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学习改写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

3.改变叙述角度(人称)——现代文《卖油翁》
他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往葫芦口上放了一枚铜钱,用勺子从油 缸中舀了一勺油,把油从铜钱口倒进了葫芦里,油就像蚕丝一样细,好像 风一吹就会断。倒完后,我把铜钱拿起,发现上面没有一丁点油。老人开 口道:“我也没有什么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我无奈地笑了笑就把老人请走了。夕阳下,老人的背影被慢慢拉长。 但我刚才的笑,好像不仅是笑老人没有明白射箭和倒油不同,也在嘲笑自 己没有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而太过自大了。
3.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的文章是 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改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 精心安排叙事结构。
(三)改写的注意事项
1.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 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 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2.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 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2.改变语体——现代文《卖油翁》
陈康肃公擅长射箭,没有人比他更厉害,也为此常常自夸,曾经在园子里射箭。 卖油翁早听闻陈康肃公因善射而目中无人,于是到陈康肃公府中看看。卖油翁 是一位老者,穿着打满补丁的破衣,戴着沾满油的草帽,显得多么平凡,宛如鸡立 鹤群。但卖油翁那双锐利的眼睛却斜看着,显出有点轻视的样子,却引人注目。卖 油翁把担子放下很久都不离开,或许是因为陈尧咨脸上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样子 令人很不舒服。 陈尧咨在人群里一眼就望到了他,只见自己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才稍微点头, 暴躁的陈尧咨冲进人群,把卖油翁揪了出来,愤怒地吼道:“你懂得射箭吗?看你 这表情,对我射箭的技术有意见?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卖油翁不慌不忙地说: “不就这样,手熟罢了。”陈尧咨愤怒到了极点,拿起箭对着卖油翁,道:“不管 你隔多远,信不信我射穿你的脑袋。你一个卖油的老头有什么本事来轻视我。”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 拓展建议:
- 让学生阅读改写技巧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改写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改写能力。
- 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关于改写技巧的文章和讨论,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丰富自己的改写技巧。
- 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写练习,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改写能力和审美情趣。
展示一些改写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改写的力量和魅力。
简短介绍改写的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改写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改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过程:
讲解改写的定义,包括其主要手法和目的。
详细介绍改写的几种常见手法,如改变叙述角度、调整句子结构、替换词语等。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写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改写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改写方法、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改写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改写方法、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3. 创意写作:我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改写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有时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改写练习不够重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改写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对改写练习缺乏兴趣。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

合作探究
[范进欲参加乡试,因备不齐盘缠与胡屠夫商议。] 范进:(恭敬、小心翼翼地)那个,岳父大人,小婿过几日想去参加乡试, 可手头拮据没有盘缠,不知您…… 胡屠夫:(拍桌,恼怒地打断范进的话,盛气凌人地)呸!少自不量力! 不过沾光勉强当了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范进:(沮丧,急切地)可是,我…… 胡屠夫:你少以为得了个秀才名号就了不起!我听说你中秀才也不过就是 阅卷官看你老、可怜你,才施舍给你的!你看看城里张府那家财万贯的大 老爷,哪个不像我一样浓眉大耳四方脸?你再看看你,尖嘴猴腮,也不撒 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的,还没干出什么大事就想天鹅肉吃!
据(议论文)等。
知识备查
3.详略得当,结构完整。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详略得当。对照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创新。认真构思, 讲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4.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
知识备查
两个注意:
1.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例如,主体部 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 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③前后照应。 坏事变好事,印证 了塞翁的观点。
合作探究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他的儿子喜不自 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 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 了终生残疾。④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 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 果呢?”
合作探究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要求: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 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例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 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刷冲突, 等等。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说课稿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改写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改写的概念、改写的类型、改写的方法和技巧、改写的实践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改写的意义,掌握改写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改写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改写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原文理解不深,改写过程中容易走样;2. 改写方法单一,缺乏创新;3.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流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改写的概念和类型,掌握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改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改写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改写案例,引发学生对改写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改写的概念、类型和常用的改写方法,如扩写、缩写、改写等。
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3.实践:让学生进行改写实践,可以选择课文的段落进行改写,也可以自己创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改写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改写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方法与技巧•实践与运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改写能力、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写作 学习改写(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重难点】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过程】预习案阅读九上课本142-143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要求。
学习案一、任务一:学习改写活动一:研读教材,认识改写阅读九上课本142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要求。
1.什么是改写?2.改写,可以改什么?什么是不能改的?(1)改(2)(3)改写(1)不改(2)活动二:比较阅读,探究方法1.对比改写文章【乙】与原作《枫桥夜泊》,说说你的发现?【甲】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后,张继流落江南。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即景有感,便使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虑之情充分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乙】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
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
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
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的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
“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
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示例:改写文章是改变了,把改写成了。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

成说明文,小说改成剧本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② 改变语体。比如把文言文改成现代白话文,把
书面语改成口语。
③ 改变叙述角度。比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将顺叙改为倒叙、
插叙,倒叙改为顺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
进行改写。
艺高强,他们又怎么才能得手呢?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①从晁盖
的角度改写,
如何得手,这
是最大的问题。
还是吴用想出了点子,利用
黄泥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
形特点,利用蒙汗药。②
②忠于原文内
容,利用蒙汗药。
可是问题又来了,谁能保证
杨志他们一定要走黄泥冈,又有
谁能保证让警惕性很高的杨志喝
②记叙穿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 井过程,引出
便有人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
“穿井得一人”
的说法。
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大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你传我,我传你,竟然传到了宋
国国君耳朵里。宋国国君想:“假如真是从地底
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
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
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
突,等等。
3. 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
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1. 改写 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
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
2. 改写的几种形式
① 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做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制作PPT或教学课件,展示课程内容、改写示例和评价标准等,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4.实验器材:
-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环节,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脑、投影仪、白板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①改写的定义和重要性: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改写的概念,突出其在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②改写的类型和方法:用简洁的图表或列表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改写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原作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改写方法。
③改写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用简洁的关键词或句子突出改写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展示: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改写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改写能力。
-定期反馈: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优秀改写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持续关注:持续关注学生的改写过程,提供持续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改写能力。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可能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原作品,提供适当的改写技巧训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师生互动和同伴合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写作 学习改写》

刘 备:三弟,你若要去,就得答应我不再无礼。
性格特点,
张 飞:听大哥的。
又凸显刘备
(三人骑马前往隆中,离庄还有半里路时,刘 的礼贤下士。
备便下马步行。三人来到庄前,轻轻叩门,童
子出来开门)
刘备:请问诸葛先生在家吗?
童 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亮点批注
刘 备:(压低声音,摇手)不用了,等先生醒了再通报
吧。(回头对关羽、张飞)你俩在门口等候,我
先进去。
对不合
(关羽、张飞下。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敬地站在
适舞台表演 的情节用舞
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 台说明来处
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 理,很巧妙。
亮才悠然醒来)
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
外日迟迟。(伸个懒腰,翻了个身。问童子)
选择课文 《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
《智取生辰纲》:出场人物:杨志一行、吴用一行。
思
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地点:黄泥冈松树林。
维
《范进中举》:出场人物:范进、范母、范妻、胡屠户、乡邻
导
等。时间:放榜日。地点:集市上。 《三顾茅庐》:出场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
生的背景,为下 文写丁家穿井一
们家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十分困难。于是,丁家一家 事做铺垫。
人决定打一口水井。当他们成功地打出一口井后,全 家人欢天喜地。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不用总是派一 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他们逢人 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
记叙穿井 过程,引出 “穿井得一人” 的说法。
中考真题
(毕节中考)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 村》改写为一篇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习改写
【写作导航】
改写,就是在忠实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文体、语体或人称等。
改写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基本上不改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改动。
其次,根据改写要求,确定改写思路。
有时要完全忠实原文,比如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有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与扩写结合在一起了,比如把一首叙事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例文引路】
木兰归故里
——《木兰诗》改写
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历经十年的血战,我们终于凯旋了!
【开篇点题】开篇交代木兰荣归故里,照应了文题。
回朝,面圣,赏金,这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娘啊,你还好吗?十年的战乱,是否殃及了咱们的村庄?
晚上,我偷偷地拿出镜子,打量着镜中那个再熟悉不过但又显得有些陌生的木兰。
曾经也是春水般脉脉含情的眼睛,如今变得锐利,怎么看也是满含着威严之气,让人一望便知是久经沙场。
“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诗词为心鸟为声”,这些似乎都不属于我了。
谁都可以想象出,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年,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手粗了,“纤纤玉指”,可笑!腰粗了,“杨柳细腰”,滑稽!今日之木兰,已非昨日之木兰。
希望爹娘还能认出我这个未能尽孝的孩儿啊!
一路颠簸,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弹指一瞬十年,家里的变化有多大?弟弟应该又高又壮了,爹娘也该是满头白发了吧?这路上是怎么回事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越近家,心里便越怕。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提心吊胆中,我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心理描写】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木兰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归家的急切与喜悦,也有归家的担忧与忐忑。
怀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忐忑不安地推开了家门。
“爹,娘,木兰回来了!……娘,爹,你们在家吗?是女儿木兰回来了!”我大声地喊着,院里空荡荡的,只有自己的回音。
家里空无一人。
我呆呆地站着,老屋直勾勾地盯着我,像是在安慰,也像是在哭诉。
一阵风吹过,虽已是初夏,却觉寒气逼人。
我这才发现,屋子、院子,都已落满了尘埃。
那一架织布机还在,上面已经满是蛛网。
就是在那儿,我一声一声地叹息;就是在那儿,我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就是在那儿,我立志报国,不杀退敌人,誓不还乡。
【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写归家看到家园满目狼藉,寒气逼人,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
爹,娘,木兰今天回来了,你们在何处呢?
“木兰,你要记住,常给家里写信,别让娘惦着。
”娘,您的话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可为什么木兰回来了,却见不到您呢?
“我回来啦,木兰回来啦!”我一面喊,一面踉踉跄跄地向祖坟走去,只见爷爷的坟旁又多了三个坟头。
坟上的荒草,在风中摇曳,我明白了,我扑倒在坟前。
“你们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呀!”战场上,出生入死,我从来没有掉过一滴泪,在这里却泪如泉涌,仿佛要把十年的泪都流出来。
……
“木兰,兰儿,是你吗?我可把你盼回来了。
”看哪,爹,娘,还有许多的乡亲们都来了。
在锣鼓声与欢笑声中,我骑上了高头大马,一群乡亲簇拥着我。
你看,那是我那小弟弟吧,怎么还这样腼腆呢?还东躲西藏的。
你看,姐姐也来了,打扮得多美!我看着眼热。
快快快,我跑到我的梳妆台前……待我打扮一番,大家一个个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可是当我走出门来,怎么又一个人都不见了呢?
【欲抑先扬】全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再写愿望破灭,前后巨大反差更加剧了文章的悲剧气氛。
……
一阵冷风袭来,吹醒了我的梦,这梦我做过多少次啊!
【名师点评】
文章想象丰富,写出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尸骨遍野、家破人亡的残酷社会现实,主题承接《木兰诗》前半部分,延续合理。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环境烘托和欲抑先扬的写法,渲染情景,悲剧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