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简史

合集下载

日本电影总结

日本电影总结

日本电影总结日本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品以其特别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吸引了全球观众。

本文将对日本电影进行总结,并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日本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电影工业开始起步,并在192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二战后,由于日本的战争失败和美国的占领,日本电影的制作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然而,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电影重新崛起,并成为了国际电影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其次,日本电影的特点之一是其强调情感和人物内心的刻画。

与西方电影相比,日本电影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

这种特色在日本电影的各个类型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剧情片、动画片还是恐怖片,都充满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日本电影的主题也多样化,涵盖了社会问题、历史事件、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探讨是日本电影中的另一个独特主题。

由于日本在二战中的经历,战争对于日本社会和个人来说一直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重要的话题。

因此,许多日本电影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平的呼吁和战争后遗症的揭示,展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忏悔。

此外,日本电影的美学也是其独特之处。

日本电影以其精致的画面、细腻的色彩运用和恰到好处的镜头运动而著名。

这种美学风格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禅意”和“和谐”。

禅意体现在日本电影的极简审美和镜头的沉静,而和谐则表现在画面中物体和人物的平衡和谐。

这种美学风格使得日本电影在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和诗意。

在代表作品方面,日本电影中有众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例如,黑泽明的《七武士》和《罗生门》,是对人性和道德困境的反思;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龙猫》,是对童年和想象力的表达;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和《小偷家族》,是对家庭和社会问题的剖析。

总而言之,日本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而备受观众青睐。

其以强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多样化的主题以及精美的美学风格而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并在国际电影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


1936年,沟口健二拍摄了两部奠定日本电影现实主 义风格的电影,这就是《浪华悲歌》和《青楼姐妹》。 在这两部影片中沟口把他的电影风格气质发挥到极点, 以至这两部作品已成为日本电影的代表名作,是日本 女性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52年,沟口再度兴起,推出了名噪一时的 《西鹤一代女》,以画卷和史诗的形式在银幕上呈现 出了日本的历史世界,结果获得第十七届威尼斯电影 节的最佳导演奖。
《罗生门》

黑泽明在片子中,明显地展示了他的主题兴趣和独特的电 影观念。这部影片的名气在于,黑泽明完全运用纯电影化 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在《罗生门》丰富的电影语言与技法的运用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移动摄影的表现。 黑泽明在《罗生门》的叙事时空中,还以不同的风格形式 去塑造人物,突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3.人物的拟态式布局。 当两个以上的人物出现在同一画面内时,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 采用同一姿态,向着同一方向;尤其是坐在榻榻米上的人物,甚至连 他们身体前倾的角度都几乎完全相同。
4.禁止大幅度动作。 避免画面中出现人物的激烈动作。 5.人物说话时总要面对观众。 不让人物从画面前景中穿过这一做法本身,就说明要尽量避 免从侧面拍摄人物面部。小津常喜欢让人物侧身或斜侧身坐在摄 影机前形成拟态式的排列。 6.稳定的景别。 小津作品中, 除了最早期的影片外,从未使用过特写镜头。 7.镜头的组接。 小津在处理镜头与镜头的组接方法上,几乎未使用过叠影。


电影最重要是它能否正接地touch(触摸)到你的心灵, 黑泽明电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观生命里的积极者, 他们的价值观从来不会被现实的社会污染,当中的人物 不时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牺牲,令人伤感,但始终维护 着人类的希望,是一种有份量的影响。今时今日虽然再 无战乱,观众再看黑泽明的电影时也许会有不同的体会 与领略, 有些导演,由始至终只 会拍一种电影;但也有 些导演,他们在拍摄过 程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甚至不断改造自己,随 着年月与人生经验的改 造,很顺理成章的,黑 泽明就是这样的一位导 演。

日本电影历史

日本电影历史
从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主要演员横山运平遂成为日本第一个电影演员。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但这类影片只是连环画式的电影。
1923年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这时苏联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以及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在日本已有一定影响,日本也拍出了一些强调视觉感的先锋派性质的电影。震灾后的电影复兴是从电影《笼中鸟》(1924)开始的,其主题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浓重的感伤、绝望和自暴自弃的色彩,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心理状态,因此大受欢迎。另一方面,由伊藤大辅导演、大河内传次郎主演的《忠次旅行记》三部曲(1928)是历史题材影片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而现代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则是阿部丰的《碍手碍脚的女人》(1926),1928年,五所平之助拍摄的《乡村的新娘》则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抒情影片。当时的优秀影片还有小津安二郎拍摄的《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930)和《小姐》(1930)等,被称为“小市民电影”。
第一期(1896~1918):电影传入日本
1896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了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其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

日韩电影简史回顾

日韩电影简史回顾
3.西方精神:(1)西方哲学与文艺思潮暗 (2)对好莱坞电影的模仿
和改造
代表作:《罗生门》1950、《七武士》1954
小津安二郎
作品风格:1.影像:(1)低角度拍摄 (2)人物在画面中的拟态布局 (3)空镜头
2.主题:家庭与亲子关系
3.观念
代表作:《东京物语》1953、《秋刀鱼之味》1962
沟口健二
姜帝圭
• •
商业片领袖 作品风格:(1)受好莱坞电影影像
(2)叙事能力强,注重细节
(3)作品反映社会热点和和民众心理的探究 (4)关注民众再朝韩分治中留下的创伤 (5)温暖人性的内在

代表作:《太极旗飘扬》、《生死谍变》
金基德
• •
艺术片大师、“三八六时代“重要导演之一 作品风格:(1)色情 (2)暴力 (3)宗教
1.用字幕代替辩士


2.采用女演员
3.运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
4.通过剪辑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代表作:归山教正《生的光辉》《深山的少年》 花柳春美——日本第一位女演员

黑泽明
作品风格:1.男性主义 2.民族主义:(1)武士道精神 影中 合 (2)将“能剧”运动于电
(3)日本传统美术

北野武:“日本暴力美学大师“
有“日本电影新天皇”之称,亦是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
代表作:《座头市》、《菊次郎的夏天》
、《花火》

岩井俊二:“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 日本王家卫”
代表作:《情书》、《四月物语》、《烟火》——副导:行定 勋《GO!大暴走》2001宫崎骏 Nhomakorabea•
作品用动画的方式追求理想的现实,用动画拷问良知。多数探讨人与自 然共同成长。 最讨人喜欢的“卖国贼”,2013年7月16日,他敦促安倍晋三处理好慰 安妇问题,日本应向韩国和中国谢罪。 1985年与高田勋、铃木敏夫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与久石让 代表作:《千与千寻》2001、《起风了》2013 2014年11月8日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日本电影发展史大事记

日本电影发展史大事记

加入收藏已经被2位会员收藏2011-11-4 10:00:03日本电影大事记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

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

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这一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雾码头》(1923)。

从此,“旧剧”影片改称“时代剧”影片,“新派剧”影片改称“现代剧”影片。

1923年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

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

代表作:伊藤大辅导演的《忠次旅行记》三部曲(1928)。

现代题材作品:小津安二郎拍摄的《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 930)和《小姐》(1930)等,被称为“小市民电影”。

1931年有声电影时代开始。

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

本期代表作:沟口健二的《浪华悲歌》(1936)、《青楼姊妹》,小津安二郎的《独生子》(1 936)。

小津作品里日本家庭情节剧的表现,适合与日本建筑空间和审美心理的较低的视角运用,以及拒绝默片“淡入淡出”等一系列剪辑手法,而完全利用一把剪刀干净利索的“切”等等,都已成为他的鲜明的特征。

小津安二郎在当时不仅得到了日本评论界的肯定,也赢得了日本观众们的喜爱。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PPT课件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PPT课件
1、直到2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中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女性。 影片中所有的女性都由男性来扮演。这在日本被称为 “女形”,原指在歌舞伎等舞台戏剧中男扮女装的人。
2、日本无声时期出现的“弃士”(解说员)。
日本电影传统手法的创作特点是:结构松散、节奏缓 慢、注重风景、情调悲观,新一代电影导演一反传统 的过去,赋予作品强烈的时代感,从自然风景的描绘 深入到人物内心的剖析,简洁明快,标新立异。
《罗生门》
黑泽明在片子中,明显地展示了他的主题兴趣和独特的电 影观念。这部影片的名气在于,黑泽明完全运用纯电影化 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在《罗生门》丰富的电影语言与技法的运用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移动摄影的表现。
黑泽明在《罗生门》的叙事时空中,还以不同的风格形式 去塑造人物,突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到了50年代,日本电影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最突出的是 1951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日 本一跃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电影大国。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一飞冲天征服了 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 了显著的地位。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 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 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 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 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
有些导演,由始至终只 会拍一种电影;但也有 些导演,他们在拍摄过 程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甚至不断改造自己,随 着年月与人生经验的改 造,很顺理成章的,黑 泽明就是这样的一位导 演。
世界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51年他导演的《罗生门》 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之后,使日本电影进入一个 新的世纪。日本电影被看成“东方的启示”在世界影 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电影史—日本电影

电影史—日本电影

木下惠界
日本战后最著名的导演之一,能够自如的拍 摄各种类型的影片,但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稍 带感伤的抒情风格影片。
主要作品有:《大曾根家的早晨 》 (1948)、《卡门回故乡》(1952)、 《少年期》(1952)、《女之圆》 (1954)、《24只眼睛》(1954)、《野 菊一般的你》(1955)、《晚霞》 (1956)、《楢山节考》(1958)。
新藤兼人
早年师从沟口健二,著名的独立制片导演, 他始终认为通过电影来激发情感比论述道 理更为重要,其最为著名的作品是1960年 的《裸岛》。
其它主要作品还有:《原子弹灾难下的孤 儿 》(1952)、《缩影》(1953)、《人》 (1962)、《鬼婆》(1964)、《本能》 (1966)、《赤裸的19岁》(1970)、 《竹山孤旅》(1977)、《地平线》 (1984)。
日本首屈一指的电影艺术大师,一生共导演影片54部。 所描写的都是家庭里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以及家人之 间的亲情与恩怨、烦恼与快乐,所追求的是以日本传 统的审美方式来审视日常状态下的普通人,极具东方 魅力。
影片通常节奏缓慢,手法平实,摄影机位固定不动, 不使用移拍、摇拍技术,尽量不拍人物侧面,讲究画 面的平衡对比。
黑泽明
日本最负盛名的导演,一生共拍摄了31部影片,绝大 多数以男性为主人公,影片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力量。
主要作品有:《姿三四郎》(1943)、《无愧于我们 的青春》(1946)、《泥醉天使》(1948)、《野狼犬》 (1949)、《罗生门》(1950,威尼斯金狮奖)、 《白痴》(1951)、《生之欲》(1952)、《七武士》 (1954)、《蜘蛛城堡》(1955)、《底下层》 (1958)、《暗堡》(1958)、《保镖》(1961)、 《椿十三郎》(1962)、《天堂与地狱》(1963)、 《红胡子》(1965)、《电车声 》(1971)、《德尔 苏.乌扎拉》(1975)、《影子武士》(1980,戛纳 金棕榈奖)、《乱》(1985)、《梦》(1989)、《八 月狂想曲》 (1991)。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飞冲天”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了显著的地位。

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1954年,衣笼贞之助拍摄的《地狱门》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同年,黑泽明拍摄的《活着》获柏林电影大奖;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沟口健二拍摄的《山极大夫》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1956年,市川昆拍摄的《缅甸的竖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1957年,今并正拍摄的《暗无天日》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1958年,稻垣浩拍摄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世界电影便从此记载了走在民族电影最前列的日本电影。

无可争辩的是,战后日本电影无论在西方人或是在东方人面前,都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它那奇特、神秘的艺术空间。

日本电影大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民族传统及文化特别的“关照”意识,给予了人们以全新的、强烈的视听感受。

然而,纵观日本电影的发展我们却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条极为曲折和艰难的道路。

在我们对战后的日本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日本电影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在神户与观众见面时起,到50年代日本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止,它已经走过整整的半个世纪。

在过去人们一提起日本这个民族,一般会说这是一个贯于抄袭的民族。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并非是日本民族的真正性格。

他们固然有抄袭的一面,但同时也没有忘记使之变为自己本民族所能够接受的东西。

而这后一点才是真正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圣德太子,面对强大的中国文化所采取的就不是囫囵吞枣的态度。

他建立了自己的所谓圣德太子的模式,实际上放弃了独裁的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夜与雾》直接反映了日本学生的反 美情绪。 后离开松竹,创办创造社,成立了日本第 一家独立制作电影公司。 后推出法国人投资的《感官王国》(1976 年) 还有《爱之亡灵》也是法国人投资。 英国人内投资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1996年中风,1999年在轮椅上回到松竹拍 摄了《御法度》,表现同性恋的电影。 吉田喜重喜欢标新立异,常与其妻子冈田 茉莉子合作,主演过《浮云》《秋刀鱼的 味道》,后也离开松竹。 筱田正浩的唯美古装片居多,《心中的天 王岛》改编自有“日本莎士比亚”之称的 近松门左卫的作品。
日本电影简史
日本电影的起步
起步时用影像表现戏剧,即歌舞伎。 代表作《忠臣藏》导演衣笠贞之助,因此 片在默片时代有很多版本,但是衣笠贞之 助首先拍出有声版 PS:沟口健二拍摄此片的彩色版;渡边国雄 拍摄宽银幕版。 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年)获次 年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50年的《罗生门》获威尼斯最佳影片奖 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从此世界开始关 注日本电影,日本也开始拍摄大量古装时 代剧。
紧接着拍摄的《白痴》根据俄国大文豪基耶斯妥 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白痴》改编。 《乱》(1985年,在法国的资助下)根据莎士比 亚的《李尔王》改编;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被 改编成了《蜘蛛巢城》(1957年) 1952年的《生之欲》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但是说 教成分很明显,是斯皮尔伯格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资深制片人荒户源次郎的帮助下,铃木 清顺在1980年《流浪者之歌》以大师姿态 重返影坛。 1981年的《阳炎座》和《梦工》与《流》 并称为大正三部曲。突出了铃木清顺形式 主义的要求。 PS:《流浪者之歌》的剧照摄影师是日本当 代著名摄影师荒木经惟。
《流》的男主角藤田敏八的 《修罗雪姬》直接影响了《杀 死比尔》;
沟口健二
热衷于表现受难女性题材,特别是风尘女 子。 早期代表作《浪华悲歌》(山田五十铃主 演)和《祗园姐妹》都拍摄于1936年。 《祗园姐妹》由山田五十铃和梅村蓉子主 演。反思了日本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和 女子的不抵抗的悲惨命运。奠定了其精致 优雅的拍片风格。
1952年拍出代表作《西鹤一代女》,尤其御 用女演员田中绢代主演。 1956年去世,期间拍摄了《雨月物语》、 《山椒大夫》、和《杨贵妃》(和香港合 作,由《罗生门》的主演京町子主演) 《雨月物语》的摄影宫川一夫,因《罗生门》 而名声大噪。 最后一部电影《赤线地带》
敕使河原宏,花道家庭出身,其短片 全都充满艺术情调,推出四部剧情长 片 《陷阱》、《沙之女》(最著名的)、 《他人之颜》、《焚火的地图》 全部配上大师武满彻的音乐,充满诡 异奇幻的色彩。
日本情色片
若松孝二1965年的《墙中的秘事》,在柏 林放映,但在国内备受争议 同年武智铁二的《黑雪》争议更大,因这 部影片,导演连同日活公司被告上法庭。 “黑雪事件”标志着日本纵情声色的时代 即将到来,也标志着新浪潮的衰退。 日活即推出大量浪漫色情片 色情电影大师神代辰尼。
由于《诸神的欲望》票房惨败。六年 没拍电影。十年之后,以《我要复仇》 (1979年)重返银幕,男主角是2008 年去世的绪形拳。 《栉山节考》和《黑雨》都是反思战 争的影片。
铃木清顺
他的电影叙事方式前卫,充满一种幻灭 感。、 《杀手烙印》(1993年) 王家卫的《堕落天使》深受《杀》的影响。 铃木清顺成为那个年代反文化的偶像。另 一方面也致使被所有大制片厂拒之门外
新藤兼人
刚开始给很多大导演创作剧本,如市 川昆、铃木清顺等。编剧了150部电 影。 小说《映画女优》;《原子弹下的孤 儿》入围戛纳。 真正扬名的是1960年的《裸岛》(是一 部现代默片,没有台词)和1964年的 《鬼婆》
其余代表导演
山本萨夫,70年代的《华丽家族》、《金 环蚀》、《金毛地带》(为中国观众所熟 知) 擅长拍摄动作片的五社英雄和三隅研次 恐怖片大师 中川信夫 中田秀夫《午夜凶铃》 系列 50年代的哥斯拉系列 本多猪四郎和圆谷英 二。 动画片方面的手冢治虫 代表作60年代的 《铁臂阿童木》
熊井启
在六十年代建树不多,七十年代推出 几部名作,《忍川》,由栗原小卷主 演,同样由她主演的《望乡》,其中 的田中绢代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 角奖。 是关于慰安妇的题材,在中国获得很 大成功。
三位值得一提的导演
增村保造,1945年处女作《吻》被称 为日本新浪潮电影的先声 羽仁进(独立制片导演),创作偏青 少年题材的长篇处女作1961年的《不 良少年》。 半纪录片《上午的课程 表》,即兴的记录性拍摄
小津安二郎
以家庭作为其表现对象,喜欢用固定长镜 头、极少采用运动镜头。深受刘别谦影响。 早年尝试大量题材,多拍摄喜剧。 1942年的《父亲在世时.》笠智众正式成为 其代言人。
他的众多作品中,《东京物语》最有名。讲 述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很平淡的故事,导演的处理手法也及其简 约。此片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共鸣。 他的电影感情处理非常东方化,很克制。 摄影风格极其简约,就是人跪坐在榻榻米 上的高度,视平线稍稍以下的角度拍摄。
《七武士》(1954年)表现了一种人道主 义精神。 黑泽明电影充满活力的剪辑和多机拍摄的 方法。影响了香港的武侠片导演及新好莱 坞导演。 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导演乔治· 卢卡 斯就直接受其《战国英豪》的影响。
1980年推出史诗大片《影子武士》 1990年在华纳的帮助下拍摄《梦》,是其 最后一部影片。 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获奥斯卡 终身成就奖。 1998年过世。
木下惠介
与黑泽明同一时期的导演,1959年推 出处女作 多讽刺喜剧《卡门还乡》。 另一催泪影片《24只眼》
市川崑
改变自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和《心》 川端康成的《古都》 最大的成就就是拍摄了目前为止最优秀的 奥运会纪录片《东京奥运会》(1976年)
小林正树
处女作《做人的条件》 真正让他扬名的是1962年的 古装片《切腹》和耗资巨大 的鬼片《怪谈》(1964年), 类似于中国的聊斋。
今村昌平
曾做过小津安二郎的助手。 离开松竹转投日活公司,并师从电影界浪 子导演川岛雄三,并为其编剧最著名黑色 喜剧《幕木太阳传》。传岛雄三的市井味 道深深影响今村昌平至今。 1961年的《猪和军舰》。他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人的下半生,二是社会的底下层。
性欲是其作品的主题元素,着眼于人的本 能欲望,还加入了动物作为其隐喻。 晚年作品《鳗鱼》,《日本昆虫记》之后 的《赤色杀意》(入选日本优秀电影一百 部前十位) 《人类学入门》、《人间蒸发》,想半伪 纪录片。 他的电影通病,结尾拖沓。
市川昆的《放荡的平太》由四位导演联合 编剧。 整个70年代是日本电影的创作的贫瘠时代 但是票房成功的有深作欣二的实录黑帮片, 1973年的《无仁义之战》最为著名,在日 本黑帮片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影响了很多导演,如吴宇森。塔伦· 蒂诺 《杀死比尔》就直接用了《无》当中的音 乐。
山田洋次的“彦次郎”系列。26 年间拍摄了48部电影,直到主演 渥美清去世才被迫中止,吉尼斯 世界纪录,最长系列片。表现一 种对过去纯真年代的怀念。
四位老牌导演的联合(1969年)
1969年,黑泽明、小林正树、木下惠介和 市川昆成立四骑士公司 推出的第一部影片是黑泽明的《电车声》, 艺术上很成功,但是票房惨败。公司结构。 市川昆拍摄金田一的侦探小说 小林正树继续自由创作。 1975年苏联邀请黑泽明拍摄《德尔苏· 乌扎 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新生代导演
80年代新一代导演,柳町光男、小栗康平 北野武(80年代末),1997年《花火》享有很高 的国际声誉。 崔洋一,《导盲犬小Q》,是朝鲜移民。 是枝裕和,很喜欢侯孝贤,和侯的导演风格也很 像。2008年的《步履不停》非常侯孝贤。 90年代女导演河漱直美,口味很淡 很散的结构, 1997年的《萌动的朱雀》在戛纳获奖。 日本第一位女导演是田中绢代。
侯孝贤的《咖啡时光》为纪念小津安二郎 而拍的 他的电影最典型的是嫁女儿的题材。 1949年的《晚春》是二战后复兴的第一部 电影,女主角是御用女演员原节子和杉村 春子,笠智众。 最后一部电影是《秋刀鱼的味道》,是 《晚春》的翻版,更加期。 他的电视剧作品《姿三四郎》(1943年) 是中国首部引进的外国电视剧。 典型的技巧派导演。
日本松竹公司首先开始使用女演员。若众 歌舞伎(女形) 后来由于兴起了男色歌舞伎,幕府又禁止 若众歌舞伎,即兴起了野郎歌舞伎,由大 龄男演员扮演。 日本的默片时代来得比较晚,但是当时有 非常出色的电影现场解说员称为辩士。但 是日本电影的艺术水平与欧美是基本同步 的。
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为日本电影的第一个 黄金时期。许多大导演崛起。包括,衣笠 贞之助、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伊藤 大辅、沟口健二、稻垣浩等。 沟口健二的《残菊物语》;成濑巳喜男的 《鹤八鹤次郎》等。
日本新浪潮电影
60年代后进入新浪潮电影时期。50年代出 现前新浪潮运动,兴起于一个文学流派: 太阳派。 著名反华分子石原慎太郎的小说《太阳的 季节》1956年被其弟弟搬上银幕,自此有 了太阳族电影。 比如,市川昆的《出行的房间》 中平康执导的《疯狂的果实》
太阳族电影大多是情绪上的张扬。 1960年大岛渚连续拍出《青春残酷物语》、 《太阳的墓场》和《日本的夜与雾》是日 本的第一批话题作品。 电影技巧具有革新意义,打破了传统的叙 事结构。 大岛渚与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并称为松竹 三剑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