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
1绪论、总论

营养性或功能性管道进出的部位多形成凹陷 称门hilum(或porta)。
实质性器管
2.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 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消化腺:三大唾液腺(腮腺、舌下腺、下 颌下腺)、肝、胰。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 其树突聚集的部位。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 的部位。 皮质:在大脑和小脑,灰质位于表层,特 称为皮质。 髓质:在大脑和小脑,白质位于皮质的深 部,特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 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 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 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 粗细不等的神经。
肘关节的运动:屈-伸
关节的运动:旋转
(4)关节的分类(按运动轴及关节面形态)
屈戌关节 单轴关节 车轴关节 椭圆关节 双轴关节 鞍状关节 球窝关节 多轴关节 杵臼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的分类
按构成骨的数量分为:单关节和复关节。 还有微动关节,联动关节等。
4.骨骼肌
(1)形态
长肌
短肌
阔(扁)肌
(2)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女性外生殖器:大阴唇、小阴唇、前庭大腺等。
三、内分泌系统
1.组成 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 松果体、胸腺。 内分泌组织:胰岛、睾丸间质细胞、卵巢的黄体 和卵泡等。 2.特点 (1)无导管,其分泌物透过毛细血管壁或窦状隙壁 直接进入血液。 (2)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称激素,量 很小,但作用很大,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 育、生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血液供应丰富。
第1章 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

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c、委托代销商品d、已卖出但购买方尚未运出而存贮企业仓库的商品2、下列各项业务中,最终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应付债券利息b、发行债券取得款项存入银行存款c、宣告发放股票股利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下有关总收入和弹鼠的定义中,恰当的就是()。
a、总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弹鼠也可能将来源于日常活动b、总收入可以影响利润,弹鼠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d、总收入可以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弹鼠不一定会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甲公司2021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b、160c、180d、1055、以下各项中,属轻易扣除所有者权益的弹鼠和损失的就是()。
a、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d、拒绝接受投资时构成的资本溢价6、下列各事项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d、支付现金股利7、以下各项中,彰显实质著重形式建议的就是()。
a、使用双倍余额递增法计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b、期末对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c、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8、以下各项会计信息质量建议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至着制约促进作用的就是()。
经济地理——总论1

最多人口的國家 中國 1284303705 印度 1045845226 美國 280562489 印尼 231328092 巴西 176029560 巴基斯坦147663429 俄羅斯 144978573 孟加拉 133376684 尼日利亞129934911 日本 126974268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世界银行按GNP分类:(93年) 低于695USD: 低收入国家 696~8625USD:中等收入国家 高于8625USD:高收入国家 中国 1090USD 03年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 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 974年达到40亿,1987年突破50亿, 1999年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3 亿。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有望被控制在89 亿左右。 世界人口5大国: 中国(13亿) 印度(10亿) 美国(2.97亿) 印度尼西亚(2.23亿) 巴西(1.81亿)
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 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分布规律 核心:区域经济特点 各国各地区海运经济的地理分布规律 研究任务: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服务 家分类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 低收入 中等收入 国家 高收入 按资源与生产关系的状况分:
亚洲
50% 30%
人口最密集的地带: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亚洲东部 欧洲(北欧、东欧除外) 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 稀少的地方:北极圈、沙漠、 Amazon 流域、赤道非洲 人口分布的总特点:
世界上的种族和民族 黄色 棕色 黑色 白色 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民族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北美、亚太地区
第一章总论习题

第一章总论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A. 乙醇B. 水C. 丙酮D. 乙酸乙酯E. 正丁醇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常用于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2、凝胶过滤法分离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 不同分离B.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D. 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 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凝胶过滤色谱(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原理: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
3、色谱法分离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 不同分离B.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D. 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 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色谱法分离原理为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 不同分离.4、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A. 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B. 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C.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D. 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E. 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 度以上,并在100 度左右有一定的蒸气压。
5、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中碳及质子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可采用A. 红外光谱B. 紫外光谱C. 质谱D. 核磁共振谱E. 旋光谱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NM R 可确定信息:分子中有关氢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等结构信息。
病毒习题1 总论

病毒习题1 总论病毒习题1总论第23章病毒基本特征试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2病毒3帽状体4尖峰5核衣壳6缺陷病毒7挫折感染8干扰现象9失活10亚病毒11病毒基因重组二、填空1.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中复制。
2.病毒形态为球形、杆状或丝状、砖状、子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
又称核衣壳4亚病毒,包括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根据壳的数量和排列可分为二十面体对称性、螺旋对称性和复合对称性。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小,结构简单。
它必须在敏感的活细胞中存活,并以复制的形式增殖。
它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以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是耐寒性和耐热性。
在56℃加热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传染性,即失活。
三、单选题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2.以下关于病毒体的概念是错误的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以下描述病毒的基本特征,有什么不对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4.以下与病毒蛋白的作用无关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朊病毒的化学性质是a.核酸和蛋白质;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c.核酸;d.蛋白质;e.糖蛋白;6.通过“出芽”从宿主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溶解细胞病毒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d.有包膜病毒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7.病毒概念的错误之处在于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8.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周期过程的正确描述如下: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渗透、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和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和释放9.下列病毒的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的一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hav、埃可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hbv、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hav。
药物化学(1)总论

药物化学总结名词解释: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药效团: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化学结构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结构称为药效团。
广义的定义是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在三维空间具有相同的疏水、电性和立体性质,具有相似的构象。
前药: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生物电子等排体: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
结构特异性药物:药物产生生物活性的类型和强度主要是因为化学结构的特异性,使药物分子与特异的生物大分子(受体)在空间发生互补的相互作用或复合,所以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分子形状、体积和表面积、立体化学状况、功能基配置、电荷分布都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上述各种性质都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的特异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开发的一类药物。
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与不耐酶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
药物: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品。
“me-too”药物:“me--too”药物特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其药效和结构与同类的已有的专利药物相似。
―――Chapter 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写出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巴比妥酸无活性?答:在生理pH7.4下,Pk a=4.12,未解离度0.05%,成离子状态,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BBB,药物很难被吸收。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负
应交税费
应付利润
债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概念: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留存收益 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基础
3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5 第五节 会计计量属性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 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二)普遍认同的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质:一种管理活动
会
计
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
含
义
的 内
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容
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三、会计目标和信息使用者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 境地或标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 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空间范围
会计
会计假设
主体
时间范围
会计 分期
货币 计量
2020年病毒习题1 总论.doc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virus)2.病毒体(virion)3.壳粒(capsomer)4.刺突(spike)5.核衣壳6.缺陷病毒7.顿挫感染8.干扰现象9.灭活10.亚病毒 11.病毒的基因重组二、填空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建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砖状、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
又称为核衣壳4.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生存,以复制方式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冷不耐热。
加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三、单选题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 ,错误的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 ,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A.核酸和蛋白质;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C.核酸;D.蛋白质;E.糖蛋白;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A.溶解细胞病毒 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有包膜病毒 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9.下列病毒的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的一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HAV、埃可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HBV、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HA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财务报告的目的
财务报告目的与财务会计目的是否相同?
我国基本准则中的第四条有所体现: 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 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 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 策。 关于财务会计目的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的差异,请查阅资料思考我们准则界定的目的是哪种观点?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由资产和负债决定 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第十一章介绍
三、会计等式
期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取得收入(广义), 一方面发生费用(广义)。因此,企业在会计期 中,原来的会计等式就转换为下面的形式
期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到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向抵消,计 算出本期利润,并将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 配后,会计等式恢复为期初的形式。
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定期向外提供信息 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由于对企业内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对企业外部提供的会 计信息存在上述差异(见表),现代企业会计可以分为财务 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三、财务会计的特点
财务会计
服务对象 时态 跨度 工作程序 会计程序与 方法 对外+对内
管理会计
对内
(二)负债
流动负债 负债 非流动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 义务。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内或长于 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债务,短 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 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 非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 其他应付款等。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 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 款等。
二、财务会计目的的内容
税收 分红
政 投资者
债权人
府
企 业 外 部 对 会 计 信 息 的 需 要
按期偿债
薪酬福利
职工与工会
买卖
企业顾客
多种信息
企业内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内部管理当局
内部
外部
内 提供可以提供的所有信息 只提供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 会计信息 容
形 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 式 质 没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 本准则
5
在利润表中,对营业项目要求列示其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对营业外项 目列示营业外收支净额或营业外净额,这一做法体现了( D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A.客观性 B.明晰性 C.配比 D.重要性
下列关于资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企业的资产仅限于资源,非资源不是企业的资产 B.一项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关键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 C.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 D. 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具有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 力
资产的入账价格 • 历史成本 资产减少与期末结存的计价 –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 自行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 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 在资产负债表上,各项资产往往分别采用历史成本、市价、成本与市价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孰低等方法计价。
过去和现在时 包括将来时 财务会计虽然也向企业内部传输财务信息, 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整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 整个企业 整个或局部 理、汇总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向投资者、债权 进行事后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进 人和政府有关部门等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信息, 行如实的反映和严格的控制。虽然财务会计工作 严格 不严格 使之可以定期而且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 进程中有时也面临带有预计性或未来成分的经济
资产计价的一般原则: 两种可供选择的标准: • 未来应予偿付的金额(到期值) • 未来偿付金额的贴现价值(现值)
(三)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 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 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 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 失、留存收益等。 其中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 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 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 得或损失。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一)资产 流动资产 资产 非流动资产
资产计价的一般原则:
– –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 流动资产是指预期可以在一年内变 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现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包括货 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 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 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 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
总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财 务会计学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财务会计的目的 了解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背景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基本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会计目标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
财务会计目的 企业会计准则
2
3 4
财务会计基本前提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切身利 督,都是立足于某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把整 事项,但并没有改变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历史性财 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财务会计的法 个企业作为一个统一体且不涉及企业内部的某一 务成本信息的本质特征。 固定 不固定 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部门、某一车间的局部问题。在向企业外部的关 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处理会计实务的准绳。 系人定期报告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财务会计有一套严密的核算程序,即根据原 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其会计原则。 现金流量时,通常只是以若干综合性指标进行集 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 中反映和概括说明,只是向他们报告全公司某月、 簿,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并且会计凭证、 某年的总括情况,而不必揭示更为详细、具体的 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均有规定的格式。 财务信息。
2012.11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二、我国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会计法》 和《注册会计师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颁布,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总会计 师条例》
部门规章
财政部发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
地方性会计法规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在本地区范围实施
一、财务会计目的的涵义 (一)定义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 到的结果。 根本目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 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
通常所说的财务会计 目的是指具体目的
(二)重要性
在会计实践中,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是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五、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
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济环境
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
财务会计目的
企业的意愿或外界约束 影响财务会计目的的三个因素
一、我国会计准则产生的历程
年代
1988 1992 19972001
事件 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财务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基本会计准 则)。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自1997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开始,截至2001年底, 共发布了具体准则16项。
期末: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客观性
相关性 明晰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对资产的计量
按照购置时的金额 按照现在购买时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
按照现在销售时的金额
现
值
按照将来时的金额折现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 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
200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 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 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P8
2007.11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2008.8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2009.6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2010.7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这些计量属性互不相容的吗?
公允价值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在本单位范围有效
一、会计要素应解决的问题
会计确认
将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 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 表中数量描述的问题。 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项目在账户中正 式记载的过程。 以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报告的形式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