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点整理1

合集下载

古代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古代科学的起源1. 人类最早的科学探索: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开始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2. 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社会形成了许多有关自然、天文、医学、数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3. 古代科学的学科:在古代科学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古代世界的科学成就1. 古埃及的科学成就:古埃及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都有较为显著的成就,如古埃及人发明了简易的几何学、观测了恒星的移动等。

2. 古印度的科学成就:古印度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如古印度人发明了“零”及阿拉伯数字,观测了金星的运动等。

3. 古希腊的科学成就:古希腊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有很高的成就,如毕达哥拉斯定理、亚里士多德的天文观测等。

4. 古中国的科学成就:古中国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显著的成就,如发明了十进位数和乘除法、编制了浑天仪等。

三、古代科学的代表人物1. 古埃及的代表人物:谁家名谁2. 古印度的代表人物:阿育王、凯末拉《夜神经》作者等3. 古希腊的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4. 古中国的代表人物:秦九韶、刘徽、神农等四、古代科学的成就和贡献1. 数学: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有: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

2. 天文学: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有:星座的观测和测定、天体的运行规律和天文仪器的发明等。

3. 医学:古代医学的主要成就有:中草药的应用、外科手术和针灸疗法。

4. 自然哲学:古代自然哲学主要体现在古代哲学家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和对宇宙起源和构造的探索。

五、古代科学的衰落和影响1. 古代科学的衰落:古代科学在后期因教条化思维和社会政治变动而出现了停滞甚至衰落的现象。

2. 古代科学的影响:古代科学的成就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对当代的启示:古代科学的成就与其衰落的原因及其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答: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一、石器使用;二、使用天然火;三、弓箭;四、陶器制造技术;五、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意义: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2、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答: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只有在人类的智力有所进步并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后,才会有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

实质:它毕竟是原始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

它既是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又是自然知识的一种补充,甚至是自然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

原始人对自然事物属性的某些认识,也是通过当时的宗教自然来表达的。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答: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一、发明了文字;二、纸草的使用;三、太阳历的确定;四、几何成就很大;五、医学成就(木乃伊);六、建筑艺术(金字塔)。

2、古代西亚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答:在天文学方面,有天象观测和历法编制,以月亮盈亏规律编制太阳历,给行星命名,能预测日蚀、月蚀。

以7天为一周等。

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

能计算出∏的近似值。

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示月亮的亮度。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答:重要成果有:一、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质问题——元素论;二、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原子论;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宇宙论。

2、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答:一是把提供自然哲学与经验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二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杰出代表是阿基米德;三是科学形态的重要变化,即合理化体系的建立。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1-1上篇---自然观(古代)

1-1上篇---自然观(古代)
—老子《道德经》
道是天地万物之源
根据《道德经》: 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先天地万物 而生,乃为天下万物之母;道是一种莫可名状的 神秘能量,利益滋养天地万物,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主宰天地万 物,却从来都是顺其自然而不加干预。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 然哲学
伊奥尼亚时期(BC.8世纪--) 雅典时期(BC.530年--)
关于宇宙结构 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关于物质结构问题
希腊化时期(BC.332年--)
(亚历山大时期)
罗马时期(BC.31年--)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公元前384-322)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三、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1、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直观地整体地从客观世界自身 去寻找世界的本原;猜测思考世界的统一性的问题。 2、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则充分地注意到世界是一个运 动变化着的世界; 3、看到自然界的矛盾现象,并把对立面的对立统一作为 事物发展的动力。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但是朴素的、直观 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把物质 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缺乏实验科学基础,这是主要的 缺陷。
阴阳八卦说
阳 阴Biblioteka 乾 兑 天 泽离 火
震 巽 坎 艮 坤 雷 风 水 山 地
关于宇宙结构
浑天说:

衡在《浑天仪》中写到: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 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 浮。”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自然科学发展史名词解释

自然科学发展史名词解释

自然科学发展史名词解释1)自然科学:是形成体系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假说、原理、定律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的诞生是16~17世纪间的事。

2)复合工具:人类经过长期摸索,发明了用绑扎、粘合等方法,使以不同材料制成的几个部件组成一件工具,这就是“复合工具”,例如使石斧装上木柄,它的效能就好得多。

弓和箭是旧石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复合工具,它的出现大约在一万多年之前。

3)自然哲学:是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自然哲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问题的学问。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丰富多彩,与后世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4)毕达戈拉派的自然哲学:古希腊以毕达戈拉为代表的派别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应当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而又为万物所具有、可以准确认识的东西。

他们说这种东西就是“数”。

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决定着万物的性质和状态,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服从数。

数其实只是物的属性,毕达戈拉派把物和数的关系弄颠倒了。

5)四根说:是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有如画家用几种颜色就能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那样。

四根说也就是早期的元素说。

6)种子说:是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构成万物的是无限小的,种类又是无限多的“种子”。

一些物由同类种子构成,另一些物则由多种类种子所构成,种子的结合与分离就是万物的变化。

实物有生有灭,而种子则是永恒的。

阿那克萨戈拉的说法比前人更进了一步。

7)原子论的自然哲学: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创始人是留基波,主要阐述者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这个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微粒,其自身是密实的,不可分割的。

它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永恒的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聚散和原子的运动。

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古希腊原子论是现代原子学说的前身。

古代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古代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古代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是古代史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人类学、考古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根据遗址发现和化石证据,人类起源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

早期人类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陆,后来逐渐迁徙到欧亚大陆和其他大陆。

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属于原始社会,社会结构简单,没有明确的政治组织和国家形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逐渐进入奴隶社会阶段,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和政权组织。

二、古代社会的演变古代社会的演变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阶段。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主,社会组织松散,缺乏明确的政治组织和国家形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

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和国家政权组织。

古代国家的兴起和国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有组织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古代国家主要以奴隶制为基本社会制度,奴隶制经济成为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

封建社会时期,农业生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制度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各国的政治组织和国家形态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封建国家系统。

三、古代国家的兴衰古代国家的兴衰是古代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国家的兴起和兴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在古代史上,曾出现过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古代国家,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古代国家的兴起主要依赖于国家政权的建立和维护,以及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古代国家的兴衰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关系等方面。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古代国家的兴衰也受到战争和征服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战争是国家之间争夺领土和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和研究这部分内容时,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相关的例题和重要知识点。

一、天文学1、例题例 1:我国古代最早记录日食的文献是()A 《诗经》B 《春秋》C 《甘石星经》D 《汉书·五行志》答案:A例 2: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约()A 1700 年B 1800 年C 1900 年D 2000 年答案:A2、知识点(1)夏朝就有了历法《夏小正》。

(2)商朝改进为“殷历”。

(3)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4)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5)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6)唐朝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并制成水运浑象仪。

(7)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约 300 年。

二、数学1、例题例 1:《九章算术》成书于()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D 东汉时期答案:D例 2: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7 位,领先世界约()A 1000 年B 1100 年C 1200 年D 1300 年答案:A2、知识点(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2)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 年之久。

三、农学1、例题例 1: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A 《氾胜之书》B 《齐民要术》C 《农书》D 《农政全书》答案:B例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精耕细作D 以上都是答案:D2、知识点(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朝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3)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历史是指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本文将对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古代科学史1.古代数学:古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中国的古代算法等。

古代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方面。

2.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等。

3.古代医学:古代医学主要通过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来治疗疾病。

古代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包括中国的黄帝、叶公好龙和希波克拉底等。

二、近代科学史1.近代数学:近代数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分析几何学的发展和微积分的推广等方面。

欧拉、高斯和牛顿等众多数学家为近代数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领域。

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3.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

门捷列夫和达尔顿等化学家的实验和理论为化学科学奠定了基础。

4.近代生物学:近代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分类等问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门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后续基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现代科学史1.现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主要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

哈勃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世界和相对论等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对于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现代化学:现代化学主要在材料科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展开研究。

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的突破主要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开启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点整
理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成就
学科
时间
发展表现
地位及影响




春秋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是世界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
形成我国固定历法系统,比西方早160年战国
《甘石星经》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
《太初历》
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太阳黑子的记录
世界上最早
东汉
张衡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
世界上最早
唐朝
制订了《大衍历》
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世界上第一次
北宋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
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定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清朝
康熙帝重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


东汉
张衡发明地动仪
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西晋
裴秀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禹贡地域图》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明朝
《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
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春秋战国
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南朝
祖冲之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
比欧洲早近1000年
祖冲之著《缀术》
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书



战国
扁鹊提出四诊法
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人称为“神医”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早1000多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人称为“医圣”,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朝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北朝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学书籍,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等的总结
明朝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秦朝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隋朝
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朝
长安城的兴建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北宋
李诫编写《营造法式》
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卢沟桥因坚固实用、美丽壮观闻名中外

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壮丽
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战国
《墨经》记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反映了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北宋
沈括著《梦溪笔谈》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1)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