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课件)双眼视

合集下载

《双眼视功能》课件

《双眼视功能》课件
《双眼视功能》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双眼视功能。你将学习到什么是双眼视 功能,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测试和保养你的视力。请跟随我们的讲解,探索 这一神奇的视觉世界。
双眼视功能是什么?
定义
双眼视功能是指两只眼睛 共同工作,同时看到同一 物体并能协调完成眼球运 动的能力。
原理
通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 画面,大脑能够将它们合 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像, 从而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信 息。
双眼视功复制图案,以测试眼睛的协调性。
2
状态辨别图
用双眼同时观察两幅图像,以测试眼睛对深度的理解能力。
3
立体视觉测验
通过戴特殊眼镜观察图像,以测试眼睛的立体视觉能力。
4
眼动追踪测验
跟随屏幕上移动的目标,以测试眼睛的追踪能力。
双眼视功能的保养方法
1 眼部锻炼
进行眼部按摩和眼球运 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和放松疲劳的眼肌。
2 测试双眼视功能
进行视力测试和双眼视 功能测试,及时发现和 纠正问题。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适当休息眼睛,避免长 时间盯着屏幕和进行单 眼活动。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双眼视功能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避免单眼活动
长时间进行单眼活动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眼睛
佩戴防辐射镜片和使用抗蓝光产品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和损伤。
结语
从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眼视功能的重要性和如何保养它。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保持良 好的视力和深度感知,享受真正的立体视界。
例子
欣赏3D电影和玩视频游戏 时,双眼视功能能够帮助 我们感受到真实的立体感。
双眼视功能的重要性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 聚散
– 聚散量的计算 – 聚散分类 – 隐斜测量 – AC/A – 聚散力测量(BI/BO)
5
第二节 方法和步骤
6
隐斜视
7
隐斜视
• 定义:
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情况下,一眼与另一眼的相对方向不 一致,隐斜视为当融像破坏时的眼睛位置
• 交替遮盖试验与遮盖-去遮盖试验 • 不同类型:
– 外隐斜 – 内隐斜 – 垂直隐斜
11
12
隐斜视(3)
• 当遮盖物去掉时,该偏离眼又回来注视该 物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该眼发生转动)。
• 我们称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眼睛为隐 斜视。如去遮盖时该眼由外向内转动,我 们称为外隐斜;反之亦然。
13
14
如何测量隐斜
• 测量隐斜视的条件是
– 破坏融像 – 当融像被破坏后,能确定视轴的位置 (即眼睛朝内、
斜要区分左右眼
29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0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 标接近鼻子,记录为TTN • 正常值为:破裂点:3cm+ 4cm,
恢复点:5cm+ 5cm。
必要性
• 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 检查前提:具备双眼视,矫正视力正常、
眼部生理情况基本正常,却有双眼视症状 反应者
3
第一节 检查内容
• 隐斜测量:Von Grafe法 • 融像聚散能力测量 • 正负相对调节测量 • 融合性交叉柱镜测量 • 调节灵活度测量

双眼视功能 ppt课件

双眼视功能  ppt课件

ppt课件
14
男,8岁,视力下降半年,看书眼痛,重影,模糊, 疲劳,易困
ppt课件
6
调节功 能的检 查方法
2.NRA/PRA: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测量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合适照 明,近用瞳距,双眼打开;让被检者注视近距单行 的视标,以+0.25D的级率逐渐双眼增加镜片直至 病人报告首次持续模糊(双眼同时以3S的速度拨加 +0.25D,模糊了等3~5S,如果变清楚了,再次递 加,只到持续模糊3~5S后,退回上一个,记录数 据),所增加的正镜片即为负相对调节;让病人注视 视标,以-0.25D的级率逐渐增加镜片直至病人报告 首次持续模糊,所增加的负镜片即为正相对调节; 正确记录NRA/PRA。正常值:负相对调节 +2.00---+2.50;正相对调节≥-2.50
ppt课件
5
调节功 能的检 查方法
1.BCC:(调节超前/滞后的量)——对调节刺
激反应的能力
被检者远距全矫,在40厘米处使用近点卡BCC(或 称FCC)视标(十字线,如图),近用瞳距,双眼打 开;加+/-0.50D的交叉柱镜,在昏暗的照明下让被 检者注视十字线;让病人报告哪一组线比较清晰。
如果病人报告垂直线比较清晰,减低照明度;如果 病人仍报告垂直线比较清.可翻转+/-0.50D的交叉 柱镜再次询问,如病人仍诉垂直清楚,则停止测试 并记录垂直线嗜好倾向;双眼以+0. 25D的级率增 加镜片度数直至病人报告两条线同样清晰为止;记 录加镜片的总量为BCC结果。如加镜片的总量为正 值则说明是调节滞后,如加镜片的总量为负值则说 明是调节超前。BCC检查的正常参考值是: +0.25D~+0.75D(非老视的病人)

眼视光课件-PPT资料30页

眼视光课件-PPT资料30页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谢谢!
30
手术治疗
• 准分子激光 手术:LASIK、PRK、LASEK • 表面角膜镜片术 •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 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第2节远视
案例9-2:
• 患者李某,女,32岁,会计,因双眼胀痛、 头痛约一周就诊,休息后上述症状减轻。 眼科检查:远视力0.8,近视力0.4,眼压右 眼15、左眼16,双眼前房略浅,晶状体透 明,眼底视盘较小、色红、杯盘比约0.3, 电脑验光结果:右眼+0.00+0.25×84°左眼 +0.25+0.50×65°。
主要来源于角膜和晶状体
分类
顺规散光
• 规则散光
逆规散光
斜向散光
• 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
• 主要临床表现:视物模糊、视疲劳 • 治疗:主要依靠戴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
可试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
第4节屈光参差
•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或性质不同者称为屈光 参差。
• 度数相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出现视疲 劳或视力下降 ,屈光度高的眼容易形成弱视。
第9章 眼视光学
学习目标
• 1 描述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和老 视等屈光名词的概念含义
• 2 记住各种屈光不正和老视的临床特点和 矫正原则
概述
• 正视眼 • 非正视眼(又称屈光不正)
近视
远视
散光
第1节近视
案例9-1:
• 患者李××,男,11岁,因“双眼看不清 黑板约1月”就诊。
• 眼科检查:裸眼远视力右眼0.5、左眼0.4, 双眼近视力1.5,33㎝及1m角膜映光检查 均为正位,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双眼视及同视机使用方法PPT课件

双眼视及同视机使用方法PPT课件

-
38
同视机检查步骤及内容
1. 首先调好被检者的下颌托、额托,使被检者的双眼分 别对准同视机的目镜,同时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 运动;耐心讲解画片,使被检者真正理解画片内容;
2. 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 指针都归0°,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归零;
3. 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 眼分别处于第一眼位时的瞳孔距离。两只镜筒内灯光 的亮度应该相等,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
39
4. 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 正直(esp.代偿头位);
5. 镜筒上有+7D目镜以消除其调节,所测出结果为看远 的斜度,心理因素仍可出现近感性辐辏,因此内斜视情 况下测得的度数比实际度数偏大,外斜视时其度数偏小;
-
40
6. 测量自觉斜视角:用同时知觉画片,将注视眼侧镜筒 固定于0°处,嘱被检者推动一侧镜筒,将两个画片重合, 此时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主观定位:判断自身与外界物体的关系;
客观定位:分辨物体之间的关系;
-
13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2)
Vieth-Muller视界圆及Panum氏空间:
◇视界圆(Horopter):通过注视点及双眼结点所作的圆,即 为该距离的视界圆;
◇“对等弧的圆周角相等”——视界圆上任一点上的物体,将 分别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
◇物像分离-枕叶皮质-辐辏/分开运动/垂直/旋转融合;
◇融合范围:分开4°,辐辏35°,垂直1.5°。
-
15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4)
立体视觉: ◇高级双眼视觉; ◇双眼视差:视界圆内外双眼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 差,分为垂直视差及水平视差; ◇水平视差形成深度觉,垂直视差不引起深度觉; ◇复视形成,则立体视觉消失;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ppt课件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ppt课件

环境因素
孕期和出生后的环境因素, 如辐射、药物、感染等也 可能导致双眼视觉异常。
眼部疾病
一些眼部疾病,如斜视、 弱视、近视等,也可能影 响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
双眼视觉异常的表现
视力减退
双眼视觉异常可能导致视力减退, 影响视力清晰度。
立体感丧失
立体感是双眼视觉的一个重要特征, 双眼视觉异常可能导致立体感丧失。
双眼视觉可以提高视觉的敏锐度和清晰度,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判断物体。
双眼视觉可以增强人们的空间感和距离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物体的运动轨迹 和速度。
双眼视觉的重要性
双眼视觉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至关重要,如驾驶、体育比赛、绘画 和阅读等需要高度精确和广角视野的 活动。
双眼视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情感和社 会发展,如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能 力等。
眼科诊断
01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对眼部疾病进行诊断
和治疗。
手术导航
02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利用双眼视觉技术进行导航和定位,提高
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康复治疗
03
对于一些因眼部疾病或脑部损伤导致双眼视觉功能受损的患者,
医生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双眼视觉的形成 • 双眼视觉的发育 • 双眼视觉的异常与矫正 • 双眼视觉的应用
01 双眼视觉的形成
双眼视觉的形成过程
双眼视觉的形成始于婴儿出生后不久, 随着眼睛的发育和视觉系统的成熟,双 眼逐渐建立起协调工作的能力。
立体视觉的建立是指婴儿能够感知到物 体的远近、深浅和高度等三维信息,这 是双眼视觉发育的高级阶段。

眼视光课件-PPT课件

眼视光课件-PPT课件

使用说明: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第5节老视
案例9-3:

张老师今年45岁,视力以往一直很正常, 但近日感到视近物模糊、阅读困难,视远 物清晰无不适,亦无其他不适。请问你将 如何为其诊治?
概念

老视是由于年龄所致的调节功能减
弱,从而导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困难。

症状:视近困难

治疗:戴镜、屈光手术
小结

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和老视均可 因视力问题而引发视疲劳症状;近、远视 还可引起眼位偏斜,散光还可引起头位偏 斜等改变,屈光参差还可引起弱视。矫正 屈光不正时必须注意到上述问题的妥善解 决。到目前为止,采用镜片矫正屈光问题 仍然是重要手段。
概念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称 为近视。
病因

遗传

发育 外因

分类
根据近视程度分类: 轻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 根据功能分类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 、 屈光性近 视 、混合性近视
临床表现
• •



治疗:主要依靠戴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 可试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
第4节屈光参差
• • •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或性质不同者称为屈光 参差。 度数相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出现视疲 劳或视力下降 ,屈光度高的眼容易形成弱视。 戴镜适应者,充分矫正,并经常戴镜 ; 不适应者,充分矫正低度眼,高度眼适当 降低度数; 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眼科教学课件:双眼视基本测量方法

眼科教学课件:双眼视基本测量方法

Von Graefe法-DLP
双眼远矫正 视标:差眼最佳远视力上一行单个视标 OD:12△BI(测量棱镜) OS:6△BU(分离棱镜)
确认视标分离方向
匀速改变BI棱镜(约2△/秒)至垂直方向两次对 齐
两次测量结果差异应小于3△
参考值:1△XP(±3△ )
Von Graefe法-DVP
测量过程保持匀速,中途不可停顿 结果记录:左右眼总和
BI: ×/10/4 B0: 6/12/8
远距垂直聚散 Vertical vergences at distance
远距全矫 视标:单眼最差远视力上一行单个视标 先BU后BD 右眼前改变棱镜量(约1△/秒) 结果记录:OD BU 6/4 BD 3/1
age
45 50 55 60 65 70 75
amplitude
3.50 2.50 1.75 1.00 0.50 0.25 0.00
Hofstetter’s formulas
Minimum expected amplitude=15-0.25(age) Average expected amplitude=18.5-0.30(age) Maximum expected amplitude=25-0.40(age)
笔式电筒近距或灯远距?maddox杆红色或白色?棱镜risley棱镜棱镜排或手持式棱镜远距水平隐斜视?双眼远距全矫?右眼前加水平maddox杆?点光源?询问是否同时看到一条垂直亮线和一亮点及其相对位置?匀速改变右眼棱镜约1秒使点线两次重叠?记录调节与辐辏的关系?调节集合瞳孔三者联动?联系途径?调节性集合ac?定量aca?集合性调节ca?定量cacacaratio?刺激性aca?调节性集合量调节刺激?反应性aca?调节性集合量调节反应?调节滞后临床测量?计算性aca近距离集合需求远距隐斜近距隐斜调节刺激?梯度性aca隐斜1隐斜2调节刺激1调节刺激2或近距隐斜加100d后的近距隐斜100d外隐斜为内隐斜为临床测量?梯度acagradientaca?作两次近距距离隐斜测量?基础测量?加100d或100d例1?nlp为4exo?加上100d后nlp为8exo?gradientaca41例2?nlp为3exo?加上100d后nlp为2eso?gradientaca51计算性aca?集合需求生理性外斜aca调节刺激?集合需求近距离用d来表示x瞳距用厘米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机制
▪ 包括:感觉性融合与运动性融合 ▪ 感觉性融合是指大脑枕叶将落在视网膜对
应点上的物象综合为一个完整印象的机制。 其融合范围和界限是以视网膜对应关系和 Panum氏空间为基础。超过Panum氏空间 的界限物体被感知为两个。
▪ 运动性融合是在两眼视网膜物象间的一种定 位性眼球运动,是偏离对应点的物象,重新 回到对应点上来。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 视网膜对应 1、视觉方向:视网膜成分生来就具有向空 间投射的方向性。 鼻侧的视网膜成分向颞侧空间投射,颞侧 的视网膜成分向鼻侧投射,上方向下方投 射,下方向上方投射。
▪ 2、对应点 两眼有相同视觉方向的视网膜成分称为对 应点。一个物体的影像只有同时落在两眼视 网膜对应点上,传入大脑才能被感觉成为一 个印象;落在非对应点上的物象,两眼投射 到不同部位而被感觉成为俩个物象。
▪ 2、在同时视觉图片位置的基础上,放置融合知 觉检查用图片。
▪ 3、令被检者认清各眼的图片特点。 ▪ 4、令被检者自己移动镜筒,至两图片重合或无
论如何不能重合为止。根据重合与否以及重合时 同视机的刻度指示的度数判断结果。
▪ 结果判断 1、不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无融合功能。 2、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有融合功能,同视机刻
主导眼(优势眼)
▪ 当人在视物时两眼的作用常不同,其中一眼 往往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成为定位及引起融 像的主要负担者,此眼为主导眼。主导眼的 存在对说明双眼视的某些现象有帮助。当两 眼的物像差别极大时,被抑制的常是非主导 眼。
卡洞法测量优势眼
▪ 将中心带有一个直径为25cm小圆孔的矩形 卡片放置于眼前15cm处。双眼通过小孔注 视3m远处、直径为2.5cm的点。令受试者 闭左眼,仍能看到点,则为右眼优势眼, 若看不到。
立体视检查
▪ 1、调整同视机的高度、下颌托及瞳距,使 被检者的眼睛对准镜筒中心。
▪ 2、将同视机镜筒置于融合点处。 ▪ 3、放置立体视检查图片。 ▪ 4、询问被检者看到图片的状态。
▪ 立体视画片 这类画片是检查立体视觉的。 每一对画片的图案存在水平差异,水平视差被 视觉中枢感知会产生深度知觉。 较复杂的画片看上去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平面。 .立体视画片包括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 视画片,前者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 于立体视锐度的测定
▪ 没有运动性融合的存在,感觉融合是一瞬间 的活动,而不能持续不断的保持双眼视觉。
▪ 融合反射是通过大脑视中枢所引起的反射性 眼球运动。
▪ 融合虽然有一定的范围,但通过训练可使 其增大。
▪ 融合范围的幅度与双眼视觉的强弱有关, 也与单眼肌肉的功能有关。
▪ 融合反射是视网膜物象分离的反应,但一 般融合反应总是小于融合的刺激,就是说 在两个物象尚未落在对应点之前,就已经 可以感觉为两物象的融合。
取一点则成像于视网膜上的点。同弧上的圆 周角相等,所以角因此是对应点。所有单视 圆上的物点对两眼的节点所夹的角都相等, 都在对应点上结像。
视界圆
panum氏空间
▪ 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一点与对侧 的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时接受刺激后, 将产生双眼视觉。这不同于视网膜点对点 的对应,而视点与区的对应。具有这种对 应关系的区域称为panum氏区。该区域所 对应的空间为panum氏空间。
对应点的特点:距离黄斑部同方向、等距离。
▪ 3、独眼
通过两眼视网膜对应关系把外界物体看成 一个完整的物象,使我们的感觉是使用一 只眼来看,这就是独眼。他是双眼视网膜 以黄斑为中心互相重叠起来而形成的。相 互重叠的点都是对应成分。
生理复视
▪ 同侧性生理性复视 ▪ 交叉性生理性复视 ▪ 生理性复视产生的原因:非对应部位成像
视界圆
▪ 将两眼视网膜上的各个对应点以其各自的 视觉方向投射到空间一定距离的各点,通 过两眼结点所连成的假想的圆,即通过两 眼结点及注视点所画的圆。由于眼球的后 极是一个弧面,所以要把视网膜每一双对 应点投射到空间去,必然也形成一个球面。
▪ 单视圆的原理:两眼注视正中线上的一点, 此点成像于黄斑中心凹处,通过两眼结点和 注视点画一个圆,即为单视圆 。在该圆上
生理复视
▪ 交叉性生理性复视和同侧性生理性复 视。当双眼注视外界某一物体时,此 物体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成像。比此 物体距离眼睛更近的物体成像在黄斑 颞侧非对应点,向空间鼻侧方向投射, 为交叉性生理性复视。
▪ 比此物体距离眼睛更远的物体成像在 黄斑鼻侧非对应点,向空间颞侧方向 投射,为同侧性生理性复视。
▪ 3、中枢条件
(1)大脑中枢必须发育正常。
(2)两眼视野的重叠部分必须够大,使注视 目标能随时落在双眼的视野内。
同视机的使用
▪ 同视机检查内容:同时视、融合功能、立 体视
▪ 同视机画片经机臂的反光镜反射于目镜上 (目镜一般为+6.5-7.00D)光线近乎平行状 态 ,故应为视远状态的功能检查。
产生双眼视觉的条件
▪ 1、知觉条件 (1)双眼视觉知觉正常或接近 (2)双眼视网膜有正常的对应关系 (3)有良好的单眼注视能力 (4)有共同的双眼视觉 (5)有一定的融合能力
▪ 运动条件
为双眼注视力,即保持双眼的位置在各个方 向上均能协调一致:看远时两眼视线保持平 行;看近时两眼要有与所用的调节协同一致 的集合;侧方视追随运动时,两眼要始终以 相同的速度和幅度同时运动。任何类型的神 经、肌肉障碍都影响双眼运动的协调性。小 的差异可以被融合力控制,大的差异将无法 形成双眼视觉。
Worth四点法优势眼的测量
▪ 受试者在配戴右红左绿的镜片后注视投影 在正前方的四个排列成菱形的三种颜色的 点(上方为一菱形的红点,两边水平分别 为一个绿色的十字,下方为白色或黄色的 圆点)。若为红色的或红色居多者说明右 眼优势,若为绿色或绿色居多者为左眼优 势,黄色或白色或红绿等同时间出现为无 明显优势眼的表现。
同时视的检查
▪ 1、调整同视机的高度、下颌托及瞳距,使 被检者的眼睛对准镜筒中心。
▪ 2、将同视机的各种刻度调整到“0”位。 ▪ 3、放置同时视检查用图片。 ▪ 4、询问被检者看到的情况。
结果:看到一侧图片→单眼抑制 看到两侧图片→同时视
融合功能检查
▪ 1、调整同视机的高度、下颌托及瞳距,使被检 者的眼睛对准镜筒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