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机床钻孔毕业设计说明书

#组合机床钻孔毕业设计说明书
#组合机床钻孔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钻Φ22孔的钻床夹具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

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Φ22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

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

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

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

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

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

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

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

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

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

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

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140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目录

序言 (1)

一. 零件分析 (2)

1.1 零件作用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 工艺规程设计 (2)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2基面的选择传 (2)

2.3制定工艺路线 (3)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三夹具设计 (12)

3.1问题的提出 (12)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8)

3.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3)

3.4定位误差分析 (18)

3.5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19)

总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Φ22孔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为18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

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18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拔叉(型号:831003)共有3组加工表面:

⑴、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

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

⑵、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

方花键孔、?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

⑶、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

?5锥孔。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零件的结构特点

拔叉84009的毛坯为铸造件,在零件图上只有2处位置误差要求,即上顶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0.10, 18H11槽的两侧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0.08

零件外形上大体上与六面体相似,形状大体如下:

零件剖视图

图(1)零件大致结构图

Fig(1) Components approximate structure drawing

B.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

根据指导老师要求,设计此零件为铸件,成批大量生产,工艺的安排基本倾向于工序分散原则,设备的选用是通用设备和专用工装,工艺手段以常规工艺为主,新工艺为辅的原则。

C.毛坯的确定

CA6140车床拔叉,零件材料HT20-40,硬度190HB~210HB,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毛坯为铸件,灰铸铁的机械加工余量按JZ67-62规定了灰铸铁铸件的三种精度等级和相应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尺寸偏差和重量偏差,在大批量生产的铸件,采用2级精度铸件,毛坯重量由《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5-2有零件≤80kg,偏差为7%,故毛坯估算约为1.0kg,采用2级精度铸件,顶面的加工余量和底面的加工余量忽略不计,两侧面的加工余量也忽略不计,由表5-4左右端面的加工余量为3±0.8,其余部分均为实心部分。

故毛坯图如下:

图(2)毛坯图

Fig(2) Rough map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定位基准的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2.1.1 粗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遵循下列原则:⑴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⑵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⑶便于工件装夹原则;⑷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⑸为了保证所有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选用加工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不要用同一尺寸方向上。

两端面,后端面为精加工面,故在铣两端面时,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粗铣前端面。

加工花键底孔时,利用两边侧面找正对称面和以底面为粗基准加工花键底孔。

2.1.2 精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精基准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设计技术要求的实现以及装夹准确、可靠、方面,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一般遵循下列原则:⑴基准重合原则;⑵统一基准原则;⑶互为基准原则;⑷自为基准原则;⑸便于装夹原则。

为保证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重合,加工2-M8螺纹孔、Φ5锥孔,18H11槽以零件的坐端面和花键中心线为精基准,铣上顶面以花键中心线为精基准。

2.2 重点工序的说明

CA6140拔叉零件的重要加工面有花键底孔、两端面,花键,槽,顶面,材料为HT200,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2.2.1加工前后两端面

根据GB1800-79规定毛坯的公差等级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要达到后端面Ra3.2μm的技术要求,需要经过粗铣→精铣。

2.2.2 加工Φ22花键底孔

此工序重点在于找正毛坯对称面,故采用螺旋定心夹紧机构,找正对称面,进行加工。零件技术要求底孔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μm,毛坯为实心,故采用钻孔→扩孔,可以达到要求。2.2.3 加工外径为Φ25的花键内孔

零件要求花键底面粗糙度Ra1.6μm,侧面Ra3.2μm,由于此工序在钻底孔工序之后,故采用拉花键孔的方法,一次拉削可以达到要求。

2.2.4加工上顶面

零件上顶面为精加工,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与花键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0.10mm,故以花键中心线为精基准,对上顶面进行粗铣→精铣。

2.2.5 加工18H11槽

零件技术要求槽底面要达到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侧面粗糙度为Ra3.2μm,而且两侧面和花键中心线的垂直度≤0.08,本身有精度要求,18H11,故以花键中心线和左端面为精基准,用花键心轴定位,采用铣→磨。

顶面的钻2-M8通孔和Φ5锥孔工序不是很重要,在此不做详细说明,2-M8通孔先钻孔,再攻丝,Φ5锥孔采用锥刀进行加工。

2.3 制订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此零件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分散来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2.3.1 工艺路线方案一的制订

工序Ⅰ:粗铣前端面

工序Ⅱ:粗、精铣后端面

工序Ⅲ:钻、扩花键底孔

工序Ⅳ:粗、精铣上顶面

工序Ⅴ:钻2-M8通孔

工序Ⅵ:钻Φ5锥孔

工序Ⅶ:铣削18H11槽

工序Ⅷ:磨削18H11槽

工序Ⅸ:拉花键

工序Ⅹ:挫圆角

工序Ⅺ:去毛刺

工序Ⅻ:终检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的制订

工序Ⅰ:粗铣前端面

工序Ⅱ:粗、精铣后端面

工序Ⅲ:钻、扩花键底孔

工序Ⅳ:拉花键

工序Ⅴ:粗、精铣上顶面

工序Ⅵ:钻2-M8通孔

工序Ⅶ:钻Φ5锥孔

工序Ⅷ:铣削18H11槽

工序Ⅸ:磨削18H11槽

工序Ⅹ:挫圆角

工序Ⅺ:去毛刺

工序Ⅻ:终检

2.3.3 两种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种方案,工艺路线一把拉花键放在磨削18H11槽之后,在此,工序4、工序5、工序6、工序7、工序8中很难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造成生产率的下降。工艺路线二,一把花键底孔钻削出来后紧接着就是拉花键,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很容易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即以花键心轴进行定位,进行螺旋夹紧,此方案定位精度高,专用夹具结构简单、可靠。

通过以上的两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的分析,最后确定工艺路线二为该零件的加工路线。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4 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确定工序(或工步)尺寸的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或工步)向前推算,前面已经根据有关资料查出了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即毛坯余量),将加工余量分配给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往前推算工序尺寸。

CA6140 的拨叉材料为HT200。毛坯重量约为1.0 kg ,生产类型为由大批量生产,毛坯为铸件,精度为2级铸件,大体尺寸确定,外表面加工面少,根据以上原始资料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如下:

⒈前后端面的加工余量

前后端面有3±0.8mm的加工余量,足以把铸铁的硬质表面层切除。

前端面粗铣一次即可,加工余量3mm,工序基本尺寸为83mm,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1,公差值0.22mm,表面粗糙度Ra5μm,上下偏差按“入体原则”确定(以后按照此原则确定)。

后端面粗铣一次,精铣一次,粗铣加工余量 2.8mm,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1,公差值0.22mm,精铣加工余量0.2mm,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7,公差值0.035mm,表面粗糙度Ra3.2μm,工序基本尺寸为80mm。

⒉矩形花键底孔

要求以矩形花键的外径定心,故先钻中心孔,再扩,最后拉削,内孔尺寸为Φ22H12,见零件图,参照《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3-59确定孔加工余量的分配。

钻孔Φ20mm,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1,公差值0.13mm。

扩孔Φ21mm,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0,公差值0.084mm,粗糙度Ra6.3μm。

拉花键花键孔要求以外径定心:拉削时加工余量参照《金属

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取 2Ζ=1mm 。

⒊顶面的加工余量

此工序分为两个工步:①粗铣顶面;②精铣顶面。

粗铣加工余量为2.8mm ,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1,公差值

0.22mm 。

精铣加工余量为0.2mm ,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7,公差值

0.035mm ,表面粗糙度Ra3.2μm 。

⒋18H11槽的加工余量

铣削的加工余量:槽底面的铣削余量为50mm ,槽侧面的铣削

余量为17.9mm ,工序经济精度等级为IT12,公差值0.25mm ,槽

底面表面粗糙度Ra6.3μm 。

磨削的加工余量:槽侧面的磨削余量为0.5mm ,工序经济精

度等级为IT9,公差值为0.043mm ,侧面粗糙度为Ra3.2μm 。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Ⅰ:铣端面。

1)粗铣左端面

αf =0.25mm/Z (表3-28)

ν=0.35m/s (21m/min ) (表3-30)

采用高速三面刃铣刀,d w =175mm,齿数Z=16。

n

s =w d 1000??πv =1753.1435.01000??=0.637r/s

(38.2r/min)

按机床选取n w =31.5r/min=0.522r/s (表4—17)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29m/s 切削工时

l=75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25.0522.0317557??++=121.2s=2.02min 2)粗铣右端面

粗铣右端面的进给量、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与粗铣左端面

的切削用量相同。

切削工时

l=45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25.0522.0317554??++=106.8s=1.78min 3)精铣左端面

αf =0.10mm/Z (表3-28)

ν=0.30m/s (18m/min ) (表3-30)

采用高速三面刃铣刀,d w =175mm,齿数Z=16。

n

s =w d 1000??πv =1753.1430.01000??=0.546r/s

(32.76r/min)

按机床选取n w =31.5r/min=0.522r/s (表4—17)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29m/s 切削工时

l=75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01.0522.0317557??++=302.92s=5.05min 工序Ⅱ:钻、扩花键底孔

1)钻孔? 20㎜

f=0.75mm/r ·K f l =0.75×0.95=0.71㎜/s (表3—38)

ν=0.35m/s (21m/min ) (表3—42)

n s =w d 1000??πv =20

3.1435.01000??=5.57r/s (334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338r/min=5.63r/s

故实际切削速度 ν=1000

n d s w ??π=0.35m/s 切削工时 l=80mm ,l 1= 10mm ,l 2=2mm

t m =f ?++w 21n l l l = 71

.063.520108?++=23s (0.4min ) 2)扩孔? 22㎜

f=1.07 (表3—54)

ν=0.175m/s (10.5m/min )

n s =w d 1000??πv =22

3.14751.01000??=2.53r/s (151.8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136r/min=2.27r/s

故实际切削速度 ν=1000

n d s w ??π=0.16m/s 切削工时 l=80mm ,l 1= 3mm ,l 2=1.5mm

t m =f ?++w 21n l l l = 07

.127.25.1308?++=35s (0.6min ) 工序Ⅲ:倒角1.07×15

f=0.05㎜/r (表3—17)

ν=0.516m/s (参照表3—21)

n s =w d 1000??πv =26

3.14516.01000??=6.3r/s (378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380r/min=6.33r/s

切削工时 l=2.0mm ,l 1= 2.5mm ,

t m =f ?+w 1n l l = 05

.033.65.20.2?+=14s (0.23min ) 工序Ⅳ:拉花键孔

单面齿升 0.05㎜ (表3—86)

v=0.06m/s (3.6m/min ) (表3—88)

切削工时 (表7—21)

t m =Z

S v K l h z ??????1000η

式中:

h ——单面余量1.5㎜(由? 22㎜—? 25㎜);

l ——拉削表面长度80㎜;

η——考虑标准部分的长度系数,取1.20;

K ——考虑机床返回行程的系数,取1.40;

V ——切削速度3.6m/min ;

S z ——拉刀同时工作齿数 Z=L/t 。

t ——拉刀齿距,

t=(1.25—1.5)L =1.3580=12㎜

∴ Z=L/t=80/12≈6齿

∴ t m =6

06.06.3100040.120.1805.1??????=0.15min (9s) 工序Ⅴ:铣上、下表面

1)粗铣上表面的台阶面

αf =0.15mm/Z (表3-28)

ν=0.30m/s (18m/min ) (表3-30)

采用高速三面刃铣刀,d w =175mm,齿数Z=16。

n s =w d 1000??πv =175

3.1430.01000??=0.546r/s (33r/min) 按机床选取n w =30r/min=0.5r/s (表4—17)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27m/s 切削工时

l=80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15.05.0317580??++=215s=3.58min 2)精铣台阶面

αf =0.07mm/Z (表3-28)

ν=0.25m/s (18m/min ) (表3-30)

采用高速三面刃铣刀,d w =175mm,齿数Z=16。

n s =w d 1000??πv =175

3.1452.01000??=0.455r/s (33r/min) 按机床选取n w =30r/min=0.5r/s (表4—17)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27m/s 切削工时

l=80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70.05.0317580??++=467s=7.7min 3)粗铣下表面保证尺寸75㎜

本工步的切削用量与工步1)的切削用量相同

切削工时 l=40mm ,l 1=175mm ,l 2=3mm

t m =Z n l l l f w 2

1??++α=

6

115.05.0317540??++=181.7s=3.03min 工序Ⅵ:钻2-M8底孔(? 6.80㎜)

f=0.36㎜/r (表3—38)

ν=0.35m/s (参照表3—42)

n s =w d 1000??πv =8

.63.1435.01000??=16.39r/s (983.4r/min) 按机床选取 n w =960r/min=16r/s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34m/s 切削工时(表7—5)

l=9.5mm ,l 1= 4mm ,l 2=3㎜

t m =f l ?++w 21n l l = 36

.016340.2?++=2.86 (0.048min ) 工序Ⅶ:铣槽18H11

1)粗铣

αf =0.10㎜/s(表3-28)

ν=0.30m/s (21m/min ) (表3-30)

采用粗齿直柄立铣刀,d w =16mm,齿数Z=3。

n s =w d 1000??πv =6

13.1430.01000??=5.97/s (358.2/min) 按机床选取n w =380r/min=6.33/s (表4—16)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32/s 切削工时

l=34mm ,l 1=2mm ,l 2=0mm

t m =Z n l l l f w 21??++α= 3

01.033.60234??++=19s 因为要走刀两次,所以切削工时为38s 。

2)精铣通槽

αf =0.07/s(表3-28)

ν=0. 25m/s (15m/min ) (表3-30)

采用细齿直柄立铣刀,d w =12mm,齿数Z=5。

n s =w d 1000??πv =2

13.1452.01000??=6.63s (397.8min) 按机床选取n w =380r/min=6.33/s (表4—16)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24s 切削工时

l=35mm ,l 1=2mm ,l 2=0mm

t m =Z n l l l f w 21??++α= 5

07.033.60235??++=16s 因为走刀两次,所以切削工时为64s 。

Ⅷ:攻螺纹2—M8

v=0.35m/s (表3—42)

n s =w d 1000??πv =8

3.1453.01000??=13.9 (834min) 按机床选取n w =850r/min=1

4.2s

故实际切削速度ν=1000

n d s w ??π=0.357m/s 。 三 夹具设计

3.1 问题的提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决定设计钻Φ22孔的钻床夹具。

3.2 夹具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我们采用2侧面作为定位基准,一侧面用气缸压紧。

1.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1)刀具: 麻花钻

机床: Z525立式钻床

由[3] 所列公式 得 F V F z F

w q u e y z X p F n d z a f a C F 0=

查表 9.4—8 得其中: 修正系数0.1=v k

30=F C 83.0=F q 0.1=F X

65.0=F y 83.0=F u 8=P a z=24 0=F w

代入上式,可得 F=889.4N

因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 K=4321K K K K

其中:

K为基本安全系数1.5

1

K为加工性质系数1.1

2

K为刀具钝化系数1.1

3

K为断续切削系数1.1

4

'

所以N

=

=

1775

F7.

KF

(2)夹紧力的计算

我们采用汽缸快速夹紧,通过调节进气口的大小来调整夹紧力的大小,同时因为我们钻削力的方向和我们夹紧力的方向相同,因此夹紧力不予计算

即可满足要求

2.定位误差分析

由于钻Φ22和其他的没有任何位置度要求,因此定位误差分析不予计算

3.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率.为此,在夹紧方案上我们采用气动夹紧,为了定位准确,我们下面用2个A 型支撑板,以便定位,夹具体上有4个槽面,可以使夹具体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

总结

课程设计即将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我们来说受益菲浅的,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们不再是只知道书本上的空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使我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设计的步骤和要领,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更好的更熟练的利用我们手中的各种设计手册和AUTOCAD等制图软件,为我们踏入设计打下了好的基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引言 1、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3) 2、负载与运动分析 (3) 2.1负载分析 (4) 2.2速度分析 (5) 3、选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6) 3.1初选液压缸工作力 (6) 3.2计算液压缸结构数 (7) 4、拟定液压系统图 (8) 4.1选择基本回路 (8) 4.2回路的合成 (9) 5、液压元件的选择 (11) 5.1液压泵及驱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11) 5.1液压泵及驱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12) 6、系统油液升温验算 (13) 设计小结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越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门就越多。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来传递能量的,液压传动有以下优点:易于获得较大的力或力矩,功率重量比大,易于实现往复运动,易于实现较大范围的无级变速,传递运动平稳,可实现快速而且无冲击,与机械传动相比易于布局和操纵,易于防止过载事故,自动润滑、元件寿命较长,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液压传动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液压介质来传递能量,而液压介质的能量是由其所具有的压力及力流量来表现的。而所有的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控制液压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因此液压基本回路的作用就是三个方面:控制压力、控制流量的大小、控制流动的方向。所以基本回路可以按照这三方面的作用而分成三大类:压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 1.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所需夹紧力不得超过6000N 。该系统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快进快退速度约为6 m /min ,工进速度可在30~120mm /min 范围内无级调速, 快进行程为200mm ,工进行程为50mm ,最大切削力为25kN ,运动部件总重量为15 kN ,加速(减速)时间为0.1s ,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 2.负载分析与速度分析 2.1负载分析 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缸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因工作部件是卧式放置,重力的水平分力为零,这样需要考虑的力有:夹紧力,导轨摩擦力,惯性力。 在对液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时,本设计实例只考虑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所受到的工作负载、惯性负载和机械摩擦阻力负载,其他负载可忽略。 (1)工作负载F W 工作负载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器特定的工作情况而产生的负载,对于金属切削机床液压系统来说,沿液压缸轴线方向的切削力即为工作负载,即 N F t K 25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指导书 设计课题: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适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前言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结合,使液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电、液、气一体是当今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在数控加工的机械设备中已经广泛引用液压技术。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初步学会液压系统的设计,熟悉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方法,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与选型及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修理将是十分必要的。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各部门采用液压传动的处发点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机械、压力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结构简单、输出力大;航空工业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重量轻、体积小;机床上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则是取其在工作过程中能无级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实现换向频繁的往复运动等优点。为此,液压传动常在机床的如下一些装置中使用: 1.进给运动传动装置 这项应用在机床上最为广泛,磨床的砂轮架,车床、自动车床的刀架或转塔刀架,磨床、钻床、铣床、刨床的工作台或主轴箱,组合机床的动力头或滑台等,都可采用液压传动。 2.往复主体运动传动装置 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或插床的滑枕,都可以采用液压传动来实现其所需的高速往复运动,前者的速度可达60~90m/min,后者的速度可达30~50m/min。这些情况下采用液压传动,在减少换向冲击、降低能量消耗,缩短换向时间等方面都很有利。 3.回转主体运动传动装置 车床主轴可以采用液压传动来实现无级变速的回转主体运动,但是这一应用目前还不普遍。 4.仿形装置 车床、铣床、刨床上的仿形加工可以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来实现,其精度最高可达0.01~0.02mm。此外,磨床上的成型砂轮修正装置和标准四缸校正装置亦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DOC

摘要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本文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于双面钻孔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作了介绍。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组合机床,步进梯形指令(STL),动力滑台。

Abstract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s and automatic line is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 equipment packag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efficient, high quality,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energ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h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dustry. Our traditional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s and machine tool portfolio automatically routes primarily use machines, electricity, gas, hydraulic control, and its processing is targeted at the production lot larger-and medium-bold type and Zhou Lei parts and complete drilling, reaming, cut Kong, the processing of thread, boring, cars carry noodles and protrude Taiwan in Conedera smooth-bore various shapes shafts and horizontal Xianxiao and shape face. As technology advances, a new portfolio of machine tools -- soft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s increasingly been favored, it applied a line box, convertible main boxes, coding and cutlery accompanying jig automatic replacement, coupled with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numerical control (NC), to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文献综述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文献综述 附:文献综述或报告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外形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非凡外形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 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专用机床。它能够对一种(或多种)零件进行多刀、多轴、多面、多工位加工。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丝、车削、铣削、磨削及滚压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稳定。 组合机床与通用机床、其他专用机床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组合机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约占全部机床零、部件总量的70~80%,因此设计和制造的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 (2)由于组合机床采用多刀加工,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因而比通用机床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

(3)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经过周密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考验的,又有专门厂成批制造,因此结构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 (4)在组合机床上加工零件时,由于采用专用夹具、刀具和导向装置等,加工质量靠工艺装备保证,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5)当被加工产品更新时,采用其他类型的专用机床时,其大部部件要报废。用组合机床时,其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可以重复利用,不必另行设计和制造。 (6)组合机床易于联成组合机床自动线,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 组合机床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还有缺点: (1)组合机床的可变性较万能机床低,重新改装时有10%~20%的零件不能重复利用,而且改装时劳动量较大。 (2)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不是为某一种机床设计的,它是具有较广的适应性。这样,就使组合机床的结构较专用机床稍为复杂些。 近几年组合机床在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电机、仪器、缝纫机、自行车、阀门、矿山机械、冶金、航空、纺织机械及军工等部门已获得广泛的使用,一些中小批量生产部门也开始推广使用。我国在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上将获得较快的发展,其发展方向为: 1、提高通用部件的水平衡量通用部件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品种规格齐全,动、静态性能参数先进,工艺性好,精度高和精度保持性好。 目前应注意开发适应强力铣削的大功率动力滑台,高精度镗削头和高精度滑台,以及适应中、 小批生产的快调、速换动力部件和支承部件。 机械驱动的动力部件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优点。目前,机械驱动的动力部件应用了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等,使机械驱动的动力部件增添了新的竞争能力。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3年7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3) 二、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5)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7) 四、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8) 五、液压缸设计基础 (11) 5.1液压缸的轴向尺寸 (11) 5.2主要零件强度校核 (11) 六、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4) 七、设计小结 (17)

一、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要求实现的动作顺序为: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轴向切削力总和F e =30500N ,移动部件总重量G =19800N ;快进行程为100mm ,快进与快退速度0.1m/s ,工进行程为50mm ,工进速度为0.88mm/s ,加速、减速时间均为0.2s ,利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0.2;动摩擦系数为0.1。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使用液压缸。 2.负载与运动分析 (1)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即为切削阻力N F e 30500= (2)摩擦负载f F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N F fs 3960198002.0=?= 动摩擦阻力 N F fd 1980198001.0=?= (3)惯性负载 (4) 运动时间 快进 s v L t 11 .01 .0111=== 工进 s v L t 8.561000 88.005.0222=÷== 快退 s s v L L t 5.11.010)50100(33211=?? ? ????+=+=-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cm η =0.9,得出液压缸在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列。 表1 液压缸在各运动阶段的负载和推力(cm η=0.9) 1010N N 2 . 0 1 . 0 8 . 9 19800 i = ? = ? ? = t g G F υ

组合机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组合机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理工类 题目: 载重汽车主传动轴万向节叉端面钻孔组合 机床设计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000 学生姓名: 000 学号: 0000 指导教师: 000,教授, 2012年 04 月 1日 淮海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机床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机床只能对一种零件进行单刀~单工位~单轴~单面加工~生产效率低且加工精度不稳定~为了克服传统机床的弊端~工程技术人员相应地设计出了专用机床。但由于专用机床是根据某一工艺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且它的组成部件均是专门设计制造的~因此相对于传统机床而言~专用机床的造价过于昂贵~设计制造周期长。为了解决传统机床与专用机床之间的矛盾组合机床便应运而生了~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铣削、磨削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引起了越来越多工程人员的关注。本课题针对载重汽车主传动轴万向节叉端面钻孔组合机床设计~有利于提高大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加工精度稳定性~节约各方面的资源。

最早的组合机床于1911年在美国制成~用于加工汽车零件之后便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工业中~并且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我国的组合机床的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深入到很多行业~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 淮海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我国组合机床及其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要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几乎都从国外进口。第21届日本国际机床博览会上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机床制造商和团体展示的最先进的机床设备中~超高速和超高精度加工技术装备与复合、多功能、多轴化控制设备等深受欢迎。该届博览会上展出的加工中心中~主轴转速10000-20000r/min~最高进给速度可达20-60m/min,复合、多功能、多轴化控制装备的前景亦被看好。在零部件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数量减少的同时~加工的形状却日益复杂。在工程机械快速发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PLC控制

摘要 新型组合钻床,属于机械加工用钻床。它由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两端及一侧的导轨,导轨与工作台的边缘平行,钻架通过吊铁和锁紧螺钉安装在导轨上;导轨上设有燕尾,钻架可在导轨上水平移动:钻架包括溜板、溜板上装有传动机构,溜板底面上设有与导轨上的燕尾相配合的燕尾槽,机械滑台上装有主支撑架,主支撑架上装有纵向机械滑台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一控制活动按钮站,纵向机械滑台上装有附属支撑架,附属支撑架上通过机械滑台装有水平方向的钻削动力头。它解决了现有的钻床加工大型零部件特别是回转体直径较大时操作不方便、加工困难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组合钻床,PLC,可编程控制器

Abstract Summary of new type of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mechanical drill for machining. It by table, and installed in table ends and the side of guide, guide and table of edge parallel, drill frame through hanging iron and lock tight screws installed in Guide Shang; guide Shang has Yan tail, drill frame can in Guide Shang level moved: drill frame including slipped plate, and slipped plate Shang with drive body, slipped plate end of surface Shang has and guide Shang of Yan tail phase tie of Yan tail slot, machinery sliding on with main support frame, main support frame Shang with vertical machinery sliding Taiwa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control system connection a control activities button station, Vertical mechanical sliding bench is equipped with satellite support, subsidiary supports through the mechanical slide unit equipped with horizontal drilling power head. It solves the existing drilling of large diameter of parts in particular Rotary operation is not convenient to larger,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and other technical issues. Key words: combined drilling,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卧式钻孔组合机床多轴箱设计

前言 本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进一步学习各方面相关的知识,发挥创新能力。本设计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学院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难度及工作量适中,在内容上力求简明扼要、严格精选。 本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中英文摘要、绪论、第一章机床总体设计、第二章多轴箱部件设计、第三章多轴箱零件校核及总结和参考文献。 本设计全部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术语和常用术语。 本设计全部由机械工程学院XXX教授指导,在设计中承蒙张教授和本设计组中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为本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1)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绪论 (1) 第一章、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5) 1-1、组合机床工艺方案的制定 (5) 1-2、组合机床切削用量的选择 (6) 1-3、组合机床配置型式的选择 (6) 1-4、组合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7) 第二章、多轴箱部件设计 (13) 2-1、多轴箱设计 (13) 2-2、主轴设计 (13) 2-3、齿轮布置 (13) 2-4、多轴箱的润滑,手柄轴的设置 (17)

第三章、多轴箱零件校核 (19) 3-1、轴的校核 (19) 3-2、齿轮的校核 (22) 3-3、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24)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摘要 本论文主要说明组合机床设计的基本过程及要求。组合机床是按高度集中原则设计的,即在一台机床上可以同时完成同一种工序或多种不同工序的加工。组合机床发展于工业生产末期,与传统的机床相比:组合机床具有许多优点: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它由床身、立柱、工作台、及电源一些基本部件及一些特殊部件,根据不同的工件加工所需而设计的。 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很多工序,但就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组合机床来说,则主要用于平面加工和孔加工两大类工序。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1)、制定工艺方案通过了解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特点、精度和技术要求、定位夹紧情况、生产效率及机床的结构特点等,确定在组合机床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及加工方法,并绘制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2)、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确定机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通用部件和刀具的导向,计算切削用量及机床生产效率、绘制机床的尺寸联系图及加工示意图。 (3)、组合机床部件设计包括专用多轴箱的设计,传动布局合理,轴与齿轮之间不发生干涉,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和精确性。专用主轴设计、轴承的选用及电机的选择等。 (4)、液压装置的设计液压滑台、定位夹紧装置均为液压控制。并采用了许多液压控制阀,保证了运动的平衡性,循环性和精确性。 另外,本文还涉及到大量的设计和计算,包括: (1)、主轴的选择和传动布置,以保证加工过程中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2)、传动轴的设计和校核,以保证轴的刚度; (3)、齿轮的设计、计算,对齿轮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 多轴箱部分是本次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次设计中它的设计既要保证工作台的运动的合理、平衡和准确,又要满足工作要求。在本文中的大量设计、计算使它在理论上满足了设计和工作的要求。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8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

1前言 在机械制造中,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工件,许多工厂采用通用机床加工。由于通用机床要适应被加工零件形状和尺寸的要求,故机床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不仅如此,在实际加工中,由于只能单人单机操作,一道一道工序地完成,所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工件的加工质量也不稳定。 针对以上的问题,组合机床便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组合机床是根据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组成一种高效组合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法,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式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有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各种加工。组合机床的设计,目前基本上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根据具体加工对象的特征进行专门设计,这是当前最普遍也是最实用的做法。第二,随着组合机床在我国机械行业的广泛使用,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总结出生产和使用组合机床的经验,发现组合机床不仅在其组成部件方面有共性,可设计成通用部件,而且一些行业在完成一定工艺范围内的组合机床是极其相似的,有可能设计成通用部件,这种机床称为“专用组合机床”。这种组合机床不需要每次按具体对象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而是设计成通用品种,组织成批量生产,然后按被加工零件的具体需要,配以简单的夹具和刀具,即可组成加工一定对象的高效率设备。 为了使组合机床能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得到应用,往往需要应用成组技术,把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集中在一台组合机床上加工,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该课题是数控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的主轴箱设计。该课题来源于高精公司。这次设计任务是组合机床主轴箱部分的设计。主轴箱设计是该次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传动部分的设计。首先,在同组同学完成对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并绘制出“三图一卡”的基础上,绘制主轴箱设计的原始依据图;接着确定主轴结构;然后根据被加工孔的位置,拟定传动系统。这里应注意轴与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避免产生干涉,这一步是主轴箱设计的核心部分;第四步,计算并校核主轴是否符强度要求,其中包括对主轴配套轴承的校核;第五步,设计计算同步带传动装置;最后,绘制出相应的主轴箱图和同步带图以及它们的一些零件图。 整个毕业设计,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作为参考,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要从机床的合理性、经济性、工艺性、实用性以及被加工零件的具体要求出发,确立合理的设计方案。要不断地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请教指导老师,研究坚决的方法,得到进步。最终在老师的耐心和认真负责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这个毕业设计。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S195柴油机机体25轴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10轴左主轴箱设计

XXXXX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任务书 题目:S195柴油机机体25轴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10轴左主轴箱设计 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校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分院:机电分院 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班级:机制09—3 学号: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 起讫日期:2013.2.28—2013.5.17 指导教师:XXXXXX 职称:XXXX 审核日期:

说明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分院审定,下达到学生。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3.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题目:S195柴油机机体25轴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10轴左主轴箱设计 设计一台用于S195柴油机机体流水线的卧式双面25轴钻孔组合机床,给定条件为:生产纲领20万件/年;装料高度1000 mm;采用卧式双面通过式;采用液压夹紧方式。 具体内容: 1、卧式双面25轴钻孔组合机床三图一卡总体设计; 2、双面钻孔组合机床10轴左主轴箱的设计,加工内容为: 钻左侧面:螺纹底孔9 –?6.8,深20; 钻左侧面:螺纹底孔?8.5,深20; 3、左主轴箱主要零件图的设计; 4、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初稿、终稿,8000字以上)。 二、毕业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 进度安排: 1.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1周 2.三图一卡设计(A0 1.5张) 3 周 3.绘制10轴左主轴箱总图(A0 1张) 3 周 4.绘制左主轴箱主要零件的图纸(A0或A1 1张) 2 周 5.整理说明书,准备答辩2周 三、毕业设计实物内容及要求 1、学生每人应至少完成2张零号图纸的设计工作量,并编写设计说明书,其中的绘图工作, 原则上不得全部为计算机绘图或全部手工绘图。在将毕业设计资料装订成册时,计算机绘制的图纸可另行采用缩小比例打印出来装入说明书中。(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上交A3图纸打印的“设计二稿”纸质件) 2、打印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不少于8000字。 3、毕业答辩之前,每人应制作本人课题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毕业设计答辩。

汽车变速箱钻孔组合机床后多轴箱设计开题报告 (1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汽车变速箱钻孔组合机床后多轴箱设计

注:1.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2. 开题报告由各系集中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 徐旭东,周菊琪.现代组合机床技术及其发展[J] .中国机械工程,1995,(6):12-13. [2] 谢家瀛.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89. [3]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8. [4]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63 [5] 钱云峰,殷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5-49 [6]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0-120. [7] 彭得利.变速器箱体专用钻床主轴箱的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1,(3):23-26. [8] 云继夏,陆文欣,韩遂太.曲拐传动多轴箱的设计[J].组合机床通讯,1978,(4):27-47. [9] 刘文信.组合机床多轴箱齿轮强度的验算[J].组合机床,1983,(10):1-3. [10] 许玉改.钻、扩、铰孔共用一个主轴箱的组合机床设计[J].科技信息,2012,(27):111-112. [11] 张亚慧.钻攻复合主轴箱的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10):49-51. [12] 李运保,郭动针,冯云峰.钻孔、攻螺纹主轴的共箱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 技,2000,(1):15-16.

[13] 费叶琦,刘英,黄秀玲.钻孔组合机床主轴箱体的设计计算[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40(8):37-40. [14] John D,Ramboz.Machinable Rogowski Coil, Design, and Cal ibration [J]. IEEE Instrument and Measurement,1996,45(2):511-515. [15] Xingguo Han,Binwu wang.Research on Distribute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NC Machine Tools[J]. Proceedings of the 3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Manufacturing & Automation,2012,(8):200-213. [16] SCHMITZ Tony. Receptance Coupling for Tool Point Dynamics Prediction on Machine Tool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1,(5):130-135.

组合机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卧式双面24轴组合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底座) 学科部:理工学科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103班 学号:7011210138 姓名:徐伟龙 指导教师:永平 填表日期:2013 年12 月20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组合机床(如图1所示)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之以少量的专用部件和按工件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的专用机床。组合钻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等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等加工。 图1 组合机床具有如下的优点:(1)主要用于棱体零件和杂件等的孔面加工。(2)生产率高。因为工序集中,可以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进行加工。(3)加工精度稳定。因为工序固定,可选用成熟的通用部件、精密夹具和自动工作循环来确保加工精度的一致。(4)研制周期短,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因为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程度高,通用件可组织批量生产进行预先制造或外购。(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较低。(6)配置灵活。因结构是横块化、组合化。可按照工件或工序要求,用大量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灵活组成各种

类型的组合机床和自动线;机床便于改装:产品或工艺发生变化时,通用部件一般还可以重复使用。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金属切削机床》这门课程对组合钻床的了解,结合《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组合钻床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特别是对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加工产生的浓厚的兴趣,组合钻床的设计对我们机械专业学生对本人也是比较大的挑战,所以我才选择组合钻床的设计作业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大学四年来的综合考验和考量。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1、国组合机床现状 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许多行业,是当前机械行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率、高质量、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家电等行业。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所面临的并存机遇与挑战、组合机床行业企业适时调整战略,采取了积极向上的应对策略,出现了生产、销售两旺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仅组合机床一项,据统计产量已达1000余台,产值达3.9个亿以上,较2004年同比增长了10%,另外组合机床行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出口交费值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新产品、新技术较去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可见行业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工程机械需求呈现了增长势头,生产厂家呈现出一年翻一番的良好发展形势,虽然国家因出现局部经济过热而采取对钢材、建材等行业进行调控,但许多重点工程都陆续开工,工程机械可能不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组合专机-六轴钻孔双面卧式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一 4、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二 5、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三 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文摘 (1) 英文文摘 (2) 主要符号表 (5) 第一章引言 (6) 1.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6) 1.2国内研究现状 (6) 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6) 第二章工艺方案的拟定 (7) 2.1 梳棉机箱体结合件零件的工艺技术分析 (7) 2.2 定位分析、基准选取及制定工艺路线 (8) 第三章钻夹具设计 (11) 3.1 梳棉机箱体结合件钻孔组合机床夹具分析 (11) 3.2 定位夹紧方案的确定 (11) 3.3 刀具选择及切削用量的选取 (11) 3.4 夹具体设计 (13) 第四章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17) 4.1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17) 4.2 加工示意图 (18) 4.3 机床联系尺寸图 (19) 4.4 机床分组 (21) 第五章液压系统设计 (23) 5.1液压压紧系统设计 (23) 5.2 钻削进给液压系统设计 (25)

第六章多轴箱——右主轴箱设计 (30) 6.1引言 (30) 6.2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30) 第七章经济性分析 (39) 7.1箱体结合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39) 7.2 夹具定位加紧分析: (39) 7.3组合机床应用分析: (39) 第八章结论和展望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 附件 (44)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引言 1.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梳棉机是棉纺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性机台,被称为纺纱工艺的“心脏”设备。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梳棉机主要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制,国内梳棉机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国外各公司先后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梳棉机C50, C51, DK760, DK788, DK803, DK903, CX400, MK5等超高产梳棉机,产量为50-120kgtho 2004年国外又推出了TC03, C60, MK6等超高产梳棉机。在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研究高产梳棉机的经验基础上,2004年中国纺机集团清梳机械事业部推出了JFW1201, 202型高产梳棉机,可以被认为是我国的第四代梳棉机,主要满足国产清梳联的要求。 在第四代梳棉机生产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被引入。本文针对组合机床在梳棉机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以梳棉机箱体结合件的加工为例,阐述了工艺、工装、组合机床的设计过程及其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曾有过以下记载:(1)青岛纺机厂宫业全1984年主编的《梳棉机现状及发展前景》一书介绍了八十年代以前国内外梳棉机的概况、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由山东纺织工程学会1987年编写的《高产梳棉机研制工作组三十周年纪念专刊》介绍了工作组部分人员的一些研究体会和经验总结;(3) 2003年青岛纺机厂编写的《梳棉技术发展与创新文献汇编》收录了关于梳理技术方面的较有价值的文章近30篇。其中资料 (1)和(2)都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内情况进行编写的,而且主要介绍的是高产梳棉机试验工作组的研究情况,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梳棉机的工艺技术理论方面,而对梳棉机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没有系统的总结。本文结合前有文章,以梳棉机箱体结合件为例进行了工艺技术及加工设备、装夹设备的简单设计。 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五个方面即梳棉机箱体结合件的加工工艺、组合钻孔工序的工装设计、液压控制系统设计、组合机床设计对梳棉机箱体结合件的制造做了详细的阐述,简要说明了现代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与梳棉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