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主题阅读教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案

《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案
举例解释:
-对于童话中想象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夸张手法是为了表达某种主题或道理。
-在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上,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这个角色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事件对整个故事有什么影响?”
-针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达框架或词汇,帮助学生构建清晰、有逻辑的表达方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童话中想象与现实的联系,我会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童话的夸张手法和深层含义。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为什么总是那么鲜明?”
-道理的感悟:学生需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如诚实、勇敢、友爱等价值观。
-阅读策略的运用:指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总结等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举例解释:
-在理解故事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通过绘制故事线索图或时间轴来帮助记忆。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可挑选典型的描述语句,让学生通过表演或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特点的。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激发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推理等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描绘形象的能力,发展语言表达与交流技巧。
4.增进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意思维。
5.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含义。

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段落和篇章。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笔记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本中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或深奥的概念和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指导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相关话题的讨论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简要介绍新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利用字典或参考资料查阅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享。

4. 讲解释疑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师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年级上册阅读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阅读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阅读教案1.走进童话世界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与步骤:(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故事,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下面让我们进入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

1、选择《美人鱼》这篇故事,让同学们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

老师指导方法:这样简单的泛读只是让你们对童话有一个大致了解,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通。

也就是说要先泛读再精读。

3、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请同学们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读一遍。

学生自由阅读后提问: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同学们讨论这么热烈,收获一定不少吧)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起来说一说。

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点你从哪个人物身上体会最深?说得真好。

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从另外的几个人物身上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也就是说读懂童话还要读懂道理。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如果给我们一本新书,或者去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我们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不能,要爱护书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卖木雕的少年》一、教学目标识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理解: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培养:经历对语言的品质、朗读,通过讨论交流,熟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__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所用媒体作用1、创设情境,学生感受“南非”与__在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与南非人民与__人民深厚的友谊形成对比,从而导入本课。

2、课件出示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3、课件出示游戏,巩固字词与课文内容。

四、课时安排本课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11个认读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3、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回顾课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世界地图,显示:非洲与__的距离。

2、我们看到非洲与__地理位置上有距离,但非洲人民与__人民的友谊非常深厚,现在,大家和我就走进《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去感受这种友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2《五彩池》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幻灯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2023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的一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1.课文背诵2.不同感受3.故事阅读4.诗歌欣赏5.古诗词鉴赏6.写作为主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个课文、生字词、知识点等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二、教学目标1. 思维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思维能力。

2. 知识目标1.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基本知识,能够准确掌握教材中所学的生字词、常识知识等;2.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3.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生活和知识信息,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学习。

3.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单元的课文背诵内容包括:1.《秋天的虫鸣》2.《秋天的风》3.《我的老师》4.《早安,树叶先生》5.《感恩节快乐》6.《爸爸写字》在课文背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背诵比赛、小组PK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 不同感受课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内容和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单元的不同感受包括:1.《美妙的球》2.《想象的空间》3.《不一样的花朵》4.《建筑师的梦》5.《真是令人惊叹》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故事阅读故事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方式之一。

本单元的故事阅读包括:1.《小蚂蚁找家》2.《打破坚冰》3.《超越自我》4.《男孩与小鸟》5.《神奇的蜘蛛网》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整理故事情节,拓展与主题相关的视野,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学风格中感受到文学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教案

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点,写好含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 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

单人旁是由“人”字变化而来,由撇和垂露竖组成,多出 现在字的左侧。

书写要点:(1)单人旁较窄,姿态宜收敛。

(2)撇画斜直,不宜过长。

(3)竖画为垂露竖,起笔多在撇画中间。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3.教学例字:信、伯。

(1)教师重点讲解示范“信”的写法。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学生自学。

(1)对照单人旁,讨论双人旁的特点。

(2)参照一点通,练习书写例字:徒。

(3)教师巡视。

三、碑帖欣赏。

虞世南与《孔子庙堂碑》。

教学目标 反思与心得 新授。

1.教学单人旁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点的写法。

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3、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4、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 提笔回收。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5、完成第4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 笔顺。

硬笔书写强调提按。

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 解课堂气氛。

(见课本)6、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板书设计:4.点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难点 媒体应用 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反思与心得教学过程与方法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三、讲授新课:1、出示悬针竖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 结特点,学生齐读。

2、出示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悬针竖的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目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2)1 观潮 (5)2 走月亮 (8)3 现代诗二首 (11)4 繁星 (13)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16)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19)语文园地一 (23)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7)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0)6 蝙蝠和雷达 (32)7 呼风唤雨的世纪 (36)8 蝴蝶的家 (40)习作小小“动物园” (42)语文园地二 (45)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49)9 古诗三首 (51)10 爬山虎的脚 (59)11 蟋蟀的住宅 (61)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63)习作写观察日记 (65)语文园地三 (70)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73)12 盘古开天地 (75)13 精卫填海 (78)14 普罗米修斯 (80)15 女娲补天 (83)习作我和过一天 (87)语文园地四 (92)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99)16 风筝 (100)17 麻雀 (106)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09)习作生活万花筒 (11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115)18 牛和鹅 (117)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20)20 陀螺 (122)口语交际安慰 (123)习作记一次游戏 (126)语文园地六 (128)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131)21 古诗三首 (13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37)23 梅兰芳蓄须 (142)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146)习作写信 (149)语文园地七 (151)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154)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56)26 西门豹治邺 (160)27 故事二则 (163)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169)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172)语文园地八 (175)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片段分享
2.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组长根据阅读提示分配任务。
3.教师组织交流并相机点拨。
主题拓展
拓展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反思
片段分享
读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然后全班交流
主题拓展
阅读《狼王梦》整本书
第 3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听雨》《我是小雪花》
《雨的季节》《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课 型
群文阅读
人文性主题
人文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丛书了解大自然独特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了解丛书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表达主题:抓住重点语段,在品读中揣摩、领悟作者巧用比喻及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等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体会自然之美。
3.抓优美语句,学习景物的描写方法。
第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复习导入主题回顾
1.回顾单元主题:通过学习第一单元的课
自读自悟,精彩赏析
1.出示自学提示:
学习内容
文章篇目
识记一批雅词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批注学习体会,关键词点上黑点。
质疑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企鹅寄冰》
《天使之路野象谷的传说》
《泅水的母鹿》
《保姆蟒》
《雪虎》
2.小组分工完成,每人一篇课文,剩下的课文每人完成一个任务。
3.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翠湖心影》
《张家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第一单元《自然景观》单元导读本组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4篇课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的火烧云。

整组教材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组教材及丛书,学习作者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自然景观》单元备课目录课时课时主备人整体预习 2课时李晓燕基础阅读 4课时李晓燕整合阅读 2 课时李晓燕拓展阅读课 2 课时李晓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整体预习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1课《观潮》、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两篇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4个,会写13个,并会理解运用。

2、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1)(人文方面)(2)(知识方面)二、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三、检查字词,发现方法,填写“我的发现”。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江面浩浩荡荡马蹄涓涓细流花卉皑皑雪山美誉呈现人迹罕至滔滔江水薄雾昂首东望(借鉴: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 、抽生读,及时纠错。

3、出示易读锗的词语,师生共同学习。

咫尺为邻涓涓细流皑皑雪山人迹罕至滔滔江水昂首东望风号浪吼入声鼎沸薄雾漫天卷地4、汉字听写。

5 、词语理解。

笼罩屹立颤动风号浪吼入声鼎沸山崩地裂6、我的发现(识字方法:词语归类随文识字、词语说话接龙等)我也发现了哪些词语可以归类?四、学习“词语盘点”,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文章题目生字新词词语盘点会一读记(8)读写五、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A、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读第()课的第()段,理由是()B、默读课文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提示: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C、小组交流,理顺课文层次。

D、填写“我的发现”六、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学习单”《自然景观》整体感知学习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整体预习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3 课《鸟的天堂》、第4课《火烧云》两篇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3 个,会写14个,并会理解运用。

2、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一、通过导渎,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1)(人文方面)(2)(知识方面)二、默渎课文,画出生字词,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三、检查字词,发现方法,填写“我的发现”。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榕树应接不暇一模一样恍恍惚惚紫檀色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借鉴:借助查字典、词典主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汉字听写。

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船桨榕树应接不暇3、词语理解。

应接不暇不可计数静寂繁茂不禁恍恍惚惚紫檀色笑盈盈镇静威武4、我的发现(识字方法:词语归类随文识字、词语说话接龙等)我也会给词语归归类。

涓涓细流帘帘飞渌滔滔江水郁郁苍苍恍恍惚惚(联想记忆法)四、学习“词语盘点”,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五、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A、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读(),理由是()。

B、默读课文,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火烧云》:(提示:先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再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把自然段大意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C、小组交流,理顺课文层次。

D、填写“我的发现”六、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学习单”《自然景观》整体感知学习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基础阅读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1课《观潮》,四年级丛书上(1)《慧眼观天下》中《天下第一潮》。

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学习流程:一、谈话引入1、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联合现场直播过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到过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3、生自由畅说。

4、小结:……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二、学习“潮来前”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下奇观)小组交流讨论。

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三. 学习“潮来之时”1、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那声音……颤动起来。

(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

指导朗读)▲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模拟“沸腾”兔“人声鼎拂”。

读出“沸腾”感觉)▲那条白线……横贯江面。

(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

指导朗读)▲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

▲小组赛读。

(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4、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板书)5、小组合作学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是呀,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声潮水的变化。

)四、学习潮来后。

课文中还能从哪能看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雄伟壮观?五、指导背诵。

小结:背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六、链接阅读,拓展运用1、快速阅读丛书1《慧眼观天下》中《天下第一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表达方法,完成学习单。

2、小组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天下第一潮》学习单七、学以致用,读写结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叙述方法,积累了好词佳句。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

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基础阅读棵主备人:李晓燕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四年级丛书上(1)《慧眼观天下》中《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

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教师询问学生读文情况。

2、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3、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读课文,找出这个词。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神奇壮丽)三、指导学生列提纲导语:那么,作者从那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

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②提纲应简洁、明确,比如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1)顶端景象(2)传说(3)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4)自然博物馆四、精读细品,深思其“奇”导语:作者又是怎样从这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一)、学习维2自然段1、教师朗读陔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顶端的壮丽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关句子。

你觉得景色美吗?谁能美美地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3、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4、齐读,读出喜爱之情(二)、学习第3自然段导人: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相机出示大拐弯的图片)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1、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能书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下传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讲得真好。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这个传说,直接说它的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导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

那它有什么特点呢?1、抽生读。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3、你从那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

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有说服力。

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哪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课文中找出来。

5、小结:学习说明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5自然段1、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2、学生交流汇报。

(五)、品读最后一段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呢1、齐读这段。

2、出示句子:⊙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

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

说明程度深。

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

体会到了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