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物理选修1-1第一章至第三章知识要点

物理选修1-1第一章至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场电流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一、电荷: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符号:C二、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1)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四、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e =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

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巩固练习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16 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第2课时库仑定律库仑定律(1)内容表述: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2)公式:221 r qqkF静电力常量k = 9.0×109N·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3)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第二节电场强度一、电场:(法拉第提出)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

是客观存在的。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1.力学:-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最简化模型F=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应用。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条件。

-力矩与力偶:力矩的定义、力矩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力偶的概念及其效果。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定义、简谐振动的描述、简谐运动的特点与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等。

2.热学:-热学基本定律:热平衡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向性)。

-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Boyle-Mariotte定律、Charles定律和Gay-Lussac定律)、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的特点。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的工作过程和热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定律、热导率与热阻的关系、导热的影响因素。

3.电磁学:-电场和静电场: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电场线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电容器: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率的关系、电容器的串并联等。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和相关计算、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基本电路元件(电池、电阻器和导线等)。

-磁场和静磁场:磁场的定义、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静磁场的叠加原理。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4.光学:-光的本质和传播特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主要参数(焦距、放大率等)、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

-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杨氏实验、菲涅尔衍射和惠更斯原理。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偏振镜的原理和偏振光的解析等。

以上就是物理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和解决相关问题都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选修1-1第一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用指南针导航,用尾舵驾驭方向,有效利用风力是远古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用罗盘与观星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中国的指南针的独创对于世界的海航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们东部的物质文明的渴望,1542年哥伦布带领了船队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到达了巴拿马群岛,视察到了地磁偏角(比中国沈括晚400年)。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完成了世界性的环游,证明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

航海的进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外扩,为其世界资本积累奠定基础二.磁场磁极通过磁场相互联系起来,但不须要接触,是一真实存在的物质。

磁场的方向是依据小磁针的北极的方一直确定的。

磁感线是依据将铁屑放在磁场的四周,被磁化后则形成的物质形态。

虽然人们无法用眼睛视察,但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的方向由北极指向南极(条形磁体内部也存在磁场)特点:是闭合的曲线,磁场线在磁场中相互不相交,疏密表示强弱三磁性的地球地理的磁极与事实上地球的磁极是相反的,但存在肯定的磁偏角。

磁偏角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是在缓慢移动的过程。

宇宙中的很多的天体都有磁场。

太阳表面的黑子与耀斑都与磁场有关。

(但是只有地球的磁场是全球性的)二. 电流的磁场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利用直导线与小磁针通电后的推断说明白不仅磁体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二.电流磁场的方向但探讨的物体为直的磁体时,则用右手的大拇指代表电流的方向,四指代表磁感线的方向。

当探讨的是条形或螺线管时,则大拇指指向的磁感线的方向,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与磁体正极的方向一样)既大拇指指向的是磁体的北极三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一.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称作安培力。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呈90度是,则安培力达到最大值。

当平行时则为0,当斜交时,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公式:F=BIL探讨时运用限制变量法,处在匀称电场中导体与磁场垂直二.磁场感应强度在不同的磁场中,B的值是不同的,单位是T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方向与磁场的北极的方向一样三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物理选修-第一章总结

物理选修-第一章总结
(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 “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 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带电体 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 就可以看作点电荷。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也可近似地用于气体介质. (3)扩展: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 荷组成的.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 律.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
应用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感应;静电平衡 电容器
一、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1、基元电荷:带电体带电量都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的整数 倍。因此把1.60×10-19库叫做基本电荷(基元电荷)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实验测得的.
一、本章知识结构
中和均分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
电场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
场强定义式:
E F q
点电荷电场场强:E

k
Q r2
匀强电场的场强:E U
d
场强的叠加原理:
电场力:
F

k
Q1Q2 r2
F qE
形象描述
电场线 等势面
方疏电电沿
向密场场场
反表线线强
映示垂密方
某场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
点强于处电
场的等等势
强强势势降
一、静电平衡
1、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叫静电平 衡状态。
2、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两种类型:
(1)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
(2)带电体的静电平衡
-+ -+ -+
2、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本文将通过对物理选修1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学、热学、波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力学在力学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质点和刚体的运动。

质点是没有大小的点,一般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它的运动有速度和加速度。

而刚体是有大小的物体,它的运动有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其次,我们要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它包括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动力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些定律是解释物体运动的基础,了解这些定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动力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动力学问题的解法等内容。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引起物体的加速度和形状的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推力、牵引力、弹力、摩擦力、重力等。

另外,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解决动力学问题,包括如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这些内容是力学部分的重点,对于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第二章:热学在热学部分,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量传递与功的转化、热力学过程、理想气体等内容。

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这些定律和概念是热学内容的基础,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热学现象和规律。

热量传递与功的转化是热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规律。

另外,热力学过程是研究物体由一个热平衡状态到另一个热平衡状态所经历的变化过程,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热学问题。

理想气体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理解气体的性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直线运动:表示物体运动的数学方法有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

位置用坐标表示,速度用速度矢量表示,加速度用瞬时加速度表示。

2. 曲线运动:主要有圆周运动和曲线路径上的运动。

圆周运动有系数运动的情况,所以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同。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静止或匀速运动,将永远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能改变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且在同一直线上。

三、动能定理和动能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的原理,其公式为∆EE = 1/2E(E_2^2−E_1^2)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公式为EE = 1/2EE^2四、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碰撞经过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力学能守恒。

即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摩擦和没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为E = E_0 即机械能E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五、功与功率1. 功:功是力沿着位移方向做的功,其公式为W = Fd cos E。

其中,F为外力,d为位移,cos E为力的大小和位移方向相同时,cos E = 1。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其公式为P = W/t六、简单谐振动1. 简谐振动的基本特点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以固有频率作向着平衡位置运动。

其物理现象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摆动的运动,这种运动叫简谐振动。

2. 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特征在外力作用下,弹簧产生的运动即为简谐振动,其周期T与振子的质量和弹簧系数有关。

七、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通过介质的波,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平行2. 波的特征波的特征主要有振幅、周期、频率和速度。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知识点上课讲义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知识点上课讲义

1.1电荷 库仑定律一、电荷 电荷守恒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1.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转移。

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并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我们也可以知道A 带正电,B 带负电,实验发现A 、B 所带电量相等。

因为重新接触后,A 、B 又不带电了。

结论: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3.比较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区别分析:不同点: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共同点:都使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结论:电荷守恒定律(可转移但电量不变)上述起电的中和过程;物质(电子)不灭。

二、元电荷①元电荷是电荷量最小的单位,即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量②元电荷量: e =1.6×10-19C③任何一个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它的整数倍;1库=6.25×1018个电子④电子的电荷量和电子质量m 的比叫荷质比:kg C m e e /1076.11091.0106.1113019⨯=⨯⨯=--三、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F=kQ1Q2/r2 条件:真空,点电荷静电力:两个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通常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2.点电荷只关心电荷的电量,不考虑带电体的体积大小——类似质点(理想模型)静电力恒量k=9×109牛·米2/库24.适用条件单位:国际单位制电荷量:计算时取绝对值,+、-用来判断方向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适用性:真空中、点电荷、静止电荷间、静止和运动电荷间1.2电场一、电场1.定义: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电场。

物理选修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E 与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三)电势能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四)电势与电势差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五)静电平衡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动,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选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kQ1Q2/r2,静电力常量k=×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E 与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三)电势能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四)电势与电势差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B A ϕϕ-A ϕAϕ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动,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孤立的带电导体和处于电场中的感应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主要特点是:1.导体内部的合场强处处为零(即感应电荷的场强 与原场强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没有电场线。

2.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3.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

4.孤立导体上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六)、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1.带电粒子重力是否可忽略•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可忽略不计。

• (2)带电颗粒:如液滴、尘埃、小球一般都不能忽略。

2.带电粒子平衡问题此时一般考虑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若受几个力平衡,则应用力学中关于受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3. 带电粒子加速问题 0=合F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带电粒子做加(或减)速运动,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动能的增量)W 合= mV t 2/2 - mV o 2/2??或 W 合=ΔE K(1)初速度不为零时mv mv qU 2022121-= (2)初速度为零时221mv qU = 【上述公式适用于匀强和非匀强电场】4. 带电粒子偏转问题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不平行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要发生偏转.当带电粒子进入匀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垂直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运动,即类似平抛的运动,此类问题一般都是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来处理。

(1)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vx=v0,x=v0t(2)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加速运动:vy=at ,y=at2/2( 两个分运动的联系桥梁:时间t 相等 )若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 、距离为d ,带电粒子重力可忽略时,则有带电粒子的:合力F=q E (又 E=U/d F=ma )加速度为a=qU/md ,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 v y vt 220+=偏转角θ的正切为 mdvqU v v tg x y //020==θ 由此应用相应的力学知识可以解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距离y 和偏转角度θ. (七)、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比较:1、电场线:用来形象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①、 起始于正电荷(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无穷远处), ②、 不是闭合曲线,不相交。

③、 、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

④、 、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场强的大小。

⑤、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的直线。

⑥、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是电势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 电场线并非电荷运动的轨迹。

2、等势面: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有以下特征:①、 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等势面与电场力垂直。

③、电场中任何两个等势面不相交。

④、电场线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⑤、电势与电场强度无必然的联系⑥、以等势面的疏密反映了场强的大小3、匀强点电荷电场等势面的特点•A、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

•B、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①、通过电场力做功说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②、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③、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④、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

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八)、电势与电势差的比较:(1)电势差是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有关;电势差的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点无关。

(3)电势和电势差都是标量,单位都是伏特,都有正负值;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比参考点的电势大或小;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的电势的高低。

注:五个静电场物理量的判断(一)、电场(场强E) 的判断1、用电场线判断:疏密表示E大小, ;切线方向或 +q受力的方向(-q 受力的反方向)表示E的方向。

2、用定义式判断:E=F/q(二)、电场力的判断:大小:F= q·E ;方向:区分正、负电,“正同负反”(三)、电势高低的判断1、看电场线的方向2、由电势差U AB 的正负判断(四)、电场力作正功、负功的判断: 看电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明确电场力是作动力还是阻力。

(五)、电势能增减的判断: 看电场力做功的正、负E PA 电势能- E PB 电势能=W AB(六)电场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a)始于正电荷 (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九)电容器、电容1.电容器的电容(1).定义式:C=Q/U=Δ Q/ΔU ,适用于任何电容器。

(2)决定式;C=εS/4πkd ,仅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距离d 成反比,即d SC ε∝ ,写成等式kdS C πε4= . (3)注意: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贮电性能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与电容器带电多少、是否带电及两极间电势差大小等均无关.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可以看出,其电容只与ε、S 和d 有关.2.解决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基本思路(1) 首先确定不变量,电容器跟电源相连,U 不变,q 随C 而变。

d ↑→C ↓→q ↓→E ↓充电后断开,q 不变,U 随C 而变。

d ↑→C ↓→U ↑→不变。

ε、S ↓→C ↓→U ↑→Ekd S C πε4=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2)用式 (3)用定义式分析电量Q 或者电势差U 的变化. (4)用分析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U QC =S kQ E d U E επ4==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