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三组研究表明阿法替尼或可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

三组研究表明阿法替尼或可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

三组研究表明阿法替尼或可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导读] 2013年第15届肺癌国际会议于201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由台湾大学肿瘤医学研究所的杨志新教授带来的一项报告——阿法替尼治疗异常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活性:阿法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的3个试验研究中的发现。

EGFR突变为肺癌的一种亚型,表现为对EGFR酪氨酸激酶(TKIs)极高的敏感性。

第19位外显子框内缺失(Del19)和第21位外显子的点突变(L858R)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两个最常见的敏感EGFR突变。

2013年第15届肺癌国际会议于201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由台湾大学肿瘤医学研究所的杨志新教授带来的一项报告——阿法替尼治疗异常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活性:阿法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肺癌的3个试验研究中的发现。

而大约10%的EGFR突变阳性的肿瘤隐藏着异常突变。

这些突变表现为第18-21位外显子较少发生分子改变,其致肿瘤性和对EGFR酪氨酸激酶的敏感性可能不同,目前尚未被研究过。

下面我们介绍不可逆的ErbB家族抑制剂----阿法替尼在治疗隐匿性异常EGFR突变的肿瘤患者的活性的首个数据系列。

这个分析是建立在LUX-Lung 2 (II阶段), LUX-Lung 3和LUX-Lung 6 (后二者均为III阶段)的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的数据基础上的。

在LUX-Lung 2中,EGFR突变通过直接测序鉴别。

在LUX-Lung 3和6中,EGFR突变阳性通过therascreen EGFR的RGQ-PCR 试剂盒(TheraScreen29)鉴定。

患者被分为普通突变组(包括Del19 or L858R)和异常突变组(所有其他单纯或混合型突变)。

异常突变组又分为3个亚组,包括从头合成T790M (单纯或混合其他类型突变)、第20位外显子插入突变和其他类型。

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魏瑜;张莉【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7(025)012【摘要】Objective:To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fa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Afa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searched through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Wanfang data and CNKI to coll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The bias of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RevMan5.3 software,Begg's funnel plot and Egger's methods.Results:Totally 6 RCTs including 2 610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 Meta-analyses showed that Afatinib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PFS(HR=0.59,95%CI:0.46~0.74,P<0.000 1).Subgroup analysi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hemotherapyalone(HR=0.54,95%CI:0.45~0.64,P<0.000 01)and first EGFR-TKI(HR=0.79,95%CI:0.67~0.92,P=0.002),Afatinib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PFS,respectively.Afatinib also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OS(HR=0.90,95%CI:0.82~0.99,P=0.03).Subgroup analysi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EGFR-TKI(HR=0.82,95%CI:0.72~0.95,P=0.006),Afatinib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OS.But showed no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chemotherapygroup(HR=0.93,95%CI:0.78~1.10,P=0.38).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werediarrhea(RR=9.99,95%CI:5.61~17.78,P<0.000 01) andstomatitis(RR=14.67,95%CI:4.72~45.56,P<0.000 01).Grade 3/4rash,fatigue,decreased appetite,nause and vomiting,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Afatinib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PFS and OS of advanced NSCLC patients.The major adverse event Afatinib caused diarrhea,stomatitis,and all can be tolerated.Afatinib could be an option as first line drug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目的:评价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阿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RCT研究,2 610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阿法替尼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NSCLC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HR=0.59,95%CI:0.46~0.74,P<0.000 1).亚组分析示阿法替尼组较传统化疗组(HR=0.54,95%CI:0.45~0.64,P<0.000 01)及一代EGFR-TKI组(HR=0.79,95%CI:0.67~0.92,P=0.002)PFS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阿法替尼治疗亦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HR=0.90,95%CI:0.82~0.99,P=0.03).亚组分析示阿法替尼组较一代EGFR-TKI组(HR=0.82,95%CI:0.72~0.95,P=0.006)OS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传统化疗组(HR=0.93,95%CI:0.78~1.10,P=0.38)相比,OS改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安全性方面,阿法替尼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RR=9.99,95%CI:5.61~17.78,P<0.000 01)和口腔炎(RR=14.67,95%CI:4.72~45.56,P<0.000 01)而皮疹、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法替尼治疗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及OS,与传统化疗及一代EGFR-TKI相比有明显优势.并具有良好安全性,可作为药物治疗晚期NSCLC的优先选择.【总页数】5页(P1894-1898)【作者】魏瑜;张莉【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VIP,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VIP,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蒋中秀;崔国元;张晓晔2.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张丛惠;崔小康;彭婷婷;鹿岩;郭琳琳;刘健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况春丽;李明;郑泰浩4.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西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与奥西替尼单药治疗使用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J], 吴柳盛;李小强5.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刘志坚;刘海燕;宿抱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服阿法替尼致手足皮肤反应1例

口服阿法替尼致手足皮肤反应1例

口服阿法替尼致手足皮肤反应1例黄桃源;何敬梅;朱定衡;程庆;敖贤;何仁亮【摘要】患者男,62岁,手足干燥、疼痛伴多发溃疡2月余.患者于5月前在外院肺部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予以“阿法替尼5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皮肤科检查:左无名指、左拇指、右食指,双足跟,双足掌内缘可见9个大小不等溃疡面,溃疡深约1~2 mm不等,溃疡边缘较整齐,最大面积约2 cm×3 cm,最小面积约0.8 cm ×0.8 cm,部分溃疡上见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左无名指处溃疡上覆黑痂,双手双足皮肤干燥,手足活动无明显限制.病理示:炎症性溃疡.诊断:手足皮肤反应.【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6(023)004【总页数】3页(P266-268)【关键词】阿法替尼;手足皮肤反应;溃疡【作者】黄桃源;何敬梅;朱定衡;程庆;敖贤;何仁亮【作者单位】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中山市黄圃镇兆丰社区卫生服务站,广东中山 528429;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19患者男,62岁,因“手足干燥、疼痛伴多发皮肤溃疡2月余”入院。

2月余前因“非小细胞肺癌”在外院开始口服化疗药物“阿法替尼”,左无名指、右手食指、双足跟等部位出现干燥、皲裂、刺痛及红肿,逐渐破溃形成溃疡,偶有瘙痒,余无不适。

患者自行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因此至我院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诊“手足多发溃疡”收入我科。

皮肤科查体:左无名指、左拇指、右食指,双足跟,双足掌内缘可见共9个大小不等溃疡,溃疡深约1~2 mm不等,溃疡边缘较整齐,最大面积约2 cm×3 cm,最小面积约0.8 cm×0.8 cm,部分溃疡上见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左无名指处溃疡上覆黑痂,双手双足皮肤干燥,手足活动无明显限制(图1A、1B)。

阿法替尼的合成

阿法替尼的合成
氟-2-氨基苯甲酸,341.6 g(3.3 mol)醋酸甲脒和 2 L 乙二醇甲醚,加热回流 8 h,稍冷却 ,加 入 50 g 活 性
453
2016 Dec;24(6) 阿法替尼的合成
图 1 阿法替尼的合成路线 注:1、制备化合物 5 时,将 2 步反应合并为 1 步,简化了反应后处理; 2、制备化合物 8 时,使用 Raney-Ni 做还原剂,成本比使用钯碳还原要低很多,比用铁粉还原要好处理,且杂质较少
文献[3-7]主要报道了 4 条合成路线:线路①:以 4- 氟 -2- 氨 基 苯 甲 酸 为 原 料 经 过 环 合 、 硝 化 、 氯 化 、 取代、醚化、氢化、酰胺化、取代、成盐得到阿法替 尼。线路②:由 4-(3-氯-4-氟苯基氨基)-7-氟-6硝基喹唑啉经过醚化、氢化、酰胺化、取代、氨化成 盐得到阿法替尼。线路③:以 2-氰 基-4-[4-(N,N二 甲 基 氨 基 )-1- 氧 基 -2- 丁 烯 -1- 基 ] 氨 基 -5-[(S)(四氢呋喃-3-基)氧基]苯 胺 为 起 始 原 料 ,与 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缩合,再与 4-氟-3-氯苯胺 环合后成盐生成阿法替尼。线路④:以邻乙酰氧基 乙酰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硝化、还原、成环、氧 化、氯化与水解反应制得 4-氯-6-氨基-7-羟基喹唑 啉,然后经过醚化,与 4-(N,N-二甲基氨基)-2-烯丁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后,再与 4-氟-3-氯苯胺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最后经成盐得到目标产物阿法替尼。
炭回流脱色 10 min,热滤,滤液旋蒸得 237.1 g,收率 80.11%,mp 238~240 ℃。ESI-MS(m/z):163[M-H]-。 2.2 7-氟-6-硝基-4(H)-喹唑啉酮的制备(4)
保温 10 ℃下, 在 1 L 反应瓶中将 270 mL 发烟 硝酸滴加于 270 mL 浓硫酸中,搅拌反应 0.5 h 后,分 批将 230.0 g(1.4 mol)7-氟-4-喹唑啉酮加入混合液 中,搅拌反应 0.5 h 后,加热至 100~105 ℃反应 2 h, 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冰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水 洗 ,烘 干 ,冰 乙 酸 重 结 晶 ,得 淡 黄 色 晶 体 192.8g,收 率 65.80%,mp>250 ℃。ESI-MS(m/z):208[M-H]-。 2.3 N-(3-氯-4-氟苯基)-6-硝基-7-氟-4-喹唑 啉胺的制备(5)

HER2突变的肺癌:阿法替尼

HER2突变的肺癌:阿法替尼

HER2突变的肺癌:阿法替尼据报道,2%-3%的非小细胞肺癌会发生HER2基因突变,其中以外显子20的插入突变(A775_G776insYVMA)最常见。

目前治疗HER2突变的肺癌的主要策略是HER2激酶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其下游通路中的靶向药物,但是具体的疗效和预后均不确切。

阿法替尼是新一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不可逆性地阻断EGFR(HER1)、HER2、HER4,永久关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信号传导通道,使癌细胞不能生长、繁殖,从而治疗癌症。

阿法替尼(商品名吉泰瑞)已于今年年初在中国获批,被批准用于未接受过靶向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比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奥希替尼等)且具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癌患者,给中国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目前阿法替尼治疗HER2突变的肺癌的临床数据较少,现将这部分的临床试验总结如下,为大家提供参考。

1:2012年在Lung Cancer上,首次报道了3例阿法替尼治疗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吸烟肺腺癌患者,在应用阿法替尼1-2周内,可观察到明显的疾病缓解,但缓解所持续的时间很短,从阿法替尼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为12-32个月。

在既往化疗方案、EGFR或其他HER2靶向治疗失败后,阿法替尼也能取得临床疗效。

2:2013年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一篇文章,回顾性分析了65例带有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肺腺癌,其中3例(100%)阿法替尼单药治疗者观察到疾病的完全缓解,但3例应用其他HER2靶向治疗方案(拉帕替尼、masatinib)的患者均没有取得疾病缓解。

3:2015年Lung Cancer上,再次报道1例阿法替尼治疗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肺腺癌患者,该患者接受多种化疗方案后开始阿法替尼治疗,2个月后观察到疾病缓解,并持续10个月。

药物阿法替尼(Afatinib)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药物阿法替尼(Afatinib)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药物阿法替尼(Afatinib)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一、阿法替尼(Afatinib)简介
阿法替尼(Afatinib)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

阿法替尼(Afatinib)适应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未接受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也适应于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

阿法替尼(Afatinib)分子结构式如下:
英文名称:Afatinib
中文名称:阿法替尼
本文主要对阿法替尼(Afatinib)的合成路线、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进行了文献检索并作出了总结。

二、阿法替尼(Afatinib)合成路线
中间体7合成路线一:
中间体7合成路线二:
中间体7合成路线三:
中间体7合成路线四:
阿法替尼(Afatinib)16合成路线一:阿法替尼(Afatinib)16合成路线二:
阿法替尼(Afatinib)16合成路线三:
三、阿法替尼(Afatinib)合成检索总结报告(一) 阿法替尼(Afatinib)中间体2的合成
(二) 阿法替尼(Afatinib)中间体3的合成
(三) 阿法替尼(Afatinib)中间体5的合成。

阿法替尼(afatinib)

阿法替尼(afatinib)


HNA%/ '  ̄ C1
三 。
O2 N



R 八 \ OH

Me 2 NH

1 1

Br
I 厂———、
、a f a t i n i b-
■ _ _ _ _ _ _ 一
m 、
_・- __- ・
H 3 c 、 丫o E
C H3 OE t C DI
/ , — —— — \
I 、 a f a t i n i b I
■ _ _ _ _ _ _ _ _ — ,
研究显示 , N S C L C患 者存在 E G F R突变 , 其 中有 9 0 % 的病例伴外 显子 1 9缺失 或外 显子 2 1 ( L 8 5 8 R) 替代 突变 中 的一种。因此 , 阻断 E G F R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阿法替 尼能不可逆 的与 E G F R — H E R 2酪氨 酸激酶结 合 , 抑 制酪氨 酸激酶活性 , 进而阻断 E GF R— HE R 2介导 的肿瘤 细胞信号 传导,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项针对 阿法替尼 、 培美曲塞和顺 铂的临床试验结果 显示 , 对于伴有 E G F R突变 的 mb期 或 Ⅳ期肺 癌患 者 , 阿法替 尼在 无进 展生存 期 ( P F S ) 方 面具有 优势 。接 受 阿 法 替尼治疗 的患者在 没有 出现肿瘤增 长的情 况下其 存活 时间约为 1 1 . 1 个月 , 而接受化疗 ( 培美 曲塞/ 顺铂治疗 ) 的 患者 , 其无进展生存期 约为 6 . 9个月 。值 得重视 的是 , 伴 有最 常见的 E G F R突 变的 NS C L C患者 , 在接受 阿法 替尼 治疗后 的 P F S为 1 3 . 6个月 , 而对照组 P F S则 为 6 . 9个 月。 阿法替尼最常见 的不 良反应主要是腹泻 、 皮疹 和甲床炎症 ( 甲沟炎 ) 。这些不 良反应也是 E G F R受到 抑制后可 以预 见 到的不 良事件 , 而且与之前 的试 验结果一致 。 B o e h r i n g e r I n g e l h e i m 制 药 公 司 已经 申请 了 专 利 J P 2 0 0 4 5 1 6 2 8 3 、 U S 2 0 1 0 0 1 0 0 2 3 、 WO 2 0 0 2 0 5 0 0 4 3等 对该化 合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法替尼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贝伐珠单抗阿法替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功能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80.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62.5%,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阿法替尼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较为显著,通过抑制血管细胞再生,降低肿瘤增长情况和癌细胞转移情况,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持续推广使用。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阿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2例,女性占18例,年龄为29~66岁,平均年龄为(42.56±4.86)岁,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分别占35例、5例,肿瘤分期主要分为Ⅲa(15例)、Ⅲb(16例)、Ⅳ(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占21例,女性占19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2.49±4.84)岁,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分别占36例、4例,肿瘤分期主要分为Ⅲa(14例)、Ⅲb(15例)、Ⅳ(11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法替尼调研报告
产品概况
阿法替尼于2013年7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阿法替尼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并上市公司。

阿法替尼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上市情况见下表:
*截止2016年8月,阿法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
阿法替尼作用机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

阿法替尼的适应症: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及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活性成分信息:马来酸阿法替尼
分子式:C24H25ClFN5O32C4H6O4
分子量:718.10
CAS号:850140-72-6(Afatinib)
850140-73-7 (Afatinib dimaleate)
化学名:4-[(3-氯-4-氟苯基)氨基]-6-{[4-(N,N-二甲基-氨基)-1-氧代-2-丁烯-1-基]氨基}-7-(S)-四氢呋喃-3-基氧基)-喹唑啉
阿法替尼剂型和推荐剂量:商品名GILOTRIF,包衣片,规格20mg/30mg/40mg/片,推荐剂量是40mg口服每天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较长耐受。

在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中国专利情况分析
阿法替尼最早的授权中国专利(CN1277822C)申请日为2001年12月12日,申请人为原研公司勃林格殷格翰。

该专利保护的是如下的喹唑啉衍生物,且在权利要求中明确
提出了阿法替尼化合物的结构。

专利分析:该专利为阿法替尼有效化合物专利,预计到期日为2021年12月12日。

在中国获得授权的还有一份阿法替尼制备专利,保护了阿法替尼的以下制备步骤方法:
专利分析:个人感觉保护的文字较为含糊,保护作用不大
在中国尚在实审阶段还有2个适用症专利,专利号分别为和。

均为2012年由原研企业申请,如被批准将对仿制药的报批产生重大影响。

小结:阿法替尼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不多,且获得授权的仅有化合物和制备方法两项专利,均为原研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申请的。

除去驳回和视撤的专利,目前还需关注的是尚在实审阶段的两个适应症专利。

表1 阿法替尼相关中国专利列表*以上数据来自于药渡网
中国市场报批注册情况
早在2010年,原研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就已向CFDA提出阿法替尼的进口注册,但至今未获准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格殷格翰又向CFDA提出了NDA注册申请,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迄今,国内已有数家企业向CFDA提出有关本品原料药和制剂的临床注册申请,详见下表。

报批企业中既包括了知名企业正大天晴、齐鲁制药、、江苏豪森、扬子江制药、江苏奥赛康、石药集团等,也包括了一些不知名的企业,报批企业数目是相当之多。

另外,在网上查到的消息称,阿法替尼于2015年分别在香港和台湾上市。

表2 阿法替尼国内注册报批情况列表*以上数据来自于药智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