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著作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著作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

1、著作权,也称版权,本意是:(C)

A. 著书立说的权利

B. 出版社的权利

C. 作者的权利

D. 发行权

2、著作权,也称版权,我国著作权的概念直接自日本引进。(A)

A. 对

B. 错

3.广义著作权不仅指作者的权利,还包括 (B )

A. 印刷厂的权利

B.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C. 出版社的权利

D. 创作者的权利

4.著作权,即(D)文学、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

A. 作者因登记了

B. 作者因发表了

C. 出版社因出版了

D. 作者因创作了

5.由于著作权为一种对世的、排他的、独占的权利,因此,著作权,应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物权的一般属性。(B)

A. 对

B. 错

6.著作权与物权的不同之处有 ( BC)

A. 著作权属于物权,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别

B. 物权受法律保护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理论上只要物体存在,权利就存在;而著作权法律保护的期间通常都有限度,超过保护期,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

C. 通常物权指向的有形物消灭,权利也随之转移或者消灭。而著作权指向的是作者对某种思想的表达,即使该载体转移或者消灭,权利并不发生转移或者消灭,作品也依然存在。

D. 与民法中的物权相似,著作权也具有民法中的人身权性质。

7.当行政法调整的行业同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有关时,调整的范围会与著作权法 ( B )

A. 完全重合

B. 发生交叉或者竟合

C. 并行不悖

D. 发生冲突

8.专利权依法通过申请和审批手续获得,著作权 ( A)

A. 在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

B. 在作品出版后产生

C. 在作品发表后产生

D. 须履行一定手续产生

9.商标权的客体是某种形式的商品标志;著作权的客体是 (C )

A. 文化产品

B. 思想

C. 文学、艺术、科学作品

D. 出版物

10.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 ( C)

A. 民国著作权法

B. 北洋政府著作权法

C. 大清著作权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1.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 C)

A. 1900

B. 1889

C. 1910

D. 1905

12.天赋人权思想的确立,为著作权立法提供了 ( A )

A. 理论依据

B. 法律基础

C. 立法模式

D. 技术条件

13.宋代的“已申上司不许复版”的标记,是否是本章所说的著作权制度(A )

A. 不是

B. 是

C. 广义上是,狭义上不是

D. 是版权制度,不是著作权制度。

14.国际上的两大著作权体系指哪两大体系 (A )

A. 英美法系和欧洲大陆国家法系

B. 资本主义国家法系和社会主义国家法系

C. 发达国家法系和发展中国家法系

D. 欧美法系和中国法系

第二章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经过和原则

1.我国的著作权法是何时制定的 (B )

A. 194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2001年

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一些有关作者稿酬的规定, (D )

A. 这些规定是法律

B. 这些是法规

C. 这些规定可作为法律依据

D. 这些规定不是法律

3.我国著作权法于------生效 ( B )

A. 1991年7月1日

B. 1991年6月1日

C. 1991年12月1日

D. 1991年10月1日

4.我国著作权法于______通过了修订后的著作权法 ( C)

A. 2000年

B. 1994年

C. 1991年

D. 2001年

5.著作权问题自______年起列入国家的研究范围。 (B )

A. 1990年

B. 1979年

C. 2000年

D. 1980年

6. _____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 (D )

A. 投资人及巨额金钱

B. 无论创作出什么,都

C. 作品

D. 创作人及其创作的作品

7.在一定情况下,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D )

A. 必须限制投资人的利益

B. 必须限制媒体的利益

C. 必须限制公众的利益

D. 必须限制作者的权利

8.著作权法反映的立法原则主要如下 (ABCD )

A. 保护创作人的利益

B. 平衡社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

C. 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

D. 反映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9.把保护创作人的利益放在立法原则的首位,是我国著作权法和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的通行做法。(A)

A. 对

B. 错

第三章我国著作权法的内容

1.著作权法不保护作者在其作品中反映的(A)

A. 思想和观点

B. 内容与情节

C. 故事与叙述

D. 杜撰与虚构

2.一切智力创作的成果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B)

A. 对

B. 错

3.著作权法不保护的作品或者客体包括 (ACD )

A.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B. 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C. 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D. 司法性质的文件、其官方正式译文

4.著作权只保护作者思想的表达,不保护作品反映的思想和观点 ( A )

A. 对

B. 错

5.杂技艺术中表现的动作难度和技巧难度,受著作权法保护。(B)

A. 对

B. 错

6.一切智力创作的成果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B)

A. 对

B. 错

7.作者是理所当然的著作权的所有人。(B)

A. 对

B. 错

8.外国人在中国可以享有著作权但是必须其所属国与中国签定了双边著作权协议或者与中国共同参加了国际著作权条约。(B)

A. 对

B. 错

9.著作权主体是指享有著作权的人。可以包括 (ABCD )

A. 作者

B. 作者以外的享有著作权的人

C. 法人

D. 组织

10.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作品无论是否发表,都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A)

A. 对

B. 错

11.著作权是民事权利,既具有民法中的人身权性质,也具有民法中的财产权性质,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发行权。(B)

A. 对

B. 错

12.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这条规定体现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使用作品,作者有署名权,只有在限于作品的使用方式不能署名的情况下,使用人才有权不标明作者姓名。(A)

A. 对

B. 错

13.只有经作者许可将作品公之于众才构成作品的发表,不经作者许可将其作品公之于众,即使作品已经为世人所晓,从著作权角度看,该作品仍未发表,其发表权仍然存在。 ( A )

A. 对

B. 错

14.财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可以向他人单项,或者多项许可,或者转让。 ( A )

A. 对

B. 错

15.著作权法规定的各项------,通常指以著作权法规定的某种形式公开使用作品的权利。(C)

A. 精神权

B. 人格权

C. 财产权

D. 人身权

16.著作权法规定的各项财产权,通常指以著作权法规定的某种形式------作品的权利。(D)

A. 出版

B. 公开或者不公开使用

C. 占有

D. 公开使用

17.从著作权角度讲,作者一旦发表其作品,该作品的发表权------。(A)

A. 就用尽了

B. 就转化为出版权

C. 就转化为再次发表权

D. 就变为财产权

18.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中的“作者”即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B)

A. 对

B. 错

19.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私自行使其所有权。(B)

A. 对

B. 错

20.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 B )

A. 对

B. 错

21.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委托人。 ( B )

A. 对

B. 错

22.对著作权的继承,是------继承。(B)

A. 对著作人身权的

B. 对著作财产权的

C. 对著作财产权和人身权的

D. 对文化遗产的

23.如果被演绎创作的作品仍受著作权法保护,演绎人(B),否则便侵犯了被演绎作品的著作权。

A. 可以事后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

B. 必须事先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

C. 无须事先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注明出处

D. 必须事先取得原出版社的许可

24.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五十年。(B)

A. 对

B. 错

25.著作权保护期一般为作者终身加去世后------年。(A)

A. 五十

B. 七十

C. 八十

D. 一百

26.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的限制规定,可分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免费使用规定和不经权利人许可即可使用其作品,但应向其支付报酬的法定许可规定两部分,前者在英美法系国家又称“------”,后者又称为“------”。(A)

A. 合理使用,非自愿许可

B. 合理使用,自由使用

C. 自由使用,强制使用

D. 自由使用,独占使用

27.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外出版发行不侵权。 ( B )

A. 对

B. 错

28.在“非自愿许可制度”情况下,使用人虽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作品,但应按照法律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 ( C )

A. 尽可能注明出版者名称和出处

B. 尽可能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C. 尽可能注明作者姓名和出版者名称

D. 尽可能注明出版者名称和出版日期

29.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集中在第二十二条。该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作品,虽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A)

A. 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B. 应当指明作品名称和出版者名称

C. 应当指明作者姓名和出版者名称

D. 出版者名称和出版日期

30.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这条规定即《伯尔尼公约》第9条和《TRIPS协议》第13条规定的“------”。(D)

A. 三项原则

B. 两步检验标准

C. 两项原则

D. 三步检验标准

31.邻接权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邻接权指(D)

A. 出版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B. 表演者、出版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C. 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出版者的权利

D. 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32.邻接权一词的原意指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同著作权相同,邻接权产生是基于创造性劳动。(B)

A. 对

B. 错

33.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的五十年。 ( A )

A. 对

B. 错

34.表演者享有的邻接权的保护期自表演发生起50年后中止。 ( B )

A. 对

B. 错

35.广义邻接权指(D)

A. 凡与作品的利用有关的智力劳动

B. 凡与作品的利用有关的创作性智力劳动

C. 凡与作品的利用有关的非智力劳动

D. 凡与作品的利用有关,但是不属于创作性的智力劳动

36.邻接权不同于著作权,其产生不是基于创造性劳动,而是基于(------),即再现、复制和传播他人的作品。(B)

A. 对作品的出版

B. 对作品的某种使用

C. 对作品的改编创作

D. 对作品的汇编

37.专有使用权的内容由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被许可人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被许可人有权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B)

A. 对

B. 错

38.与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的,必须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 B )

A. 对

B. 错

39.非专有使用指权利许可后(----),且多数情况下被许可人只有一次使用作品的权利。(A)

A. 被许可人无权禁止他人行使同一权利

B. 被许可人有权禁止他人行使同一权利

C. 被许可人有权禁止许可人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

D. 被许可人有权许可他人行使同一权利

40.除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外,使用他人作品(B)

A. 可以不订立合同

B. 必须订立合同

C. 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D. 必须支付报酬

41.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B. 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C. 其为非营利性组织

D.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是由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指定的组织

42.著作权法还规定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最关键的两项权利:(D)

A. 以会员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B. 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C. 以会员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D. 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43.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是由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成立的组织。(A)

A. 授权

B. 自发

C. 经政府授意

D. 自由

44.下列著作权侵权不属于侵犯著作权人身权的是(C)

A. 剽窃他人作品,指将他人的作品窃为己有

B.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C.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45.侵犯著作权属于民事侵权,在诉讼中适用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B)

A. 对

B. 错

46.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B)

A.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销毁侵权制品、赔偿损失

B.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C. 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D. 没收侵权制品、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47.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责任种类主要包括:罚款;判处拘役、有期徒刑(B)

A. 对

B. 错

48.对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也适用我国民法关于构成侵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责任要件;(一)行为具有违法性;(二)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三)行为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四)(C)

A. 行为人有主观故意

B. 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害

C. 行为人有过错

D. 行为人无过错

49.侵犯著作人身权的行为并非只侵犯了著作人身权,而是同时也侵犯了作者的(D)

A. 出版自由权

B. 著作财产权

C. 有形财产权

D. 创作自由权

50.我国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除了民事、刑事司法保护以外,行政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特点。关于地、市级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立问题,由国务院直接决定。(B)

A. 对

B. 错

51.涉及著作权侵权的涉外案件,统一由国家版权局办理。(B)

A. 对

B. 错

第四章计算机软件

1.计算机软件是指(C)

A. 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库

C. 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D. 计算机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2.真正将计算机程序纳入国际著作权条约保护客体的是(D)

A. 197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示范条款》

B.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的《解决由计算机系统使用作品和创作作品而引起的著作权问题的建议》

C. 198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约》

D. 1994年4月1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世界贸易组织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3.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C)

A. 并已经出版的

B. 并已经发表的

C. 不论是否发表

D. 不论是否出版

4.根据软件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应当(C)

A. 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

B. 消除影响

C. 销毁该侵权复制品

D. 承担赔偿责任

5.软件开发者,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C)

A. 具备开发资质的

B. 实际组织开发的

C. 直接进行开发的

D. 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

6.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B)

A. 50年

B. 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C. 25年

D. 软件发表后的50年

第五章国际著作权条约

年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制订并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著作权条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C)

A. 1900

B. 1950

C. 1886

D. 1790

2.我国于------年批准加入《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同年10月15日公约在我国生效。(B)

A. 1990

B. 1992

C. 2001

D. 1996

3.《伯尔尼公约》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各成员国要像保护本国国民一样保护其他成员国的作品;第二,如果对其他成员国作品的保护达不到公约规定的------,必须按照公约的规定保护。(A)

A. 最低要求

B. 最高要求

C. 一般要求

D. 特别要求

4.《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在对其他成员国国民实行国民待遇原则时,不要求履行任何手续,例如无须注册、登记,无须交纳样书,无须在作品上加注任何保留权利的标记等等。这种规定,被称为------。(D)

A. 登记保护原则

B. 注册保护原则

C. 非自动保护原则

D. 自动保护原则

5.我国于------年加入《世界著作权公约》(C)

A. 1988

B. 1990

C. 1992

D. 1994

6.《世界著作权公约》没有关于作者精神权利的规定,只有经济权利的规定。(A)

A. 对

B. 错

7.《世界著作权公约》第4条关于一般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加------年。(B)

A. 20

B. 25

C. 50

D. 70

8.《世界著作权公约》第7条规定,公约对于已经永久处于公有领域的作品(D)

A. 永远保护

B. 对等保护

C. 追溯保护

D. 不追溯保护

9.由于《世界著作权公约》主要考虑到美国的法律制度,不区分作者权与邻接权,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公约保护的客体。(D)

A. 视听作品

B. 音像制品

C. 录像制品

D. 录音制品

10《世界著作权公约》第4条之2第1款规定,---是成员国立法至少应考虑的最基本的权利。(C)

A. 复制、表演、翻译权

B. 复制、改编、广播权

C. 复制、表演、广播权

D. 复制、发行、表演权

年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起,在罗马签订了《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简称《罗马公约》。我国于1992年加入《罗马公约》。(B)

A. 对

B. 错

12.《罗马公约》第11条规定,如果某成员国国内法要求履行手续作为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表演者或者二者的权利的条件,,就应当认为符合手续。(B)

A. 只要在发行的录音制品复制品上或者包装物上标明,且标记的方式足以使人注意到

B. 只要在发行的录音制品复制品上或者包装物上标明,和首次发行年份与表演者及权利人姓名,且标记的方式足以使人注意到

C. 只要在发行的录音制品复制品上或者包装物上标明,和首次发行年份与表演者及权利人姓名

D. 只要在发行的录音制品复制品上或者包装物上标明首次发行年份与表演者及权利人姓名,且标记的方式足以使人注意到

13.《罗马公约》规定:能够得到国民待遇的表演者必须是成员国国民。(B)

A. 对

B. 错

年由------共同发起,在罗马签订了《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简称《罗马公约》。(C)

A. 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B.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教科文组织

C.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D.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5.《罗马公约》第8条规定,如果多人参加表演,成员国得国内立法规定(A)

A. 表演者须确定代表行使其权利

B. 举办者须确定代表行使表演者权利

C. 表演者无须确定代表行使其权利

D. 无论表演者是否确定代表行使其权利,使用人都必须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6.《录音制品公约》采用自动保护原则,录音制品一经完成,即受保护,无需履行人和手续。(B)

A. 对

B. 错

17.成员国如果制定强制许可制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BC)

A. 仅为教学或者科研目的而复制

B. 强制许可只在颁发许可的成员国内有效,复制品不得出口

C. 主管当局应为强制许可制定公平的付酬标准

D. 成员国得国内立法规定,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再次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作者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18.《录音制品公约》第3条规定,成员国为执行公约可采用著作权法或者其他专门法、------保护录音制品。(C)

A. 程序法或者实体法

B. 民法或者刑法

C. 禁止不正当竞争法或者刑法

D. 行政法或者刑法

19.《WCT》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该条约是《伯尔尼公约》第20条意义下的专门协定,与其他条约没有任何关联,也不损害其他条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A)

A. 对

B. 错

20.《WCT》第8条的议定声明规定,“仅仅为促成或进行传播提供实物设施不致构成本条约或者《伯尔尼公约》意义下的______。”(A)

A. 传播

B. 复制

C. 广播

D. 表演

21.《WCT》第6条规定,发行的方式仅限制在(C)

A. 通过销售或其他占有权转让形式

B. 通过出借或其他所有权转让形式

C. 通过销售或其他所有权转让形式

D. 通过销售或出租

生化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唾液淀粉酶应属于下列那一类酶( D ); A 蛋白酶类 B 合成酶类 C 裂解酶类 D 水解酶类 2.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一定是( A ); A 必需基团 B 结合基团 C 催化基团 D 非必需基团 3.实验上,丙二酸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但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其抑制,这种抑制称为( C );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竟争性抑制 C 竟争性抑制 D 非竟争性抑制的特殊形式 4.动物体肝脏内,若葡萄糖经糖酵解反应进行到3-磷酸甘油酸即停止了,则此过程可净生成( A )ATP; A 0 B -1 C 2 D 3 5.磷酸戊糖途径中,氢受体为( B ); A NAD+ B NADP+ C FA D D FMN 6.高等动物体内NADH呼吸链中,下列那一种化合物不是其电子传递体( D ); A 辅酶Q B 细胞色素b C 铁硫蛋白 D FAD 7.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A 内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B 内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C 外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D 外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8.动物体内,脂酰CoA经β-氧化作用脱氢,则这对氢原子可生成( B )分子ATP; A 3 B 2 C 4 D 1 9.高等动物体内,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下列那一种形式转运( C ); A 血浆脂蛋白 B 高密度脂蛋白 C 可溶性复合体 D 乳糜微粒 10.对于高等动物,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脯氨酸 11.高等动物体内,谷丙转氨酶(GPT)最可能催化丙酮酸与下列那一种化合物反应( D );

专题二 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

目录 第一章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1) 第二章具体著作权的归属 一演绎作品 (1) 二合作作品 (1) 三汇编作品 (2) 四影视作品 (2) 五职务作品 (2) 六委托作品 (3) 七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 (3) 八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4) 九继承转移和承受转移 (4) 第三章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一邻接权 (4) 二出版者权 (5) 三表演者权 (6)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7) 五广播电视组织权 (8) 第四章著作权许可使用 (9) 第五章著作权转让 (10) 第六章著作权质押 (10) 第七章著作权限制 一概述 (12) 二种类 (12) 三合理使用 (12) 四法定许可 (14) 五著作权穷竭 (15) 六著作权其他限制 (16)

第一章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一、一般归属原则:作者 二、视为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 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 三、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第二章具体著作权的归属 一、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行使 (一)概念 指基于已有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作活动而产生的作品。(二)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一种独创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行使 (一)概念 指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二)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 1、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2、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 ——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3、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 ——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

网络信息检索试题及答案(DOC)

第一部分 1、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一条过时的信息可能分文不值,甚至是企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信息具有( C )特征。 A、差异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中不包含( B ): A、信息意识 B、信息心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能够依据图书馆中哪些极为平常、完全公开的图书资料,撰写出核专家都感到惊异的“制造核弹的方法”的报告,反映出良好的信息素养是()。 A、获取知识的捷径 B、科学研究的向导 C、终身教育的基础 D、创新知识的源泉 4、按照信息处理的级别来划分,可以将信息分为零次、一次、二次和三次信息,下面()是一次信息的别称。 A、灰色信息 B、原始信息 C、检索性信息 D、参考性信息 5、“便于保存传递、但需要借助阅读机阅读”是以感光材料记录文字及相关信息的()信息载体类型的特点。 A、印刷型 B、电子型 C、声像型 D、微缩型 6、谈谈你对“信息”的理解。 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差异性、传递性、时效性、可转换性、共享性。 7、下列文献哪个是二次文献?( A ) A. 文摘 B. 会议文献 C. 辞典 D.百科全书 8、“文章草稿”、“私人笔记”及“会议记录”属于( A )。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国内统一刊号”(C )。 A. ISBN 7-04-014623-1 B. ISSN 0254-4164 C. CN 11-2127/TP D. 0254-4164/TP 10、根据国标GB/T 7714-2005规定,下面的横线上的信息是对( C )参考文献的著录条目描述。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 15]. http:∥www. ….htm. A、标准文献 B、期刊(杂志) C、电子文献 D、会议文献 11、根据国标GB/T 7714-2005规定,下面的横线上的信息是对( B )参考文献的著录条目描述。 昂温G,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1:15-20 A、期刊(J) B、图书 C、科技报告(R) D、会议文献(Z) 12、下面哪些资料属于三次信息?(ACFLOP) A、《200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B、美国《工程索引》 C、《新华字典》 D、《新华文摘》 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图书征订目录》 F、《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G、《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H、《网络营销》 I、《NASA报告》。 J、《博士论文:论网络时代的商务模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一般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一般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PH、凝聚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 特点: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力等非常敏感;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一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唯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能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50 %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分占总成本的40~ 80 %;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70 ~90 %。显然开发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4、生物技术下游工程与上游工程之间是否有联系? 它们之间有联系。①生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上游工程和下游工程要相互配合, 为了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上游的工艺设计应尽量为下游的分离纯化创造条件,例如,对于发酵工程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液体培养基,不用酵母膏、玉米浆等有色物质为原料,会使下游加工工程更方便、经济;②通常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与下游工程相耦合。发酵- 分离耦合过程的优点是可以解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效应,同时简化产物提取过程,缩短生产周期,收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方法:①加热法。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聚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使用加热法时必须注意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不影响目的产物活性的围,对于发酵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细胞溶解,胞物质外溢,而增加发酵液的复杂性,影响其后的产物分离与纯化;②调节悬浮液的pH 值,pH 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 可以改善其过滤特性;③凝聚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

情报检索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分/题,共20分) 1. 刘志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l,17(3):24-26该参考文献的17(3):24-26的含义应该是: a.17卷3页24-26行 b. 17卷3页24-26行 c. 17卷3期24-26页 d. 17期3部分24-26页 2. ISSN0023-1231.是_____ a. 国际标准书号 b.国际标准刊号 c.图书分类号 d. 标准号 (国际标准书号:ISBN) 3. 查找某一年的新闻、事件、数据和统计资料,应该用___ __类参考工具书。 a.百科全书 b.手册 c.年鉴 d.统计资料 4. 在以下列出的搜索引擎中哪一种是专门搜索学协会数据库资源的搜索引擎? a. Google scholar b.Google book search c.Scirus d. Scitopia 5. 用google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站内进行站内搜索应使用: a. link: b. related: c. site: d. info: 6. 在ELS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使用哪个符号表示精确检索: a. “” b.() c.[ ] d.{ } 7.可以检索color或者colour的最常用检索式是: a. 输入:color或者colour b. 输入:color and colour c. 输入:color*colour d.输入:colo?r 8. 我馆购买的下列名称的检索工具中,目前不能用来检索学位论文的是: a. CNKI b. 维普 c. Proquest d. 万方 9. 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询刊物《图书情报知识》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式为: a. K=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 b. K=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知识 c. K=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知识 d. K=数字图书馆*A=图书情报知识 10. 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 文总数得出的结果是: a.影响因子b.立即影响指数c.H指数d.Eigenfactor 11. 用IEEE检索系统检索computer programming方面的论文,限定computer和programming 词序一定但间隔至多不能超过2个单词,则检索式应该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7246667.html,puter 2w Programm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7246667.html,puter NEAR/2 Programm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7246667.html,puter w2 Programming d. .Computer ONEAR/2 Programming 12.下面哪个出版社不是新成立的纯OA出版社?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_张丽萍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 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 )、羰基(C O )、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 端、C 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 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二硝基氟苯(DNFB 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2,4―二硝基氟苯(2,4―DNFB )反应(Sanger 反应),生成DNP ―多肽或DNP ―蛋白质。由于DNFB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 ―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 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 ―Cl )反应生成DNS ―多肽或DNS ―蛋白质。由于DNS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 ―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 苯异硫氰酸脂(PITC 或Edman 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 )反应(Edman 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 ―末端的PTC ―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 ―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 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 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 端残基序列。 (2)C ―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 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信息检索题目(含答案)

2013年(秋)《信息检索》练习 单选题(每题1分,共45题,45分) 1.计算机中使用的0与1的二进制代码是(C) A.自然信息 B.生物信息 C.机器信息 D.人类信息 2.以下(B)不是信息的基本要素。 A.载体 B.数据库 C.信源 D.信宿 3.国际标准书号中地区号为7,代表其是(B)出版的图书。 A.美国 B.中国大陆 C.俄语系国家 D.法语系 4.以下(D)不是信息的特征。 A.共享性 B.价值型 C.时效性 D.不可扩充性 5.(A)使用的是http协议。 A.WWW网络资源 B.FTP信息资源 C.TELNET信息资源 D.用户服务组资源 6.(B)使用的是ftp协议。 A.WWW网络资源 B.FTP信息资源 C.TELNET信息资源 D.用户服务组资源 7.分类法用(A)作为文献容标识和检索标识。 A.分类号 B.词语 C.阿拉伯数字 D.英文字母

8.主题法用(A)做描述文献主题的标识和检索标识。 正确答案:B A.分类号 B.词语 C.阿拉伯数字 D.英文字母 9.关键词语言属于(B) 正确答案:A A.自然语言 B.标题词语言 C.叙词语言 D.分类语言 10.以下族性检索功能最强的是(A) A.分类途径 B.文献名途径 C.著者途径 D.主题途径 11.(D)是从参考文献着手来查找文献的方法。 A.顺查法 B.倒查法 C.抽查法 D.追溯法 12.一个截词符代表多个字符指的是(D) 正确答案:C A.后截词 B.中截词 C.无限截词 D.有限截词 13.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中,用(B)表示在检索结果中只需包含A或者B即可。正确答案:D A. A not B B. A and B C. A - B D. A or B 14.(B)之前,必须输入一个空格。 正确答案:C A.与运算 B.或运算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完整版)文献信息检索试题及答案

文献信息检索 一、填空题 1、文献的级次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按内容可将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分为:文献书目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 4、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 5、在实际检索中,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直查法、追溯法、工具法和综合法。 6、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引文追溯法、工具法和循环法。 7. 构成文献的三要素是知识、载体和记录。 8. 标准文献的主体是标准。 9. 期刊论文的文献出处包括期刊名称、年卷期和起止页码。 10. 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查全率。 二、选择题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C )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B )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 B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 方法是( C )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 数据库 B 记录 C 字段 D 文档 14.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 检索与利用 B 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 检索与报道 15. 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 专利公报 B 专利目录 C 专利说明书 D 专利索引 三、判断题 1.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维纳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 × ) 2. 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用于检索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按知识门类的学科体系的逻辑次序进行分类。(√)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文献检索试题和答案

文献检索课习题卷答案 文传系新闻2班 谢舜珠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少选多选均不给分) 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那个科学家提出来的(D.申农)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B.信息、物质、能量)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3.以下属于一次信息资源的是:( B.学位论文) 4. 属于一次信息资源的有(A 会议记录 B 专著 C 专利说明书 D 研究报告) 5. 关于文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D )。 A 文献记录的是显性知识 B 检索工具书都属于二次文献 C 文献可以没有载体 D 文献记录的是隐性知识 6. 关于文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私人笔记属于零次文献 B 学位论文属于一次文献C 百科全书属于三次文献) 7. 关于信息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信息资源同时只能被一个使用者所利用 B. 信息资源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 C.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资源的价值取决于信息的时效性 D. 信息资源的扩散速度与传递技术的发展成正比 8.推广优秀职员的营销经验使公司业绩大提高,职员经验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C.共享性)

9.关于信息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形态)10.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 A. 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 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 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永远存在 1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 C.信息能力) 12.关于检索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属于体系分类语言) 13.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著者B、价格C、书名D、出版社) 14.以下检索途径,哪些是反映信息外部特征的(A 题名途径 B 著者途径 C 代码途径) 1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A. 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 16.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下列分类号排序正确的是(C F123、F123.1、F13 )17.长篇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分类号为(A I247.5) 18.根据《中图法》的分类标准,鲁迅《朝花夕拾》的分类号是(B. I210.4 )19.巴金长篇小说《家》的分类号为( A I247.5 ) 20.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叫(A.追溯法)。 21.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为止的检索方法是( B. 倒查法)

生化课后题目及答案

2 蛋白质化学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 1.65%: 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r 2131.11100159001.65M ??=≈最低 ()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 3.指出下面pH 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 (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 (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 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6.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1)酸水解得 Ala ,Arg ,Leu ,Met ,Phe ,Thr ,2Val 。 (2)Sanger 试剂处理得DNP -Ala 。 (3)胰蛋白酶处理得Ala ,Arg ,Thr 和 Leu ,Met ,Phe ,2Val 。当以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到DNP -Ala 和DNP -Val 。 (4)溴化氰处理得 Ala ,Arg ,高丝氨酸内酯,Thr ,2Val ,和 Leu ,Phe ,当用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DNP -Ala 和DNP -Leu 。 解答:由(2)推出N 末端为Ala ;由(3)推出Val 位于N 端第四,Arg 为第三,而Thr 为第二;溴化氰裂解,得出N 端第六位是Met ,由于第七位是Leu ,所以Phe 为第八;由(4),第五为Val 。所以八肽为:Ala-Thr-Arg-Val-Val-Met-Leu-Phe 。 7.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多少圈螺旋?计算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 解答:180/3.6=50圈,50×0.54=27nm ,该片段中含有50圈螺旋,其轴长为27nm 。 8.当一种四肽与FDNB 反应后,用5.7mol/LHCl 水解得到DNP-Val 及其他3种氨基酸;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述 第一部分财政收入 一、填空题 1、政府收费主要是,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 2、1997年以后,我国财政统计中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包含的项目有税收、企业亏损补贴(抵减收入)、和其他收入。 3、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为标准的。 4、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和其他收入。 5.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 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二、判断题 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采用税收形式。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6、1996年以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中。 7、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8、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 9、自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工业部门。 10、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不定项选择 1、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税收代替收费 2、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 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 B、提出最重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C、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 D、提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内收入 3、收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B、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C、可完全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 D、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 D、所有制结构 5、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二)实用版

YF-ED-J539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二) 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二)实用版 提示:该协议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总部:___________ 分部:___________ 加盟店:_________ 因特许经营的需要,双方根据签署的《特许经营合同》,签订本协议: 一、许可使用的作品 总部(分部)许可分部(加盟店)使用总部创作的下列作品: (一)作品名称及描述___________(详见附件)。 (二)作品名称及描述___________(详见附

件)。 二、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总部(分部)许可分部(加盟店)使用总部作品的权利种类为: (一)__________作品的使用权包括本条第二款_________项权利。 (二)__________作品的使用权包括本条第二款_________项权利。 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1)复制权,即以__________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__________方式向客户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许可他人临时使用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