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完整版)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通过 接收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 器的信号来调节呼吸运动。
呼吸节律的调节
呼吸中枢通过产生和调节 呼吸节律来维持正常的呼 吸运动。
呼吸肌的调节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受神 经和体液的调节,以维持 正常的肺通气功能。
06
消化和吸收
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同 时排出食物残渣。
称为收缩性。
血管生理
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类。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具有较厚的管壁和较大 的弹性;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细小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有利于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内电位负于膜外,称为极化状态。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膜 内电位变为正电位,称为去极化。随后膜内电位逐渐下降并恢复至静息状态,称为复极
化。
心肌的生理特性
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 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律性; 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的能力,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流动性、凝固性和渗透性等特性。其中,粘滞性主要由血浆 中的蛋白质决定,流动性受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影响,凝固性由凝血因子决 定,渗透性则与血液中的电解质和胶体渗透压有关。
血细胞生理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三、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 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得以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机体所面临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 内环境。
一、外环境与适应
外环境是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对人类而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 机体也不断地做出反应,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类不但有被动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能动地改 造环境的能力。
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
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学基础
3/17/2019
1
生理学基础
1
2
绪论 细胞的基本功能 血液 血液循环 呼吸 消化与吸收
4 3 5
7 6 4 3 5
3
4
5
6
生理学基础
7
能量代谢与体温
4 3 5
8
9
肾的排泄
感觉器官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
4 3 5 4 3 5
10
11
12
生殖
生理学基础
1
绪论
7 6
绪论——第一节——概述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
呼吸肌
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通过收缩 和舒张驱动胸廓运动,实现呼吸运 动。
17
气体交换与运
气体交换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O2和CO2的交换过程。
气体运输
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分别是氧合血红蛋白和碳酸氢盐。
2024/1/28
18
PART 05
消化系统与消化生理
REPORTING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 、脂类、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 废物运回心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pH值、渗透 压等;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如白细胞可吞噬病原体。
12
心脏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024/1/28
心脏的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左右略扁的圆锥体,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房、左 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 通,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互不相通。
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和右心室内的血液分 别被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进而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肺部;当心脏舒张时,血液 从静脉回流至心脏,填充心房和心室。
22
PART 06
泌尿系统与排泄生理
REPORTING
2024/1/28
23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
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是生成 尿液的器官,具有排泄代谢废 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等功能。
2024/1/28
输尿管
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 细长的管道,负责将尿液从肾 脏输送到膀胱。

最新生理学中职最新版精品课件-2024鲜版

最新生理学中职最新版精品课件-2024鲜版
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传递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神经递质与突触后 膜受体的结合以及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等步骤。
10
感觉器官结构和功能特点
01
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
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和皮肤等,它们分别负责接收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不同类型的刺激。
2024/3/28
2024/3/28
28
肾脏结构和基本单位——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脏结构
肾脏由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小 球是血液过滤的主要场所。
2024/3/28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球通过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等 滤出,形成原尿。滤过膜具有一定的孔径和电荷选择性,可 阻止大分子物质和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
心脏位置、形态与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左右略 扁的圆锥体,主要由心肌构成, 具有四个腔室,分别为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位于心肌内能 够产生和传导冲动的特殊心肌细 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束,右束支,左束 支和Purkinje纤维等。
2024/3/28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 能。收缩期时,心室肌收缩,心 室内压力升高,推动血液进入动 脉;舒张期时,心室肌舒张,心 室内压力降低,静脉血液回流至 心脏。
14
血管类型、分布及调节机制
血管三种类型。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 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人体平衡觉主要由内耳的前庭系统完 成。前庭系统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 分,分别负责感受头部角加速度和直 线加速度的变化。当头部位置或运动 状态发生变化时,前庭系统将刺激信 号传递给大脑皮层进行识别,从而维 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职生理学全套课件ppt

中职生理学全套课件ppt

03
CATALOGUE
血液循环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具有泵血功能,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详细描述
心脏由四个心腔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脏的瓣膜 结构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防止倒流。心脏的电信号控制着心脏的节律性收 缩,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血管系统与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白细胞则负责免 疫防御和清除病原体。血液的理化特性如黏滞性、凝固性等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止血机制具有 重要作用。
血型与输血
总结词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进行分类 的一种血型系统,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匹配 以避免免疫反应。
营养物质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在肠道中,单糖被吸收进入血 液,成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吸收
脂肪在小肠中被分解为甘油和 脂肪酸,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
蛋白质的吸收
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矿物质的吸收
如钙、磷、铁等矿物质被吸收 进入血液,维持身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06
CATALOGUE
量时,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引发排尿反射,使膀胱收缩,尿液经尿
道排出体外。
03
排尿的调节
排尿反射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例如,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对水
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而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也能调节膀胱和尿道的
收缩和舒张,控制尿的排放。
汗液的排泄
汗液的成分与作用
汗液是排泄系统中重要的分泌物 ,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具有 调节体温、排泄部分代谢废物和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教学讲义ppt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课件教学讲义ppt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收缩时,粗、细肌丝相互滑行的过程。
肌肉收缩形式
包括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种形 式。
肌肉收缩的力学表现
包括张力、速度和功等指标,用于描述肌肉 收缩的效果。
02
肌肉的疲劳
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与能量供应和代谢产物堆积有关。
04
03
01
03
血液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应注重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探 究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机制。
02 细胞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01
02
03
被动转运
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两种方式,是物质顺浓度 差或电位差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
是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 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能 量。
出胞与入胞
生理学的任务
揭示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探究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预 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生理现象的初步认识和探究
人类在古代就开始观察和思考人体的生理现象,如中医 的经络学说等。
02
实验生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17世纪开始,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生理学开始进入实 验阶段,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口腔内消化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端,主要负责 物理消化。
口腔还通过吞咽动作将破碎的食物送 入食管。
牙齿通过咀嚼将食物破碎成小块,舌 头的搅拌作用则帮助食物与唾液充分 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分解 食物中的淀粉。
胃内消化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器官之 一,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

2024年度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将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 滤出形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新吸收 回血液。
尿液浓缩与稀释
通过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和 分泌,调节尿液浓度。
尿液排出
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 外。
2024/3/23
30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调节
通过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水的重吸收 。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动脉血氧 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 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2024/3/23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在脑脊液和 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引起呼吸 加深加快。
22
05
中职生理学基础 全套ppt课件完 整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生理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细胞生理与代谢过程 •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 呼吸系统生理功能与调节机制 •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与吸收过程 • 泌尿系统生理功能与排泄过程 • 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与感觉器官
2
01
11
遗传信息表达与调控
01
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02
转录的过程与调控
2024/3/23
03
04
翻译的过程与调控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12
03
CATALOGUE
血液系统与循环系统生理功能
2024/3/23
13
血液组成及功能特点
血液组成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功能特点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防御 等。

生理学基础(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生理学基础(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第一节 心脏生理 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具有4个腔隙的中空器官。通过心肌的舒缩改变心腔内 的压力,推动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泵血功能。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 心率 2 心动周期
图4-1 心动周期示意图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心腔内的压力改变,致使血液射入动脉的过程,称为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1 等容收缩期 2 快速射血期 3 减慢射血期
图4-5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兴奋性变化
(四)收缩性
心肌纤维受到刺激兴奋后能够产生收缩的能力,称为收缩性。
1 同步收缩
2 不产生强直收缩
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4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五)其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K+的影响
2
Ca2+ 的影响
3 Na+的影响 四、心电图
图4-6 心电图
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分为P波、QRS波群和T波,偶尔还出现U波。 1 P波 2 QRS波群 3 T波 (4)P-R间期(或P-Q间期) (5)Q-T间期 (6)S-T段 五、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肌细胞能分泌心钠素和脑利钠肽两种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两 方面。
①扩张血管。
②排钠利尿。 第二节 血管生理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动脉血压与脉搏
(一)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临床上习 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收缩压的形成
2.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2 快速充盈期 3 减慢充盈期 3.心房收缩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