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兴小学张琦

一、主题的选定: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感受到了当“孩子王”的乐趣,体会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更被这些独生子女强烈的自我意识所震撼。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主动分担,友善相处。《道德体验论》里面告诉我们:“生态体验教育”,既注重做人的基础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又注意德育先进理念的引领,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与德性发展,恢复道德的自觉性、生成性和互惠共生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一个、两个、三个……”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体会到一个人的孤独,勇敢的去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好朋友,再去吸收更多需要友情的朋友,形成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和谐团体。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歌谣游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态度;

2、心心相印——明白交朋友应遵守原则,否则将丧失机会;

3、心灵沟通——学会欣赏别人,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三、活动的准备:

1、对学生交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3、制作辅助课件。

4、制作“心语卡”。

5、制作调查表。

6、对学生课前社会调查进行录像。

四、活动的过程:

1、情境导入,心有所动:

播放简单的故事情节(PPR1):一个人会很孤独,努力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快乐的朋友,再吸收更多的朋友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教师解说。)

由故事引发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有朋友吗?他是谁?你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朋友。

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内容:小组每名同学平均拥有朋友数目、主要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对朋友满意度。

设计意图:由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得到问题后会争先恐后的把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出在学校生活中同学间交友圈的狭窄,此时建议同学们多交朋友,引导用真心接纳更多的朋友。

2、参与体验,主动交友:

师: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让我们赶快成为朋友吧!

PPR2:“歌谣游戏”活动要求

(1)根据课前分组,组成小组。

(2)活动开始,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

(3)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

(4)在老师口令之内结束分组,原地不动。

体验活动内容: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几名同学说他们的感受:一名没找到组的,一名找到组的,一名先没找到后来又找到组的。

预设学生回答:我和他本来商量好的,但没想到他被别人叫走了,我就没有组了;我们大家平时都在一起,而且我和每个人关系都特别好,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把我丢下的;我一开始等着别人来找我,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就主动去找他们,就找到组了……

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应该明白: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好朋友。关键的是,交朋友的时候,你要主动热情,先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去握住别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有趣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相应的学生说出感受。从交流中同学明白朋友不是等来的,而是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交流才能找到的。

3、无声交流,遵循原则:

PPR3:“心心相印”活动要求

(1)不许说话,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

(2)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体验活动内容:用说话以外的任何一种沟通方式,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师:同学们,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最常用工具。但是除了语言之外,我们的肢体、眼神等都可以与别人进行沟通。现在就让我们不出声音,找到和自己出生月份相通的同学。注意在寻找时,一定不能出声,否则你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采访违反规则的同学说感受及感想。

预设学生回答:我没想到老师会那么严格,我刚出一点声就被找出来了;看到别人都找到了,我很着急,一不小心就出声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遵循一些规律,你都了解哪些规则?

预设学生回答:主动去了解你的好朋友;在交往的过程中,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帮助等等。

师引导:老师也邀请了咱们班的小记者采访了校长、老师、高年级同学,我们一起听听他们能给我们什么建议。

播放采访录像。

师小结:无论什么样的原则,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的朋友就一定能够愉快相处的。

设计意图:语言是沟通的一种方法,除了语言,手势、肢体,眼神也可以进行沟通。而朋友的默契也在于此。在这个体验活动中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发挥展示自我的机会。刚开始活动时,必然会有学生违反规则,当违反规则的同学被取消资格后,真的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交朋友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拓展互评,共建快乐:

PPR4:心语卡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你们高兴吗?那么,对你的朋友说你最欣赏他的地方,让我们享受欣赏别人与被别人欣赏的乐趣吧!

伴着音乐,学生在心语卡片上写下朋友的优点。写好后交到对方的手上。

活动结束后,采访同学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我们应该学着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改正自己的缺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好朋友。将心比心,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你,你们说对吗?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再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倾诉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得到的是对方灿烂的笑容。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

5、总结:

PPR5: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体验活动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兴小学

张琦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