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统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 这儿真美》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 这儿真美》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这儿真美》的大意,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模仿和创作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模仿,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这儿真美》的文本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通过让学生跟读、感受、理解课文《这儿真美》,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课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创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表达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二)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0分钟)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看过课文,让他们先花10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口头说出自己对《这儿真美》这篇课文的感受。

2. 课文理解(20分钟)让学生跟读完整篇课文,理解全文大意。

老师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

3. 课文分析(20分钟)分析课文的文学特色和语言艺术,让学生深入理解《这儿真美》中所表达的思想,掌握作者运用语言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课文创作(30分钟)在分析完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方法后,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文本的组合和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和自然景色的基础上,构思适当的描述,表达自己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5. 朗读分享(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自己创作的文本,并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6. 课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程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文本的创作等方面。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创作表现评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典型文段及记录卡,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能主动运用本学期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使表达更吸引人。

3.写好后能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和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1.借助典型文段及记录卡,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2.能主动运用本学期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使表达更吸引人。

教学难点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一处景物。

教学准备1.教师:设计观察记录单。

2.学生:课前观察一处身边的美景。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好,许老师来自万泉镇,我们万泉也被称为万泉水乡,这儿有很多美景,老师想和你们分享,请看大屏幕。

(播放“美丽的万泉水乡”视频)生谈观后感受。

2.师:许老师刚才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身边的美景,我们万泉镇中心学校的同学听说老师要过来嘉积镇一小上课,都很想知道你们身边有什么美景,你们愿意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我们万泉的同学吗?那老师先替我们学校的同学谢谢你们,不过,介绍身边美景许老师有小要求哦。

(设计意图:写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更不是为了教师批改,而是为了分享交流,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想法等。

在交往中,学生有了这样的表达欲望,他们的言语就有了个性和生命,充满生活气息,创设拟真的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动机,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版块二:明确要求,例文点拨1.出示习作要求,齐读。

师:谁来说说你注意到了哪些重要信息?(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写)2.回顾课文,理清什么是围绕着一个意思写。

3.师:那怎样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呢?看看这三个句子,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可真美啊!()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师总结:我们在写中心句的时候可以直接赞叹,可以说景物的特点,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教材给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明确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后,教师带着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能使用合适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景物,表达对美好地方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这儿真美”,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认为美丽的地方,可以是自己所在的城市、乡村、学校、公园等。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进行写景作文。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运用合适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景物,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图片或播放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在的环境,发现美的存在,并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写作指导: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方法,总分总的写作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景物。

4. 实践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现场写作。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这儿真美2. 写作方法:总分总结构3. 描述景物:形容词、动词4. 表达情感:赞美、喜爱七、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以“这儿真美”为主题的作文。

2. 收集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进行欣赏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次习作,学生是否能够发现并表达生活中的美?是否掌握了写景作文的基本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合适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景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重点:观察自然景物,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文本、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美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课文《这儿真美》为例,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6.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景物,展开想象,完成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7. 互评互改: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大《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副观察自然景物,描绘身边美景3. 主要内容:a. 观察方法:看、听、闻、触、想b. 描绘手法:比喻、拟人c. 写作要点:发挥想象,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2. 答案示例:例文:我眼中的美景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黄山。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洒在山间,云雾缭绕。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间的松树挺拔苍翠,如同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感受,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眼中的美景,学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景,学会用语言表达。

2. 学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3. 学会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作文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美景,引导学生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3. 写作指导: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

4. 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观察校园或教室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写在作文纸上。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写在作文纸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这儿真美》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写在作文纸上。

2. 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写在作文纸上。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景有很大的兴趣,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如词汇量不足、表达不清晰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
森林里的景象更壮观。成百上千的大树高高耸立,挺拔而坚强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这一景象,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喳喳,喳喳……”是谁在说话?哦,是麻雀一家。麻雀爸爸捉到了一只蚯蚓,小麻雀们也纷纷学着捉,没想到,麻雀哥哥和麻雀弟弟还为此抢了起来,真是有趣的一家人哪!
师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6)
教师引入:你想写哪处美景?你为什么会认为这里最美?请你借助“我认为……最美,因为……来说一说吧!
(1)学习小伙伴想要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7、18)
学习小伙伴1:我认为校园的花坛最美,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每个季节都有花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预设:
(1)围绕“公园的花太美了”,描述了迎春花、郁金香、玉兰花的美,叙述有条理。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过渡: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片段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片段二:(出示课件28)
小巷的地面是水泥道,对于我这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条小巷还是挺宽敞的。人们很少来这里,因此这里显得格外安静。围墙那头的木棉花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让这条小悲都浸在了花香里。我喜欢在这里散步,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思维能力: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审美创造: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接着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设计)2023

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身边的美景,表达对环境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生将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美景。

2. 写作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形容词、副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观察与表达: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环境,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身边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各种美景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感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美景和感受。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身边的美景。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2. 关键词:美景、观察、表达、写作技巧3. 主要内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观察与表达作业设计1. 写作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描述身边美景的作文。

2. 观察作业: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美景。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美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同时,我也希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回忆,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的美,表达对所写地方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发现,能够运用写作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身边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以“这儿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身边的美景。

学生需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的美,表达对所写地方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身边美景的能力,学会运用写作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的美,表达对所写地方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稿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游览过的地方,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觉得美。

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这儿真美》,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学习写作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特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的美。

4. 学生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现场写作。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文。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这儿真美》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身边美景的能力,学会运用写作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的美,表达对所写地方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
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

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
每日课外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