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概论
武汉大学版第六版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试样的采集(sampling)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gross sample)
第1章 概论
③按分析 无机分析---无机物质
对象分类 有机分析---有机物质
进一步分类: 冶金分析、地质分析、环境分析、 药物分析、材料分析和生物分析。
试剂用量
常量分析-->100mg,10mL
按 待测成分 分类 半微量分析---10~100mg,1~10mL
含量
微量分析---0.1~10mg,0.01~1mL
和滴定管读数 X ÷ 位数最少
前 不是
+- 小数点后位数最少 数字“0” 中 是
首位数是8或9,可多算1位
后 看情况
四舍六入五留双 25.451 → 25.5(3位) 0.0121 X25.64 X1.05782= 0.0121 X25.6 X1.06=0.328
0.5679X(23.0578-21.15) X3.573/9.783=几位,3 位
– 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 dr 、标准偏差S—相
对标准偏差Sr=S/ x ×100%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以测
定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靠范围)。
m X t s
n
α---显著性水准, f---自由度
4d 先弃可疑值
格鲁布斯法 T x x1
s
T xn x s
第1章 概论
7.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课后习题(概论)【圣才出品】

8.假设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 Na2CO3 试样,若出现第 6 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 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注:教材 P20 原题意错误)
答:(1)因 VHCl 偏高,故偏高;
(2)因 mNa2CO3 偏低,故偏高;
(3)因 VHCl 偏高,故偏高; (4)无影响;
(5)因 VHCl 偏低,故偏低; (6)因 VHCl 偏高,故偏高;
(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 (4)现有条件、测定成本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综合考虑、评价各种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选择性、标准偏差、置信概率等因素, 再查阅有关文献,拟定有关方案并进行条件试验,借助标准样检测方法的实际准确度与精密 度,再进行试样的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偏高; (8)因没有混匀的溶液上层可能较稀,故 cHCl 可能偏低。
7.若将 H2C2O4·2H2O 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其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若将未密封的 H2C2O4·2H2O 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 去结晶水,用它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偏高,最终使结果偏低。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因 mNa2CO3 偏低,故 cHCl 偏低;
(3)因 VHCl 偏高,故 cHCl 偏低; (4)无影响; (5)因 VHCl 偏低,故 cHCl 偏高; (6)因 VHCl 偏高,故 cHCl 偏低;
(7)因少量 Na2CO3 撒在天平盘上,使 mNa2CO3 偏低,滴定消耗的 VHCl 偏低,故 cHCl
2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总结

分析化学(第五版)总结分析化学(第五版)总结第1章绪论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分类标准任务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元素、原子团、化合物)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分子、晶体、综合形态)原理化学分析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质量分数在1%以上)仪器分析定义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冶金分析、地质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生物分析用量用量及操作规模常量分析>100mg>10ml半微量10~100mg10~1ml微量0.1~10mg0.01~1ml超微量<0.1mg<0.01ml待测组分含量常量分析>1%微量分析0.01%~1%痕量分析<0.01%超痕量分析约0.0001%分析的性质例行分析一般分析实验室对日常生产流程中的产品性质指标进行检查控制的分析仲裁分析不同企业部门间对产品质量和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请权威的分析测试部门进行裁判的分析分析方法的选择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侧组分的性质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合适的分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现有条件、测定成本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1.5.1分析化学的过程取样(采样、处理与分解)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试样的制备(分离、富集)掩蔽加掩蔽剂富集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色谱分离等分析测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含量、结果的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总结

第6章:络合滴定法
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结构与性质
EDTA螯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6.2.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稳定常数 累积稳定常数 质子化常数 分布分数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MY
M
Y
(OH)
Y ( N ) 1 KNY [ N ]
(H)
M ( L) 1 1[L] 2[L]2 ..... n[L]n
五位有效数字 四位有效数字 三位有效数字 两位有效数字 一位有效数字
3. 首位是8或9时,有效数字可多算一位 例如: 83.96% 5位有效数字 0.0998 4位有效数字 4. 不确定 例如: 3600 (4位) 3.6×103 (2位) 3.60×103 (3位) 3.6000×103 (5位) 5. 无限位 : 例如: 1 25 10
查表
0
0 1
0 2
n1E1 n2 E2 Esp n1 n2
Eep—指示剂理论变色点处 的条件电位
7.3: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 碘量法
7.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八章
沉淀滴定
1.莫尔法(Mohr):
指示剂: K2CrO4; ; 滴定剂: AgNO3 标准溶液 被测组分:直接法:Cl-,Br-。 返滴定法:Ag+ 酸度: pH=6.5-10.5
3.法扬司法 吸附指示剂
第9章:重量分析法
9.1:重量分析法概述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与特点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换算因数
9.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
K`sp=Ksp · M· A α α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武汉大学 第五版 上册 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0.325065.390.0198825010Zn c mol L +--==⨯g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与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全)[1].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全)[1].](https://img.taocdn.com/s3/m/392dab457e21af45b307a89d.png)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分析化学要点精编(武汉大学 第四版)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1 概述一、定量分析过程1、取样。
要有代表性2、试样的分解和试液的制备。
一般采用湿法分析,根据试样性质选取不同分解方法将试样分解转入溶液,然后分离、测定3、分离及测定。
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4、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根据反应计量关系,计算待测组分含量,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测定结果及误差分布情况二、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1、试样的采集和制备(1)首先选取合理的取样点和采样量。
(2)然后将采集到的试样经过多次粉碎、过筛(全部)、缩分(四分法)到200~300g。
缩分目的是使粉碎后试样量有代表性的逐步减少,缩分一次后试样量为原先的一半。
采集量和缩分时应保留的试样量由m Q2决定kdm Q试样量(kg)k 缩分常数,试样均匀度越差,k值越大d 试样的最大粒度(直径mm)2、试样的分解根据试样的性质及测定方法来选择适宜的分解方法(1)无机试样A. 溶解法,分解样品常用溶剂见P6HCl:电位序在H前的金属或合金、碱性氧化物、弱酸盐;软锰矿(MnO2);赤铁矿(Fe2O3).HNO3:不能溶解:铂、金及某些稀有金属;能被硝酸钝化的金属(铝铬铁);与硝酸作用生成不溶酸的金属(锑锡钨)H2SO4:多种合金、矿石;分解破坏有机物;(加热硫酸至冒白烟可除去溶液中的HCl、HNO3、HF.)H3PO4:合金钢、难溶矿HClO4:强氧化性、脱水性,分解含铬的合金及矿石HF:络合能力强,与硫酸或硝酸混合分解硅酸盐. (使用铂或聚四氟乙烯坩埚) 王水:浓HCl +浓HNO3=3:1,难溶的贵金属,合金,硫化物HNO3 +HClO4:分解有机物B. 熔融法 熔融法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匀后置于特定材料制成的坩埚中,高温熔融,分解试样,再用水或酸浸取融块。
酸性熔剂:K 2S 2O 7,KHSO 4,用于分解铁、钛等氧化物矿石,用石英或铂坩埚 碱性熔剂:Na 2CO 3,Na 2O 2,用于分解酸性矿物,使用铁、镍、银或刚玉坩埚。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

精选版ppt
20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 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2.2 试样的分解
精选版ppt
21
2.1 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分析试样的采集: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 为原始试样,所采试样应具有高 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成 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精选版ppt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 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精选版ppt
18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 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精选版ppt
19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a. 直接配制法 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mB g)直接溶于一定
量(V L)的溶剂配制。 cB=nB/V=mB/MBV
b 标定法: 根据滴定剂和被测物质的比计算求出。 bB+tT=aA cB=b/t ·cT·VT/VB =bmT/tMT VB
精选版ppt
4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误差相关概念
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误差:衡量准确度的标准
绝对误差 δ = x - 相对误差 Er = δ/ ×100%
精密度:平行测定的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偏差: 即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 = xi -
x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n
xi x
d i 1 n
n
相对平 % 均 d1偏 0 % 0差 i1xi x1 0 %
x
nx
标准偏差:S n
xi x 2
S i1 n 1
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S10% 0 x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1.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2.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系统误差!
准确度及精密度都高-结果可靠
误差种类及减免办法
1.系统误差 具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特点
方法: 溶解损失、终点误差-用其他方法校正 仪器: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校准(绝对、相对) 操作: 颜色观察 试剂: 不纯-空白实验
2.偶然误差 不可校正,服从统计规律,
(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 4-6次)
3. 过失误差
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
•选择恰当分析方法 (灵敏度与准确度) •减小测量误差(误差要求与取样量) •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测量,至少3次以上) •消除系统误差
对照实验: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加入 空白实验 校准仪器 校正分析结果
1.2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 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 如 10-2.34 ; pH=11.02, 则[H+]=9.5×10-12
误差只需保留1~2位
m ◆分析天平(称至0.1mg):12.8228g(6) ,
0.2348g(4) , 0.0600g(3) ◇千分之一天平(称至0.001g): 0.235g(3) ◇1%天平(称至0.01g): 4.03g(3), 0.23g(2) ◇台秤(称至0.1g): 4.0g(2), 0.2g(1)
分析化学发展趋向
化学计量学 新技术 活体分析
表面分析
新仪器 环境分析
新原理 微型化
生物分析
分析化学主 要发展趋向
单细胞分析
原位分析
无损分析
单分子单聚 体分析
在线分析
大分子表征
实时分析
化学图象
过程分析
分离技术
传感器
联用技术 接口
定性
第一章 化学分析概论
重量法:分离---称重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返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a.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速度较快 c.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要 求试剂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 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禁止分次修约
运算规则
加减法: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小于各项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 (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一致) 0.112+12.1+0.3214=12.5
乘除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与各因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数相适应 (即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 0.0121×25.66×1.0578=0.328432
n
置信度不变时:n (f) 增加, t 变小,置信区间变小; n不变时:置信度增加,t 变大,置信区间变大;
3.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解决两类问题: (1) 可疑数据的取舍 过失误差的判断
方法:4d 法、Q检验法、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确定某个数据是否可用。 (2)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的判断 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被处理的问题是否存在统计 上的显著性差异。 方法:t 检验法--系统误差的判断
1.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高斯分布和t分布
n→∞: 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
n 有限: t分布曲线 和S 代替,
X t s
n
x
2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置信度(置信水平)P ——某一区间包含真值(总体平均值)的概率 显著性水平α=1-P 置信区间——以平均值为中心,真值出现的范围
X t s
V ★滴定管(量至0.01mL):26.32mL(4), 3.97mL(3)
★容量瓶:100.0mL(4),250.0mL (4) ★移液管:25.00mL(4); ☆ 量筒(量至1mL或0.1mL):25mL(2), 4.0四舍六入五成双
例如, 要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时: 尾数≤4时舍, 0.52664 ------- 0.5266 尾数≥6时入, 0.36266 ------- 0.3627 尾数=5时, 若后面数为0, 舍5成双: 10.2350----10.24, 250.650---250.6 若5后面还有不是0的任何数皆入: 18.0850001----18.09
数字前0不计,数字后计入 : 0.02340 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 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 : 1000 ( 1.0×103 ,
1.00×103 ,1.000 ×103 )
自然数(如倍数关系、分数关系)和常数(如π)可看成有无限多位数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8的,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如 9.45×104, 95.2%, 8.65
F 检验法--偶然误差的判断 确定某种方法是否可用,判断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
统计检验的正确顺序:
可疑数据取舍 F 检验 t 检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