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免疫组化

合集下载

检验科免疫组化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免疫组化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免疫组化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检测和定位特定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位置的方法。

在医学检验科中,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是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采用免疫荧光、酶标记、金标记或放射性标记等技术,将特定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通过染色或荧光的方式来显示其位置和表达水平。

免疫组化染色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等。

二、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是一种在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

它通过对切片进行蛋白质抗原的恢复处理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显示抗原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法主要应用于病理学领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分级。

三、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抗原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的技术。

免疫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

四、免疫电镜法免疫电镜法是一种在电镜下观察和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的方法。

它通过在样品上标记抗体或抗原,然后利用电镜来观察并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免疫电镜法主要用于对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和观察,是研究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手段。

五、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是一种能够放大免疫染色信号并提高染色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包括多聚酶法、银增强法、酶蛋白复合物法等。

这些技术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免疫组化技术因其高度敏感、高特异性和定量分析的优势,成为了疾病诊断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免疫组化技术将在临床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免疫组化检测与分析的常见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免疫电镜法以及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精编版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精编版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

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领域的技术,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信息。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荧光染色方法来显示出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免疫组化常用于诊断肿瘤包括癌细胞的分类、分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预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其意义。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细胞膜蛋白(CD)细胞膜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各种肿瘤。

例如,CD20和CD3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的诊断标记物;CD34用于判断肿瘤的血管生成和预后。

3. 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平滑肌组织中的一个标志性蛋白,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平滑肌源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Progest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ER和PR的表达程度可以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5.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蛋白常用的TSG蛋白包括p53、PTEN、BRCA1等。

这些蛋白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TSG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分子异常,对于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基因突变相关蛋白近年来,免疫组化也逐渐应用于检测肿瘤常见的基因突变或扩增,其中包括EGFR、HER-2、ALK、BRAF等。

这些突变和扩增与肿瘤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关系密切。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基因突变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介绍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介绍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介绍概述免疫组化(IHC)是一门通过检测特定抗原在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程度来揭示组织形态和细胞化学等方面信息的技术。

由于IHC是一种定性分析技术,所以该方法需要与定量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结合使用,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IHC涉及到多种试剂,其标记原理和表现形式各异,能够检测的抗原种类也不同。

本文将对常用的IHC试剂进行介绍,以此为指导,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IHC技术。

常用的免疫组化试剂抗原修复试剂抗原修复试剂(Antigen Retrieval)用于在组织样本中使细胞内蛋白与抗体亲和性和特异性增加。

这种试剂可通过热处理(如高压)或化学处理(如酶样蛋白和酸性处理)来复原被检测抗原的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抗原修复试剂包括:EDTA、Tris、Citrate等。

原位杂交试剂原位杂交试剂(In Situ Hybridization)可检查DNA或RNA分子的特异性结合情况。

这种试剂可将RNA等分子与特定热稳定的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等。

常用的原位杂交试剂包括:流式胶体金试剂、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双链RNA原位杂交等。

细胞计数试剂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用于获得细胞数量或结构变化。

这种试剂通常用于确定某一类细胞的数量、细胞计数和分离、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应用。

常用的细胞计数试剂包括:皮质醇、14C-labeled thymidine等。

细胞信号转导试剂细胞信号转导试剂(Cell Signaling)用于研究细胞分子级别的通讯系统,并采取措施以确定物质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

常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试剂包括:抗体、试剂原和阻断类似物等。

同型抑制剂同型抑制剂(Isotype Control)用于在IHC实验中作为实验设计的对照组,以检测所观察的抗原与探测剂结合的特异性表现。

常用的同型抑制剂包括:IgG1、IgG2a和IgG2b等。

情况控制试剂情况控制试剂(Condition Control)用于确定IHC试验的最佳条件,包括温度、缓冲液、酸碱程度等。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在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免疫组化检查常用的一些指标进行解读。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是一类细胞骨架蛋白,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中。

CK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帮助鉴定肿瘤是否为上皮性肿瘤,例如乳腺癌、肺癌等。

2. 维克酸酮腺体分泌物3(Vimentin,VIM):VIM是间质细胞的一种中间丝蛋白,广泛存在于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等间质细胞中。

VIM的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鉴别间质性肿瘤与上皮性肿瘤。

3. S-100蛋白:S-100蛋白是一种神经峰蛋白,在神经组织中广泛表达。

S-100的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胶质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

4. Ki-67蛋白:Ki-67蛋白是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主要表达于活跃增殖细胞中。

免疫组化染色中Ki-67的阳性细胞核数目可以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常用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5. CD20和CD3蛋白:CD20和CD3是免疫系统中的两种膜标志物。

CD20主要表达于B淋巴细胞,CD3则主要表达于T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中CD20和CD3的表达可以帮助鉴别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如淋巴瘤。

这些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为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但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解读。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理表现,选择适合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进行检测,从而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通过将抗原与抗体结合来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染色方法。

它是现代生物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介绍:1. 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免疫组化染色是免疫组织化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一种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将抗原与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染色方法将表达该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可视化。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多聚酶、酶标、荧光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IHC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器中的抗原以及胞内蛋白质的定位。

2.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IF):免疫荧光染色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特定抗原。

它可以提供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探测,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

利用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类型的标记(单标记、双标记、复合标记等),从而实现多重染色或共定位染色。

3. 免疫电镜染色(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IEM):免疫电镜染色是一种将金粒标记的抗体用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定位特定抗原的方法。

通过将金粒结合到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抗原的位置和分布。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超微结构的研究。

4. 免疫酶标染色(Immunoenzyme staining, IES):免疫酶标染色是使用酶作为标记物,通过化学反应将抗原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从而显示出特定抗原的位置和分布。

常用的标记物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LP)等。

在检测抗原时,标记物可以与染色底物产生反应生成可见色素,形成染色,以显示抗原的位置和分布。

5. 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Immunohistochemical in situ hybridization, IHC-IS):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的方法。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常被用来帮助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肿瘤,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

1. 细胞增殖标志物:包括Ki-67、PCNA(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等。

这些标志物能够反映细胞增殖的活性,利用免疫组化可以定量检测细胞核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评估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预后。

2. 细胞凋亡标志物:包括Caspase-3、Bcl-2、Bax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和程度,有助于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3.免疫细胞标志物:包括CD4、CD8、CD20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来鉴定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4.转录因子: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激素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指导激素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5.肿瘤抑制基因标志物:包括p53、PTEN(磷酸酯酶-蛋白激酶液体增殖自然抑制物)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肿瘤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功能异常情况,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AFP(α-胎蛋白)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肿瘤的检测和监测指标,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的预后。

7.血管生长因子:包括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对指导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8.炎症标志物:包括NF-κB、COX-2等。

这些标志物反映了肿瘤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9. 细胞骨架和黏附分子:包括CK(细胞角蛋白)、E-cadherin等。

这些标志物用于评估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 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 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 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Hep par 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 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

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

其他villin 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癌:CK、P63、34E12、PSA、P504S(9AMAC)、AR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 -5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TdT、CD43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30、Ki-67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α、CyclinD1、TdT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α、TdT、TiA-1、Perforin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α、CyclinD1、TdT、Bcl-2、Ki-67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56、TiA-1、Perforin、粒酶B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Burkitt淋巴瘤:CD3、CD20、CD79α、CD10、Bcl-2、Bcl-6、Ki-67、EBV *、TdT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10、Bcl-2、Bcl-6、Ki67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CD2、CD3、CD7、CD20、CD43、Perforin、TiA-1、EBV*浆细胞瘤:CD3、CD20、CD38、CD138、CD79α、EMA、κ*、λ*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68、Mac387、CD163粘膜相关淋巴瘤:CK、CD3、CD5、CD10、CD20、CD23、CD43、CD79a、CyclinD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43、CD79α组织细胞肉瘤:S100、CD10、CD21、CD35、CD68、Lysozyme、MPO、CD33、CD34、CD11c、CD14、CD45RO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α、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S100、CD1α、CD68、CD21、CD35、CD3、CD20、CD30、CK、EMA、Ki67、CD45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肿瘤:CD21、CD35、S100、CD1α、CD68、CD3、CD23、EMA、VIM、MPO、CD34、CD79α、CK、HMB45肥大细胞肿瘤:CD117、CD45、CD33、CD68、CD15、CD3、CD20胃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肠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肝细胞癌:AFP、CD34、CEA、CK8/18、CK19、Ki-67、P53、HbsAg、Hepatocyte肝胆管细胞癌:CK7、CK20、Villin、AFP、CD34、CEA、CK8/18、CK19、Ki-67、Hepatocyte、HbsAg食道癌:P53、Ki-67、CDX-2、GST-π、P63胰腺癌:CEA、P53、Ki-67、CDX-2、GST-π、Villin、CK7、CK20、胰岛细胞瘤:CD56、Syn、CgA、Ki-67、Insulin、CK8/18、CK19肝炎病毒:HbsAg、HbcAg、HCV涎腺粘液性囊腺癌:CK、P63、SMA、Vimentin、Myosin-heavy chain上皮肌上皮癌:CK、P63、SMA、Vimentin、S-100、Myosin-heavy chain 导管腺癌:CK、P63、SMA、AR、HER2、Myosin-heavy chain多形性腺瘤:CK、P63、SMA、S-100、GFAP、Myosin-heavy chain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肺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CD99、TTF-1、P63、Sp-B甲状腺乳头状癌:Tg、TTF-1、CK19、HMBE-1、Gelactin-3、Ki-67、TPO 甲状腺髓样癌:Tg、CT、CD56、CD57、Syn、CgA、CEA肾上腺皮质癌:CK、CEA、Inhibin、Melan-A、CD10、CgA、Syn、S100肾上腺嗜铬细胞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GFAPMerkel细胞癌:CK7、CK20、Syn、CgA、CK、CD99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CK、EMA、CD99、S-100、Des、Syn、CgA、尤文/PNET/视/嗅/髓母细胞瘤:CD99、S-100、Syn、CgA、CD56、CD57、GFAP、Vimentin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B45、S-100、Melan-A、CD34、CK、SMA、Vimentin上皮样血管瘤:CK、CD34、CD31、CD68、EMA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D34、Bcl-2、CD99、S-100、CK、Vimentin、SMA 间皮瘤:CK5/6、HMBE-1、Calretinin、TTF-1、D2-40、CK、WT1横纹肌(肉)瘤:MyoD1、Myogenin、Desmin、SMA、CK、S100、CD99滑膜肉瘤:EMA、CK、CD34、CD99、CD68、S-100、Bcl-2、Vimentin皮隆突/恶纤组:CD34、CD68、S-100、SMA、Vimentin血管球瘤:EMA、CK、CD34、SMA、S-100血管周肌细胞瘤:EMA、CK、CD34、SMA、S-100、Desmin梭形/多形性脂肪:CD34、SMA、S-100、HMB45、CK、CD31、CD68脊索/副脊索瘤:SMA、S-100、EMA、CK、GFAP、CD68腱鞘巨细胞瘤:SMA、MSA、Desmin、CK、Vimentin平滑肌(肉)瘤:SMA、MSA、Desmin、CK、S-100、CD34、Vimentin软骨母细胞瘤:CD99、S-100、CK、Vimentin结节性筋膜炎:CK、SMA、MSA、DES、CD68、S100、Vimentin缺血性筋膜炎:VIM、SMA、CD68、DES、S100、CD34、Vimentin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VIM、SMA、Actin、S100、EMA、CK、Vimentin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VIM、SMA、CK、DES、EMA、S100、CD34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DES、CD34、EMA钙化性腱膜纤维瘤:VIM、SMA、MSA、CD99、S100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DES、SMA、Actin、ER、PR、CD34、S100、CK、fast myosin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VIM、CD34、DES、Actin、SMA、MSA项型纤维瘤:VIM、CD34、CD99、DES、ActinGardner纤维瘤:VIM、CD34、SMA、MSA、DES、ER、PR钙化性纤维性肿瘤:Vim、VⅢ因子、XⅢa因子、Des、Actin、S100、CD31、CD34、CK巨细胞血管纤维瘤:CD34、CD99、Bcl-2韧带样型纤维瘤:Vim、SMA、Des、S100脂肪纤维瘤病:CD34、Bcl-2、S100、Actin、EMA、CK、Des、CD99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Vim、SMA、Des、CK、S100、ALK、CD117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Actin、Des、CD34、CD99、S100、CK黏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Vim、CD34、CD68、SMA、CK、LCA、CD30、T and B七、转移性肿瘤鉴别转移性肺/肝癌:CK7、CK20、Villin、CEA、TTF-1、CK、AFP、CD34、Hepatocyte转移性肺/胃肠癌:CK7、CK20、Villin、CEA、TTF-1、Sp-B、CDX-2转移性肺/前列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PSA、PSAP 转移性肺/甲状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TG转移性腺/鳞癌:CKAE1、CKAE3、CK8/18、CK5/6、EMA、CD15、P63 转移性肺/鼻咽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EMA、EBV食道低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Syn、P63、CgA、CD56、CD99、CKAE3、CK5/6转移性卵巢粘液/浆液性癌:CK7、CK20、Villin、CEA、TTF-1、CA125、CDX-2垂体瘤:TSH、FSH、GH、LH、ACTH、PrL、P53胶质瘤:GFAP、MBP、Vim、EMA、S-100少突胶质细胞瘤:Pax-5、GFAP、MBP、Vim、EMA、S-100、CD57胶质肉瘤:GFAP、CD68、Vim、S-100、Ki-67节细胞胶质瘤:Syn、CgA、GFAP、S-100、CD68、Vim、Ki-67神经束膜瘤:S-100、EMA、GFAP、CK、Vim恶性外周神经鞘瘤:S-100、CK、HMB45、Desmin、SMA、MyoD1、CD57、MBP脑膜瘤:GFAP、EMA、Vim、S-100神经纤维/神经鞘瘤:GFAP、EMA、Vim、S-100、CK中枢神经细胞瘤:GFAP、S-100、Syn、CD57、MBP、EMA、CgA、Calretinin室管膜瘤:EMA、CK、S-100、GFAP、Syn、CD57、MBP、脉络丛乳头状瘤:GFAP、CK、S-100、Syn、EMA、Ki-67、CgA颅咽管瘤:CKAE1、EMA、GFAP、CKAE3、Ki-67颅内血管母细胞瘤:CD34、CD31、EGFR、CK、EMA、VEGF浸润性乳腺癌:P53、Bcl-2、ER、PR、HER2、E-Cadherin、Ki-67、CK7、GCDFP-15浸润性筛状癌/腺样囊性癌:ER、PR、HER2、P63、Laminin实性神经内分泌癌:ER、PR、HER2、GCDFP-15、CK7、CK20、CgA、Syn子宫内膜样肿瘤/宫颈腺癌:Vim、CK、ER、PR、Inhibin、P16、CEA子宫内膜间质肿瘤:Vim、CD10、SMA、Inhibin移行细胞癌:CA125、CK7、CK20、P63颗粒细胞瘤:CD99、Inhibin、Vim、S100、SMA、CK、CK7、EMA卵泡膜瘤-纤维瘤:Vim、Inhibin硬化性的间质瘤:Vim、Des、SMA、InhibinSertoli-间质细胞瘤:Vim、Inhibin、EMA、Ker、ER、PR无性细胞瘤:Vim、CD117、PLAP、CK、Des、CEA、S100卵黄囊瘤:AFP、CK、CD30、ER、PR胚胎性癌:AFP、CD30、CK非妊娠绒毛膜癌:CK、hPL、-HcgP53、Bcl-2、PCNA、Ki67、P-gp、TOPOⅡα、GSTπ十一、CIN病变分级检测指标P16、P53、Ki-67、CD68、Pro-EX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