他调节湿度的设备来控制环境湿度。

2. 接地保护:将静电带电物体与大地或接地设施连接,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导去静电荷。

3. 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电荷,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4. 注意电缆走向:在布置电缆时,尽量避免电缆与高压线、大功率设备等静电场接触或靠近,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5. 使用防静电材料:选用防静电材料生产电子产品和工作服等,可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四、防静电培训要点1. 静电知识普及:培训时要讲解静电的定义、危害及防静电措施,增强员工对静电的认识。

2. 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员工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使用防静电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 工作区域设计: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如接地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有效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4. 安全操作指导:对从事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等。

5. 应急响应措施:培训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措施,如火灾的扑灭方法、人员疏散等,以保障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

结语静电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通过对静电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学习,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指导企业建立静电防护 制度
如何遵守静电防护标 准
培训员工、定期检测 设备
国内外相关标准概述
GB防护标准、IEC标准 等
●02
第2章 静电防护设备
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去除静电的设备。其工 作原理是通过释放相反电荷以中和被去除物件 上的静电,有效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静电消 除器有不同种类,包括气流式、激光式等。在 选择静电消除器时,需要考虑场地大小、使用 环境等因素。
●06
第6章 静电防护的总结与展望
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总结静电防护的意义
01 重点关注静电对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影响
讨论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02 探讨静电防护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每个人应该关注静电防护
03 提醒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静电防护
未来静电防护的 展望
展望未来静电防护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静电 防护面临的挑战,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静 电防护的发展。
01 触电风险、设备故障、产品损坏
行业中存在的静电相关问题
02 汽车制造、印刷业、电子产业等
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03 保护人员安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静电防护的基本 原理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包括接地原理,静电消除 原理以及静电屏蔽原理。通过这些原理,可以 有效地减少静电造成的危害。
静电防护的相关标准
静电防护标准的意义
如何承担企业在静电防 护中的社会责任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静电防护意 识 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确保 生产安全
社会舆论对静电防护的影响
舆论监督可以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静电防护 工作 企业形象受舆论影响,静电防护工作也应 该受到重视
智能技术在静电 防护中的应用
智能技术的持续应用,将极大提高静电防护设 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有效预防静电危害的 发生。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静电防护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为提升生产安全水平发挥了关 键作用。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相互分离的正负电荷而产生的静电场。

静电现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出现,例如衣物与身体摩擦产生静电、天空中的雷电等。

虽然静电本身并不危险,但在某些情况下,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所或环境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静电安全防护措施。

以下是关于静电安全防护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静电的形成及特点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电荷分离而产生的,当物体表面存在正负电荷时,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或环境接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

静电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静电是暂时存在的,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或环境接触后会失去静电;2. 静电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电荷量和电压;3. 静电在干燥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和积累,湿度越高,静电现象越少;4. 静电的放电能够产生火花,造成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可能会引发危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能够引发火花,当有易燃物质存在时,火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2. 电击:当人体接触带有高静电电荷的物体时,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导致人身伤害;3. 电子设备故障: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失效,造成经济损失。

三、静电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引发的危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静电安全防护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方法:1. 防止静电积聚: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导电设备等,来减少或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2. 接地保护:对于产生静电的设备或物体,应该进行接地处理,将其与地球接触,以便将静电安全地散去;3. 静电消除器:对于需要频繁接触的物体,可以使用专门的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避免电击等伤害;4. 防火安全措施:在易燃环境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地板、使用防爆电器设备等;5. 静电防护服装:在一些特定工作环境中,可以配备防静电服装,以避免静电的危害;6. 静电监测与测试: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静电安全防护的场所或设备,可以设置静电监测仪器,对静电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

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

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
第 2 页共 7 页
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

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
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

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3.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3.2局部环境含氧量(或其它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3.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二、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

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防护。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爆)的可能程度等制定。

1、基本防护措施
第 3 页共 7 页
1.1 减少静电荷产生
1.1.1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1.1.2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物料应做到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1.2 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
1.2.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

对金属物体应采用金属导体与大地作导通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

1.2.2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最好保持湿度到65%-70%。

1.2.3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

1.3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和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或高速流动等。

1.4 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

固态物料保护措施
2.1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连接时,紧密接触面积应大于20Cm2。

2.2小于6个螺栓连接的危险品输送管线法兰连接处需另设4mm2以上铜质跨接导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则按防雷规程执行。

2.3油罐车等在装卸过程中应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接触不良时可报警)。

接地线的连接,应在油罐车开盖以前;接地线的拆卸应在装卸完毕封闭罐盖后进行。

第 4 页共 7 页
2.4在震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所用的接地导体禁止采用单股导线。

3、液态物料防护措施
3.1装卸时防止飞溅散落(烃类液体装车时要采用淹没式装车方式,即在注入口未淹没前控制流速≤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7m/s)。

3.2当明显混入其它不相容的第二相杂质时,应控制流速在1m/s
以内,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装设液体静电消除器。

3.3在贮存罐等大型容器内,可燃性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电性漂浮物。

3.4烃、烷等在循环、搅拌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在设备停止工作静止一段时间(不少于2分钟)后再行上述操作。

3.5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

3.6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如进行上述操作,应使液体静止10分钟以上,使得静电得到足够的小散或松弛。

4、气态、粉态物料防护措施
4.1在设备的设计及结构上避免粉体的不正常滞留、堆积和飞扬,同时还应配置必要的密闭、清扫和排放装置。

4.2粉粒越细越易起电和点燃。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利用和形成细微粉尘。

4.3应尽量采用金属导体制作管道或部件。

第 5 页共 7 页
4.4对可燃气的管道或容器等,应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并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人体及服装静电防护
5.1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和导电鞋。

5.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第 6 页共 7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7 页共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