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安全常识
中式用餐餐具摆放礼仪常识须知(完整版)

中式用餐餐具摆放礼仪常识须知我们中国用的是中式的用餐礼仪,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式用餐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中式用餐礼仪常识 1.主人长辈先食2.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3.拿饭碗时,不可以端碗底。
(因为动作类似行乞4.使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 [然而这一般只适用于街外用膳;家人在家用膳举碗海喝亦无伤大雅],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呡汤而饮5.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6.不狼吞虎咽,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
不用舌头舔食餐具7.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的地方。
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8.如果有长辈,那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9.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10.用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
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岁岁平安的习惯(广东人也可能会说落地开花,富贵荣华)11.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
比如碗或酒具12.等上餐时候,不可以用筷子互相敲打,或者拿筷子敲打餐具。
(同样是因为动作类似行乞13夹菜的时候要注意,想吃什么最好一次夹走。
不可以用筷子在菜盘子中乱翻14如果多人入席,桌子很大,又不是旋转桌子,菜离你比较远,最好不要唐突地站起来去夹食,相反,如果观察到其他人想吃自己身边的菜,可以站起来帮助对方,这样符合礼节,也显得亲切15如果饭没吃完,中途想放下碗筷休息片刻,筷子要平放在碗上,绝对不可以垂直(或者接近垂直)插在饭里,因为这被认为是凭吊死人的。
(原因是很像插在香炉里的香,祭祀死去人的礼节16一般来讲餐桌上正对门的位置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左右两侧应为第一、第二贵宾。
妥善的做法是等待主人为你指定座位17吃饭时不能发出咀嚼的声音中餐餐具摆放礼仪第一: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西餐礼仪中餐具的使用常识

西餐礼仪中餐具的使用常识西餐中有很多刀叉餐巾使用的礼仪,很多爱吃西餐的朋友你对此了解多少呢?不太清楚的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西餐礼仪中餐具的使用常识文章内容。
西餐礼仪中餐具的使用常识用刀叉吃东西时,应以叉子将左边固定,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调味汁送入口中。
美式的吃法是先将食物全部切成小块,再换右手拿叉子慢慢吃。
但如果吃的是多汁的肉类菜肴,肉汁会流潢盘子,并不雅观。
因此最好是切一口吃一口。
1. 进餐时,餐盘在中间,那么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盘子的右边,叉子放在左边。
一般右手写字的人,饮用西餐时,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端。
2. 在桌子上摆放刀叉,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三副。
三道菜以上的套餐,必须在摆放的刀叉用完后随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3. 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也就是说事先按使用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摆放)。
4. 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
有些例外,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
食用生牡蛎一般也是用右手拿牡蛎叉食用。
5. 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
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
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
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
6. 忌讳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来布菜。
7.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
当然现在这个规则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的严格。
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
8. 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意大利人在吃面条时,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么用右手来握叉倒是简易方便的。
幼儿厨房安全教育常识

幼儿厨房安全教育常识一、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幼儿时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阶段,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潜在的危险。
厨房是一个充满各种风险的地方,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以下是一些幼儿厨房安全教育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1.监督与教育:家长和看护人应始终监督幼儿在厨房里的活动,并教育他们有关厨房安全的基本知识。
例如,告诉幼儿炉灶和烤箱是热的,并且只有成人才能接触它们。
2.锐利物品存放:将锋利的器具和工具(如刀、剪刀)存放在幼儿无法触及的高处或上锁的抽屉里。
确保幼儿无法获得这些危险物品。
3.热液体和热食物:幼儿应远离热液体和热食物,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确保炉灶上的锅和水壶的把手都朝向后面,远离幼儿的触及范围。
4.使用防护措施:在进行烹饪和烘焙活动时,成人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围裙等,以防止热油或食物溅到幼儿身上。
5.危险品储存:化学清洁剂、杀虫剂和其他危险的液体应该远离幼儿的视线和触及范围,最好存放在上锁的柜子中。
6.平稳地站立:幼儿在厨房内行走时要保持平稳的姿势,尤其是当他们手上拿着食物或餐具时。
避免幼儿奔跑和踩到滑倒的食物或液体。
7.危险区域封锁:抽屉和橱柜门应该装有安全锁,以阻止幼儿进入危险区域。
炉灶也可以使用锁定装置,以防止幼儿操作。
二、食物和储存安全除了厨房本身的安全问题外,食物和储存也是幼儿厨房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1.食物储存规范:将食物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妥善密封以防止它们变质或受到污染。
确保幼儿无法接触到未经处理的生肉和腐烂的食物。
2.过敏食品检查:在为幼儿准备食物时,确保检查食材是否包含幼儿可能过敏的物质,如花生或其他常见的过敏原。
3.食品烹饪和烘焙:幼儿通常不应直接参与食物的烹饪和烘焙过程。
成人应该负责处理热源和烹饪器具。
幼儿可以参与简单的食材准备和拌合活动。
4.食物温度检查:在为幼儿提供食物之前,应检查食物的温度。
确保食物适合幼儿食用,不会造成烫伤或其他伤害。
5.定期清洁:保持厨房的卫生和清洁,定期清洁食材储存区、工作台和烹饪器具。
学校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

学校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学校餐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场所,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对学校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也更高。
本文将对学校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和探讨。
餐具材料学校餐厅的餐具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陶瓷、玻璃等。
这些材料的特性是不易污染食品,不会释放有害物质,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同时,餐具应该经过专业的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没有残留污物和病菌。
不过,还是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清洗餐具在清洁餐具时,首先要先用洗碗精清洗餐具。
洗碗精的作用是去除餐具表面的油脂和污物。
其次,用流动的水将餐具冲洗干净,防止洗碗精残留在餐具上。
需要注意的是,洗餐具时,不能将菜刀、菜板等混在一起清洗,这样会导致刀口变钝且容易磨损刀板。
在清洗餐具的过程中,一般不要使用金属球、刷子和锉子等物品清洗餐具,而是使用海绵或布绒擦拭表面。
消毒餐具在清洗完成后,需要对餐具进行消毒以杀菌消毒。
消毒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式。
1.物理消毒:是指使用高温高压蒸汽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消毒。
2.化学消毒:是指使用脱氧酸、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其中脱氧酸具有杀菌效果强、速度快、用量少、无毒无害等优点。
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千万不可省略。
注意事项使用餐具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来避免餐具的滋生。
这些注意事项包括: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餐具。
从服务区拿取餐具时,应将手洗干净,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餐具。
2.饭前洗手。
空腹时食用食物时,如果手未洗干净,会将未经消毒的细菌带入体内,对身体造成危害。
3.定期更换餐具。
如果餐具有明显缺陷,应当更换。
例如,出现裂纹、边缘磨损等情况。
同时,不要使用已经生锈的餐具。
总结学校餐厅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场所,学校对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也应该更加高。
餐具材料、清洗餐具、消毒餐具以及注意事项都非常重要,每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进一步了解学校餐厅餐具的安全要求,提高大家的餐饮安全意识。
西餐餐具的的摆放礼仪常识

西餐餐具的的摆放礼仪常识西餐的一个特点就是餐具多:各种大小杯子、盘子、银器具等。
餐具用法也比较复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西餐餐具的的摆放礼仪常识文章内容。
刀叉在盘子上放成汉字的八字,刀刃朝内,不能朝外,叉子虱朝上,齿朝下。
这就是告诉服务生和别人,我这个菜没吃完。
千万不要把它并排放,如果刀叉并排,刀刃朝内,叉齿朝上,代表的意思就是不吃了,收掉。
餐刀的拿法:食指要按在柄背上。
宴席上最正确的拿刀姿势是“手握住刀柄,拇指按着柄侧,食指压在柄背上。
”有人会把食指伸到刀背上,这种方法并不正确。
除了咬紧牙根用力才能切断的菜肴,或刀太钝之外,食指都不能伸到刀背上。
也有人会伸直小指拿刀,尤其是女性。
或许当事人以为这种姿势才优雅,其实是错误的。
刀、叉等银器类皆称为Cut-lery。
刀、叉又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而汤匙除了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之外,还有调味料用汤匙。
调味料用汤匙即是添加调味料时所使用的汤匙,多用于甜点或是鱼类料理。
如今所使用的餐具依料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正式西式料理的套餐中,,常依不同料理的特点而配合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刀叉,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部摆出来的。
说到全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在餐桌上摆满银器的画面,而如今大都是以点用2-3道单品料理的方式为主流。
所以,在餐桌上摆满银器的正式用餐摆设,可能只能在喜宴上才能看得到了。
使用一组的刀与叉的情况渐少,仅吃2-3道前菜的人越来越多,而刀叉也并不随之变换,大都是以一组刀叉吃接着送上的前菜。
而那种在刀叉上摆着的刀与叉(或汤匙),并放置于餐盘右侧的餐厅也日渐增加。
肉类料理所使用的刀的形状,不论是哪一家餐厅大致上都一样,不过鱼类料理所使用的刀,往往依各餐厅而有所不同。
尤其是与肉类料理用刀的宽度相同的鱼类料理用刀有逐渐增加的倾趋势,且比这宽度更宽的也很常见,也有一些刀幅更宽并在刀刃部分加上豪华装饰的鱼类料理用刀。
此外,还有餐厅以调味料汤匙代替鱼类料理用刀。
西餐餐具礼仪常识

西餐餐具礼仪常识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餐餐具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西餐餐具礼仪1(1)刀叉的使用: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使用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
用餐中暂时离开,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摆放,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刀口向内;用餐结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2)餐巾的使用。
将餐巾平铺于大腿上,可以防止进餐时掉落下来的.菜肴、汤汁弄脏自己的衣服。
在用餐期间与人交谈之前,先用餐巾轻轻地揩一下嘴;女士进餐前,可用餐巾轻抹口部,除去唇膏。
在进餐时需剔牙,应拿起餐巾挡住口部。
(3)餐匙的使用。
用来饮汤、吃甜品,不可直接舀取其他任何主食、菜肴和饮料。
餐匙入口时,以其前端入口,不能将它全部塞进嘴里。
刀是用来切食物的,不要直接用刀叉起食物送入口中,也不要用刀叉同时将食物送入口中;刀上沾上酱料不可舔食;用餐刀切割食物时不要在餐盘上划出声音。
餐巾摆放的位置不同,寓意不同。
当主人铺开餐巾时,就表示用餐开始,当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用餐结束。
中途暂时离开,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面上。
西餐餐具礼仪21、西餐的餐具广义来说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
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
狭义的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
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
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
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
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
2、餐具排法吃西餐的餐用到的有刀、叉、匙、盘、碟、杯等,一般讲究吃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刀叉,饮不同的酒也要有不同的酒杯。
其摆法为:正面放着主菜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主菜盘上方放着匙,右上方放着酒杯。
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教育 幼儿园安全

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教育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饮卫生安全意识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对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进行教育,对于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1.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饮卫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2.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用餐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
3. 学习和培养用餐卫生安全意识,可以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的教育内容1. 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幼儿了解食品的存储、加工、清洗和烹饪等知识,培养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 餐具卫生常识:教育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并强调餐具的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性。
3.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养成洗手、剪指甲、穿整洁衣服等个人卫生习惯。
4. 用餐礼仪:教育幼儿学习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三、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的教育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老师的示范,生动形象地向幼儿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餐具卫生常识。
2. 实地教学:带领幼儿参观食堂、厨房等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食品的加工和餐具的清洁过程,增强教育效果。
3. 游戏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用餐卫生安全常识,寓教于乐。
4. 亲子教育: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教育,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的教育效果评估1. 定期组织用餐卫生安全常识的测试,对幼儿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2. 观察幼儿的日常用餐行为,检查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和卫生习惯。
3. 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用餐卫生安全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结尾:幼儿园用餐卫生安全常识教育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幼儿园儿童的用餐卫生安全意识,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餐桌礼仪常识9篇

餐桌礼仪常识9篇餐桌礼仪常识 1食用面包的礼仪放置面包的位置一定是置于主菜的左侧。
如果一开始就有面包,要知道在餐具左侧的面包是属于你的。
涂抹奶油时,要使用个人的奶油刀,如果没有附上奶油刀,则可使用料理用刀。
必须注意不可独占共用的奶油刀。
如果选择的如法国面包一般的面包时:食用时可用左手拿面包,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块,然后用左手拿着小面包,而用右手涂抹奶油。
要注意的是把面包撕成小块后再涂奶油。
离席的礼仪在用餐的过程中,如果您需要暂时离开,那么请注意餐具餐巾的摆放方式,以免引起服务生的误会。
在中途离开时,要把刀叉放在餐盘内,呈八字形摆放,刀口向内;把餐巾叠放在座位上。
如果您已经用完餐了,您可以按照刀右叉左的顺序,将刀叉并排纵放在餐盘里,或者按照刀上叉下的顺序,将刀叉并排横放在餐盘里,刀口向内,叉齿向下;然后把餐巾叠好放在桌上。
繁复的餐具使用规则“左手持刀,右手持叉”这基本的西餐规则其实也不是全程适用: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而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要用右手叉食物送入口中。
就餐时,取用刀叉的顺序由外向里的。
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在盘内,表示已经吃完;如果还要继续进餐,则摆成八字形或交叉摆,刀口向内。
吃鸡或者龙虾时,向主人示意后可以用手撕开吃;或者可以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
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同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而撞击盘子发出声音。
喝汤时的基本原则是右手持汤匙,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
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
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而舀汤的方式是从里向外舀。
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会显得粗野。
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
较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再吃。
用手拿着吃西餐西餐中也有需要用手来拿的食物,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用手拿着吃,就跟着主人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具安全常识
陶瓷餐具:小心劣质产品
陶瓷餐具不仅花色繁多,造型各异,而且细腻光滑,美观
大方;不生锈、不腐朽、不吸水、易于洗涤,装饰性强。
陶瓷制品按其装饰方法的不同,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
中彩三种。
其铅、镉溶出量主要来源于制品表面的釉上装饰材
料,如陶瓷贴花纸和生产花纸用的陶瓷颜料等。
由于这些颜料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铅,有的
含有镉,其中尤以釉上彩和其他劣质产品为最。
人们长期使用
这些餐具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等有机酸含量高的食品时,
餐具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出并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蓄积,久
而久之,就会引发慢性铅中毒。
爱陶瓷者请注意
选购该种餐具应注意区分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陶瓷:
●釉上彩是用釉上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700℃~850℃左右烧烤而成的产品。
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紧贴于釉层表面,用手触摸制品表面有凹凸感,肉眼观察高低不平。
釉上彩陶瓷有铅(隔)超标的隐患。
●釉中彩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
这种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
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所以铅(镉)溶出量较安全。
●釉下彩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方法,制品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再经上釉一次烧成,这种制品和釉中彩一样,都是相对安全的。
塑料餐具:谨防原料含毒
近塑料者请注意
●尽量选择没有装饰图案或图案简单且不在餐具内壁,并
无色无嗅味的塑料餐具。
●购买方便碗面时,若碗底标示的是“PS”(聚苯乙烯)或
“PP”(聚丙烯),可放心使用。
不锈钢餐具:注意合理使用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一些微量元素制成的,由于其金属性能良好,并且比其他金属耐腐蚀,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
不锈钢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种代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铬量,铬是使产品“不锈”的材料;后面的数字则代表镍含量,产品的镍含量越高,耐腐蚀性越好。
用不锈钢者请注意
●不可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食品。
●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
●清洗不锈钢器皿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
铁、铝餐具:搭配使用更有害
铝制餐具质地不太坚硬,使用中器具的划碰,往往会有铝屑脱落,遇酸或碱性物质可形成铝离子进入人体。
因此,选用炊具应尽量不用铝制的炒勺或饭铲,使用铝制餐具不要与酸碱接触。
铁制餐具是我国的传统餐具,安全性好,但谨
防与其他现代餐具搭配使用产生副作用。
如用铁锅
炒菜做饭时,应用铁铲、铁勺;用铁锅配铝铲、铝
勺,则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这不仅因为两者易发生
摩擦,还由于铝和铁是两种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
当它们以食物作为电解液时,铝和铁能形成一个化
学电池。
电池作用的结果,使铝离子进入食物,并随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含铝量增加。
所以,铝铲、铝勺等搭配铁锅使用,比搭配铝锅更有害。
油漆筷子:美观但不可用
油漆筷子也是我国的传统食具,尊贵典雅,极具装饰性,
但从卫生观点来看,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长期使用油漆筷子
进餐,特别是油漆脱落随食物一起进入胃内,铅和铬等有毒物
质进入人体被蓄积,就有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
因此,日常进
餐时最好不用油漆筷子,应选用无毒且符合卫生标准的竹制筷子或木制筷子;另外,使用筷子还应经常消毒,并每半年更换一次,以免筷子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