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名词解释
河南省考研冶金工程复习资料冶金原理与冶金物理化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河南省考研冶金工程复习资料冶金原理与冶金物理化学重点知识点解析河南省考研冶金工程复习资料:冶金原理与冶金物理化学重点知识点解析一、概述在冶金工程考研中,冶金原理与冶金物理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两方面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二、冶金原理的重点知识点解析1. 冶金原理的基本概念冶金原理是指冶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金属物理冶金、金属化学冶金和金属工艺学等内容。
在复习冶金原理时,考生需重点掌握金属的结构与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等基本概念。
2. 金属的结构与性能金属的结构与性能是冶金工程考研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的增韧机制等。
在复习期间,考生应牢固掌握不同金属的结构类型、晶体缺陷的种类以及晶体的塑性变形等知识点。
3. 金属材料的相变金属材料的相变是冶金工程中的核心知识之一,包括熔化、凝固、析出等相变过程。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各种相变规律和相图,掌握相变过程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
4. 金属的加工与热处理金属的加工与热处理是冶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等加工过程,以及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不同加工和热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及其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冶金物理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解析1.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是冶金物理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金属与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的反应。
在复习期间,考生应掌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机制和热力学基础,理解金属材料的腐蚀、氧化等现象。
2. 金属的电化学行为金属的电化学行为是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关键知识之一,包括电化学平衡和腐蚀电池等内容。
考生需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理解电化学腐蚀的本质和防腐蚀的措施。
3. 金属溶液金属溶液是冶金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包括金属的固溶、固相变、液溶剂和电解液等。
在复习期间,考生需了解金属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熟悉固相变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掌握金属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质调控等知识。
冶金原理的应用

冶金原理的应用1. 冶金原理简介冶金原理是指在冶金过程中,通过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原理,探索并解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应用涵盖了矿石选矿、冶炼过程、金属合金制备以及材料性能的改善等方面。
2. 冶金原理的应用领域冶金原理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领域:2.1 矿石选矿•通过对矿石中的矿物进行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确定矿石的品位、成分和结构等信息,从而指导选矿过程中的矿石分类和分选。
•运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对矿石进行破碎、研磨、浮选等处理,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
2.2 冶炼过程•运用冶金原理,探索不同材料的熔点、燃烧特性等,以便确定适当的冶炼温度和条件。
•通过合理的配料、冶炼控制和炉内反应等手段,进行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利用冶金原理,优化冶炼工艺,提高冶炼效率和金属的产量。
2.3 金属合金制备•能够根据金属的性质和需要,通过合金理论和计算,设计出合金的成分和比例,并预测合金的性能。
•运用冶金原理,通过熔炼、淬火等工艺实现合金的制备。
•利用冶金原理,改善合金材料的力学、热学和耐蚀性能。
2.4 材料性能的改善•运用冶金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改变其晶体结构和硬度,提高其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
•通过合金化和微合金化等方法,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利用冶金原理,控制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和晶界,提高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冶金原理的应用案例以下是冶金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某冶炼厂通过研究和改进冶炼工艺,降低了炉渣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金属的纯度和产品质量。
•在某合金制造企业,通过优化合金的配料比例和熔炼条件,获得了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新型合金材料。
•一家矿山公司通过对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矿石的合理分类和分选,提高了选矿过程的效率和回收率。
•某金属材料研究所利用冶金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耐蚀合金,可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粉末冶金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粉末冶金原理名词解释汇总(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粉末冶金原理名词解释汇总临界转速机械研磨时,使球磨筒内小球沿筒壁运动能够正好经过顶点位置而不发生抛落时,筒体的转动速度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粉末具有的表面积(一克质量或一定体积的粉末所具有的表面积与其质量或体积的比值称为比表面积)二次颗粒由多个一次颗粒在没有冶金键合而结合成粉末颗粒称为二次颗粒离解压每种金属氧化物都有离解的趋势,而且随温度提高,氧离解的趋势越大,离解后的氧形成氧分压越大,离解压即是此氧分压。
电化当量这是表述电解过程输入电量与粉末产出的定量关系,表达为每 96500库仑应该有一克当量的物质经电解析出气相迁移细小金属氧化物粉末颗粒由于较大的蒸气压,在高温经挥发进入气相,被还原后沉降在大颗粒上,导致颗粒长大的过程真密度颗粒质量用除去开孔和闭孔的颗粒体积除得的商值。
真密度实际上就是粉末的固体密度似密度又叫有效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去除得的相对密度粉末或压坯密度与对应材料理论密度的比值百分数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填充容器时,单位体积内的粉末质量,单位为g/cm3比形状因子将粉末颗粒面积因子与体积因子之比称为比形状因子压坯密度压坯质量与压坯体积的比值相对体积粉末体的相对密度(d=ρ/ρ理)的倒数称为相对体积,用β=1/d表示粒度分布将粉末样品分成若干粒径,并以这些粒径的粉末质量(颗粒数量、粉末体积)占粉末样品总质量(总颗粒数量、总粉末体积)的百分数对粒径作图,即为粒度分布;(一定体积或一定重量(一定数量)粉末中各种粒径粉末体积(重量、数量)占粉末总量的百分数的表达称为粒度分布)粉末加工硬化金属粉末在研磨过程中由于晶格畸变和位错密度增加,导致粉末硬度增加,变形困难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雾化法利用高速气流或高速液流将金属流(其它物质流)击碎制造粉末的方法二流雾化由雾化介质流体与金属液流构成的雾化体系称为二流雾化快速冷凝将金属或合金的熔液快速冷却(冷却速度>105℃/s),保持高温相、获得性能奇异性能的粉末和合金(如非晶、准晶、微晶)的技术,是传统雾化技术的重要发展假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因不是根据相图规律、不经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而构成的合金体系,假合金实际是混合物保护气氛为防止粉末或压坯在高温处理过程发生氧化而向体系加入还原性气体或真空条件称为保护气氛压制性粉末压缩性与成形性的总称成形性粉末在经模压之后保持形状的能力,一般用压坯强度表示压缩性粉末在模具中被压缩的能力称为压缩性,一般用压坯密度表示粉末粒度一定质量(一定体积)或一定数量的粉末的平均颗粒尺寸成为粉末粒度粉末流动性 50 克粉末流经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粉末流动性。
冶金传输原理名词解释

冶金传输原理名词解释热附面层: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流体和物体表面间发生对流换热,在靠近物体表面附近形成一层有温度梯度的流体薄层,称为热附面层。
附面层:由于流体黏性力的作用,在固体表面附近形成了有速度差的一薄流层,这个薄流层就是附面层。
黑度: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之比。
流体黏性: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辐射能力:发射辐射能的物体,每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能力。
黏性动量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动量。
等温面:在温度场内,同一时刻由相同的温度所组成的空间曲面。
温度梯度: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方向导数。
黏度:在y方向的速度变化率dv/dy为一单位时,单位面积上的黏性力。
速度梯度: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速度变化率。
简述题气体辐射的特点气体辐射和吸收对电磁波的波长具有选择性;辐射吸收在整个容器内进行;反射率为零;三原子、多原子及结构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其它气体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能力较弱。
形成自由射流的条件四周静止介质的物性与射流流体完全相同;空间介质静止不动,射流流动过程中不受任何固体或液体表面限制。
综合分析题试分析流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局部阻力,并说明减少局部阻力损失的措施。
产生局部阻力的基本情况:流体流过断面的扩大或收缩(流速变化);流动方向的改变;流量的合入与分出(流量变化);前述几种基本情况的不同组合。
减少局部阻力损失的措施:1、用断面的逐渐变化代替断面的突然变化;2、用圆滑转弯代替直转弯或用折转弯代替直转弯;3、非生产需要时,不宜过大的关闭闸板和阀门;4、选取适当的流速。
试分析冶金炉内气体流动的特征及炉内压力控制方法。
冶金炉内气体流动的特征:1、炉内气体为热气体,其温度高于周围大气的温度;2、炉内热气体与大气相通,其密度小于周围大气的密度,炉内气体的流动受大气的影响很大。
炉内压力控制:根据工艺要求,控制零压面位置。
冶金原理的概念

冶金原理的概念冶金原理是指研究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及性能形成规律的科学理论。
其多种学科交叉和互相渗透,包括物理学、化学、热力学、动力学、材料科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冶金原理旨在深入探究金属材料的基本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相关材料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物理基础。
冶金原理的学科特点总体上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具有相对雄厚的基础理论,并穿插于多个学科,如化学、热力学、力学等进行研究;而二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在金属材料各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冶金原理在金属材料的制备方面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料选择、熔炼、合金化、过程控制等。
其中熔炼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
熔炼涉及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如供能、加热、传热、反应动力学、传质和相变等。
另外,熔金过程中的密封、保护和稳定生产也是冶金原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冶金原理在金属材料的加工方面,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塑性变形、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是金属物理学和机械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冶金原理中的塑性变形理论可以用于控制金属材料中的晶粒与尺寸等变形相关的因素。
冶金原理在金属材料的性能形成方面,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组织与结构、晶体界面等多个方面。
金属材料的性能常常是通过其组织与微观结构所决定的,如晶体轻松度、形变硬化及硬度、塑性、韧性、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及磨损性等,均是冶金原理中所探讨的具体内容。
冶金原理的其他应用领域还包括材料分析和检测、有限元分析和模拟等,同时也涉及基于材料组织结构的工程基本材料设计等方面。
总之,冶金原理是研究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和性能形成规律的科学体系,它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电子、航天、石油化工等产业,对产业发展和现代经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冶金原理名词解释

冶金原理名词解释(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Mingcijieshi第一章 冶金溶液热力学基础—重点内容本章重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大点:有溶液参与反应的θG Δ、G Δ、溶液中组分B 活度一、名词解释生铁 钢 工业纯铁 熟铁 提取冶金 理想溶液 稀溶液 正规溶液 偏摩尔量X B 化学势μB 活度 活度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 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 i j 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i j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θB S G ∆ 溶液的超额函数生铁:钢:工业纯铁:熟铁:提取冶金:理想溶液:稀溶液:正规溶液是指混合焓不等于0,混合熵等于理想溶液混合熵的溶液称为正规溶液。
偏摩尔量X B 是指指在恒温、恒压、其它组分摩尔量保持不变条件下,溶液的广度性质X (G 、S 、H 、U 、V )对组分B 摩尔量的偏导值。
)(,,)/(B k n p T B B k n X X ≠∂∂=。
化学势μB 是指在恒温、恒压、其它组分摩尔量保持不变条件下,溶液的吉布斯能对组分B 摩尔量的偏导值。
)(,,)/(B k n p T B B B k n G G ≠∂∂==μ。
(P27) 活度是指实际溶液按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修正的浓度。
活度系数是指实际溶液按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修正的浓度时引入的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是指稀溶液中溶质组分以纯物质为标准态下的活度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大小意义*0BHB P K =γ是组元B在服从亨利定律浓度段内以纯物质i为标准态的活度系数是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与以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相互转换的转换系数是计算元素标准溶解吉布斯能的计算参数)100ln(0)(BA B B m S M M RT G ⋅=∆γθ 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 i j 是指以假想1%溶液为标准态,稀溶液中溶质组分i 的活度系数的lg f i 对溶质组分j 的ωj (%)偏导值,即:0)/lg ((%)→∂∂=A j i j i f e ωω。
冶金传输原理的名词解释

冶金传输原理的名词解释冶金传输原理是指在冶金过程中,将原材料、熔炼产物或其他物质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冶金传输原理在冶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乎着冶金过程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对冶金传输原理中常见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
1. 输送机械输送机械是冶金传输原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用于将物料从一个地点输送到另一个地点。
常见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链式输送机等。
这些设备通过电动机、减速机和输送带等部件的协作,实现物料的连续运输。
2. 流态传输流态传输是指将物料通过气流或液流的方式进行传输。
在冶金过程中,气力输送和液力输送是常用的流态传输方法。
气力输送是通过气流将颗粒状物料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一个装置,其主要原理在于气体对颗粒的悬浮和输送。
液力输送是将物料以液体的形式进行传输,常见的液力输送有液力输送管道和泵浦系统等。
3. 辊道输送辊道输送是指通过辊道将块状物料从一个地点输送到另一个地点。
辊道输送常用于重型物料的传输,例如铁矿石、煤炭等。
在辊道输送系统中,物料通过辊子滚动的方式进行传送,减少了物料与输送机械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传输效率。
4. 管道输送管道输送是一种通过管道将物料输送到目标地点的方法。
在冶金过程中,常见的管道输送有气体输送、液体输送和固体颗粒输送。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管道输送系统,可以实现物料的高效、快速、连续输送,提高生产效率。
5. 升降输送升降输送是一种将物料从低处运输到高处或从高处运输到低处的方法。
在冶金过程中,常用的升降输送设备有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的协作,将物料从一个位置提升或下降到另一个位置,以满足冶金过程的需求。
6. 倾斜输送倾斜输送是指通过斜面将物料进行传输的方法。
倾斜输送在冶金过程中常用于对物料的分级、分选等操作。
例如,在金矿选矿工艺中,可以利用倾斜输送将原矿从上层输送到下层,根据比重的差异实现精矿和尾矿的分离。
冶金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冶金专业的知识点总结1. 冶金原理冶金原理是冶金学的基础,包括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金属材料的晶体学、相变规律和固溶体理论等内容。
通过研究冶金原理可以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为材料的改性、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 冶金矿物学冶金矿物学是研究矿石和矿石中的矿物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对冶金过程的影响的学科。
它是冶金学的基础,对于冶金工艺的选择、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冶金冶炼冶金冶炼是将矿石中的有用金属提取出来的过程,包括熔炼、浸出、氧化焙烧、化学反应等多种冶金工艺。
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对于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 冶金提纯冶金提纯是对金属进行提纯处理,去除杂质,改善金属的纯度和性能。
提纯方法包括火法、湿法、电解、蒸馏等多种技术,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杂质适用不同的提纯方法。
5. 冶金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加工而成,具有优良的性能,可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冶金合金包括结构合金、功能合金、特种合金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
6. 冶金材料冶金材料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各种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冶金材料的性能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的材料设计和加工工艺可以获得优良的材料性能。
7. 冶金热加工热加工是通过变形加工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态和性能的技术,包括锻造、轧制、挤压、锻打等多种工艺。
热加工是冶金材料加工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和强度。
8. 冶金化学冶金化学是研究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金属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挥发性、金属的溶解度等内容。
冶金化学对于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9. 冶金工艺冶金工艺是针对特定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冶金装备、工艺流程、生产管理等内容。
冶金工艺的发展和改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gcijieshi第一章 冶金溶液热力学基础—重点内容本章重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大点:有溶液参与反应的θG Δ、G Δ、溶液中组分B 活度一、名词解释生铁 钢 工业纯铁 熟铁 提取冶金 理想溶液 稀溶液 正规溶液 偏摩尔量X B 化学势μB 活度 活度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 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 i j 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i j 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θB S G ∆ 溶液的超额函数生铁:钢:工业纯铁:熟铁:提取冶金:理想溶液:稀溶液:正规溶液是指混合焓不等于0,混合熵等于理想溶液混合熵的溶液称为正规溶液。
偏摩尔量X B 是指指在恒温、恒压、其它组分摩尔量保持不变条件下,溶液的广度性质X (G 、S 、H 、U 、V )对组分B 摩尔量的偏导值。
)(,,)/(B k n p T B B k n X X ≠∂∂=。
化学势μB 是指在恒温、恒压、其它组分摩尔量保持不变条件下,溶液的吉布斯能对组分B 摩尔量的偏导值。
)(,,)/(B k n p T B B B k n G G ≠∂∂==μ。
(P27)活度是指实际溶液按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修正的浓度。
活度系数是指实际溶液按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修正的浓度时引入的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是指稀溶液中溶质组分以纯物质为标准态下的活度系数。
无限稀活度系数r B 0大小意义是组元B 在服从亨利定律浓度段内以纯物质i 为标准态的活度系数是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与以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相互转换的转换系数 是计算元素标准溶解吉布斯能的计算参数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 i j 是指以假想1%溶液为标准态,稀溶液中溶质组分i 的活度系数的lg f i 对溶质组分j 的ωj (%)偏导值,即:0)/lg ((%)→∂∂=A j i j i f e ωω。
(P106)一级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i j 是指以纯物质为标准态,稀溶液中溶质组分i 的活度系数的lg r i 对溶质组分j 的x j 偏导值,即:0)/lg ((%)→∂∂=A j i j i x r ωε。
(P105)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θB S G ∆是指纯物质溶液溶解于溶液中,并形成标准态溶液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
溶液的超额函数是指实际溶液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与假想其作为理想溶液时偏摩尔量(或摩尔量)的差值,用上标“ex ”表示。
二、冶金原理三大内容(重庆大学考题:冶金过程热力学、冶金过程动力学的区别)冶金原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冶金过程热力学、冶金过程动力学、冶金溶液三大部分。
冶金过程热力学研究在给定条件下,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方向和限度(平衡),影响反应平衡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如何利用影响因素创造条件使反应沿着预期的方向进行,达到预期的限度。
热力学不涉及反应速度、反应机理问题。
冶金过程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冶金反应的机理、速率、速率限制环节、速率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创造条件加速反应的进行。
冶金溶液研究熔体的相平衡、结构及性质。
三、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内容及其表达式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A p 为纯溶剂A 的蒸气压。
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挥发性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亨利定律数学表达式为:式中,)(x H k 为亨利系数。
三、标准溶解吉布斯能计算式(1)纯物质为标准态时,B=[B] θ)(B m S G ∆=0(2)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时,B=[B] 0)(ln B B m S r RT G =∆θ (3)假想1%溶液为标准态时,B=[B] B A B B m S M M RT r RT G 100ln ln 0)(+=∆θ 证明:对于B=[B] θ)(B m S G ∆=RTlnP [B]-RTln *B P (P [B]为溶液中组分B 的蒸气;*B P 为纯物质B 的饱和蒸气压)(1)纯物质为标准态时,P [B]=*B P ,则:θ)(B m S G ∆=RTlnP [B]-RTln *B P =RTln *B P -RTln *B P =0(2)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时,由亨利定律可得P [B]=k H(x ),则:θ)(B m S G ∆=RTlnP [B]-RTln *B P = RTlnk H(x )-RTln *B P =RTln(k H(x )/*B P )=RTln 0B r(3)假想1%溶液为标准态时,由亨利定律可得P [B]=k H(%),则:θ)(B m S G ∆=RTlnP [B]-RTln *B P = RTlnk H(%)-RTln *B P =RTln(k H(%)/*B P )=RTln )100(0B BA r M M 第二章 冶金动力学基础名词解释基元反应 速率限制环节 化学扩散(互扩散) 对流扩散 扩散通量 速度边界层 浓度边界层(或扩散边界层) 动力学中的稳定态 均相形核 异相形核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直接转化为产物分子的反应。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相等。
(P56)2、速率限制环节:反应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多环节组成的串联过程,其中速率最慢或阻力最大,对反应总速率影响很大的环节。
(P55)3、化学扩散(互扩散):静止体系中,溶液中有浓度梯度存在时,发生的扩散,它是一种原子在其它种作为基体的原子中的相对扩散。
(P61)4、对流扩散:流动体系中出现的扩散,它是由分子扩散和液体的分子集团的整体运动,使其内的物质发生迁移。
5、扩散通量:指组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单位截面积的物质的量。
6、速度边界层:在流速较大的非均相体系(气固、气液、液固等)内,流体在相界面上流动时,液体与相界面出现摩擦阻力,在贴近相界面并出现很大速度梯度的流体薄层称为速度边界层。
(P67)7、浓度边界层(或扩散边界层):在流速较大的非均相体系(气固、气液、液固等)内,流体在相界面上流动时,在贴近相界面并出现很大浓度梯度的流体薄层称为速度边界层。
(P68)8、动力学中的稳定态:反应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多环节组成的串联过程中,各环节与总反应速率相等,且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P79)9、均相形核:指在反应产物在均匀的相内发生的形核。
10、异相形核:指在核在异相界面上形成时称为异相形核。
第三章 相图名词解释相图或状态图 自由度 相律 稳定化合物 (同分化合物,或一致熔融化合物) 不稳定化合物(异分化合物,或示一致熔融化合物) 二元共析(共熔)转变 二元转熔(包晶)转变 三元共析(共熔)转变 三元转熔(包晶)转变 相图的作用1、相图或状态图:在多相平衡体系中,表示物质相的状态与影响相态变化的温度、压力及组成等变量之间的几何图形,冶金过程的相图一般是“温度-组成”之相图。
2、自由度:影响相态变化的温度、压力及组成等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独立改变而不致使相态发生变化的变量个数。
3、相律:多相体系平衡的基本规律,描述的是凝聚相平衡体系中相数、独立组元数与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温度、压力两个变数时:f=C–φ+2,其中,f:自由度;C:独立组元数;φ:相数;对于凝聚系,可以不考虑体系压力时,f= C–φ+14、稳定化合物(同分化合物,或一致熔融化合物):从固相到熔化温度的过程中,组成保持一致的化合物。
5、不稳定化合物(异分化合物,或示一致熔融化合物):从固相到熔化温度的过程中,组成不一致的化合物。
6、二元共析(共熔)转变:体系降温至某温度时,自液相中同时析出两个固体的变化。
7、二元转熔(包晶)转变:体系降温至某温度时,液相吸收一个固体生成另一个固体的变化。
8、三元共析(共熔)转变:体系降温至某温度时,自液相中同时析出三个固体的变化。
9、三元转熔(包晶)转变:体系降温至某温度时,液相吸收一个固体生成另外二个固体的变化,或液相吸收二个固体生成另外一个固体的变化。
二、相图的作用答:相图是表示凝聚相体系的组成和温度的相平衡关系。
由相图可以确定氧化物在高温下相互反应、形成的不同相组分(纯凝聚相、液溶体及固溶体、简单氧化物及复杂化合物、共晶体、包晶体、液相分层等)和一些参数(温度、组分浓度、相数等)之间关系,以及各相在不同条件下(温度、组成)的相互转变关系,为选择某种性能的相成分提供依据。
第四章冶金炉渣物理化学性质本章主要内容:熔渣的物理性质(熔化温度、密度、粘度等)、熔渣化学性质(渣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容量性等)、熔渣结构(分子理论、离子理论、完全离子理论、正规离子理论等)。
一、名词解释熔体的熔化温度熔体的熔化性温度熔体的粘度熔体的表面张力熔体的界面张力熔体的润湿角熔渣碱度氧化物的光学碱度渣的过剩碱度熔渣的氧化性、还原性熔渣的容量性熔渣的硫容(硫容量)熔渣的磷容(磷容量)1、熔体的熔化温度:渣加热过程中刚好完全熔化时的温度,或液态渣冷却过程中刚析出固体时的温度,在相图中为液相线温度。
2、熔体的熔化性温度:渣加热过程中至渣刚好能自由流动时的温度,或指在渣粘度-温度关系图中,渣粘度发生急剧变化时的温度。
3、熔体的粘度:是指单位速度梯度下,作用于平行的两液层间单位面积的摩擦力。
4、熔体的表面张力:凝聚相与气相之间形成的张力。
熔体的界面张力:两凝聚相接触面之间形成的张力。
5、熔体的润湿角:指熔体的界面张力与表面张力之间形成的夹角。
6、熔渣碱度:熔渣中碱性氧化物质量分数之和与酸性氧化物质量分数之和之比值7、氧化物的光学碱度:指氧化物施放电子的能力与CaO 施放电子能力之比。
8、渣的过剩碱度:渣中碱性氧化物的总量与酸性氧化物消耗碱性氧化物的量差值。
9、熔渣的氧化性、还原性:熔渣从与之相接触的金属液中吸收氧的能力称为熔渣的还原性。
熔渣向与之相接触的金属液中提供氧的能力称为熔渣的氧化性。
10、熔渣的容量性:指熔渣容纳或吸收对金属液有害的成分(如S 、P 、H 、N 等)的能力。
11、熔渣的硫容(硫容量):指气体硫在熔渣中溶解反应()222221)()(21O S O S g +=+--达平衡时,21)()(222S O S s P P C ⋅=-ω,即气体中S 2在熔渣溶解度反应达平衡时,熔渣中S 2-的浓度与21)(22S O P P 乘积12、熔渣的磷容(磷容量):指磷在渣中的溶解反应1/2P 2(g)+3/2(O 2-)+5/4O 2= (PO 43-)达到平衡时的4/52/122-34-34=O P PO PO P P ωC第五、六章 化合物的形成-分解及碳、氢的燃烧反应一、名词解释氧势 硫势 硫化物的硫势 氯势 氯化物的氯势 碳化物的碳势 氧化物的分解压碳酸盐的分解压 碳酸盐分解开始温度 碳酸盐沸腾分解温度 直接还原 间接还原 浮士体1、氧势:含有O2的体系,氧的相对化学势,即222ln O O O O P RT =-=θμμπ称为体系的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