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规范》课程标准[1]
无损检测教学大纲.

《无损检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任选课程课程名称:无损检测开课单位:五系课程编号: 2050001总学时:32学时学分:2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先修课程:物理学、电工电子学、热加工工艺学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一门工程技术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讲授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装置及应用,目的是供学生了解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埸所、初步学会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绪言无损检测概念,无损检测在工程技术革新中的意义和作用,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及其特点。
第一章缺陷及其特征1.铸造缺陷2.热处理缺陷3.锻造缺陷4.焊接缺陷5.工件服役中形成的缺陷第二章射线探伤1.射线探伤概述2.X—射线的发生及其性质3.X—射线探伤装置简介4.射线照像法5.实时成像法及CT技术简介6.射线的防护与安全第三章超声检测1.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2.超声检测装置3.超声探伤方法概述4.缺陷信号的定性分析5.超声探伤的应用例第四章电磁检测1.磁粉及漏磁检测原理2.磁粉检测及其装置3.漏磁检测及其装置4.涡流检测原理5.涡流检测方法简介6.涡流检测装置7.电磁检测的特点及其应用第五章其它检测方法1.渗透检测2.声发射技术3.磁超声检测4.磁巴氏噪声及磁声发射技术三、实验实验一超声波探伤中回波信号的观察与分析实验二涡流检测中缺陷与图形花样的观察与分析四、学时分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型:技术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开课单位:五系课程编号:2050101总学时:64学时学分: 4适用专业:机械学科各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及金属制造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在高等工业学校中,《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它的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基本掌握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金属工艺学的基础。
无损检测行业标准JB优秀课件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3 一般要求
渗透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4730.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 符合下列规定。
5
3.1 渗透检测人员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
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并 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4.3.3 对于表面粗糙且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 水洗型荧光法。
3.4.3.4 对现场无水源、电源的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
3.4.3.5 对于批量大的工件检测,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
3.4.3.6 对于大工件的局部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或溶剂去除型 荧光法。
5.2 预清洗 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渗透检测的检测质量。因此
在进行表面清理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时, 可采用溶剂、洗涤剂等进行。清洗范围应满足5.1.3的要求。铝、镁、钛合 金和奥氏体钢制零件经机械加工的表面,如确有需要,可先进行酸洗或碱 洗,然后再进行渗透检测。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和水分等必须干 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
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增加了灵敏度等级分类。 3. 增加了质量控制内容。 4.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增加了对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 料的荧光渗透检测。
2
5. 增加了渗透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时机等章节。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归口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宇、邢兆辉、孙殿寿、陈用坚。
《无损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无损检测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064220722课程名称: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英文名称: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equipment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总学时:32学分:2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限选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或熟悉化工装备检验的意义、参照的标准、检验前的准备、过程装备的宏观检查、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和其他检测技术。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过程装备制造和在役装备检测、检验的初步能力,为学生从事过程装备的制造、使用和维护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掌握过程装备无损检测相关法规及标准。
2.熟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掌握过程装备的宏观检查方法。
4.掌握过程装备的理化检验方法。
5.掌握过程装备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
6.熟悉压力容器压力试验方法。
7.了解典型过程装备的全面检验方法。
8.了解在役过程装备的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2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掌握国内外过程装备检测的相关法规和标准1过程装备检测的意义0.5学时过程装备检测的概念,目的,作用,意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过程装备检测的历史及发展0.5学时过程装备检测的起源,发展阶段及技术特征,当前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发展前景3过程装备的有关法规及标准1学时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压力容器的种类,压力容器的划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二章过程装备的定期与常规检测4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定期检测的方法,常规检测的方法1定期检测 1.5学时定期检测的目的,外部检验的目的、检测项目及规定,内外部检测的目的、检测项目及规定,容器的剩余寿命,全面检测的目的、检测项目及规定。
2常规检测 2.5学时常规检测的概念,直观检测的目的、方法及规定,工具检测的目的,方法,常用工具及规定,理化检验的目的,检测项目的范围及规定,检验中应遵守的规则、实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无损检测技术培训》PPT课件

精品文档
1. 管道腐蚀原因及危害
1.4.3 金属腐蚀速度的电流指标 此指标是以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阳极电流密度的 大小来衡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速度。可通过法拉第 定律把电流指标和质量指标联系起来,两者关系为 : Ia=v×n×26.8×10-4/A 式中 Ia:腐蚀的阳极电流密度,A/cm2; v:金属腐 蚀的速度,g/(m2·h); n:阳极反应中化合价的变 化值; A:参加阳极反应的金属的原子质量,g。
精品文档
1. 管道腐蚀原因及危害
目前为止,我国胜利、大庆、中原、华北、辽河、 大港等油田的很多管线都已经超过或达到设计年限 了,特别是一些老的输油管线经常发生泄漏事故, 当然这类事故一般都是由于原油常年累月的腐蚀管 道造成的,其实更多的泄漏事故是由一些违法分子 夜间打孔盗油造成的,不法分子在盗完原油以后重 新将阀门关上,对现场进行处理,通过人工巡视很 难发现盗油的地方。
精品文档
1. 管道腐蚀原因及危害
1.3.2 根据腐蚀过程的特点分类 按照腐蚀过程的特点分类,金属的腐蚀也可按化学腐 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3 种机理分类。 (1)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 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在化学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金属与氧化剂 之间直接进行的,因而没有电流产生。但单纯化学 腐蚀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精品文档
无损检测技术
精品文档
第一部分 无损检测基本概论
1.定义 通俗的定义:无损检测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 对试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亦称非破坏性检验 。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在不破坏试件的前提下,以 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的技术和设备器 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 查和测试的方法。
(完整版)无损检测工艺规范.docx

无损检测工艺规范版本:A 1 / 9目录1 范⋯⋯⋯⋯⋯⋯⋯⋯⋯⋯⋯⋯⋯⋯⋯⋯⋯⋯⋯⋯⋯⋯⋯⋯⋯⋯⋯⋯⋯⋯⋯⋯⋯42 范性引用文件⋯⋯⋯⋯⋯⋯⋯⋯⋯⋯⋯⋯⋯⋯⋯⋯⋯⋯⋯⋯⋯⋯⋯⋯⋯⋯⋯⋯43- 般要求⋯⋯⋯⋯⋯⋯⋯⋯⋯⋯⋯⋯⋯⋯⋯⋯⋯⋯⋯⋯⋯⋯⋯⋯⋯⋯⋯⋯⋯⋯⋯⋯44 施要求⋯⋯⋯⋯⋯⋯⋯⋯⋯⋯⋯⋯⋯⋯⋯⋯⋯⋯⋯⋯⋯⋯⋯⋯⋯⋯⋯⋯⋯65 ⋯⋯⋯⋯⋯⋯⋯⋯⋯⋯⋯⋯⋯⋯⋯⋯⋯⋯⋯⋯⋯⋯⋯⋯⋯⋯⋯⋯⋯⋯⋯86 收准⋯⋯⋯⋯⋯⋯⋯⋯⋯⋯⋯⋯⋯⋯⋯⋯⋯⋯⋯⋯⋯⋯⋯⋯⋯⋯⋯⋯⋯⋯⋯97 复⋯⋯⋯⋯⋯⋯⋯⋯⋯⋯⋯⋯⋯⋯⋯⋯⋯⋯⋯⋯⋯⋯⋯⋯⋯⋯⋯⋯⋯⋯⋯⋯⋯108 示⋯⋯⋯⋯⋯⋯⋯⋯⋯⋯⋯⋯⋯⋯⋯⋯⋯⋯⋯⋯⋯⋯⋯⋯⋯⋯⋯⋯⋯⋯⋯119 后清洗⋯⋯⋯⋯⋯⋯⋯⋯⋯⋯⋯⋯⋯⋯⋯⋯⋯⋯⋯⋯⋯⋯⋯⋯⋯⋯⋯⋯⋯⋯⋯⋯1110 告⋯⋯⋯⋯⋯⋯⋯⋯⋯⋯⋯⋯⋯⋯⋯⋯⋯⋯⋯⋯⋯⋯⋯⋯⋯⋯⋯⋯⋯⋯.11无损检测工艺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着色渗透剂、荧光渗透剂实施液体渗透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站常规岛设备制造中所实施的液体渗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下列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9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18851.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 2 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JB/T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一般要求3.1检验人员的要求3.1.1检验人员资格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3.1.2检验员的视力检验人员的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不得低于 5.0 (小数记录值为 1.0 ),并需每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 检验规程该检验部门在实施检验前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按照本文相关章节的规定编写具体的检验规程,规程应经质保程序的规定认可,并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1)受检部件的类型和所使用材料种类;2)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或文件;3)检验器材和用品;4)检验条件(被检件材质、受检区域和表面状态);5)渗透方法:对比试验、预清洗,施加渗透剂,去除多余渗透剂,表面干燥,施加显像剂,显示和观察及后清洗等要求;6)检验参数:检验温度和渗透时间;7)验收标准。
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Nondestructive testing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无损检测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选修课,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相关的无损检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检测工艺,系统介绍无损检测的五种常规方法和四种现代新技术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设备及其实际应用,并了解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2、知识要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计量测试技术》、《传感器原理与设计》3、能力要求: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材料评价和材料加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性及局限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材料性能评价,具有初步确定基本的检测工艺的能力;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新技术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具体分配如下:2、具体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 无损检测意义、特点等[重点难点] 方法的选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作业][课时] 2第二章超声检测[目的要求]掌握超声检测原理和方法,了解超声检测设备性能及超声检测应用[教学内容]超声检测基本原理、超声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新技术[重点难点]超声检测原理和方法,超声检测原理(超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练习[作业][课时] 10第三章射线检测[目的要求] 射线的获得及基本性质,射线探伤的原理及方法;射线探伤的技术及工艺,材料中缺陷的形式与特点;射线探伤的应用与缺陷识别;实时成像检测与CT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X射线检测方法、其他射线检测方法、射线防护[重点难点] 射线检测理论及技术[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练习[作业][课时] 8第四章磁粉检测[目的要求] 握磁粉检测原理、装置、方法和步骤,了解磁粉检测的应用,了解磁粉显示的解释和缺陷评定[教学内容] 磁粉检测基本原理、磁粉检测方法[重点难点] 磁粉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练习[作业][课时] 6第五章渗透检测[目的要求] 理解渗透检测原理、装置、方法和步骤,了解渗透检测的应用及渗透显示的解释和缺陷评定。
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增感屏材料
铅箔 铅箔 铅箔 铅箔
前屏厚度 mm
— 0.025~0.125 0.125~0.16
1~1.6
>3~8MeV
>8~35MeV Ir192 Co60
铜箔,铅箔 觛箔,钨箔,铅箔
铅箔 铅箔,钢箔,铜箔
1~1.6 1~1.6 0.05~0.16 0.5~2
注: ① 1 2 0 k V以下X射线可不用前屏。 ②担箔或钨箔增感屏所获得的检测灵敏度比铅箔高。 ③用铜箔或钢箔能获得最佳检测灵敏度, 但比使用铅箔所需曝光时间长。
和散射线的影响。 作环境的射线照射量和个人受到的累计剂 射线剂量,以便了解射源位置, 免受意外 志。夜间应设红灯。 员每年允许接受
度, 即能得到相当于多少厚度钢的吸收效
系数
法(a)、环缝外透法(b)、环缝内透法(c)
高级).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工件采用A级 质指数见下表
透明厚度 TA mm
B级
≤6 >6~8 >8~10 >10~16 >16~25 >25~32 >32~40 >40~50 >50~80 >80~150 >150~200 >200~250
>32~50
7
0.8
>40~60
>50~80
6
1
>60~80
>80~120
5
1.25
>80~150
>120~150
4
1.6
>150~170
>150~200
3
2
>170~180
>200~250
2
2
>180~190
—
1
3.2
>190~200
—
6增感屏
射线种类
<120KV 120~250KV >250~450KV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培训教材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上海基实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施日期:2008.01.01目录I.射线检测工艺规程II.超声检测工艺规程III.磁粉检测工艺规程IV.渗透检测工艺规程I.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目的本规程是根据LR船舶建造及入级规范及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制定的船舶焊缝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及焊接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母材厚度小于等于100mm钢熔化焊对接焊缝的射线照相方法及焊接质量评定。
3.引用标准CB/T3558-94 船舶钢焊缝射线探伤工艺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探伤和质量分级JIS 3104-95 钢焊缝射线检验方法及探伤底片等级分类方法DN V--------------------------?ASME-2001 第五卷,第二章AWS D1.1 2000 钢结构焊接规范4.检测人员4.1 从事焊缝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掌握射线检测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焊缝射线探伤经验,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金属材料和焊接基础知识。
4.2 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Ⅱ级及符合Ⅱ级要求的Ⅲ级资格证书。
4.3 评片人员校正视力不应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为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5.焊缝表面质量5.1 需检验的焊缝,其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进行适当的修整。
5.2 焊缝表面经检查合格后,由质管员(或质检人员)填写探伤申请单,申请单上写明工程代号、工程名称、焊工或焊工号、探伤编号、焊接方法、材料牌号及材料规格、焊缝质量评定标准等。
6.设备及器材6.1 射线源6.1.1X射线机必须由有资质的法定计量单位进行鉴定合格6.1.2在确切作好现场防护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使用Ir192和Se75γ射线源进行摄片。
6.2 胶片选用Agfa C7,胶片的灰雾度不大于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技术规范》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
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2.课程代码:
3.学时:32学时
4.学分:2学分
5.适用专业:无损检测专业
6.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无损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锅炉和压力容器的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的标准及规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后,应能达到下列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无损检测岗位对锅炉和压力容器检测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熟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标准及规程,掌握以下所需职业能力:
(1)熟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标准;
(2)熟悉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对无损检测的规定;
(3)能根据产品制定详细检测工艺规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1.师资要求
1.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获得国家无损检测Ⅱ以上职业资格;
◆熟悉相应国家和行业标准。
1.2 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课程中20%以上的教学任务由兼职教师承担。
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
◆多媒体教室;
◆校园网络
3.教材及参考资料
◆JB/T4730-2005《承压容器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 150—2010《固定式压力容器》;
◆相关专业网站
4.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等方法进行。
五、考核方式
为了更全面评价学生对锅炉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和规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将课程教学评价成绩分为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
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