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合集下载

中国的宋朝科技与文艺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宋朝科技与文艺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宋朝科技与文艺的黄金时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技与文艺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与文艺的黄金时代。

本文将就宋朝在科技与文艺方面的成就展开探讨。

一、科技成就1.农业与水利宋代农业与水利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宋代农民运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术,大幅提高了农业产量。

此外,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修建堤坝、水库、灌溉渠道等,使得农田的灌溉条件得到改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造纸术宋代的造纸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代采用了更先进的纸浆制作方法,生产了质量更好的纸张,并逐渐推广使用。

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为后来的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3.火药与军事技术火药的应用在宋代得到了广泛推广,为军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宋代的火药炮制水平逐渐提高,火炮在军事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极大地改变了战争格局。

此外,宋代还发明了很多军事器械,如弩、兵器等,提升了军事实力。

二、文艺成就1.诗词文学宋代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轼、辛弃疾等文坛巨匠。

他们的诗词作品以婉约、豪放等风格为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绘画艺术宋代的绘画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画家。

宋代画家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作品具有细腻、真实的表现力,更注重意境的表达。

著名画家范宽、李唐等人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欣赏与研究。

3.戏曲与舞蹈宋代的戏曲与舞蹈艺术也在文艺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戏曲表演形式日趋多样化,表演技巧逐渐完善。

舞蹈表演也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些文艺表演形式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了宋代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总结:综上所述,宋朝是中国科技与文艺的黄金时代。

在科技方面,宋代的农业与水利、造纸术、火药与军事技术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文艺方面,宋代的诗词文学、绘画艺术、戏曲与舞蹈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与文艺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与文艺
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2.明清时期落后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 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1)《诗经》:
屈原
①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作,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 恢宏的文化气度。
(4)唐诗
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 赋为主;
项目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子昂
开唐诗风气之先河
盛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活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远
李白

杜甫
浪漫主义的创作 以现实主义的“史诗”
晚唐 白居易
创作了大量讽喻诗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
a.繁荣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市井生活丰富;面对天下分裂、战乱频繁的现实, 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成 b.《石氏星表》是世 就 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
表;
c.创制浑仪、简仪 等天文观测仪器;
元朝郭守敬编订 了《授时历》, 是我国古代最优 秀的历法;
四、农学
《氾胜
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
之书》 技术的总结;
《齐民 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 农业科学著作;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农、 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发展历程: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改进。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发展历程:火药的发明始于古代炼丹术。

唐末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垒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①发展历程: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印刷术①发展历程: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代表为《金刚经》),北宋(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出现了彩色套印技术。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数学①《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②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算盘,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清时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推广(商业繁荣)。

明朝时,珠算已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区。

3.天文历法①中国古代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西汉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浑仪。

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造浑仪,制出简仪。

⑤历法:夏朝时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主持编订《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一致,但问世早三百年)。

4.农学①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书②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③元朝王祯的《农书》④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上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⑤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

中国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

中国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积淀深厚,其创造的辉煌成就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较为突出的成就: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是世界科技的先驱,给人类文明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成就。

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等重大创新,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巨大。

而且,在医学方面也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中国古代医学以针灸著称,许多现代医学相信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理念。

二、文学艺术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以“诗、书、画、印”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唐诗骨骼清奇,宋词境思剑锐,元曲情节弯弯,明清小说情节丰富,名家书法奇绝,繁花似锦的中国画都是世界文艺史上的瑰宝,为人类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思想是世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深邃博大,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为代表,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传统。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礼教思想,道家重视自然、道德禅意,墨家强调公义、反对战争,法家则以奉行罚罟、一视同仁的法治为特点。

中国哲学思想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筑工艺中国建筑工艺在亚洲和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独特,以木结构、砖石搭配为主,注重静态美学设计。

北京故宫、石家庄趙州橋、黄山鸟巢等建筑都是中国建筑工艺的代表,各有其特色,余韵无穷。

总之,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且发明很多技术,比如图书制作技艺、中国的建筑工艺以及医疗科技。

这些来自中国的成就无疑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1)发明:西汉早期(考古发现甘肃天水放马滩)。

西汉,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并存。

(2)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公元105年)——原料易得、造价低廉、实用方便。

(3)外传:经阿拉伯人于12世纪传入欧洲(4)影响(两最):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指南针在航海中使用。

(3)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4)指南针应用和意义: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促进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时代的到来)。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商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应用:唐末宋初开始运用于军事。

武器:火药箭、火炮、火球。

(资料《武经总要》)(3)影响:火药在欧洲的运用,推动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带动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4.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1、概况: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一、造纸术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于东汉时期(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传播方式,使得书籍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保存。

这项发明对于教育、文化和知识传播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步。

二、指南针中国古代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枚指南针,它在导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成为可能,使得人类在探索地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指南针为地理发现、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对世界的航海、地理学、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项。

火药在战争、医学和烟花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方式,推动了火器的发展,对世界的军事技术和战争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火药的引进也对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一些疗法和药物利用了火药的特性。

而火药的用于庆祝活动和娱乐等方面也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体验。

四、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这对于传播知识和文化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它大大提高了图书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出版的成本,使得书籍更加普及。

活字印刷的发明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人类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天文学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绘制了详细的星图和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很多星体和天体现象。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为后来的天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于世界的天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到天文学,这些成就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为世界科学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和工程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和工程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和工程在欧洲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段历史上,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科技和工程领域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法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本文将探讨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和工程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

1. 印刷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和科技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法国也是欧洲印刷业的重要中心之一,一些重要的印刷工坊和印刷商都在法国。

在这个时期,法国也开始使用木版印刷,使印刷业更加高效和成熟。

2. 桥梁和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桥梁和建筑领域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卢浮宫。

卢浮宫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这个宫殿是由皇室要员开始的一个建筑项目,历时几个世纪得以完成。

此外,法国也开始建造一些新的桥梁和公路,以促进经济和交通的发展。

3. 数学和天文学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成为了数学和天文学领域的重要中心之一。

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科学的融合,许多法国艺术家和学者对数学和天文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一些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如像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维埃特,大大推进了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4. 玻璃制造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也成为了玻璃制造的中心之一。

法国的一些卓越的艺术家,如让·佩伊芬和让·雪诺特,发展了一种新的玻璃制造技术,这种技术使得玻璃变得更加透彻和光滑。

在这个时期,法国出现了很多玻璃工坊,这些工坊成为了玻璃制造技术的中心,推动了物理学和光学学科的发展。

5. 新型农业工具除了以上的进展,法国在农业领域也有了一些新的技术进展。

一些新型农业工具的发明,如犁和收割机,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农业技术革新对于法国的农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其他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

总之,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和工程方面有着很多重要的进展和成就。

这些进展不仅促进了法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对于整个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与法医学
宋慈 :《洗冤集录》
穴 位 经 络
一、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官吏生涯和朝廷 学术与科举 文学艺术 法律和刑事 军事 轶事杂谈 占卜方术与传说 易经与阴阳五行 数学
60 10 70 11 25 72 22 7 11
物理学 化学 工程、冶金、工艺 灌溉和水利工程 建筑 生物科学、植物学 和动物学 农艺 医药和制药学
1、天文学
农学、医学 数学、天文学
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李约瑟 江晓原:“天文学史的外史研究”: 星占、历法vs.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巫术? “荧惑守心”
23/17;38
《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政治:权力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一、科学技术成就
1、天文学
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 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由 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 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 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 量和影响。 ——培根
知识的传布:抄本与刻本
Hilde DeWeedt & Lucille Chia 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China, Tenth-Fourteenth Centuries. .
Adrian Johns, The Nature of the Book: Print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 Tobie Meyer-Fong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一、科学技术成就
1、天文学
天文仪器的改进与功能的综合化
演 示 与 观 测 天 象 , 计 时 和 报 时
元 祐 浑 天 仪 象
水运仪象台(模型)
原台高约12米、底部宽约6.5米, 分为浑仪、浑象、报时三部分。元 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颂、韩 公廉等制成。 以水为动力的天文钟。其机械 传动装置,和十七世纪欧洲锚状擒 纵器基本原理相同。 苏颂作《新仪象法要》,详载 其制作方法和内部结构,并配插图 60余幅,这是现存中国历史上最早 的机械设计图纸。
—— 沈括《梦溪笔谈》
毕昇活字版(复制品)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温州白象塔出土北宋崇宁二年 (1103)佛经。 南宋周必大致友人,《玉堂类稿》 “用沈存中活字法”印。
西夏文泥活字本《大方广佛华严经》 (藏国家图书馆)
回旋式 《佛说观无 量寿佛经》
黄宽重《宋代活字印刷的发展》,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新20卷2期。 金柏东《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文物》1987年5期。
人与自然,人与人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新修本草》,首部国家官修药典 孙思邈《千金方》、 王焘《外台秘要》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翼方): 中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综合疗法,复方
William McNeil 《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 实与可能 》,《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火北 药宋 武兵 器书 的《 制武 造经 方总 法要 。》 记 述 了 火 药 配 方 和 多 种
陶制火蒺藜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的西传
造纸工业为中国之专利,自此役(怛逻 斯战役)之后,大食人把中国俘虏带至康国, 造纸之术由是传布于回教诸国而流传至西 方……此物一兴,遂使埃及之草纸及皮纸一 概消灭……一切国家之人,皆利赖之。 ——沙畹《西突厥史料》
唐星象图
宋 代 天 文 图 碑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山 西 洪 洞 广 胜 寺
印章与拓片:
雕板印刷术的技术前提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写(抄)本—拓本—刻本
开成石经
现存西安碑林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将 《易》、《书》、《诗》、三 《礼》、《春秋》三《传》、 《论语》《孝经》《尔雅》共 十二部经书刻石于国学。 宋代,《孟子》升格为经 书,遂成为“十三经”。
律历志 天文志 五行志
“天学”:天象观测与历法
实测子午线
从开元十二年(724)起, 一行主持了规模宏 大的天文大地测量,全国设十二个观测站(林邑~铁勒), 在世界上首次实测子午线。 “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 (151.07公里/129.22公里~实际111.2 公里) 一行(张遂) 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 ——柳宗元:《天对》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推动雕板印刷发展的最初动力
韩 国 庆 州 佛 国 寺 塔
咸通九年(868)雕板《金刚经》(敦 煌藏经洞出土,现存大英博物院)。今存 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印刷品。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 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 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6 3 18 6 6 52 6 23
天文学和历法
气象学
19
18 17
人类学
考古学 语言学
6
21 36
李约瑟对《梦溪笔谈》全 书条目进行了分类统计
地质和矿物学
地理和制图
15
音乐
44
二、文学风貌与时代精神
(一)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二)唐诗与宋词:文学创作的巅峰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唐代文学的繁荣
• 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其 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认识。文学 逐渐与学术分离,淡化了政教功 利的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 •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 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不同的文 学形式高潮迭起。 • 作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唐代的最 高成就是诗。唐诗发展的主要趋 势(除讽谏诗歌外)是追求诗歌 自身艺术特质的完善。 • 散文的新变,主要是出于政治的 动机。 • 传奇小说与词,是唐代文学的新 体裁。
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 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
一、科学技术成就 司 南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指南针
缕 悬 式 指 南 针
水 浮 式 指 南 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 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赵汝适《诸蕃志》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2、唐诗与宋词
唐诗的发展阶段
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玄宗先天元年(712)。融合了 南北文风;确立了近体诗这种新的形式。“初唐四杰”(王 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等人是新趋势的代表。 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永泰元年(765)。唐代诗歌史 的顶峰。杰出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盛唐诗歌的气象是 那个时代文明的集中表现。 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766)至文宗太和九年(835)。诗歌的政治 色彩比盛唐强烈。“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
生命史、身体史、医疗史
“仁政”
谢观: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医学者,无过于宋。
方剂学:《重定神农本草》~《证类本草》 医学分科:大小方脉、风、疮肿、产、眼、 口齿、金镞 和剂局(惠民药局):配制药品出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 配方手册之一。
一、科学技术成就
3、医药学 王 惟 一 制 铜 人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1、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古文运动:
影响广泛的文化运动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运动, 具有鲜明的政治与教化目的。
韩愈
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目标: 文学层面,一是文体的革新, 二是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 思想层面,是儒学复兴运动的组成部分, 主张的核心是文道合一。
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第十三讲 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一、杰出的科学技术成就 二、文学风貌与时代精神 三、从绚丽到淡泊:艺术风格的演变
“李约瑟问题”
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 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 更有效得多? 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
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 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 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 孙小淳: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 ——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宋代文学的成就
• 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 得到宋代作家的积极响应。宋代的古 文真正成为具有政治功能又切于实用 的文体。 • 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 风格趋于通俗,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 趣、“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宋诗。 • 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的词,流派众多, 名家辈出,发展到巅峰状态。 • 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 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 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 情而且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 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1、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历时二百多年的古文运动,既有鲜明的理论主张,也有丰 硕的创作成果;不仅确立了新的文学语言、新的散文范式,而 且确立了“文以明道”这一重要理念,延续了儒家的道统。 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运动, 从一个侧面为中国文化开启了新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