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习题及答案.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用均匀分配法重结晶BaSO 4(常量组分)和PbSO 4(微量组分),每结晶一次,使BaSO 4析出一半。

已知结晶系数为10,当经10次重结晶时,结晶出的常量组分为原来的百分数[由ny )21(=公式得出]是 A 、6.9761 B 、10241C 、2441D 、66.9712、用非均匀分配法对PbCrO 4(常量组分)和BaCrO 4(微量组分)进行重结晶,每结晶一次,使PbCrO 4析出一半。

已知结晶系数为10,当经10次重结晶时,微量组分析出的百分数[由nx )211(λ-=公式得出]是A 、95.1%B 、85.1%C 、90.1%D 、75.1%3、含0.010gFe 3+的强酸溶液,用乙醚萃取时,已知其分配比为99,则等体积萃取一次后,水相中残存Fe 3+量为A 、0.10mgB 、0.010mgC 、1.0mgD 、1.01mg4、萃取过程的本质可表述为A 、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过程B 、金属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C 、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D 、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5、用等体积萃取要求进行两次萃取后,其萃取率大于95%,则其分配比必须大于A 、10B 、7C 、3.5D 、26、移取25.00mL 含0.125g I 2的KI 溶液,用25.00mLCCl 4萃取。

平衡后测得水相中含0.00500g I 2,则萃取两次的萃取率是A 、99.8%B 、99.0%C 、98.6%D 、98.0% 7、属阳离子交换树脂是A 、RNH 3OHB 、RNH 2CH 3OHC 、ROHD 、RN(CH 3)3OH8、根据离子的水化规律,判断含Mg 2+,Ca 2+,Ba 2+,Sr 2+离子混合液流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先流出的离子是A 、Ba 2+B 、Mg 2+C 、Sr 2+D 、Ca 2+二、填空题1、离子交换法用于Fe 3+、Al 3+的分离时,先用盐酸处理溶液,使Fe 3+、Al 3+分别以____________形态存在。

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1. 解:(1)由于剩余的Fe 3+为0.01%,所以[Fe 3+]=0.002×0.0001=2×10-6mol/LK sp =8×10-38=[Fe 3+][OH -]3, [OH -]=10-10.53, PH=3.53(2) 若为Fe 2+时,则K sp =8×10-16=[ Fe 2+][OH -]2=2×10-6×[OH -]2, [OH -]=10-4.7 PH=9.30若有FeOH +时,αFe(OH)=c Fe /[ Fe 2+]=1+β[OH -]=1+10-4[OH -]代入得:K sp =8×10-16=[ Fe 2+][OH -]2= c Fe ×[OH -]2/αFe(OH) 解得 [OH -]=2.21×10-5 ,PH=9.342. 解: BaA 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关系为1:2 ,320.3460(aA)137.33206.620.0996020.2010M B -⨯=-=⨯⨯2(A)206.622208.62M H ==+=3. 解:由公式m n =m o [V W /(DV O +V W )]n 计算得: 萃取一次后,m 1=10×[1/(99+1)]=0.1mg 萃取二次后,m 2=0.001mg转入有机相的质量为:10-0.0001=9.999mg因为D=99,所以反萃取率为1%,故水洗时Fe 3+的损失为:9.999×1%=0.1mg 4. 解:6210/AA bc c mol L b εε-=⇒==⨯矿样中金的质量分数:63320210501010196.9719100% 4.1510%5---⨯⨯⨯⨯⨯⨯=⨯5. 解:由E=D/D+1×100%=95%得:D=19C(Pb)=m/M Pb V=103.5×10-6/207.2×0.25=1.998×10-6mol/L6. 解由00nn Vw m m DV Vw ⎛⎫=⨯ ⎪+⎝⎭和00%100%nm m E m -=⨯计算。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答案全集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答案全集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答案全集一.填空(每空1分。

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c1(mol/L) NH4 H2PO4(2)c1(mol/L)NaAc+ c2(mol/L)H3BO3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透射比。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时,δH2B =δHB-;pH=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p K a2=。

5.已知(Fe3+/Fe2+)=,(Ce4+/Ce3+)=,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mol/L Ce4+滴定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时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电位突跃范围是。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 , 和。

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 , , 四部分组成.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表示,等于;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关,与波长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

二、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1.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3.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4.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5.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三、分析方法设计(共15分,写在答题纸上)1. 设计测定含有中性杂质的Na 2CO 3与Na 3PO 4混合物中二组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案。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酸碱滴定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酸碱滴定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第5章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在下列溶剂中HF的酸性最强的是()。

[华侨大学2015研]A.纯水B.浓H2SO4C.液氨D.醋酸【答案】C【解析】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时,HF在碱中的酸性最强。

2.以草酸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但因保存不当,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请问此草酸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结果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不确定【答案】A3.增加电解质的浓度,会使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华南理工大学2012研]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4.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厦门大学2011研]A.0.1mol/L NaAc和0.1mol/L HAc溶液B.0.1mol/L NH4Ac和0.1mol/L HAc溶液C.0.1mol/L NH4Ac溶液D.0.1mol/L NaAc溶液【答案】D【解析】AB两项,为缓冲溶液,改变浓度时pH改变较小;C项,为两性物质,浓度增加后pH改变也不大。

5.欲用酸碱滴定法在水溶液中测定NaAc试剂的纯度,采用指示剂确定终点,达到0.2%准确度,以下何种方法可行?()[南开大学2009研]A.提高反应物浓度直接滴定B.采用返滴定法测定C.选好指示剂,使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一致D.以上方法均达不到【答案】D6.用0.0500mol·L-1的HCl溶液滴定浓度为0.0500mol·L-1二元弱酸盐Na2A溶液,当pH=10.25时,,当pH=6.38时,,求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用最简公式计算)[四川大学2005研] A.8.32B.10.25C.6.38D.7.00【答案】A【解析】当,;当,。

从而可以求得,可以求得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最简公式为解得pH=8.32。

二、填空题1.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______,当溶液的pH小于这个范围的下限时,指示剂呈现______色,当溶液的pH大于这个范围的上限时则呈现______色,当溶液的pH处在这个范围之内时,指示剂呈现______色。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解:32CaCO HCl ,NaOH HCl001()2100%100%1(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0.250098.24%cV cV M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10解:2232462365Sb S Sb SO Fe KMnO +232323550.0200/0.031800.0005366220.000530.001060.00053339.68/100%71.64%0.25130.00106121.76/100%51.36%0.2513Sb S Sb S Sb Sb S Sb n cV mol L L moln n mol mol mol g molw gmol g mol w g ==⨯⨯===⨯=⨯=⨯=⨯=⨯=12解: 323345104As O AsO MnO --故4410005KMnO mcV M=⨯⨯440.2112100050.02345(/)36.42197.8KMnO c mol L ⨯⨯==⨯14解:22422422435001000 5.55310()90.035H C O H C O H C O m n mol M -===⨯2242H C O NaOH22433322 5.5531011.10610()11.106100.111()111()0.100NaOH H C O NaOH NaOHNaOH n n mol n V L mL c ---==⨯⨯=⨯⨯====224425H C O KMnO422433225.55310 2.22110()55KMnO H C O n n mol --==⨯⨯=⨯44432.221100.0222()22.2()0.100KMnO KMnO KMnO n V L mL c -⨯====16解:2272272275.442294.180.01850(/)1K Cr O K Cr O K Cr O n c mol L V ===3422722734/20.01850231.5428.567(/)Fe O K Cr OK Cr O Fe O T c M mg mL =⨯⨯=⨯⨯=18解: 245Fe MnO +-4243735.70550.02034 3.63110()1000FeSO H O MnO n n mol --∙∴==⨯⨯=⨯424242427777FeSO H OFeSO H O FeSO H OFeSO H O m n M mmω∙∙∙∙⨯==33.63110278.0499.76%1.012-⨯⨯==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第9章重量分析法一、填空题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 A.稀、热、快、搅、陈B.浓、热、快、搅、陈C.稀、冷、慢、搅、陈D.稀、热、慢、搅、陈【答案】D2.BaSO4沉淀在0.1mol/L 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大,其原因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酸效应B.盐效应C.配位效应D.形成过饱和溶液【答案】B3.在重量分析法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西北大学2014研]A.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B.沉淀速度过快C.表面吸附D.离子结构类似【答案】D4.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A.冷水B.热的电解质稀溶液C.沉淀剂稀溶液D.有机溶剂【答案】B【解析】洗涤无定形沉淀时,应在热的电解质稀溶液中进行,防止生成胶体。

5.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答案】B【解析】吸附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因此洗涤可使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进入洗涤液,从而达到提高沉淀纯度的目的。

6.在重量分析中,如果杂质沉淀量在放置过程中随着放置时间而增大,则这种玷污是由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研]A.形成混晶B.表面吸附C.形成双电层D.继沉淀【答案】D7.在重量分析法中,产生共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南开大学2011研]A.表面吸附B.沉淀速度太慢C.沉淀时湿度太低D.陈化不完全【答案】A8.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沉淀完全,可采取的沉淀条件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加入浓的HClB.加入适量的稀HNO3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的NaClD.趁热加入NH4Cl+NH3【答案】C二、填空题1.共沉淀和后沉淀是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共沉淀的现象主要可以分为、______和三类。

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教案(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2009级使用)

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教案(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2009级使用)

螯合物萃取体系存在的几个平衡关系如下图:
总的萃取平衡方程式为:M(w)+nHL(o) =MLn(o)+nH+(w) 萃取平衡常数Kex
Kex
=
[MLn]o[H+]wn [M]w[HL]on
=
KD(MLn)βn [KD(HL)Ka(HL)]n
Kex决定于螯合物的分配系数KD(MLn)和累积稳定常数βn以及 螯合剂的分配系数KD(HL)和它的离解常数(Ka)
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选择性较好,如硫酸铅 -硫酸鋇,磷酸铵镁-砷酸铵镁等
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 如动物胶、丹宁 离子缔合共沉淀,如甲基紫与InI4-。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例 1-萘酚的乙醇溶
液中,1-萘酚沉淀,并将U(VI)与1-亚硝基-2-萘酚的螯 合物共沉淀下来。
11.4萃取分离法
1.萃取分离机理
相似溶解相似 带电荷的物质亲水,不易被有机溶剂萃取 可溶的呈电中性的物质疏水易为有机溶剂萃取
镍(II) +丁二酮肟 丁二酮肟-镍(II) ‖ CHCl3
带电荷,亲水 萃取剂
电中性,疏水
萃取溶剂
2 分配定律、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分配系数: 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若A在
萃取n次后,水相中剩余物质A为mn(g) mn=mo[Vw/(DVo + Vw)]n
3 萃取率
萃取率用于衡量萃取得总效果,用E表示
E=
溶质A在有机相中的总量 溶质A的总量
×100%

coVo coVo+cwVw
×100%
E=
D D+(Vw/Vo)
×100%
式中,Vw/Vo称相 当Vw/Vo=1时, E=D/(D+1)×100% 在D>10时,E>90%, D>100, E>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纸色谱分离 A-B 混合组分得到: Rf A 0.40, Rf B 0.60 ,已知原点到前沿的
距离为 20cm,则展开后 A、B 斑点中心间距为( )。[华侨大学 2014 研;华南理工大 学 2015 研]
A.2.0cm B.2.5cm C.5.0cm D.4.0cm 【答案】D 【解析】根据比移值的公式
。[北京科技大学 2014 研]
2.在萃取分离中,同量的萃取溶剂分几次萃取的效率比一次萃取的效率
加萃取的次数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研]
【答案】高;增加工作量和操作引起的误差
,但增
3.实验室中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去离子水时,应该混合使用
离子柱和
离子柱,以除去
离子和
离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研;中国科学技术
液连续萃取几次,才能使总萃取率达 95%以上?[吉林大学 2011 研]
解:根据题意可知是多次萃取,可用 Vw
n
1
17
50.00 10.00
50.00
n
0.95
可得
n=2
则应用 10mL 的萃取剂溶液连续萃取 2 次,才能使总萃取率达 95%以上。
3.丁酸在苯-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KD=3,当 100mL 0.01mol/L 酸溶液用 25mL 苯萃 取时,计算在(1)pH=4.00;(2)pH=10.00 时丁酸在苯中的浓度。(丁酸根离子不被萃 取,丁酸的 pKa=4.8)[中国科学院 2004 研]
(2)pH=10.00 时
D
3 10 10.00 1010.00 104.8
104.7
E=10-4.17+0-140.70 / 25=5.0´ 10-4%
苯相中丁酸的浓度为
(0.1创100 5.0创10-6 / 25)mol L-1=2.0 10-6 mol L-1
4.对于某萃取体系,萃取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4.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 A,如果 A 为一弱酸,则分配系数 KD 与分配比 D 之 间的关系是(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研]
A.KD 大于 D B.KD 小于 D C.KD 等于 D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分配比 D 是指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与溶质在水相中各种 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之比,由于弱酸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不仅有主要的 HA,亦有少量 A-,
试计算此溶质的分配比。若将 20mL 溶质分成 4 次萃取,能否达到定量萃取的要求?[中国
科学院大连物化所 2000 研]
解:(1)由题意可知:E %
90%,
VO
=20mL,
4/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1)pH=4.00 时
D
KD H H Ka
3 10 4.00 104.00 104.8
2.6
E= 2.6 =39.4% 2.6+100 / 25
丁酸在苯相中的浓度为
(0.1100 0.394 / 25)molL1 0.16molL1
下 标 分 别 表 示 各 组 分 存 在 有 机 相 或 水 相 中 。 已 知 萃 取 平 衡 常 数 K = 0.20 。 若 用 含 有 0.100mol/L HL 的有机溶剂 10.0mL 萃取 20.0mL 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请问,当水相的 pH=1.00 和 3.00 时,金属离子一次萃取百分率分别是多少?[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 2002 研]
解:萃取平衡常数为
而分配比为
5/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所以 pH=1.0 时,D=0.20,一次萃取率为 pH=3.0 时,D=2×103 一次萃取率为
5.用有机溶剂 20mL 萃取 100mL 水溶液中的某溶质,如果一次萃取百分数为 90%,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可知:A、B 斑点中心间距为(0.60-0.40)×20=4.0cm。
3.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大小是指(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研;北京科技大学 2013 研]
A.聚苯乙烯含量大小 B.二乙烯苯含量大小 C.磺酸基团多少 D.羧基基团大小 【答案】B 【解析】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 过程称为交联。如聚苯乙烯型树脂是由二乙烯苯将聚苯乙烯的链状分子连接而成网,故二乙 烯苯为交联剂,其质量分数为交联度。
大学 2011 研]
【答案】阴;阳;阴;阳
三、计算题 1.含有 OsO4 的 50.00mL 水溶液,欲用 CHCl3 进行萃取,要求萃取率达到 99.8%以 上,若每次所用的 CHCl3 体积为 10.00mL,则至少需要萃取多少次?(已知分配比为 D=
3/6
圣才电子书

19.1)[厦门大学 2011 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根据题意可知是多次萃取,可用多次萃取公式计算
E
1
Vw DVo Vw
n
1
50.00 19.110.00
50.00
n
0.998
可得
n=3.9
即至少需要萃取 4 次。
2.若某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 17,今有 50mL 的水溶液,应用 10mL 的萃取剂溶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 5 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 第 11 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一、选择题 1.萃取过程的本质是(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研] A.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过程 B.金属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 C.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 D.待分离物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 【答案】D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而被有机溶剂萃取的只有
HA,即
D
A 有机 A水 + A- 水
;分配系数是指
A
在有机相和水相
中的平衡浓度之比,只能反映一种型体在两相中的分配,即
KD
A 有机 A


二、填空题
1.薄层分离分析的过程为


【答案】硅胶薄板层的制备;点样;展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