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包括了地
球的地形、气候、水文系统等基本要素,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是几个例子:
第一,天气。
天气是不稳定的,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出行,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健康。
例如,夏日的高温炎热,人们容易中暑;冬日的严寒,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预防措施。
第二,灾害。
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灾害无法避免。
例如,洪涝、地震、山体滑坡等,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避灾防灾意识,学会应对措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第三,食物。
地理环境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地区
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收成。
例如,南方的稻米、茶叶、水果等,在北方的种植条件下是难以成活的。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气候和土地的物种进行种植。
第四,文化。
地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和文化习惯。
例如,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通常种植粮食、繁殖牲畜;而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人们则靠山吃山,以渔猎为生。
因此,地理环境是形成不同文化习惯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理
环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
注天气预报、加强避灾防灾意识、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的作物种植、了解当地文化习惯等。
“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理念在教学中体现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地理课程标准”是我们的教学依据,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领悟地理课程基本理念。
这些理念中,被放在首位的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呢?就是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生活现象出发,让他们知道地理知识就在身边。
“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体现“有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根据学校和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我们学校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神农架、九寨沟等。
这些图片既激发学生对祖国热爱的之情又能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探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班级张贴的作息时间表变化,来理解地球公转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如冬季6点30上晚自习天就很黑了,而夏季7点半上晚自习天还很亮呢?把身边的现象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不仅理解了课本知识还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感知生活中的地理,运用所学为生活服务。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影响深远。
衣着方面:我们在学习气候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冬天到了我们北方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而南方还穿着薄薄的衣服呢?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举出其他一些例子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而新疆则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说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等等。
食、住方面,同学们学习气候知识从中了解“南稻北麦”,就能解释我们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的原因。
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热烈讨论,又找出了“南甜北咸”、“南鱼北雁”、南方人爱吃辣为除湿,而北方人吃辣为驱寒等。
在建筑上知道了“南尖北平”、“南敞北封”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生活中的地理学

(2)新闻 每天的新闻联播开始时,片头逆时针自转的地球。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 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为465米/秒。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
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
变是先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
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横向的冰柱突显地球的急速降温与急冻。 自然灾害形成及对人类的影响。
7、自然灾害与地理
(1)地震 2013年0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 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甘肃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的宝鸡、汉中、咸阳、 西安及四川成都、绵阳等地都有震感。7月23日从甘肃省地震局了解到,甘肃省抗震救灾应 急部门已接到有死亡95人,失踪5人,受伤800多人;紧急转移安臵3.16万人,详细灾情仍 在统计中。此次震中距离岷县县城7公里。漳县、岷县县城的通讯保持正常。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 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
(4)泥石流 7月29日20时15分,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至苏峪口路段由于急发暴雨,发生泥石流 ,导致3辆小轿车被泥石流冲下山坡,12人被困车中。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 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
弧和夜弧的长短变化,
计算: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昼长= (12-日出时刻)×2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实例:
1.地球形状与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GPS导航、地图软件时,都离不开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例如,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时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电子地图的投影方式也是基于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这一事实。
2.经纬度与定位:
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探险或导航时,会用到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具体位置。
手机上的定位服务就是通过获取卫星信号计算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坐标。
3.时区划分:
理解经线与时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知道为何不同地区存在时差,并在跨国沟通、旅行安排航班等活动中考虑到时区差异。
4.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山脊等地形特征在生活中可用于登山、徒步等活动的安全指导,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选择路线和避开潜在危险区域。
5.气候与环境:
初中地理会介绍气候类型、风向、降水规律等知识,这些在种植作物、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如利用适宜的坡向建设房屋以获得更好的光照条件或防寒保暖效果。
6.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学还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分布特点,这对能源开发、农业布局、城市发展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7.天文现象与生活:
如月食、日食的发生原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欣赏自然界的天文奇观;而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则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
8.中国地理知识: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各地物产及风俗文化的了解,可以加深对中国多样性和地域差异的认识,方便跨地区交流和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初一地理知识不仅为后续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也在许多现实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其实无处不在,它就像一位默默陪伴的老友,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是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而已。
从选择出行路线到了解气候变化,从规划房屋布局到品尝各地美食,地理知识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地理知识在出行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当我们计划一次旅行时,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如果我们要去海边度假,我们需要知道当地的潮汐规律,以便选择合适的时间去海滩游玩。
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不同地区的潮汐时间和幅度都有所不同。
了解潮汐知识,可以让我们避免在涨潮时被困在礁石上,或者在退潮时走得太远而无法返回岸边。
此外,地理知识还能帮助我们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
在现代社会,虽然有各种导航软件可以为我们规划路线,但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让我们更好地判断导航给出的路线是否合理。
比如,在山区行驶时,我们知道山谷往往会有河流和道路,而山脊则地势较高,道路相对较少。
如果导航软件建议我们翻越山脊,而我们知道山谷中有更便捷的道路,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知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对于房屋的布局和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风格和布局都有所不同。
在北方寒冷地区,房屋通常坐北朝南,以充分利用阳光来保暖。
因为在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朝南的房屋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而在南方炎热潮湿的地区,房屋则更加注重通风和遮阳。
例如,福建的土楼,其圆形的建筑结构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的闷热感。
同时,地理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购房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地区容易发生地震,那么在购房时我们可能会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房屋或者避开地震多发区域。
如果某个地区经常遭受洪水侵袭,那么在选择房屋时,我们就会优先考虑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避免洪水带来的损失。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整理版]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f4da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5.png)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一、服饰与地理环境:总体可以概括为北长南短,北宽南窄,北厚南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江南地区的形容和向往。
河流密布,湖海相连,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植物茂盛。
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们的服饰天人合一,环境造就,典雅别致,小巧玲珑,以薄、短、轻、柔、艳而著称。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其共同的特点:首先是紧身、轻巧、利落,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高劳动效率;其次无领、赤脚、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缠包头可以适应湿润、降水多的气候环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子的服装,各民族几近一致,变化较少;再次服饰在用料上采用自织布或彩绸、运用矿物和植物染料工艺加绣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鸟、树木等图案,明显体现出山乡的苍翠与水乡的秀美。
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
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
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
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
西北干旱区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地处内陆四周多山,夏季风的影响微弱,气候属于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气候长期干燥,冬夏气温变化剧烈,大陆性气候显著。
本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这一地区服饰的共同特点在于服装在样式上设计简洁,服装饰品少,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女装多为裙装,自胸间捏多褶,下裳宽大,男装多为长裤、长筒革靴( 回族除外) 裤腿扎进长筒靴,有防寒的功效。
西北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根据伊期兰教的礼节,如果到室外头不戴遮盖物就是对天的亵渎,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头戴的一般是最轻最小的圆帽或一块头巾。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在当今世界,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的探讨,旨在将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方位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判断方位,如去超市购物、访友、旅游等。
掌握地理知识,如经纬度、地图阅读等,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方位,提高生活便利性。
2.气候影响:地理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等。
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安排出行、穿着、种植等活动。
3.地形地貌: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
这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地形地貌,如选择居住地、规划旅游路线等。
4.资源分布: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资源分布,如矿产、水资源、农产品等。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源的重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5.人文地理: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语言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环境,增进人际交往,促进文化交流。
二、地理知识在学术领域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遥感图像,提取有用信息,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3.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编制、使用和分析的学科。
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的符号、比例尺、投影等,提高地图阅读和制作能力。
4.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环境保护。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感悟地理中的生活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地理知识中蕴含着人类的实践经验活动,蕴含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课堂教学要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现实生活意义,建立学生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和地理学习的乐趣。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地理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乐趣。
在课前,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找出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上课时运用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太大了,很难一下子看清它的全貌,于是,人们模仿地球的形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2)我们可用经纬网知识来准确判定所有事物的地理位置,可根据地球的陆地分布特点划分时区和东、西半球,可利用经纬网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征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并标出自己家和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生活的气候带,讲述身边有关生产生活的状况等。
1 / 6这样就能让学生意识到这节课的地理知识经纬网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乐趣。
我们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现象所构成。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地理知识的魅力。
如世界上不同国家对于人口问题的政策各不相同,欧洲一些国家鼓励生育,我们中国则实行计划生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
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
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
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
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
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
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
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
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
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
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
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县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
且多媒体的屏幕太小,前面的同学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而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由于反光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影响了课堂整体效果。
这些问题都是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在后面的几个班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这节课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锋面系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