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三节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触电事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4.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电器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安全职责。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4.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7.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8.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6.课后作业:布置与安全用电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评价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物理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电学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安全用电方面,可能仍存在一些误区和盲区。学生对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教育。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差异,对安全用电的认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的同时,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价值观。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2. 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3. 掌握触电的原因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通过分析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教学难点:1. 触电的原因;2. 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挂图;3. 测电笔;4. 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探究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3. 课堂实验,加深理解进行测电笔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4. 实例分析,培养意识分析生活中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5.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检查家庭电路,整改安全隐患。
五、教学方法:1. 自主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验操作,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2.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触电事故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应用:了解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安全用电知识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平安用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记住平安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缘由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平安用电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育学生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触电事故的缘由和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平安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用电平安警示标记,如“高压危急”“有电危急”等。
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压越高越危急[阅读课本]P113“电压越高越危急”[思索]生活中常见到“当心触电”这样的警示牌,那么怎样才叫触电呢?[提示]人或动物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有电流通过,引起损害。
[思索]用手干脆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触电吗?[提示]通常状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
依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引起损害。
【拓展】人对100~200 uA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 mA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 mA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急;当达到50 mA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
[归纳提升]触电事故是指有肯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损害性的事故。
[思索]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思索]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急”?[提示]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损害越大。
[思索]你知道人体的平安电压值是多少吗?[提示]依据人体的电阻和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认为不超过36 V的电压是平安电压。
[思索]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肯定平安吗?[提示]人体是导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状况下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所以人体接触低于36 V的电压的带电体不肯定平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电压越高越危险2、通过实例,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
3、通过实例,熟悉安全用电原则和防雷知识。
5、通过实例,经历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的过程,提高安全用电能力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6、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但是对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了解的不够深入。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电流、电压和家庭电路的相关知识,但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的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重点难点安全用电原则,触电类型安全用电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课前讨论课前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正确使用电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大家通过各种手段查找,得出结论(PPT展示学生课前讨论的微信群截图)【导入】新课引入看来眼圈用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19章第三节内容《安全用电》提出问题:1、人为什么会触电?2、谁决定了触电的危险程度呢?【讲授】知识点讲解电压越高越危险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答案(播放微课视频)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做两道题测试一下(用电子书包的考试系统,分发试题) 收集学生试卷系统评分,对错误习题进行讲解,发回试卷进行改正【活动】例题既然电压越高越危险,我们就来计算一下如果人接触家庭电路电压是,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教师评说答案,过程结果那么这样的电流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呢?我们一起在网上查找一下教师对内容进行扩展评说【讲授】知识点讲解触电类型通过以上的学习课件触电事故发生对人体会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我们在有些地方会看到这样的标示和标志(图片展示)见过这样的标志?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呢?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因此我们根据电压高低将触电类型分为两类: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低压触电呢?大家用手中的资源讨论一下(用平板电脑网上查找)加在人体两端电压为220V,有电流通过人体,所以人会触电,我们一起来看一道题选择一下看来大家对低压触电已经了解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另一种触电方式高压触电,又分为哪些种呢?大家讨论一下(用平板电脑在网上查找)选取一组将查到的结果发送给老师,教师播放学生查到的资源视频通过对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学习大家回忆一下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讲授】知识点讲解安全用电原则所以安全用电原则第一条找同学读一下除了这一条书上还给我总结了另外三条我们一起看一下那除了这些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做到哪些呢?大家讨论一下(分组用平板电脑查找)找一名同学将所查到的内容发送给教师,教师播放视频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原则大家已经知道了,那我们一起做一道抢答题(应用电子书包软件抢答功能),请听题1、不什么低压带电体?2、不什么高压带电体?大家掌握的非常好,可是我们能做到这些,也会遇到触电事故,如果遇到触电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第一步做什么?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很好,那下面这几个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活动】知识点自学注意防雷生活中我们对电都会十分小心可是有时候大自然中有不可抗拒的电的存在,就是雷电,对于雷电大家知道多少呢?大家带着屏幕上的四个问题进行查找(网络查找)开始。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安全用电》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电源、开关、电线、电器设备。
板书设计:
- 家庭电路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电器设备。
- 工作原理:电源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线传输电能到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② 电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重点知识点:电击原因、预防措施。
板书设计:
- 电击原因:人体接触到带电的电源或电器设备。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对于学习《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对安全用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常见故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4. 健康生活:了解电击的危害和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电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等知识点。然而,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部分学生对于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触电急救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3节 安全用电教案

19.3安全用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处理方法。
2.了解安全用电知识,知道如何防雷。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实际观察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1.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难点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王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最近他又添加了一台电烤箱,可烦恼随之而来,他家安装的空气开关总是不时地“跳闸”.他的朋友知道了,就告诉他:“你把空气开关拆去,直接用电线接通电路,问题就解决了.”请你评判一下,老王朋友的建议可行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从学生的讨论、质疑中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让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怎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甲乙丙丁学生交流、讨论,师适当的点拨,出示课件,展示思路点拨内容:(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2)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展开分析,也就是通过人体的电流由加在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归纳总结:(1)当人体的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若人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要禁止接触高压、严禁攀爬高压线等。
(2)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探究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活动1: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见到过或听说过有哪些触电事故?活动2:小组之间发言阐明自己的实例,其他组不同实例再予以补充。
总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火线导致触电;接触高压线或靠近高压线导致触电。
活动3: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触电的示例。
吊车触碰高压线,工人触电高压电线杆上触电钓鱼竿触碰高压线触电从示例中师生总结出触电的类型。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四节 《安全用电》新课教案 苏科版

初三物理 15.4安全用电姓名__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 作业:______________【知识要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两种类型触电和用电安全一、家庭电路的组成:主要部件: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丝、用电器、开关、插座等电能表是用来_______________。
修理家庭电路时,必须断开__ _____。
常用的保险装是______,装在熔断器内.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____,切断电路,所以对用电器起保护作用【学以致用】1、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则:()A.元件“1”是电能表、“2”是保险丝“3” 是闸刀开关;B.元件“1”、“2”、“3”正确连接顺序为“2”、“1”、“3”;C.图中接错的元件是“5”;D.图中电路元件连接完全正确;二、火线和零线两根输电线中,一根叫___线,另一根叫___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_____伏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之间_____电压。
低压供电线路先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到家庭电路上。
家庭电路中各盏灯应____联,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电灯应是____ 联,插座与电灯应是____联,熔断器和用电器应_____联。
三:练习使用测电笔⏹测电笔的结构及使用动画⏹测电笔正确使用方法:手必须靠笔尾金属电极,不能靠笔尖金属电极。
⏹高电阻不能用铜丝代替。
四、插头与插座⏹两线插座接线原则:左零右火。
⏹三线插座接线原则:左零右火中接地。
五、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家用熔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当有过大的电流通过时,熔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_______,熔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熔丝应安装在路上。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原因一:短路原因二:超负荷运行(过载)过载:指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线路总电流超过额定值的现象危害:加速绝缘材料老化或烧坏熔丝,引发事故。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3安全用电》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触电事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通过讲述真实的事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从而激发他们对安全用电的关注。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
在案例背景中,我以一个真实的触电事故为例,向学生展示触电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通过讲述事故发生的经过,让学生感受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效应以及触电的危害,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对安全用电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方法。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隐患,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进一步加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五、案例亮点
1.真实案例导入:通过展示真实的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触电的危害,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他们对安全用电产生浓厚的兴趣。
2.生活情境教学:将安全用电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中的用电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制作:陈代富
《安全用电》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
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
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分钟)电压越高越危险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阅读“电压越高越危险”,思考下列问题:
1.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说说人对不同电流的不同反应。
3.人用直接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危险吗?
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远小于 1 mA,所以对人不会产生危险。
4.根据欧姆定律,在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越危险。
常见的触电事故
触电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会造成触电事故呢?
分析下列几幅图中,是如何造成触电事故的。
展示挂图,分析常见触电事故。
1.人站在凳子上,两只手分别接触火线与零线。
2.人站在地上,手接触火线。
通过上述两幅图可以看出,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触电事故?
人不接触导线会造成触电事故吗?
播放高压电弧触电视频。
3.人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4.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