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探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西藏民族职业教育思考——基于西藏攀德达杰职业技术福利学校的启示

刺绣 、 手工 编织 、 制 艺 术 等专 业 ; 校 共 分 5个 木 全 班级 , 9 有 0多 名 在 校 学 生 ; 1 教 职 工 , 中 有 8名 其 职业技 术教 师 8 , 础文 化教 师 6名 , 名 基 行政 及后 勤 人员 4名 ; 在学 校 有 6栋 藏 式 楼 房 作 为 校 舍 现 供 师生 们学 习 、 活之 用 。 生 3年 多来 , 德达 杰 始 终坚 持 自主办 学 、 色 攀 特 办学 , 其成 为 西藏 及 其 他 藏 区远 近 闻名 的 民 办 使 职业 学 校 。学 生们 通 过 学 习 , 已经熟 练地 掌 握 了 传 统绘 画 、 绣 、 织 等 职业 技 能 , 掌握 了不少 刺 编 也
倪胜利 (98一) 男 , 15 , 江苏 沛县人 , 西南大 学西南 民族 教育与 心理研究 中心专职研究员 , 教授 , 副 硕士
生导师 。
[ 金 项 目 ] 本 文 为 重 庆 市 重 点 文 科 基 地 项 目“ 南 民 族 自然/ 文 生 态 自组 织 系 统 培 育 的 教 育 战 略 ” 段 性 研 究 基 西 人 阶
印度 、 泊尔 的手工艺 技术与 制品 也多汇 于此 ; 尼 更 重要 的是上千 年的文 明和地 区 间的文化交 流形成
3 办学模式 .
攀德 达杰 的学 生 主要 来 自西藏 、 四川 、 肃 、 甘 云南 等省 区 , 他们 大 多没 有学 历 , 乏一 技 之长 , 缺
更 没有任 何就业 渠道 。攀德 达杰通 过文化 和技能
[ 摘 要 】 西 藏 攀 德 达 杰 职 业 技 术 福 利 学校 以 继 承 和 弘 扬 民 族 优 秀传 统 文 化 为 办学 方 向 , 开设 具 有 民族
特 色的 手 工 艺 职 业 教 育 , 重 职 业技 能 与 福 利 教 育 相 结 合 , 极探 索适 合 民 族 地 区职 业 教 育发 展 的 新 路 子 , 注 积 对 构 建 与 民 族地 区 自然人 文 相 契 合 的 职 业 教 育 , 承 与 发 展 民族 文 化 , 进 民 族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健 康 和 谐 、 传 促 可持 续 发 展 等 方 面 具 有 重要 启 示 。
林芝地区职业教育现状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

多数 来 自偏远 山区 , 对 职业 教育 缺乏相 应 的认识 , 认 为 学 职业教 育 没有前 途 , 因此 在 学 习 过 程 当 中积 极 性 较 差 。此外 , 地 方 民俗 、 风俗 习惯 等方 面的特 殊性 也 给学 校 对地 区学 生 的管理 带 来 了较 大 困难 , 以至 于 学 校 需 要在 学校 规 章制度 、 学 习方 法 、 汉语学 习等 方 面话费更
地 区职 业教 育 的现状 , 探 讨 了林 芝地 区职 业教 育 改革和 发展 方 向 , 并提 出 了校 企 多样化合 作模 式 。 关键 词 : 职业教 育 双元 制教 育 林 芝地 区
职业 教育 是在 一 定 的普 通 教 育基 础 之 上 , 通 过 教
学机 构对 从业 者所 进 行 的职 业 知 识 、 技 能 和 态 度 的培
育 的模 式 , 探 讨 了林芝 地 区职业 教 育 的发展 模式 , 并 对
林 芝 地 区的 职业教 育 进行 展望 。
地 区生 物资 源丰 富 , 盛 产 各类 食 用 菌 、 天麻 、 冬 虫 夏 草
等 价值 不菲 的生 物资 源 , 这 也 构 成 了本 地居 民 的主 要
收 入来 源 , 因此 , 每年 林 区资 源 的 采 收季 节 , 部 分 家 长 甚 至要 求暂 停在 校学 生 的学 校 教 育 , 进行 林 下 资 源 的 采 挖和 经营 , 这不 仅 给 学校 的教 育 秩 序带 来 了很 大 障
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然 ,总之西藏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 还 存 在 着 诸 多 的 问题 需 我 们 结 合 实 际 在 学习、 探索和借鉴 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 三、 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的思考 与探索 高等职业 教育人 才培 养 目标 没有准 确 的定义 , 是一个 随着经济 结构 、 而 产业 结构、技术 结构 的不断变 化发 展的概念 。 社会 的进 步变化和 需求 必将 对高等 职业
济 社 会 发展 做 出 了积 极 贡 献 。
西藏的经济发展状况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 由于其特
一
、
合, 更依赖于高职 院校对高职人才培养模
式 的积 极 思 考 与 探 索 。西藏 作 为 有着 自己 更多独特性 的区域, 结合 当地 自然 、 环境、
殊 的地 理 、 地势和 环境 , 以及特 殊 的历 史
和社会人文原因 , 西藏具有着 它 自身独 特
的 优 缺 点 。进 入 新 世 纪 , 西藏 地 区 在 国 家 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 中央 对 西 藏 经 济 党 发 展 建 设 的特 殊 关 注 与 支 持 以及 西 藏 自 治 区 政 府 和 人 民 的 努 力 下 , 藏 自治 区 的 西
教 育 产 生 重 要 影 响和 新 的 要 求 , 对 这 种 面
续 增长 的主 要产业 ,农牧 民收入方 式转
变 、 多 并 逐 年 增 长 。 总 之 西 藏 自治 区 政 增
性甚至 民族性 的区域特色 经济产 业提 高 专 门的人才。 西藏高等职业 院校和社会经 济发展 趋 向就应 当根据 当地 高等 职业 教 育发展的新形势, 结合西藏对 高素质技 能
社会和人 文等 实际 ,不 断的加大 教育投 入, 有针对性 地、 积极地 、 多方位地 弥补 、 完善教育 西藏 高职发展 水平相对 滞后 的 弱、 缺点 , 探索 、 改革 、 创新和制 定 出适应 西藏经济 社会 发展 建设 需要的 高职教育
论西藏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 号 : 7 G1
西藏 和平解 放 以来 , 论是农 民增收 、 牧 区 的农 无 农
牧 业建 设 , 以及农 村 区域 经 济 等 各项 事 业 都 取得 了 巨 大 成绩 。西 藏现 代化 的进 步 与发 展 , 离 不 开科 学 技 都
2 8
农村住户中, 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所 占比例仍然较大 , 青
壮 年 文盲率 高 达 1% , 5 比全 国 平 均 水 平 高 出 1 2个 百
维普资讯
《 西藏科技)08 7 ( ) 0 年 期 总第 14 2 8 期)
分点 , 20 据 04年 ( 中农 业 大 学 胡 守强 ) 统计 表 明 , 华 等 西藏 文盲 、 文 盲 率 为 3. % , 半 25 比全 国平 均 水 平 高 出
且 单 位 面积 的平均 产量 较低 ; 藏地广 人稀 , 口密度 西 人
为 每 平 方 公 里 22 . 1人 , 区 生 活 在 农 村 的 人 口 占 全 8 % 以上 , 3 而且农 牧 区 的人 口居 住 十分 分散 , 在一 些纯
在实施 科教 兴藏 战 略 、 才强 区战 略 中具 有重要 作用 。 人 因此 , 必须进 一 步加 强各层 次 的职业 教育 , 培养大 量 高 素质 的技 能型人 才 , 以促 进 西 藏 教 育 的 均衡 发 展 与 经 济的跨 越式 发展 。
( 日喀 则地 区萨嘎县旦嘎 乡完全 小学, 西藏 日喀则
摘
要 : 文根据 西藏 经济发展 特 点及 职 业教 育发 展 现 状 , 出加 快 西藏 经 济 快速 发 展 , 须进 一 步 明 本 提 必
基于灰色系统下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起步 晚 , 育 观念 、 育体 制 、 教 教 教育 结构 等相 对滞 后 , 师
资力 量相 对 薄弱 , 学 条 件 差 , 育 观 念 陈 旧 , 临 种 办 教 面 种 困难 下 西藏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事业 任 重 而道 远 。因 此 , 研 究 和探 讨西 藏 职业 技 术 教 育 的 问 题 具 有 深远 意义 。
引言
西 藏职 业 教 育 创 办 于 2 O世 纪 7 0年 代 初 。1 9 99 年, 西藏 自治 区人 民政 府 对 全 区 中 等 学校 进 行 了 大 幅 度 的改 革 , 步 确立 了以 中等 专业 学 校 、 初 中等 职业 学校
文 章 以进 人新 世 纪 9年 以来 的西藏 中等 职业 技术 教育 办 学 的多项 指标 为原 始数 据 , 分析各 指 标 的关 系 , 根据 数学 模 型预测 2 0 年 的办 学发 展规 模 , 09 为翌 年 的教学 管理 和改 革方 案 提供 一定 的科 学依 据 。
定 的方 法理 清 系统 中各 个 因素 的 主要 关 系 , 出影 响 找
最 大 的 因素 , 抓住 主要 特征 和 主要关 系 , 握矛 盾 的主 把
要方面。
由于 系统 中各 因素 的量 纲 ( 单 位 ) 一 样 , 量 或 不 数
级别 也悬殊 很 大 , 这样 的数 据很 难直 接进 行 比较 , 故采 用均 值化 变换 转换原 始数 据 。以办 学规 模各 因子 的数
为 主体 的广 泛 面 向社 会 经济 发展 的职 业 教育 培养 培训
体 系 。进 人 2 世 纪 后 , 1 西藏 职业 技术 教育 既 面临 时代 的挑 战 , 又拥 有前 所 未 有 的机 遇 。 西藏 职业 技 术 教 育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 ) 藏职 业教 育发展 现 状 一 西
目前 , 区有高等职业院校 1 、 全 所 中等职业学校 6 统 计 数据 显示 全 区职 业 教育 专任 教 师共 75 4 人 , 中 其 5人 高 8人 所 , 级 职 教 中心 7 县 4所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在 校 生 达 到 中职 教育 5 6 , 职 19 。当年 全 区中职 在校 生是 00 与 : 50 余 人 , 00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在 校 生 规 模 达 到 26 3 。 2 6 3 , 职在 校 生是 5 0 人 , 教 育部 中职 师生 l 2 1人 21人 高 各类县级职业培训年培训量达到 3 万余人次 。全区普 2 , 职 师生 比 11 0高 : 0的要 求 差 距 较 远 。如 果 再 考 虑 到
区经济 、 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 还存在不少 问题 , 分 突 出 , 师整 体素 质有 待提 高 。 教 主要有 以下几个 方 面 : 4 专 业 设 置 不 合 理 , 学 条 件需 进 一 步 改 善 。 文 、 教
1发 展规 模 和发 展速 度 的 问题 。十 一 五” 、 “ 时期 , 西 科 专 业 过 多 ,09 全 区开 设 4 20 年 O多个 职教 专 业 , 文科 藏 职 业 教 育 招 生数 和 在 校 生数 虽 然 有 所 增 加 , 与 国 类 专 业 占据 6 %, 但 2 实用 型 的工 科 专业 较 少 。实 践 教 学 家 普 职 比 46 要 求 相 比 , 加 幅度 不 大 、 度 偏 慢 。 条 件水 平 偏低 , 验实 训 开 出率不 高 , 以满 足教 学要 :的 增 速 实 难 以 中职教 育 20 年 为例 , 际招 生数 和 在 校生 数 分 别 求 。 09 实 为 176人 和 23 7人 , 别 比 20 34 15 分 0 6年 的 82 94人 和 5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改 革 需 要 进 一 步 深化 。 目前 , 、 175 增 加 了 4 2 人 和 68 人 , 均 增 长 1. 47 人 82 52 年 35 %和 全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还是 以学科知识体 1.%, 全 区 普通 高 中的 实 际招 生 数 和 在 校生 数 , 1 而 1 年 系 为 主 线 , 课 程 体 系 和教 学 体 系 中没有 反 映就 业 岗 在 均增长则是 2. 43 %和 2 .%…。冲 等 职 业 教 育 这 样 的 位 所 需 要 的知 识 、 能 和素 质 。高 职教 育 由学 科 本位 1 4 技
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

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一、藏族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藏族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苯教时期。
在那个时期,苯教的僧侣们承担了教育和传播文化的责任。
随着佛教的传入,藏族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宗教教育形式,藏传佛教的思想和文化对藏族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吐蕃时期,藏族教育开始有了雏形,文字的出现使得藏族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藏文的起源虽然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藏文经过三次厘定和规范后,使藏族从言传步入了文字记录的时期。
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和讲授成为藏族学习藏文和梵文的必要任务,这对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正规“学校”和“学生”,即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和“七觉士”。
这标志着寺院教育的开始,当时只有王室贵族的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
吐蕃王朝崩溃后,藏族社会陷入了漫长的分裂时期,但佛教的复兴和与苯教的斗争、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进一步推动了寺院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中,藏族教育已经演变为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多个领域。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快了藏族教育的发展。
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和解决。
二、藏族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宗教信仰的影响:藏族教育深受藏传佛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教育在藏族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域特色:藏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都为藏族教育提供了特殊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双语教学:藏族教育实行双语教学,既注重藏语的学习和传承,也强调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重视:藏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
文化传承的强调:藏族教育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民族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宗教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藏族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快西藏职业教育发展论文

加快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分析【摘要】西藏想要尽快实现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要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在对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西藏职业教育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西藏职业教育小康社会对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均收入及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
然而,作为祖国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状况等存在的特殊性,致使其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方面都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事实证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西藏想要尽快实现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要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1、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职业教育经费不足。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有政府财政拨款、社会集资以及社会集资、捐资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教育投资等主要形式,而上述的各种形式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一方面,由于西藏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导致了地方财政不能够在职业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经费;另一方面,由于西藏农牧区经济市场化水平较低,导致了大部分农牧民生活水平低下。
上述两种原因不仅使该地区不能够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来发展职业教育,也不能够依靠社会集资和捐资的方式来发展职业教育,这无疑是制约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职业教育观念缺失。
西藏人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甚至直到今天,人们对于那些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的人仍然视其为下等人,而不愿从事该项工作。
在西藏百姓的心中,只有上大学、考公务员才能够有出息,才是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
而他们对于传授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存在着观念上的歧视,致使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热情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Jl e c e s I si t f g n e i g a d T c n lg o r a i n T a h r n t u e o i e r n e h oo y o i t En n
的“ 短板 ” 。进一步发展西藏职业教育 需要我 们转变歧 视 职业教育 的观 念 , 立现 代人才 观 ; 树 立足地方
社 会发展实际 , 位职业教育 的服务方 向、 定 办学层次 和办学模 式 ; 学设 置专业 , 成特 色和优势 ; 高 科 形 提
职业教育质量 , 增强职业教育 吸引力 。
[ 关键词 ] 西藏 ; 职业 教育 ; 发展
[ 中图分 类号] G 1 70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0 -02 2 1 )70 3 -2 0 99 4 (0 1 0 -0 70
Ex l r to n t v l p e fVo a i na p o a i n o he De e o m nto c to lEdu a i n i b t c to n Ti e
相补 充 , 、 高等 职业 教育 相互 衔 接 , 初 中、 与普 通 教育
相 互 沟 通 , 历 教 育 与 非学 历 技 能 培 训 相 结合 的较 学 为完 善 的职业 教 育体 系 。 但是 , 目前 , 职业 教 育 仍 是 西 藏 教 育 的 “ 板 ” 短 。
才 的需 要 。 新 的形 势要 求我 们进 一 步 的发 展 。
Z A G Y eyu I N D h o H N u —o ,Q O G A Z u ma
( eatetfP bcTahn , hs om l ol e L aaTbt 5 00, hn ) D p r n ul ec i L aaN r a lg , h s i 0 0 C i m o i g C e e8 a
c a g d c to a d a h n e e u ai n li e s,e tb ih mo e n tln iws,l c t he s r ie d r ci n,s h o — sa ls d r ae t ve o a e t e v c ie to c o l r nnng lv la d s h o -u n n de fv c t n le u ai n sa d n n t e a t a i to u i e e n c o lr n i g mo lo o a i a d c to t n i g o h c u lst in o ua o o a o i ld v lpme t o m h h r ce it sa d a v n a e h o g etngu p ca — fl c ls ca e e o n ,f r t e c a a t rsi n d a tg st r u h s t p s e il c i t ssinic l i ce t a y,a d e h nc he ata tv ne s f v c to l d c t n b mp o i g v c - e i f l n n a e t tr ci e s o o aina e u ai y i r v n o a o t n le u ai n q aiy. i a d c t u l o o t Ke r s: b t o ain le c to y wo d Ti e ;v c to a du a in;de eo me t v lp n
b a d o i ea d c t n n o d r o f r e e eo i ea o ai n le u a in, h u d o r f b t n e u ai .I r e u h rd v l p T b t n v c t a d c t T o t t o o we s o l
Vo . 7 No 7 12 .
J 12 1 u. 0 1
西藏 职 业 教 育 发 展探 究
张越友 , 琼达卓玛
( 萨师 范高等专 科学校 公共教学部 , 拉 西藏 拉萨 80 0 ) 5 00 [ 摘 要】 由于传统观念 、 经济利益 、 外部环 境和职业教育质量等 因素的影 响 , 职业教 育仍是 西藏教育 中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 和发 展规 划 纲 要 (00 2 1— 22 00年 ) 指 出 : 职 业 教 育 要 面 向人 人 、 向社 会 , 》 “ 面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职业 道 德 、 业 技 能 和 就业 创 业 能 职 力 。…… 满足 经济 社会 对高 素 质 劳动 者 和 技 能 型人
Absr c Du o t e i fu n e ±ta to a a u s c n mi n e e t t a t: e t h n e c s0 r di n lv l e ,e o o c i t r ss.e t r a n io me t l i x e n le vr n n a d v c to a d c to uai n t e a tr ,t o ain l d a in i tl t e h r n o a in le u ain q lt a d o h r fc o s he v c to a e uc to s sil h s o 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