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长沙市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判定认识或理论校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高二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自诩.(yǔ) 矜.育(jīn) 洗.马(xǐ) 安然无恙.(yàng)B. 孤僻.(pì)干涸.(gū) 逋.慢(bū) 买椟.还珠(dú)C. 赍.(jī)发迤逦.(lǐ)仓廒.(áo)垂头丧.气(sàng)D. 熟稔.(niǎn) 拔擢.(zhuó) 陨.首(yuǎn) 茕茕孑.立(j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刺配酒馔天高地迥B.通霄滑稽没精打彩C.盘恒荟翠战战惊惊D.侥幸陶治闷闷不乐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无主....。

B.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各种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学子们确有洛阳纸贵....的感觉。

C.看她紧锁眉头、沉默不语的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

D.香港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人们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萍水相逢....的浪漫感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B.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三年来,汶川灾后重建成就显著,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各方面团结协作的结果。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

①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②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③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7题。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6.6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新高。

这一规模基本上相当于20年前我国全年的外贸总值,两个月相当于一年。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对2024年外贸数据“开门红”做出如上介绍。

2023年3月26日,国新办就近期生产、消费、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举行发布会,王令浚介绍,今年1-2月出口增长10.3%,进口增长6.7%,“双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尽管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贸持续向好,有基础,有条件,对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有信心。

商务部前副部长郭婷婷表示,2024年,推动外贸质升量稳,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争取尽早出台实施、尽快落地见效,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郭婷婷表示,2024年中国外贸实现了稳健开局。

前两个月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比2023年四季度加快约7个百分点。

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0.3%、6.7%。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0%,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8.1%、1.6%。

同时,民营企业占比提升。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7%,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达到54.6%,成为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全力实现外贸‘质升量稳’的任务目标,我们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

促进外贸产业和供应链创新升级的同时,也深化与贸易伙伴的合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郭婷婷对于具体的稳外贸工作提出几点考量。

在深化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方面,郭婷婷表示,商务部将聚焦供应链的全流程,与有意愿的贸易伙伴深化从原材料、半成品到制成品的全链条、系统性合作。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

《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

”这是符合事实的。

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唯仁者能之。

”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

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

《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

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

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

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

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材料二: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

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

”(《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见得思义。

”(《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

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①. 仁以为己任 ②. 死而后已 ③. 致知在格物 ④. 物格而后知至 ⑤. 常于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已”“致”“至”“几”“慎”。
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喻”“顾”“惟”“知”“智”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6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写李白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在表达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答案】①.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②.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 相顾无言 ④. 惟有泪千行 ⑤. 人生代代无穷已 ⑥. 江月年年望相似 ⑦. 鸿雁长飞光不度 ⑧. 鱼龙潜跃水成文 ⑨. 王于兴师 ⑩. 修我戈矛 ⑪. 见贤思齐焉 ⑫.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⑬. 一日克己复礼 ⑭. 天下归仁焉 ⑮. 沉吟放拨插弦中 ⑯. 整顿衣裳起敛容
(3)《江城子·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君子喻于义 ②. 小人喻于利 ③. 先修其身 ④. 先正其心 ⑤. 相顾无言 ⑥. 惟有泪千行 ⑦. 知人者智 ⑧. 自知者明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古田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掊(pǒu)譬如(bì)户牖(yǒu)五石之瓠(hù)B.八佾(yì)文质彬彬(bīn)复辟(bì)埏埴(shān zhí)C.淬炼(cuì)怵惕(shù)车毂(gǔ)呺然(xiāo)D.其脆易泮(bàn)恻隐(cè)寒噤(jìn)跋涉(shè)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世世为洋滁觥(从事)《诗》可以兴,可以观(激发人的感情)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买)自矜者不长(怜惜)③贼其君者也(伤害)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④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安而后能虑(忧虑)⑤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怎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晓,明白)⑥天下归仁焉(回归)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说)⑦若此则天下治(治理)复众人之所过(弥补、补救)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⑦ D.②④⑤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当察乱何自起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若火之始然D.其脆易泮故盗贼有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恕”乎犹其有四体也 B.人而不仁,如礼何死而不亡者寿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治之于未乱 D.不失其所者久复众人之所过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一致的一项是()A.不贵难得之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其坚不能自举故亏父而自利C.克己复礼为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D.不足以事父母我树之而实五石6.下列文言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请买其方百金B.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C.当察乱何自起是以圣人无为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到草料场后,交割完毕,有这样一段文字: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1、“生些焰火”,“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这些叙述的作用是()A.后来草料场失火,这里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悬念,暗示大火可能是由于林冲大意而引起的。

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更能吸引人。

B.与下面的内容相照应:林冲从外面回来,发现草厅被大雪压倒,他恐“火炭延烧起来”,并得知“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后来,草料场失火,证明绝非林冲大意所致。

C.这里的描写有象征意义。

林冲胸中燃烧着复仇的怒火,那些“炭柴”正是怒火燃烧的条件。

一旦时机成熟,大火必将烧毁不合理的一切。

D.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

他到草料场准备长期地住下去,过比较安定、舒适的生活。

2、“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里描写的作用是()A.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当时的封建社会正如这摇摇欲坠的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就如同这草厅,他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来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起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能林冲被迫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

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球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的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矛盾的、不佳的心境。

3、林冲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A.林冲认为,看管草料场的差事不错,打算长期在这里安居干下去。

B.林冲认为,陆谦等人不会有什么阴谋,因而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C.林冲盼望着晴天,这象征林冲仍然对未来抱有幻想,他认为阴雪总将过去,晴日必将到来。

D.林冲还没有完全识破高球等人的阴谋毒计,还想随遇而安,苟且忍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

B、审容膝之易安..易安:容易使人安乐。

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D、帝乡..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门虽设而.长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之.二虫又何知?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7、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共10分,每小题5分。

)(1)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8、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9、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6分)10、请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3)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4)悟以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

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

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

“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

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

“二等。

快开车了吧?茶房!”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

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

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站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拿茶!”“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好啦!”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

有时呼声稍低一点。

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到了天津。

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醒了,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

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

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

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

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

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

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

谢天谢地!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普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12、小说开今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1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1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9分)第Ⅱ卷语言表达与应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1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大家对此评价并不高,认为实在是差强人意....,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B.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古志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