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救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第六、七章PPT

社会保障第六、七章PPT

"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由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 中泰华威行动" 雨露计划 中泰华威行动 和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和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 限公司作为发起企业,承诺在未来5年捐资5 限公司作为发起企业,承诺在未来5年捐资5.1亿元人 民币,利用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培训系统,为贫 民币,利用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培训系统, 困地区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安排 年安排600 困地区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安排600 万元,在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 0万元,在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六省招 收约3万名农民工,为每个农民工资助2000 2000元费用参 收约3万名农民工,为每个农民工资助2000元费用参 加技能培训.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00 200家左右具有 加技能培训.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00家左右具有 较强社会责任感,劳动保障条件较好的用工企业, 较强社会责任感,劳动保障条件较好的用工企业,对贫困 农民工实行"政府协调指导,部门支持配合, 农民工实行"政府协调指导,部门支持配合,企业积极参 培训转移方式, 与"的培训转移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的高质量成功 就业.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加大了对农村社会救济的投入,1978年国家用于 五保" 年国家用于" 加大了对农村社会救济的投入,1978年国家用于"五保" 户的救济金2309万元,占国家拨付的农村社会救济费10% 2309万元 10%, 户的救济金2309万元,占国家拨付的农村社会救济费10%, 1994年为"五保"户拨付救济金7554万元,占国家拨付农 1994年为"五保"户拨付救济金7554万元, 年为 7554万元 村社会救济费的27% 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间 27%; 年到1994年的15年间, 村社会救济费的27%;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间,国家和 集体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和补助的资金共70余亿元, 70余亿元 集体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和补助的资金共70余亿元,灾民生 活救济费170余亿元; 170余亿元 活救济费170余亿元; 在这个时期,社会救济改革最有成效的是在农村开展扶贫 在这个时期,社会救济改革最有成效的是在农村开展扶贫 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的贫困人口有2.5 世纪70年代末, 2.5亿 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贫困人口有2.5亿,1982 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 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 扶贫工作在我国农村全面展开,1994年国 户的通知》 户的通知》后,扶贫工作在我国农村全面展开,1994年国 务院又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8年就 务院又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1998年就 下降到4200 4200万 下降到4200万.

第六讲-社会救助PPT课件

第六讲-社会救助PPT课件
21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第一步(2008-2012)
– 统一低保制度,制定《社会救助法》
• 第二步(2013-2020)
– 实现综合性救助制度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
• 第三步(2021-2049)
–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为主,选择性救助为辅, 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
22
“X二代”反映了什么?
23
贫困概念的演化
• 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绝对贫困、相对贫 困,以贫困线识别
• 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
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联合国人类发展 报告》
•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7)
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乏获得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即 能力贫困,Capability poverty),贫困的真正含义是指
水平的社会(Touraine 托瑞纳 社会排斥理论的观点) 32
2000)
– 对社会排斥的研究是为了促进社会整合
– 工作是消除社会排斥的手段;个人经济水平表明其生存状态;得到社会 支持和家庭支持的多少可以表明其社会整合或社会排斥的状态
– 整合、脆弱、孤立、有援这四个状态可以互相转换,它们可以重新划定自
己的边界
29
社会排斥程度高 孤立(social disaffiliation) 脆弱(vulnerability)
第六讲 社会救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 转型期中国救助制度的改革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和社会救助 贫困问题与社会排斥
1
全球贫困问题的现状
• 贫困问题的全球性 • 贫困问题的长期性 • 发达国家的贫困特点 •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点

社会救助 ppt课件

社会救助 ppt课件
• 主张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要求国家 不干预私人的经济活动。
2020/4/11
经济学的开山鼻主--亚当·斯密在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
经济学的诞生。 简称<<国富论>>中宣布了“看不见的手原
理” ---(这种政策概括为) 自由放任政策
2020/4/11
德国新历史学派
2020/4/11
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依据
• 德国的社会改良思想 • 英国的福利经济学 • 凯恩斯的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思想 • 贝弗里奇的“福利国家思想”
2020/4/11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 社会是个人的总和,人们的理性活动是寻求快 乐和避免痛苦如果社会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 求自己的利益,最终就会实现公共利益,使社 会的绝大多数人得到最大的幸福。这种最大的 幸福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或功利原则。政府应该 让个人充分地和毫无阻碍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社会不应对个人追求利益加以任何干预。
2020/4/11
2020/4/11
2020/4/11
2020/4/11
2020/4/11
1,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 2,加强和改进流浪儿童救助 3,城市低保标准的规范化 4,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与问题 5,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 6,后集体时代的农村五保供养(五保供养陷入困境的深层 原因以及改进五保供养工作的若干建议) 7,城市廉租房制度,经济实用房制度建设问题
2020/4/11
社会救助制度的异化和变革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
•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办法正式施行。
• 收容遣送办法的变异 • 从管制到救助的变革:制度的进步

社会救助差别救助 分类实施PPT课件

社会救助差别救助 分类实施PPT课件
• 第二个层面上的分类救助特指现行城市低保制度在 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分类施保”。这一层 面上的分类救助是基于贫困人群所属的类别进行有 针对性的救助。根据所属类别,救助对象可以享受 到不同比例救助幅度的上调。相对于以往的救助制 度而言,分类施保的优越性在于其对救助对象需求 的科学认识和分类,避免了以往救助过程的盲目性 和随意性,提高了救助效率。
• (4)少数发达省市在制定分类救助政策时初步考虑了 对低保边缘人群的救助
• (5)各级民政部门实施分类救助的措施得力,推动了 分类救助工作的开展
第12页/共16页
5.分类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开展分类救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的分类标 准的制定比较粗疏
• (2)对存在特殊困难低保对象救助的力度不足 • (3)贫困边缘群体难以被现行制度覆盖 • (4)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机制缺乏有效衔接 • (5)分类救助资金的配置存在一定的平均主义
绝对贫困是指低于当地居民必需的最低标准的生 活状态。一般说来,衡量公民是否贫困,多数国家 是以绝对贫困线为标准,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 依据适当考虑相对贫困的指导思想 相对贫困指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存在较大
差距的贫困。
第4页/共16页
出现的问题
• 现有的社会救助标准不能反映各地低收人家庭的真实需求. • 社会救助标准的动态调整方面不够规范. • 现有救助标准的确立基本还是以个人为对象而并没有针对家
第7页/共16页
救助的模式
(一)统合救助模型 它通过确定低保线(贫困线)、并对处于
该线以下的贫困人群实施资金或物质补助使 其达到低保线的生活水平的办法开展救助工 作。
可见当时的救助模型对贫困群体采取 的是标准划一的救助办法,而对达不到规定 标准的救助对象实行补差;至于救助对象内 部由于存在种种差别而导致的需求的差异,

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PPT课件

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PPT课件

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1995年5月至1997年8月,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1997年8月-1999年底,普及阶段。1997年8月, 国务院颁布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到1999年底,中国已经有668个 城市和1638个县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9年10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走上法制化。
2021/3/25
授课:XXX
17
❖ 意义
❖ (1)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2)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 (3)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证改革 与发展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第6章 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 社会福利
2021/3/25
授课:XXX
1
第1部分 社会救助
2021/3/25
授课:XXX
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 ❖ 第四节 农村五保制度 ❖ 第五节 灾害救助
2021/3/25
授课:XXX
3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2021/3/25
授课:XXX
15
2、最低生活标准的基本原则 ❖ 生存保障原则 ❖ 普遍性原则 ❖ 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联系原则 ❖ 维护受助者尊严原则
2021/3/25
授课:XXX
16
二、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市场经济下因下岗失业致贫、因病致贫等推 动。93年在上海率先实施,1999年在全国普及。

社会救助PPT课件

社会救助PPT课件

推动缓贫、经济增长带动扶贫以及项目开发促进扶贫。我国已经
启动这三条途径,采取综合性扶贫战略。但是,任重道远。
.
20
.
14
从管制到救助的变革:制度的进步
从强制收容到自愿受助(承认公民有三个 基本权利:自由迁徙权利、弱势群体接受 社会救助权利、公民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 权利)
从有偿收容到无偿救助,政府承担责任
从封闭运行到开放管理,制度实Fra bibliotek和监督 的多元化
.
15
救助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新制度实行以来面临挑战
社会救助政策
徐明 eastxuming@
.
1
.
2
.
3
.
4
.
5
.
6
1,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 2,加强和改进流浪儿童救助 3,城市低保标准的规范化 4,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与问题 5,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 6,后集体时代的农村五保供养(五保供养陷入 困境的深层原因以及改进五保供养工作的若干 建议) 7,城市廉租房制度,经济实用房制度建设问题
.
7
社会救助
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
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
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
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
助。因此,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是指
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
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主要是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
生活保障,其目标是扶危济贫,救助社会脆弱群体,
对象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社会救助体现

社会救助课件-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课件-社会救助

2、菜篮子工程
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
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它们 所需的货币数量。
3、生活形态法
它是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生
活形态”的指标进行舍弃后分离出必备的生 存指标,从而确定贫困线。
生活形态法是英国的汤森在60年代创造的一种度量
贫困的新方法,他也将它称为“遗缺指标法 (Deprivation Indicators)”,其背后的理念是: “贫困只有本着相对遗缺的概念才有可能被客观且 一致地界定”。据汤森介绍,创造“遗缺 (deprivation)”一词,最早是用来说明为什么在 生活上什么也不缺的美国兵还常常感到不满足,后 来它被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作为一个有 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广泛采用。在研究贫困的定义 和度量时,“相对遗缺”的概念是:社会上一般认 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 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人们常常因遗缺而不能享 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享有的生活条件。假如他 们缺乏或不能享有这些生活条件,甚至因此而丧失 成为社会一员的身份,他们就是贫困的。
五、社会救助的类型
贫困社会救助
灾害社会救助
第二节 中国城市贫困救助
一、贫困和城市贫困的问题
(一)贫困的含义及其量度标准 绝对意义
相对意义
绝对意义:收入水平低于一个人生存的最低
限度 相对意义:收入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二)贫困量度的方法方法
1.恩格尔系数法 Engle’s Ratio Method 2.标准预算法
第三章
社会救助
第一节
一、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概述
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

第6章 社会救助 保障法 教学课件

第6章  社会救助 保障法 教学课件
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 要实行动态管理。
• 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 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 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社会互助、 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 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脱贫致富。
2、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 年根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 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标准随 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调整。
• 2006年1月国务院公布、3月1日施行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 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 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提出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 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 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第3节 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第2节 社会救助立法概况
• 一、外国社会救助立法概况
• 1601年英国?济贫法?
• 不成认获得救济是公民的权利,但成认 政府负有贫民救济的责任。
• 标志着社会保障从随意性走向制度化、 法律化。
•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实行中央督 导制,救济待遇必须低于劳动者的最低 收入。确立了劣等待遇原那么和济贫院 检验原那么。
2、五保供养的内容和标准 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提供符合根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
料 办理丧葬事宜 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应保障所需费用
• 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标准由省级政府 或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政府制定。1994 年的条例规定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 府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救助体系 ❖ (一)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 ❖ 社会救助可分为灾害救助、生活救助、
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 律援助、农村扶贫开发等。
20
❖ (二)依据救助的手段来划分 ❖ 社会救助可以划分为现金救助、实物
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等。
❖(三)依据救助的时间长短 ❖社会救助可以划分为定期救助和临
27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定义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
于贫困线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 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社会救助。
28
❖ (二)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原则 ❖ 1.生存保障原则 ❖ 2.普遍性原则 ❖ 3.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向联系的原则 ❖ 4.维护受助者尊严的原则
单.doc ❖ 2.国际贫困标准法 ❖ 3.恩格尔系数法 ❖ 4.生活形态法
❖ 教材223——224页
26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 一、中国社会救助体系 ❖ 中国目前已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灾
民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以及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制度。此外还建立了教育救助制 度、住房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民 政 事 业 统 计 季 报.doc

社会救助
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 采用的是“选择性”的
“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
17
二、社会救助的功能
❖ 1.缓解贫困问题 ❖ 2.维护社会稳定 ❖ 3.促进经济发展 ❖ 4.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
18
三、社会救助制度的理念
❖ (一)生存权理念 ❖ 世界人权宣言.doc ❖ (二)社会安全理念 ❖ (三)反贫困理论 ❖ (四)慈善思想
❖ 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排行榜.doc
5
6
7
8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 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 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 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 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 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 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30
❖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标准 ❖ 1.保障对象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
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 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 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 2.保障标准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 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 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 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 3、理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掌握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和灾害救助相关内 容。
13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 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 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14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一)定义
❖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 其他经济、社会、个人的原因而生活困 难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 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二类是由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 困难的人——灾民。
❖ 第三类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 家立法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贫 民。
23
❖ (三)按其他方式划分 ❖ 现代社会救助,除按上述致贫原因(最
一般的方式)进行划分外,还可按地区、 人群、救助期限来划分。 ❖ 如按具体的公民群体划分,其救助对 象是:儿童救助、老人救助、残疾人 救助、失业者救助、病人救助、患难 者救社会救助的对象
❖ (一)按救助标准划分 ❖ 凡生活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公布的最低生
活水平线以下的居民,即贫困人口,即 为社会的救助对象。
22
❖ (二)按导致贫困的原因划分
❖ 由于造成贫困的原因不同,社会救助对象 可分为以下几类:
❖ 第一类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依 无靠的人,简称“三无人员”。
24
三、社会救助标准及确定方法
❖ (一)救助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
一时期,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 障居民生存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
25
(二)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具体方法
❖ 1.市场菜篮法 ❖ 浙江省每人每月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清
15
(二)基本特征
❖ 1.最低保障性 ❖ 2.按需分配 ❖ 3.权利义务单向性 ❖ 4.全民性
16
❖ (三)社会保障三项基本制度的目标和
手段比较
社会福利
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采用的是“普遍性”的 “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社 会 保
社会保险
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 采用的是“投入—返还”式 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
❖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doc
9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10
11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 难点是第一节 ❖ 重点是第三节
12
学习目标
❖ 1、掌握社会救助的概念,理解社会救助的基 本特征及功能。
❖ 2、理解社会救助体系,掌握社会救助的对象 和救助标准的确定方法。
29
❖ (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保障标准 ❖ 1.保障对象
❖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 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 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 2.保障标准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 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 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 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第六章 社会救助
2010.11.04
1
2
3
四川震灾
4
玉树地震
❖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 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 遇难,失踪70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 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 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 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 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