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
用药安全培训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孕 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他们的
用药安全需要特别关注。
儿童和老年由于身体发育和生 理功能的特殊性,对药物的吸收 、代谢和排泄与成年人不同,因
此需要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孕妇在用药时应特别谨慎,避免 对胎儿造成损害。身体虚弱的人 也需谨慎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学习合理用药方法
让公众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如按 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等,提 高用药效果。
掌握急救技能
让公众了解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 应时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过敏 反应处理等,保障生命安全。
CHAPTER
05
用药安全案例分析与应对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患者因长期服用某降压药,出现干咳、心悸等不良反应,经医 生诊断为药物不良反应。
总结
药物滥用问题案例分析表明,药物滥用不仅对身 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药品安全事故应对措施
01
02
03
04
措施一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 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不良
反应事件。
措施二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安全可靠。
措施三
开展用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药物,并寻求医疗救助。
药物过敏反应通常在首次接触过敏原 时发生,但也可能在再次接触时发生 ,因此对于已知过敏的药物应避免使 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相互影响而导致药效增强或减 弱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或降低治疗 效果。
培训课件-安全合理用药

胃肠道系统的用药注意事项
1、生态制剂与抗生素不宜合用 整肠生、丽珠肠乐、培菲康、妈咪爱等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同用会降低疗效。 2、柳氮磺胺吡啶不宜与抗生素合用 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合用抗生素将破坏肠道菌群使细菌量减少, 影响柳氮磺胺吡啶的分解,降低疗效。
3、氟哌酸合用制酸剂其疗效降低
• 茶、咖啡、牛奶、酒、香烟等不但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甚至会促进或减缓药 物的代谢速率,影响血药浓度。
•
服镇静药、安神催眠药、阿司匹林、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痢特灵等药物
时均应忌酒。若服以上药物期间大量饮酒,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或使药物失 去疗效。
• • •
磺胺类消炎药:避免并服酸性饮料 含铁药品:避免服茶、咖啡、可乐 服钙片最好避免吃菠菜
匹林,作为处方药,可用于治疗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及心血管疾病。这
时,必须根据医嘱服药。作为非处方药,可用于感冒后的退热、镇痛(头 痛、腰痛、牙痛等)。
不要滥用“双跨药品”
目前,我国的双跨药品有2300多个品种,其中化学药物300种、中药 2000多种。消费者在购买双跨药品时,一定要注意包装、因病选药、 看准药品的批号、阅读说明书、不要随意更换处方、病愈即停药、无 效即赴医院就诊。
到最好疗效,通常的用药1~2天认为无效而随意停用或更改药物是不合理的。
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切勿滥 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即普通流感无需服 用抗生素。
儿童合理用药
现在还有部分家庭,在孩子生病后,图方便省事, 就在家庭药箱里给孩子服用成人的药品,而这不仅不能 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还会起到副作用。 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 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来推算,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 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影响治疗,过大可能 发生毒物反应。而有些药品只适合成人,如喹诺酮类抗 生素,氟哌酸(诺氟沙星)、左氧沙星(可乐必妥)、 环丙沙星等,属于广谱抗生素,但18岁以下儿童不宜用, 否则可影响儿童生理功能及脏器功能。
如何安全合理用药专题培训课件

为什么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到底哪些情况才需要输液?
➢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 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 ➢ 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 输入药物用于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等。 ➢ 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 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或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44.1
%
36-50
17
EON 嗜酸性粒细胞
0.11
10^9/L
0.05-0.5
72.6
fL
82-10
18 BASON 嗜碱性粒细胞
0.01
10^9/L
0-0.1
31.7
pg
26-32
19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1.9
10^9/L
10.9-15.4
342
g/L
320-360
20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安全合理用药
第 1 部分
中药与西药
药品的概念
中药
化学药
生物制品
药品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
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中药的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经脉学说 ✓ 四气五味 ✓ 脏腑理论 ……
西药的理论基础
以现代科学作为理论基础:
✓ 解剖学 ✓ 药理学 ✓ 生理学 ✓ 药物化学 ✓ 细胞学 ✓ 药剂学 ✓ 微生物学 ✓ 药物分析学 ✓ 免疫学 ✓ 组织胚胎学 ……
中西药的区别
风寒外袭 肺气失宣
风寒 感冒
风热犯表 肺气失和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内容建议:
1. 什么是合理用药
- 解释合理用药的定义和意义
- 强调合理用药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 介绍药物的分类和常见的药物类型
- 解释不同类型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3. 药物的使用原则
- 强调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 提醒遵循医嘱用药,不擅自更改剂量或频率
- 解释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4.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介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强调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必要性
5. 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的用药注意事项
- 提醒对于不同人群使用药物时的特殊注意事项
- 强调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儿童应特别小心用药
6. 药物的存储和丢弃
- 强调正确存储药物的重要性,包括避免潮湿、暴晒和高温环境
- 强调正确丢弃药物的方法,包括不随意丢弃和回收利用
7. 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动
- 鼓励大家担起合理用药的责任,不盲目求药
- 强调合理用药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包括减少医疗费用和资源浪费
以上是合理用药培训课件的内容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添加。
《安全合理用药》课件

注意事项:避免长 期使用,注意药物 副作用
合理使用建议: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遵循医嘱使 用
常见心血管药物类型:如降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等
合理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药 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症:详细介绍 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禁 忌症
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药物过敏反应的定义和类型 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原因和危险因素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用药安全教育及实 践建议
药物基本知识: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等
《安全合理用药》 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用药安全概述
合理用药的基本 要素
常见药物类型及 其合理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的 预防与处理
用药安全教育及 实践建议
添加章节标题
用药安全概述
保障生命健康:用药安全是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药物滥用: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治疗效果: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降低医疗成本:合理的用药方案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遵循医嘱,按剂量用药 了解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社区和家庭用药安全的重要性 社区和家庭用药安全教育的内容 社区和家庭用药安全教育的实践建议 社区和家庭用药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估
用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用药安全教育的实践建议 公众对用药安全的认知现状 提高公众对用药安全认知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

教育方式: 口头讲解、 书面资料、 视频演示 等
教育对象: 患者及其 家属
教育目的: 提高患者 用药依从 性,减少 药物不良 反应
01
02
03
04
4
合理用药的挑战与对 策
药物滥用问题
1
药物滥用的定义:指非医疗目 的使用药物,包括过量使用、
长期使用、滥用处方药等
2
药物滥用的危害:对身体健康 造成严重损害,如肝肾功能损
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疗效, 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合理用药可以减少药物浪费, 降低医疗成本
2
合理用药的原则
遵循适应症
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01 确定疾病类型和程度
选择药物:根据疾病类型和程度,选 02 择合适的药物
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 0 3 病情等因素,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04 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剂量准确
01
遵循医嘱:根 据医生处方, 准确计算药物 剂量
02
剂量调整:根 据患者年龄、 体重、病情等 因素,调整药 物剂量
03
定时定量:按 照规定时间、 剂量服用药物, 避免过量或过 少
04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过量 或过少
03
02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过敏反应、毒性反应、 副作用、后遗效应等
04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控 制剂量、注意药物相互 作用、加强患者教育等
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合理 用药的认识和重 视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

合理用药有关知识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病人方面 ★病人用药依从性差,不遵照医嘱用药,随意 停药或加大、减少剂量。或随意改用他药。 ★病人求医治病心切,盲目点名要药,对价格 便宜的治疗药认为是“差药”、“不好的药”,以 得到药精价昂的心理满足。 ★病人迷信于电视、电台等的药品广告,以及 其他亲朋好友的推荐,不按照疾病情况用药。
▲11.病人目前伴有的其他疾病,所用药 物可能加重哪些疾病 ▲12.病人目前正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 与处方所开药物有相互作用) ▲13.病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若有损害, 是否需要调整给药剂量) ▲14.了解药物的剂型并告诉病人不同剂 型药物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 用)
▲15.药物对化验结果的影响(以便于 鉴别假阳性) ▲16.药物对大便、尿液颜色的影响 (给病人解释清楚,减少病人心理负担) ▲17.注射用药物体外配制的配伍禁忌 (选择合适的溶媒、不能混合的药物分 别给药等) ▲18.明确药物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即 治疗疗程,也可以说是最佳停药时间。
合理用药有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
如何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从医疗角度出发,在安全用药的基础上确保有效 ★首先是诊断正确:只有诊断正确,用药才能 有的放矢,特别是急诊和重症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注意病史和用药史: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发病 时间、并发症、病理生理状况、过敏史以及以往用 药情况等,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严格掌握适应症: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目 前国内滥用药物(无明确用药指征或适应症掌握不 严),尤其滥用三素(激素、抗生素、维生素)的 现象仍然普遍,由此导致的药源性疾病或事故时有 报道。
▲1.所处方药物名称(包括国际非专有名 称、商品名等)是否正确 ▲2.处方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药物间是 否有相互作用 ▲3.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确定 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
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

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一、什么是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
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
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
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
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二、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家庭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地反映在非处方药中毒和非处方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上,有以下几种:1、“老毛病”现象。
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
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
看起来相似的疾病,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
反复使用一种药,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教材
一、什么是安全合理用药
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
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
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
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
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二、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家庭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地反映在非处方药中毒和非处方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上,有以下几种:
1、“老毛病”现象。
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
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
看起来相似的疾病,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
反复使用一种药,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
主要原因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乱服药,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品种。
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
有的病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
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同类病人的个体差异性。
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不仅症状不同,而且病因也不同,有的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有的可能是绿脓杆菌引起。
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
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
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药物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相互拮抗,欲速则不达。
临床上,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最好不用两种。
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三、合理用药遵循8字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指出,全球病人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用。
因为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造成痛苦。
所以,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做到合理用药用8个字进行了概括: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合理用药。
安全的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其次是药物的有效性,这是使用药物的关键。
如果没有疗效,就失去了药物本身的意义。
临床上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避免不良反应、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
在药物使用安全有效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
如果一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也谈不上合理。
最后是适当,适当包括7个方面:
1.适当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同类药物中,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适当的合并用药。
2.适当的剂量。
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不要凭自我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适当的时间。
根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
最合理的给药方案是设计出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
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
是指综合考虑用药的目的、药物性质、病人身体状况以及安全经济、简便等因素。
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
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
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适合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
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
如治疗结核病要打持久战,至少需要服药半年以上,而治疗痢疾则需速战速决,一般采用3~5天疗法。
7.适当的治疗目标。
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四、什么叫做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为ADR)。
国际上给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五、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于预测的。
而且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500~3000人),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和儿童),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
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面积使用后方能发现。
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
六、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国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
市场上流通的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