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规律。

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药物的设计、合成和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代谢等内容。

一、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药物可以分为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天然药物三大类。

化学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天然药物是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药物,如青霉素、阿胶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拮抗剂、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药物在治疗疾病时起到的作用机制各有不同。

二、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对药物的性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等形式来表示。

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晶型等;化学性质包括药物的反应性、水解性、氧化性等。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的分析,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三、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作用,最终被转化成代谢产物并排泄出体外。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肝脏中的细胞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将药物转化成更容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的速度和途径对药物的药效和毒性有重要影响。

药物代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代谢酶的研究也是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四、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设计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设计出具有特定药效的新药物。

药物合成是将设计好的药物分子合成出来的过程,包括合成路线的设计、合成方法的选择等。

大二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二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二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言随着人类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从药物分子结构到药效学的重要学科逐渐受到重视。

在大二阶段,学生开始进入药物化学的学习,了解药物的结构、合成、作用机制等知识。

本文将对大二药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

一、药物化学基础知识1. 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药物的用途可以分为抗生素、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镇痛药物等。

根据药物的来源可以分为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草药等。

2. 药物分子结构药物分子结构的关键部分包括骨架、官能团和它们在药效作用上的作用。

药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作用特点,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其活性部位、药效作用机制等信息。

3. 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生物合成。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反应将原料物质转化为目标药物,天然产物合成则是利用天然产物结构进行改造合成新的药物,生物合成是利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合成。

4.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品质的重要环节,包括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合成过程的控制和对成品药的检验等。

药物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二、药物的药效学1.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分子与生物体内的靶点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分子对接、受体激活、酶抑制等方式来实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有助于预测药物在体内的活性、毒性和药效持续时间,从而指导用药方案的设计。

3. 药物的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了解药物的毒性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安全范围、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同时也有助于药物的研发和设计。

4. 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是指将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实践,包括用药途径、剂量选择、用药时间和药物联合应用等。

化学中的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点

化学中的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点

化学中的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点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及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基础。

在化学中的药物化学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药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1. 药物与化学反应药物在体内产生作用往往是通过参与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药物分子可以与体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如与受体结合、与酶催化反应等,从而实现产生药理作用。

因此,理解药物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对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设计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可以改变药物的生物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等一系列药理特征。

因此,掌握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对于药物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药物在体内经历一系列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经过体内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合成与制备药物合成是研究如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方法得到药物分子的过程。

合成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药物的产率、纯度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制备也涉及到药物的提取、纯化和制剂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对于药物研发和生产至关重要。

5.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化学成分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

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及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重要学科。

药物与化学反应、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代谢与代谢产物、药物合成与制备以及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等都是药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是指能够在生物体内起特定药理活性,并能够预防、治疗、诊断和改善疾病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其合成途径的科学。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效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2. 药物的合成研究:药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合成药物的目标是简捷、经济且高产率,具有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3.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交叉领域。

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靶分子的结合、生物途径的调控等。

二、药物分类根据药品的疗效、化学结构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很多类。

根据药物的用途,药物可以分为:1. 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抗癌药、抗感染剂等。

2. 预防药物:用于预防疾病的化合物,如疫苗、预防性抗生素等。

3. 诊断用药:用于帮助诊断疾病的化合物,如放射性核素、造影剂等。

4. 应急药品:用于急救和紧急情况下的药物,如止血剂、解热镇痛药等。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可以分为:1. 有机化合物药物:由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包括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2. 无机化合物药物: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如氧化铁、氧化亚铁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1.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生物靶标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2. 非靶向药物:通过影响生物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功能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三、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 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药物合成的基础,包括常见的反应类型如亲核-亲电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2. 天然产物全合成:大部分天然药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需要进行全合成来得到纯品,这对有机合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合成方法研究:随着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药物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合成方法,用于合成更加复杂的分子。

药物化学知识点

药物化学知识点

根据2022年药学349大纲要求编写药物化学考察要点(1)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主要理化性质、结构类型、临床应用;(2)化学药物的制备方法;(3)典型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作用机理、体内代谢、发展过程;(4)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实验部分: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苯乐来、磺胺醋酰钠、羟甲香豆素的合成、分离精制。

一、绪论药物: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包括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二、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新化学实体:NCE(new chemical entities)NCE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的化合物,是指在新药研究早期阶段研究发明的,经临床试验可能会转化为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分子。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指在选择和确定了治疗靶标后,获得与所选择的靶标能相互作用的具有确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即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通过优化主要是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降低毒性,建立构效关系,理解分子的作用模式,评估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确定候选药物。

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又称原型物,具有所期望的生物或药理活性,但会存在一些其他所不合适的性质,如较高毒性,其他生物活性、较差的溶解度或药物代谢的问题。

生物电子等排体:生物电子等排体是由化学电子等排体演化而来。

是指那些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能产生相似的或相反的(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生物电子等排体是具有相似的分子性状和体积、相似的电荷分布,并由此表现出相似的物理性质(如疏水性),对同一靶标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大一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

大一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

大一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作为药学专业大一学生,了解并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后续专业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一药物化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基础1. 化学键和有机分子结构在药物化学中,有机分子是指含有碳和氢元素,并且具有天然产物或合成药物结构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键的形成、结构表示法、分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等。

2. 功能团的性质和反应功能团是决定有机分子性质和反应的基本结构单元,如羟基、羰基、氨基等。

了解各种功能团的性质和常见的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对于理解药物的合成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物化学基础知识1. 药物分类和命名法了解药物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按照治疗病症分类、按照作用机制分类等。

2. 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药物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等。

掌握药物的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和药效。

例如,了解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方式以及激活或抑制受体的作用方式。

3. 药物合成与改造药物合成和改造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了解常用的药物合成方法,如常见官能团的引入、选择性官能团保护和去保护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

三、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了解药物代谢有助于我们理解药物的特点和药效。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以及药物代谢酶系统的研究等。

四、药物分析方法药物分析是药物化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等方法。

了解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对于深入了解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五、药物毒理学基础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副作用,了解药物的毒理学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药物。

医用化学知识点总结

医用化学知识点总结

医用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决定了分子的性质。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通过电子共享或转移而形成的连接。

5. 反应热力学: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

6.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情况,平衡常数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二、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1. 药物分子的立体结构:药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生物活性和药效。

2. 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了药物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有助于设计新的药物分子。

3. 极性与非极性药物:极性和非极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有不同特点。

4. 药物分子的溶解度:药物分子的溶解度直接影响了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5. 药物分子的稳定性:药物分子的稳定性与其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效力和安全性有关。

三、药物化学1. 药物分类:按照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方式、治疗疾病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 药物合成与分离:药物合成是指合成新的药物分子或者合成药物原料,药物分离是指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有用的化合物。

3. 药物设计:药物设计是指研究药物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药效、毒性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关系应用于设计新的药物。

4.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品质、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鉴定,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5.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6. 药物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

四、药物作用机制1. 药物与靶点结合:药物通过与生物分子靶点结合发挥药效。

2. 药物的途径与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决定了其在体内的药效。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药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和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2、药物化学学科地位:是一门发现与开发新药、设计和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如药理活性、毒性等)之间的关系(构效关系,QSAR)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3、药物化学首要任务:新药研发4、药物化学诞生的标志:鸦片主要成分的研究5、阿司匹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化学方法对天然化合物进行改造的方法而得到的药物。

阿司匹林的成功上市,标志着药物化学的研究开始由原来的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半合成研究。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7、药物的名称有3个名称: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如西咪替丁又叫甲基咪胍第三章1、结构通式:1,4-苯并二氮卓母核2、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㈠、地西泮又名安定1.临床用途:主要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㈡奥沙西泮1、又名去甲羟基安定、舒宁2、C-3位产生了羟基,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地西泮3’OH活性取代代谢物)3、临床用途:本品的药理作用与地西泮相似,但较弱,嗜睡、共济失调等副作用较少。

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焦虑伴有精神抑郁的辅助用药。

2.地西泮的体内代谢图图中全是I相反应3..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反应:1、官能团化反应(Phase I)氧化反应1、芳环氧化—引入羟基;2、烯烃、炔烃氧化—环氧化物、反式二醇;3、烃基氧化—引入羟基—醛酮、羧酸;4、脂环氧化—环羟基化;5、胺的氧化—N-脱烃基、N-氧化、N-羟基化合物、脱氨基等;6、醚、硫醚氧化—芳醚O-脱烃基、S-脱烃基、脱硫、S-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还原反应:1、羰基还原—醇;2、硝基、偶氮化合物还原—伯胺;水解反应:酯、酰胺—酸、醇(酚)、胺;2、结合反应(Phase I I)极性基团羟基、氨基、羧基等在酶催化下与活性内源性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代谢物,从尿或胆汁中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药物辅助 设计
10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各学科的带头学科
药事管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
毒理学 生物化学
药物分析学 药剂学
化学
药物化学
生命科学 (医学、药理学、病理学、 微生物学、基因组学)
11
三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1、基于生命科学揭示的潜在的药物靶点,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已知活性物质 的结构特征,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减少毒副作用
进行新药 开发的原 因和目的
预防出现新的疾病
希望能够发现作用时 间长的药物
改善药物的吸收,提高生 物利用度
17
五 药物化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1. 发现阶段 1)靶标的选择、鉴定(或发现) 2)可与被选择靶标相互作用的新生理活性物质的发现
2. 优化阶段 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以构效关系的确立和分析为特征
3. 开发阶段 继续对生理活性物质的药动学性质进行改良,并调整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调
剂性,以便于临床研究。
18
六 药物作用阶段
一般认为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性发挥主要有3个阶段,即药剂学阶段、药代 动力学阶段和药效学阶段。
阶段 药剂学阶段
药代动力学阶段
内容 给药途径的选择 最佳剂型的选择
药物的体内动态 ADME
目的
优化分布 易于吸收 消除药物的不良感官性 质
调节生物利用度 投药量与作用部位浓度 的比率,及时效关系
药效学阶段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质 最大活性

最大选择性
机体反应的性质与强度 最小毒性
14
四 药物化学的任务
1) 寻求优良新药,不断探索寻求新药的途径。发现具有进一 步研究、开发价值的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对其 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创造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药。改 造现有药物或有效化合物以期获得更有效、安全的药物。
——— “新药设计”
先导化合物 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可以作为结构改造的 模型,从而获得预期药理作用的模型
药物和原料药
药物包括原料药(活性药物成分,APIs)和辅料(辅助物质),原料药 和辅料的组合就是药物技术的工作,并最终成为一个剂型。 举例:2006年,美国:
21000个药物制剂 1357个单一药物 1024个小分子药物 166个生物制品
5
化学药物
• 通常是结构明确、低相对分子质量(100~500)的化学制品,可与生物体内 的大分子靶点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预防、诊断、治疗、调节 机体功能的作用。
——《药品管理法》 57 条
3
药物,无论是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 程药物,就其化学本质而言都是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
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 )。 A. 预防脑血栓 B. 避孕 C. 缓解胃痛 D. 去除脸上皱纹 E. 碱化尿液,
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
4
而如何设计和合成新药,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13
•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合成 、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结构与药理活 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一个 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药物的实际应用;
利血平,无色棱状晶体。熔点264~265℃(分解),比旋光度-117.7°(氯 仿)
6
二 药物化学的定义
药物化学涉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发现、开发和鉴定,以及在分子水平对生 理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化学主要是以药物研究为主,对一般生理 活性物质也进行研究,同时也包括对药物及其关联物质代谢物的研究、鉴定 和合成。
---IUPAC
7
最新定义:
药物化学是研究用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药物的先导化合物的 发现与优化、新药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并将候选药物开发成上市新药 的,由化学、药学、生物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交叉融合 的一门学科。
8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科。
12
2、研究化学药物的制备原理、合成路线及其稳定性; 3、研究化学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的 规律及代谢产物; 4、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与活性化合物代谢之间的关系(构代关系)、化学结构与活性 化合物毒性之间的关系(构毒关系)等; 5、寻找和发现新药。
15
2) 实现药物的产业化,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 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3) 研究药物理化性质、杂质来源、体内代谢、变化规律等, 为制定质量标准、剂型设计和临床药学研究提供依据。合 理应用药物。为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 “临床药物化学”
16
现在有些病症我们还无法治 愈,只能缓解
第二章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
1
一 药物的定义
什么是药物?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2
药品的法律定义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 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 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另一是从化学的角度设计和创建新药,主要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 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mechanis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通过前瞻性研究,发 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 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化学
生物科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与药理、药剂、药分并称 药学四大基础
其中药物化学为先导学科。
应用计算 机
应用性学科、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 朝阳学科
9
化学
生物科学
应用计算机
化学结构,药 物制备,构效 关系 (有机化学, 结晶学,光谱 学,物理化学 ,量子化学 ……)
作用机理,药效评 价,药物毒性,药 物作用靶点 (生物化学,药理 学,分子生物学, 细胞学,毒理学, 免疫学,病理学, 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