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晶胞结构讲解

晶体晶胞结构讲解
晶体晶胞结构讲解

物质结构要点

1、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定义:1、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

2、第四周期,包括3d与4S 电子

电子排布图

熟练记忆 Sc Fe Cr Cu

2、S能级只有一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只有1种球形

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3种纺锤形

d能级有五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5种

一个电子在空间就有一种运动状态

例1:N 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有4种

N原子有5个原子轨道

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有7种

未成对电子有3个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

例2

3、区的划分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如Cu最后填入3d与4s 故为ds区 Ti最后填入能级为3d故为d 区

4、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反常情况:S2与P3 半满或全

满较稳定,比后面一个元素电离能较大)

例3、比较C、N、O、F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 F>N>O>C

例4、某元素的全部电离能(电子伏特)如下:

I1I2 I3I4 I5 I6 I7 I8

23.6 35.1 54.977.4 113.9 138.1 739.1 871.1

回答下列各问:

(1)I6到I7间,为什么有一个很大的差值?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4和I5间,电离能为什么有一个较大的差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有 __________________层。最外层电子构型为 ______________

5、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无反常)------------F> O>N >C

6、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

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如: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

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

7、共价键:按原子轨道重叠形式分为:σ键和π键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单键 -------- 1个σ键

双键------1个σ键和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和2个π键

8、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

例5、N2 CO CN--C22-互为等电子体

CO2 CS2N2O SCN-- CNO-- N3-互为等电子体

从元素上下左右去找等电子体,左右找时及时加减电荷,保证价电子相等。

9、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化学式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含有

孤对电子对数

VSEPR模型

分子立体构型杂化类型

ABn SO3

对于给出结构的分子或离子,根据中心原子成四个价键(8个电子),直接判断.(B原子六个电子)

例6、N原子的杂化类型

PO42- P的杂化类型_________________

CH3CHOC原子的杂化类型____________

Ni(CO)4中心原子的杂化_________________

10、配合物

配位键也是共价键,属于σ键。

例7、

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原子或离子配位数Fe(CO)5

Fe(SCN)3

Zn(CN)4--

Al F6--

规律:一般是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电子对不易给出,不作为配位原子

11、分子间作用力:①一般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②氢键

例8、Na2B4O7.10H2O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氢键

①存在:一个分子的X-H中的H原子与另外的X原子相结合而成(X表示N、O、F)

②表示方法:A━H┄B

例9、写出氨水中氢键的种类

N━H┄N N━H┄O O━H┄OO━H┄N 共4种

③H2O分子中氢键的数目---1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1mol H2O分子含氢键2NA

HF分子中氢键的数目---1个HF分子形成2个氢键---1molHF分子含氢键NA

④氢键对某些现象的解释

i.解释分子熔沸点的大小

II.解释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III.解释冰融化为水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氢键的存在使处于中心的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呈四面体,空间利用率较低,溶化后空隙减小

iv.解释邻羟基苯甲醛与对羟基苯甲醛沸点的高低

v.解释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Mr测定值比用化学式计算的值大一些:

13、比较物质熔沸点的大小⑴先考虑晶体类型。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⑵对于属于同种晶型,再具体分析

①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金属和NH4+的出现),晶格能(电荷,半径)

②原子晶体:从共价键的键长分析

③分子晶体:优先考虑氢键的存在,存在氢键的分子相对熔沸点高

对于不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再从Mr来比较。

例10、比较Si、SiC、NacL 、KcL、H2O、H2S、HCL沸点高低

14、无机含氧酸

①属于几元酸,看结构中所含━OH的数目,或者看与NaOH生成盐的种类

②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显正价)则正电性高,则含氧酸酸性强

(该元素的化合价高与含氧酸的氧化性无直接联系)

对于跟多含氧酸,中心元素不同,━OH的数目也不同,(HO)m RO n,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含氧酸酸性越强。

NaCl型(一个晶胞中四个Na+,四个Cl -

)

CsCl型

正负离子配位数均为8

与铯离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铯离子有6个、氯离子有8个

CaF2型

?CaF2晶体属立方面心点阵,F

-作简单立方堆积,Ca2+数目比

F-少一半,所以填了一半的立方

体空隙,每一个Ca2+由八个F-

配位,而每个F-有4个Ca2+配

ZnS型

TiO2(金红石

型)

AB2型晶体中,最常见的重要结构是四

方金红石(TiO2)结构。在此结构中Ti4+

处在略有变形的氧八面体中,即氧离子作

假六方堆积,Ti4+填在它的准八面体空隙中

、分子晶体的一般宏观性质

①较低的熔沸点

②较小的硬度

③固态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

二、.晶体分子结构特征

(1)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分子密堆积(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如:C60、干冰、I2、O2)----晶胞结构都属于面心立方

(2)有分子间氢键-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如:HF、冰、NH3)

(与CO2分子距离最近的CO2分子共有12个)

原子晶体

晶体中每个C原子和4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成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2,最小环由6个C原子组成,每个C原子被12个最小环所共用;平均每个最小环含有1/2个C原子。每个C原子被4个碳碳键所共用;每个碳碳键含有2个C原子,平均每个碳碳键含有1/2个C原子。故平均每个最小环含有1个碳碳键

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每两个单键归两个六元环所有,而不是只归一个六元环所有(如图所示,红色的两个碳碳单键,可以构成蓝色和紫红色的两个六元环)。每个碳原子连出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能决定两个6元环,4个共价键总共能抽出6组。所以6组碳碳键实际上可以构成12个六元环,所以一个碳归十二个六元环共用。

6×1/12 = 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